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美辛抑制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OCM-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骆新瑞 陈浩 +3 位作者 郑钦象 秦岭 李敏 李文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背景吲哚美辛能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生,但其对脉络膜黑色素瘤(CM)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对人CM细胞系OCM-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OCM-1细胞植入24只雌性裸鼠腋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建模... 背景吲哚美辛能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生,但其对脉络膜黑色素瘤(CM)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对人CM细胞系OCM-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OCM-1细胞植入24只雌性裸鼠腋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建模后5~6d,待肿瘤长至5mm大小时,将荷瘤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吲哚美辛1mg/kg组、吲哚美辛2mg/kg组,按组每日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连续用药2周,观察肿瘤生长情况。2周后处死动物,称量肿瘤重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动物肿瘤组织中ki67、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吲哚美辛1mg/kg组、吲哚美辛2mg/kg组较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CM肿瘤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2mg/kg组CM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小于吲哚美辛1mg/k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1mg/kg组、吲哚美辛2mg/kg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2.86%、48.00%,抑瘤率随吲哚美辛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检测表明,吲哚美辛2mg/kg组ki67增生指数、survivin蛋白及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吲哚美辛1mg/kg组与其他3组问上述3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可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抑制OCM-1细胞的增生,从而抑制OCM-1裸鼠移植瘤的生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脉络膜黑色素瘤 KI67 survivin 凋亡
下载PDF
Brn-2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MART-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应利 周玉梅 +2 位作者 陶俊 靳扬扬 陈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抗原转录子Brn-2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可识别抗原-1(melanoma antigen recognized by T cells 1,MART-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92-1、92-2、... 目的探讨黑色素抗原转录子Brn-2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可识别抗原-1(melanoma antigen recognized by T cells 1,MART-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92-1、92-2、Me1285和Ocm3细胞中Br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含不同长度MART-1基因启动子序列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质粒p GL3-Luc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p GL3-p286-Luc及p GL3-p2956-Luc,与p EV-Brn-2融合表达质粒共转染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细胞。分别测量四种细胞系中p286组、p2956组、p286+Brn-2组、p2956+Brn-2组细胞荧光素酶表达变化,并观察Brn-2对上述细胞MART-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92-1、92-2、Me1285、Ocm3细胞系均可检测到Brn-2 mRNA和蛋白的表达,Brn-2蛋白电泳带大致在相对分子质量47 000处。p GL3-p2956-Luc及p GL3-p286-Luc重组质粒经Apa I和Nhe I双酶切可切出2956 bp和286 bp 2个条带,p EV-Brn-2重组质粒经EcoRI和Bam HI双酶切可切出1329 bp条带。p EV-Brn-2重组质粒分别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Ocm3、Mel285、92-2、92-1进行磷酸钙法转染,Western blot检测可见四种细胞系均表达Brn-2蛋白。缺乏Brn-2时,所有细胞的MART-1的p286均显示出活性,MART-1阳性细胞系(92-1、92-2、Ocm3)p286活性高于阴性细胞系(Mel285)。p2956活性不同细胞系表现不同,92-1、92-2中较高,Ocm3中其活性与细胞密度相关,MART-1阴性细胞系中p2956近乎无活性。共转染Brn-2后明显下调92-1、92-2、Ocm3中启动子p286及p2956活性(P<0.05);阴性细胞系Mel285中,Brn-2对启动子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 Brn-2表达于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并下调阳性细胞系MART-1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n-2 MART-1基因启动子 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活性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姚宁宁 袁莹莹 +3 位作者 马清悦 易雯丹 隋爱华 罗文娟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20-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细胞活性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CM细胞分为A、B组,分别转染空载体和敲降PDGF的慢病毒,采用RT-qPCR技术检测两组细胞中PDGF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XTT实验检...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细胞活性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CM细胞分为A、B组,分别转染空载体和敲降PDGF的慢病毒,采用RT-qPCR技术检测两组细胞中PDGF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XTT实验检测两组细胞活性,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两组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相关标志物蛋白的相对表达量。GEPIA数据库分析PDGF水平与C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A组比较,B组细胞中PDGF RNA相对表达量下降(t=176.30,P<0.05),细胞存活数目下降及侵袭能力减弱(F=57.21,t=14.10,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细胞中E-cadherin相对表达量升高,N-cadherin、Snail、Vimentin、MMP9及MT1 MMP的相对表达量下降(t=4.13~14.14,P<0.05)。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PDGF-A、PDGF-B高表达与CM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P<0.05)。结论PDGF具有增强CM细胞活性,促进CM细胞侵袭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EMT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脉络膜肿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上皮-间质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涂片和细胞蜡块技术在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席雷 戎荣 +1 位作者 周晋星 吴妍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17-523,共7页
