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络膜血管指数联合血清CTRP9水平对糖尿病黄斑水肿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来庆 罗广娥 +4 位作者 张沧霞 王庆金 刘文 葛含笑 马元松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4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联合血清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56例(156眼)并发DR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DR组,根据是否发生DME分为DME组69例(眼)和非DME组87例(... 目的探讨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联合血清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56例(156眼)并发DR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DR组,根据是否发生DME分为DME组69例(眼)和非DME组87例(眼),另选取同期87例未合并DR的T2DM患者为非DR组。通过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度成像技术计算CVI,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TRP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R患者DME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VI联合血清CTRP9水平对DME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DR组相比,DR组CVI和血清CTRP9水平降低(P均<0.05)。与非DME组比较,DME组CVI和血清CTRP9水平降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增生型DR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为DR患者DME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CVI和CTRP9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VI和血清CTRP9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DME发病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86、0.893,CVI联合血清CTRP9水平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CVI和血清CTRP9水平降低与DME发病风险独立相关,CVI联合血清CTRP9水平对预测DME发病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黄斑水肿 脉络膜血管指数 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下载PDF
慢性CSC患眼及其对侧眼脉络膜血管指数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功鹏 易佐慧子 +1 位作者 刘珏君 陈长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脉络膜血管改变,并分析其与中央黄斑厚度(C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3月到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单眼cCSC患者38例76眼,并纳入30名年龄、性别、等... 目的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脉络膜血管改变,并分析其与中央黄斑厚度(C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3月到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单眼cCSC患者38例76眼,并纳入30名年龄、性别、等效球镜度(SE)匹配的正常对照者30人30眼。采用海德堡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拍摄所有受检者的脉络膜图像,测量CM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总面积(TCA)、脉络膜基质面积(SA)和脉络膜血管腔面积(LA)。比较cCSC患眼、cCSC对侧眼与正常对照眼间SFCT、LA、SA、TCA、CMT和CVI的差异,并分析SFCT与CVI、SFCT与CMT、CVI与CM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CSC患眼、cCSC对侧眼与正常对照眼间CVI分别为(71.67±5.60)%、(68.33±3.85)%和(64.70±1.88)%,SFCT分别为483.82(409.01,550.87)、444.66(351.25,505.15)和373.46(327.98,405.48)μm。cCSC患眼CMT、SFCT、TCA、LA、CVI显著高于cCSC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眼,cCSC对侧眼SFCT、TCA、LA、CVI高于正常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间SA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CSC患眼SFCT与CVI呈显著正相关(r s=0.703,P<0.001),CMT与SFCT、CVI均无明显相关性(r s=0.181,P=0.278;r=0.231,P=0.164)。结论cCSC患眼及对侧眼SFCT和CVI均较正常人高,cCSC患眼SFCT和CVI稍高于对侧眼,cCSC患者脉络膜血管存在显著扩张。cCSC患眼CMT与SFCT、CVI均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 脉络膜血管指数 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中央黄斑厚度
下载PDF
正常儿童脉络膜血管指数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马娜娜 符爱存 +6 位作者 于世傲 黄聪聪 尚丽丽 常铭航 金学民 雷博 高莎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8-575,共8页
目的应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评估正常儿童黄斑区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5—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6~12岁正常儿童63人,测量其等效球镜度数、... 目的应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评估正常儿童黄斑区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5—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6~12岁正常儿童63人,测量其等效球镜度数、眼轴长度及其他眼部生物学参数。并以黄斑为中心,采用SS-OCT血管成像测量黄斑区CVI及脉络膜厚度(ChT),根据ETDRS分区将图像划分为黄斑中心凹区(直径0~1 mm)、内环区(直径1~3 mm)和外环区(直径3~6 mm)。均选取右眼数据纳入统计分析,比较3个环区和内、外环区上方、颞侧、下方和鼻侧4个区域的CVI。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个环区的CVI与性别、眼轴长度、前房深度、ChT和瞳孔直径等参数的关系。结果黄斑中心凹区、内环区和外环区3个环区的CVI平均值分别为0.35±0.12、0.32±0.10和0.27±0.08,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6,P<0.001),其中3个环区的CVI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环区和外环区上方、颞侧、下方、鼻侧不同区域CV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环区=11.60,P=0.001;F部位=12.02,P<0.05),其中内环区上方和鼻侧CVI值低于颞侧,外环区上方、颞侧和下方CVI值高于鼻侧,外环区上方CVI低于内环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经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黄斑中心凹区、内环区和外环区ChT均是对应3个环区CVI的影响因素(均β=0.001,P<0.001)。瞳孔直径(β=0.034,P=0.038;β=0.040,P=0.003;β=0.024,P=0.011)和前房深度(β=0.097,P=0.034;β=0.097,P=0.013;β=0.061,P=0.032)均是黄斑中心凹区、内环区、外环区CVI的影响因素。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黄斑中心凹区CVI=0.001×黄斑中心凹区ChT+0.001×内环区ChT+0.001×外环区ChT-0.301(R 2=0.514,F=6.875,P<0.001);内环区CVI=0.001×黄斑中心凹区ChT+0.001×内环区ChT+0.001×外环区ChT+0.088×前房深度-0.307(R 2=0.603,F=9.870,P<0.001);外环区CVI=0.001×黄斑中心凹区ChT+0.001×内环区ChT+0.001×外环区ChT-0.135(R 2=0.601,F=9.781,P<0.001)。结论6~12岁正常儿童黄斑中心凹区的CVI较内环区和外环区高,且在内环区和外环区,均是鼻侧区域的CVI最低。ChT越厚的儿童,黄斑相对应的所有区域CVI越高;前房深度越深的儿童,内环区的CVI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 儿童 参考值 脉络膜血管指数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相关因素 近视 脉络膜疾病
下载PDF
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血管指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沙艳会 李爽 +2 位作者 王薇 王敬敬 王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87-1593,共7页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差异及特点。方法:选取2017-01/12于我院就诊的并发DR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68眼作为DR组,同时纳入同期体检的无糖尿病病史健康人群34例34眼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差异及特点。方法:选取2017-01/12于我院就诊的并发DR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68眼作为DR组,同时纳入同期体检的无糖尿病病史健康人群34例34眼作为对照组。通过频域相干光层析深度增强成像术(EDI-OCT)获取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RT),并将黄斑区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黄斑区脉络膜总面积(TCA)、血管区面积(LA)及间质区面积(SA),计算CVI。结果:对照组和DR组受检者TCA(0.53±0.14mm2 vs 0.49±0.15mm2)、LA(0.35±0.09mm2 vs 0.32±0.10mm2)、SA(0.17±0.05mm2 vs 0.17±0.06mm2)及SFCT(347.9±76.9μm vs 325.9±92.9μm)均无差异(P>0.05),但DR组患者CVI明显低于对照组(64.33%±3.25%vs 67.04%±2.46%,P<0.001),二者临界值为63.59%。结论:CVI可以直观反映脉络膜内部结构的变化,较SFCT更加稳定可靠,合并DR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CVI较健康人群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 频域相干光层析深度增强成像术 脉络膜血管指数
下载PDF
脉络膜血管指数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预后评估中价值初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郎需强 王康 +2 位作者 李爽 杨杨 郭祈涵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98-303,共6页
目的比较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测量稳定性与一致性,并观察在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过程中,SFCT和C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单眼... 目的比较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测量稳定性与一致性,并观察在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过程中,SFCT和C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单眼非缺血型CRVO患者17例(17只眼),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5.66±12.33)岁,以及正常人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3.46±18.22)岁。所有患者均在无菌条件下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克隆抗体(0.5mg,0.05ml),每个月注射1次,共注射2次。分别于注射前及首次注射后1、2个月,采集CRVO患眼(17只眼)、对侧眼(17只眼)及年龄相匹配正常眼(17只眼)的OCT黄斑中心凹图像,进行分析并观察其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眼SFCT值为(281.39±79.20)μm,患眼和正常眼不同时间的SFCT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VO患眼抗VEGF治疗前SFCT平均为(362.14±65.12)μm,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280.12±55.92)μm和(271.73±50.16)μm,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SFCT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抗VEGF治疗前CVI值为(65.77±4.12)%,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62.03±5.11)%、(60.94±5.82)%,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CVI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RVO眼平均BCVA为0.74±0.25(20/83±20/62),治疗后1、2个月BCVA分别为0.49±0.26(20/43±20/52)、0.48±0.31(20/48±20/56),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CV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I计算方法的波动性相比较于SFCT较小,变异程度低。结论CVI可能成为CRVO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之后短期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一种稳定的生物学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脉络膜血管指数 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注射