目的:脉络膜黑色素瘤(melanoma of choroid,CM)是成人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特点为恶性程度高、易侵袭转移、预后极差,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目前诊断CM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在眼球摘除手术后加做病理诊断,缺乏明确的... 目的:脉络膜黑色素瘤(melanoma of choroid,CM)是成人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特点为恶性程度高、易侵袭转移、预后极差,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目前诊断CM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在眼球摘除手术后加做病理诊断,缺乏明确的术前病理诊断。本研究旨在探索液基细胞学涂片和细胞蜡块技术在CM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3至6月收治的2例临床诊断为CM患者的脉络膜下液。采用液基细胞学涂片方法进行初步诊断,改良的细胞蜡块制作技术、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脱黑色素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进行进一步的病理诊断。结果:2例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均诊断为CM,通过液基细胞学涂片做出初步的细胞学病理诊断,1例诊断为“黑色素瘤”,另1例诊断为“见异型细胞,黑色素瘤不除外”。通过改良的细胞蜡块制作技术,HE、脱黑色素和IHC染色,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临床诊断相同的2例患者,1例明确诊断为CM,而另1例诊断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修正了原先的诊断。结论:本改良技术能够在手术前精准诊断CM,为临床眼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其有3个优点:1)能制作出10~20张连续切片,满足IHC染色的要求;2)在用本技术处理的切片中,可见各种异型细胞,且细胞核结构清晰;3)简单易行,成本不高,适用于各级医院,特别是中小医院。本文有2个原创点:1)将液基细胞学涂片、细胞蜡块切片及IHC染色用于诊断CM;2)对传统的细胞蜡块制作技术进行改良,使其适用于诊断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蜡块 液基细胞 脉络膜黑色素瘤 诊断
下载PDF
敲低骨硬化蛋白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
5
作者 李冠瑜 刘增业 黑璐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3437-3439,共3页
目的:探究敲低骨硬化蛋白(Sost)基因后,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MUM-2C)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变化。方法:用人Sost干扰慢病毒转染MUM-2C细胞,构建Sost基因敲低的稳转细胞系(Sost-knockdown组),另一组不敲低Sost基因的MUM-2C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目的:探究敲低骨硬化蛋白(Sost)基因后,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MUM-2C)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变化。方法:用人Sost干扰慢病毒转染MUM-2C细胞,构建Sost基因敲低的稳转细胞系(Sost-knockdown组),另一组不敲低Sost基因的MUM-2C细胞作为阴性对照(SostNC组)。用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的活性;用细胞划痕技术检测两组细胞的迁移量。结果:CCK-8法结果表明,随时间延长,Sost-knockdown组和SostNC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有增加,在同一时间点内观察,Sost-knockdown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低于SostNC组(F=371.2,P<0.01);划痕试验结果显示,Sost-knockdown组细胞在第24小时的迁移量明显低于SostNC组;通过miRNAs测序选出Sost基因调控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两组细胞中含量差异最显著的为miR-744-5p,通过RT-qPCR检测其含量,发现Sost-knockdown组显著低于SostNC组(F=235.8,P<0.01)。结论:当敲低Sost基因后,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硬化蛋白 脉络膜黑色素瘤 miR-744-5p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开发并验证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总生存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栓栓 王少军 李朝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0-1067,共8页
目的利用从监测、流行病学和终末结果研究计划(SEER)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构建列线图,预测脉络膜黑色素瘤(CM)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评估CM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生存期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了2... 目的利用从监测、流行病学和终末结果研究计划(SEER)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构建列线图,预测脉络膜黑色素瘤(CM)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评估CM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生存期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了2010年至2020年间诊断为CM的患者数据,纳入的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41)和验证集(n=789)。在训练集中,进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然后将其纳入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筛选独立影响因素,分别构建预测CM的3、5年OS和CSS的列线图。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通过量化列线图辅助决策的净收益来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效用,并且与SEER stage模型比较。根据已建立的列线图获得个体风险评分。结果共有263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肝转移、手术、放疗和化疗是影响C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肝转移、手术和化疗是影响CM患者CSS的独立危险因素。CM的3、5年OS和CSS的列线图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此外,在OS和CSS的验证集中,DCA提示列线图具有良好的临床潜在价值。Kaplan-Meier(K-M)曲线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高危组患者的OS和CSS率均低于低危组。结论年龄、肝转移、手术和化疗是共同预测CM患者OS和CSS的影响因素。基于SEER数据库建立一个对CM患者相对完善、准确的预后列线图模型,经过校准及后续进一步完善的列线图模型可在临床中应用,在患者治疗及预后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列线图 总体生存率 癌症特异性生存率
下载PDF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误诊误治分析
7