下载PDF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抗VEGF治疗患者脉络膜血管指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少龙 孙艳 +2 位作者 侯宁 高丽煜 邓爱军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8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前后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诊断为单眼BRVO患者50例(50只眼),向玻璃体腔缓慢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注射液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前后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诊断为单眼BRVO患者50例(50只眼),向玻璃体腔缓慢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注射液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视力表、OCT检查,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测量黄斑中央凹1500μm范围中心凹厚度(CM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另取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BRVO组CVI为(67.38±5.92)%、CMT为(531.35±171.32)μm、SFCT为(269.65±55.25)μm,对照组分别为(61.58±1.26)%、(231.18±18.31)μm、(234.55±37.87)μm;两组CVI、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SF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VO患者治疗前BCVA为0.30±0.23,抗VEGF后1个月BCVA为0.50±0.35,治疗后BCVA明显改善(P<0.05)。BRVO患者治疗后CVI(60.52±3.14)%、CMT(296.40±113.05)μm、SFCT(223.45±18.35)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VI变异系数(CV)为8.79%,SFCT的CV为20.50%,与SFCT比较,CVI的CV低。结论BRVO抗VEGF治疗后CVI减小;且CVI相对SFCT变化波动性小,更适合作为BRVO短期治疗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脉络膜血管指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脉络膜血管指数的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然 晏颖 陈晓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6-700,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目前发展迅猛的新型层析成像技术,在眼科应用广泛。目前通过扫频OCT(swept 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nhanced-depth imaging o...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目前发展迅猛的新型层析成像技术,在眼科应用广泛。目前通过扫频OCT(swept 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nhanced-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模式可以活体观察视网膜脉络膜横断面。视网膜脉络膜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脉络膜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尤其与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变化有关。因为CT受年龄、眼轴、屈光等多因素影响,所以单纯观察CT不能客观反映上述疾病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运用二值化处理技术对EDI-OCT获取的图像进行量化分析处理后,可得到测量区域脉络膜总面积、管腔面积、基质区面积、脉络膜血管指数(choroidal vascularity index,CVI)等数据。SS-OCT以及衍生的图像处理技术无疑对分析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运用二值化处理SS-OCT获取的CVI的临床运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增强深度成像 脉络膜血管指数
下载PDF
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对侧眼脉络膜参数比较研究
8
作者 肖蓓 宋艳萍 +2 位作者 闫明 叶娅 黄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6-381,共6页
目的应用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比较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的脉络膜参数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前瞻性横断面观察研究,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我院... 目的应用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比较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的脉络膜参数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前瞻性横断面观察研究,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我院眼科23例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23眼和19例PNV患者无症状对侧眼19眼,以及年龄与性别匹配的22例健康人22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CSC对侧眼组、PNV对侧眼组及健康眼组。三组受试者年龄、男性比例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行UWF SS-OCTA成像检查及比较,记录颞上、上方、鼻上、颞侧、中心凹、鼻侧、颞下、下方、鼻下共9个分区的脉络膜厚度(CT)、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血流像素面积与目标区域总面积的比值)、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血管管腔体积与脉络膜血管及基质总体积的比值)。同时检查并比较各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及涡静脉不对称扩张及吻合情况。结果三组人员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受试者涡静脉不对称扩张或吻合眼数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SC对侧眼组鼻上及鼻侧分区CVI均大于PNV对侧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鼻上、颞侧、中心凹、下方、鼻下分区CVI及平均CVI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颞侧、中心凹及下方分区CVI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在颞上、上方、鼻上、中心凹、颞下、平均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均小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各分区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均小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SC对侧眼组颞上及鼻上分区CT均大于PNV对侧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颞上、上方、鼻上、颞侧、中心凹、下方及鼻下分区CT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上方、颞侧、中心凹及下方分区CT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从对侧眼角度侧面提供了CSC和PNV可能不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验证。CSC与PNV并非单眼疾病,而是单眼表现的双眼脉络膜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血管指数 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涡静脉
下载PDF
脉络膜血管指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晓坤 吴超 +2 位作者 崔艳艳 常威威 赵博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6-1021,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提高DR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脉络膜血管指数(CVI)是脉络膜管腔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可以反映脉络膜结构及血流的情况,被用于各种眼部疾病脉络膜情况的评估。CVI...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提高DR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脉络膜血管指数(CVI)是脉络膜管腔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可以反映脉络膜结构及血流的情况,被用于各种眼部疾病脉络膜情况的评估。CVI在DR的预测、早期干预、病情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CVI与光感受器之间的联系仍有待深入研究,甚至可将CVI作为光感受器健康和视力预后的预测性指标。此外,脉络膜不同层次的CVI研究受限于分层的准确性及测量的可重复性,人工智能等技术可能为此提供解决方案。相信未来通过更加完善的研究及人工智能的助力,CVI的内涵可进一步丰富,对DR机制的阐述以及服务于临床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血管指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 综述
原文传递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抗VEGF治疗患者脉络膜血管指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徐海艳 黄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44-0047,共4页
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BRVO患者内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健康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参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实验组患者使用VEGF... 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BRVO患者内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健康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参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实验组患者使用VEGF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均对患者进行视力表、OCT检查,获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测量黄斑中间凹1500μm范围中心凹厚度(CM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结果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OCT指标,发现CVI、CMT存在差异,P<0.05。两组SFCT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CVI、CMT、SFCT、BCVA差异降低,P<0.05。CV分析BRVO患者黄斑中心凹下1500μm范围下CVI为(67.44±4.98),CV为8.79%,SFCT为(269.43±43.35),CV为20.5%,故CVI数值较低,离散程度较小,其波动较为平稳。结论 对BRVO患者实施抗VEGF治疗后,患者的CVI数值显著降低,且CVI波动水平小于SFCT,其更适合用于评估BRVO患者短期疗效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VEGF治疗 脉络膜血管指数
下载PDF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血管指数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测量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薇 李爽 +1 位作者 李红阳 王康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观察测量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 )患者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 ),分析两者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18日首次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的单眼急... 目的观察测量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 )患者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 ),分析两者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18日首次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的单眼急性CSC患者31例纳入研究。同时纳入年龄与CSC患者匹配的正常健康者31名作为对照。CSC患眼及其对侧眼、正常健康眼均接受OCT深度增强成像经黄斑中心凹单线扫描,测量其SFCT;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再计算中心凹下方1500 pirn范围的CVI,即血管(或管腔)面积与脉络膜总面积的比值。CSC患眼、对侧眼及正常健康眼之间CVI、SFCT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曲线及变异系数(CV )分析CVI、SFCT的可重复性、一致性及稳定性;采用MedcalcI&2.1软件绘制Bland-Altman曲线,观察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CSC患眼、对侧眼、正常健康眼三者之间CVI、SFCT两两比较,CSC患眼与对侧眼(《=3.470、2.844,/>=0.001、0.006)、CSC患眼与正常健康眼(06.977、6.277, PV0.001、<0.001 )、对侧眼与正常健康眼(/=3.508、3.433,宀0.001、0.001 )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VI、SFCT相对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CVI单一测量、平均测量的ICC分别为0.967、0.983;SFCT单一测量、平均测量的ICC分别为0.937、0.967。CVI、SFCT的一致性均非常好,CVI的ICC数值略高于SFCTo CVI、SFCT可重复性分析结果显示,两次测量CVI的差值幅度较小,SFCT的差值幅度较大。CVI、SFCT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CVI、SFCT的CV分别为10.5%、25.3%;CVI的CV较SFCT更小。结论与正常健康眼比较,CSC患眼及对侧眼CVI增高,SFCT增厚。与SFCT比较,CVI-致性、可重复性及稳定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脉络膜血管指数 脉络膜厚度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血管结构改变的研究
12
作者 丁国龙 武炳慧 +3 位作者 巨欣 李婵 李英英 陆慧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3-1448,共6页
目的:探讨SS-OCTA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22-07/11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检查确诊的2级或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7例(高血压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57.11±3... 目的:探讨SS-OCTA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22-07/11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检查确诊的2级或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7例(高血压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57.11±3.36)岁。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且无高血压病史的正常人27名(对照组):男性12名,女性15名;年龄(55.74±2.95)岁。均行BCVA(LogMAR)、眼压、眼轴、裂隙灯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及SS-OCTA检查。采用SS-OCTA对受检者右眼黄斑区6mm×6mm范围进行扫描。将视网膜及脉络膜根据ETDRS分区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0~1mm、1~3mm、3~6mm的3个同心圆。分析并记录黄斑区0~1mm、1~3mm、3~6mm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及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的血管密度(VD)、灌注面积(P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脉络膜厚度(CT)、脉络膜血管容积(CVV)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对比观察两组之间VD、PA、CMT、CT、CVV及CVI的变化。两组之间VD、PA、CMT及CVI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T、CVV及LogMAR视力采用独立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高血压组在黄斑区0~3mm区域内DCP的VD较对照组降低(0~1mm,t=-3.144;1~3mm,t=-3.611,P<0.05);3~6mm区域内的VD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t=1.715,P>0.05)。高血压组在黄斑区0~1mm区域内CMT较对照组降低(t=-2.624,P<0.05),两组之间CT、CVV及CV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组黄斑区0~3mm区域内DCP的VD降低,0~1mm区域内CMT降低。两组之间CT、CVV及CVI均无统计学差异。黄斑区DCP的VD及CMT可能成为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密度 SS-OCTA 脉络膜血管指数 视网膜微血管
下载PDF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不同测量范围对正常健康眼脉络膜血管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祈涵 李爽 王康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观察频域OCT不同测量范围对正常健康眼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就诊且经检查未发现眼部异常的87名健康者174只眼纳入研究。均接受频域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经黄斑... 目的观察频域OCT不同测量范围对正常健康眼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就诊且经检查未发现眼部异常的87名健康者174只眼纳入研究。均接受频域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经黄斑中心凹单线扫描,对采集的脉络膜图像经二值化处理后,计算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半径750、1500、3000、4500μm范围的CVI,并据此分组。组间CVI比较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750μm组、1500μm组、3000μm组、4500μm组CVI平均值分别为0.681±0.003、0.678±0.002、0.677±0.002、0.676±0.002。两两比较,750μm组和4500μm组差值为0.005±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其余两两比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健康眼距黄斑中心凹距离不同,CVI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正常健康眼 脉络膜血管指数
原文传递
脉络膜血管指数在眼底疾病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功鹏 陈长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97-901,共5页
脉络膜血管指数(CVI)是血管腔面积与脉络膜总面积的比值,既可以反应出脉络膜内血管成分的改变,又可作为后续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CVI是一种新的生物测量工具,正在逐渐被应用于各种眼部疾病的脉络膜结构观测中。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 脉络膜血管指数(CVI)是血管腔面积与脉络膜总面积的比值,既可以反应出脉络膜内血管成分的改变,又可作为后续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CVI是一种新的生物测量工具,正在逐渐被应用于各种眼部疾病的脉络膜结构观测中。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疾病进程监测和疗效评估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了解CVI在各种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可为CVI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综述 脉络膜血管指数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及血管指数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雪雯 刘春梦 +1 位作者 赵丹丹 张富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第7期585-588,共4页
糖尿病(DM)在全球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持续高糖状态会导致脉络膜组织损伤,继发多种病理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脉络膜可视化程度提高。脉络膜厚度(CT)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DM患者脉络膜形态结构的... 糖尿病(DM)在全球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持续高糖状态会导致脉络膜组织损伤,继发多种病理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脉络膜可视化程度提高。脉络膜厚度(CT)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DM患者脉络膜形态结构的变化。本文围绕DM患者的CT及CVI展开综述,发现DM的病程及其治疗情况会影响CT,且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程的发展,CVI也随之下降,故临床可将CVI可作为判断DR进展及评估临床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脉络膜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血管指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眼视盘旁萎缩弧和脉络膜血管指数及其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吴敏慧 乔依琳 +9 位作者 叶宇峰 高微茜 阮恺明 程丹 沈梅晓 吴双庆 朱雪英 于新新 张祖辉 沈丽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29-834,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盘旁萎缩弧(PPA)和视盘周围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1年9~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近视患者281例281只眼纳入研究,均以右眼为受试眼。其中,男性13...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盘旁萎缩弧(PPA)和视盘周围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1年9~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近视患者281例281只眼纳入研究,均以右眼为受试眼。其中,男性135例135只眼,女性146例146只眼;年龄(28.18±5.78)岁;等效球镜度数(SE)(-5.13±2.33)D。根据SE,将患眼分为低度近视组(A组,-3.00 D<SE≤-0.50 D)、中度近视组(B组,-6.00 D≤SE≤-3.00 D)、高度近视组(C组,SE<-6.00 D)。三组患眼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41.353,P<0.05)。所有患眼均行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合B扫描图像在横断面图像界面上进行β区、γ区PPA(β-PPA、γ-PPA)的判定及面积测量。对采集的图像经二值化处理后,计算视盘鼻侧、上方、颞侧、下方CVI。组间比较,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连续变量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线性回归分析β-PPA、γ-PPA面积与不同区域视盘周围CVI的关系。结果A组、B组、C组患眼β-PPA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72,P=0.097);A组γ-PPA发生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53,P<0.001)。A组、B组β-PPA面积低于C组,γ-PPA面积为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6.535、39.503,P<0.001、0.001)。A组、B组、C组患眼视盘周围不同区域CV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450、5.037、6.018、4.489,P<0.05)。其中,C组颞侧CVI低于A组、B组;C组下方CVI低于A组,B组、C组上方、鼻侧CVI低于A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E(β=0.374,P<0.001)、颞侧CVI(β=-0.299,P<0.001)与β-PPA面积相关(调整后R2=0.296,P<0.001);眼轴长度(β=0.452,P<0.001)、颞侧CVI(β=-0.220,P<0.001)与γ-PPA面积相关(调整后R2=0.309,P<0.001)。结论较高程度近视眼γ-PPA发生率和面积增大;γ-PPA面积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β-PPA、γ-PPA面积均与颞侧CVI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盘旁萎缩弧 脉络膜血管指数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眼脉络膜结构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爽 王露萍 +2 位作者 杨明 王薇 郭惠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4期1544-1548,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眼脉络膜结构参数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初治原发性高血压的170例患者(178眼)作为高血压组,并收集178名健康受试者(178眼)作为对照组。所有研...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眼脉络膜结构参数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初治原发性高血压的170例患者(178眼)作为高血压组,并收集178名健康受试者(178眼)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眼科检查,获得EDI-OCT图像,分别于黄斑中央凹下,中心凹鼻侧1 500μm,中央凹颞1 500μm处进行脉络膜厚度(CT)测量,利用Image-J软件对EDI-OCT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计算脉络膜总面积(TCA)、脉络膜基质面积(SA)、脉络膜血管面积(LA)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比较两组CT、TCA、SA、LA和CVI的差异,分析脉络膜结构参数和舒张压及收缩压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的SFCT、中心凹鼻侧CT、中心凹颞侧CT分别为(255.37±57.81)、(241.28±39.12)、(226.65±39.87)μm,均低于对照组[(271.64±67.35)、(253.71±51.17)、(236.53±41.2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TCA、SA均低于正常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LA及CVI分别为(0.527±0.170)mm^(2)、(67.47±2.95)%,均明显低于正常组[(0.563±0.140)mm^(2)、(68.69±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眼部SFCT、中心凹鼻侧CT、中心凹颞侧CT、LA及CVI与收缩压呈负相关性(r=-0.314、-0.282、-0.338、-0.437、-0.481,P<0.05),与舒张压也呈负相关性(r=-0.307、-0.275、-0.313、-0.417、-0.406,P<0.05);TCA及SA与收缩压、、舒张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眼的脉络膜结构发生变化,CT、LA及CVI降低,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络膜组织发生了缺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血管指数 脉络膜厚度 原发性高血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眼脉络膜厚度及血流灌注评估
18
作者 张俐娜 吕志刚 +3 位作者 包菁 谢佩玲 李丹红 夏倩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8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患眼脉络膜厚度及血流灌注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0-1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病程≤1个月且未经治疗的BRVO-ME患者22例22眼,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0名20眼... 目的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患眼脉络膜厚度及血流灌注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0-1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病程≤1个月且未经治疗的BRVO-ME患者22例22眼,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0名20眼。采用SS-OCTA扫描所有受检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及脉络膜,获取图像,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脉络膜中大血管密度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比较BRVO-ME患眼与正常对照眼间参数的差异。结果BRVO-ME眼与正常对照眼CMT分别为(404.36±82.71)μm和(282.80±20.14)μm,SFCT分别为(283.05±70.45)μm和(241.40±58.05)μm,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18.68±5.63)%和(13.8±5.41)%,脉络膜中大血管密度分别为(69.59±2.68)%和(67.95±1.90)%,CVI分别为(52.05±5.56)%和(47.00±5.50)%。BRVO-ME眼CMT、SFCT、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脉络膜中大血管密度、CVI均大于正常对照眼(均P<0.05)。结论BRVO-ME眼黄斑区脉络膜较正常人增厚,脉络膜血管密度增加,脉络膜血管存在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脉络膜 脉络膜血管指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基于SS-OCTA视网膜及脉络膜形态结构研究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
19
作者 李鹏华 段俊国 《医师在线》 2023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应用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收治确诊为湿性AMD的患... 目的应用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收治确诊为湿性AMD的患者20例35只眼(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健康者13例26只眼(对照组)纳入本研究。使用SS-OCTA测量两组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SFRT)、黄斑区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黄斑区视网膜浅层复合体小血管密度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SFRT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及浅层血管复合体小血管密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CT及CVI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人相比,湿性AMD患者SFRT厚度增加、黄斑区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及浅层血管复合体小血管密度减少,SFCT及CVI无明显变化。SS-OCTA对AMD的进一步诊断、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 脉络膜血管指数 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定量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灌注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海跃 滕娟 朱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变化。方法对90例(90眼)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受试者分为3组:对照组(n=30)、无DR(NDR)组(n=30)和非增生型DR(NPDR)组(n=30)。比较不同组别受试者视盘周围视网膜血... 目的定量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变化。方法对90例(90眼)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受试者分为3组:对照组(n=30)、无DR(NDR)组(n=30)和非增生型DR(NPDR)组(n=30)。比较不同组别受试者视盘周围视网膜血流灌注(RP)、视网膜血管密度(RV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脉络膜血管体积(CVV)、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厚度(C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DR组患者RP[(13.16±0.98)mm^(2)]、RVD[(61.80±5.29)%]、RNFL[(75.41±11.19)μm]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NPDR组患者RP[(11.70±1.53)mm^(2)]、RVD[(56.92±5.61)%]、RNFL[(68.77±9.61)μm]和CVI(0.16±0.05)均降低(均为P<0.05)。与NDR组相比,NPDR组患者RP、RVD、RNFL和CVI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NPDR期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已发生变化。扫频OCTA可以用于早期评估DR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盘周围视网膜血管密度 神经纤维层厚度 脉络膜毛细血管指数 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