作者 魏美慧 张志强 +1 位作者 左晶 施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以玻璃体积血为首发症状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CM)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2月收治的脉络膜黑色素瘤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因双眼视物模糊,于外院诊断为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 目的探讨以玻璃体积血为首发症状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CM)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2月收治的脉络膜黑色素瘤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因双眼视物模糊,于外院诊断为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7个月,术后视物不见,伴眼胀痛,加重7 d入院,考虑为继发性青光眼,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左眼球摘除术”,术中发现色素块,标本送病理检查确诊恶性黑色素瘤,行PETCT全身断层显像排除其他部位原发肿瘤或转移病灶。行“左眼眼眶内容物清除术”,术后予对症处理。随访半年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以玻璃体积血为首发症状的CM易误诊,医生在接诊此类病例时,应采取综合性的诊断策略,必要时活检,以降低误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肿瘤 黑色素瘤 误诊 玻璃体积血 青光眼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电脑断层扫描
下载PDF
抑制PTBP1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尚贞君 魏威 刘瑞菡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TBP1)对脉络膜黑色素瘤(CM)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人CM细胞系OCM-1,根据转染序列的不同分为si-PTBP1组(转染PTBP1特异性干扰序列)、si-Control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和空白组(不作... 目的探讨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TBP1)对脉络膜黑色素瘤(CM)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人CM细胞系OCM-1,根据转染序列的不同分为si-PTBP1组(转染PTBP1特异性干扰序列)、si-Control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和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检测各组细胞PTBP1 mRNA的表达,以及PTBP1、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和波形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实验分析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迁移、侵袭能力。结果si-PTBP1组PTBP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si-Control组和空白组(P<0.05),si-Control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72和96h,si-PTBP1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si-Control组和空白组(P<0.05)。si-PTBP1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少于si-Control组和空白组(P<0.05)。si-PTBP1组PTBP1和波形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si-Control组和空白组(P<0.05),E-Cad相对表达量高于si-Control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抑制OCM-1细胞PTBP1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削弱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脉络膜黑色素瘤
下载PDF
miR-375表达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9
作者 刘松涛 刘向玲 蒋乐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讨miR-375表达对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MUM-2B细胞,分别转染miR-375模拟物序列(模拟物组)、miR-375抑制物序列(抑制物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和不做任何处理(空白组),分别采用qRT-PCR实验... 目的:探讨miR-375表达对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MUM-2B细胞,分别转染miR-375模拟物序列(模拟物组)、miR-375抑制物序列(抑制物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和不做任何处理(空白组),分别采用qRT-PCR实验、CCK-8实验、细胞凋亡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中miR-375、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相比于阴性对照组(1.01±0.10)和空白组(1.03±0.07),模拟物组细胞中miR-375表达量(2.65±0.15)升高,而抑制物组细胞中miR-375表达量(0.28±0.06)降低(P<0.05);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细胞24、48、72和96h时OD值均降低(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24、48、72和96h时OD值均升高(P<0.05);与空白组细胞凋亡率(20.54±4.01)%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22.80±4.28)%比较,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39.11±3.37)%升高(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凋亡率(10.13±2.17)%降低(P<0.05);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均降低(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均升高(P<0.05)。结论:上调MUM-2B细胞中miR-375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加速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下调miR-375表达则发挥相反的作用,表明miR-375可能在脉胳膜黑色素瘤病程中发挥抑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MUM-2B细胞 miR-375 RNA干扰 细胞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
10
作者 唐静 袁小波 阳帆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68-76,共9页
为探讨木犀草素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MuM-2C)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CCK 8法测定0,5,10,15,20,25μmol/L浓度木犀草素处理24 h后的MuM-2C活力,以筛选合适的药物作用浓度.将体外培养的MuM-2C随机... 为探讨木犀草素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MuM-2C)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CCK 8法测定0,5,10,15,20,25μmol/L浓度木犀草素处理24 h后的MuM-2C活力,以筛选合适的药物作用浓度.将体外培养的MuM-2C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木犀草素组及木犀草素+氯化锂组,木犀草素组以15μmol/L木犀草素处理,木犀草素+氯化锂组以15μmol/L木犀草素和10μmol/L的氯化锂联合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MuM-2C的凋亡情况,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MuM-2C的迁移、侵袭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MuM-2C中凋亡蛋白BAX与BCL-2表达,采用免疫印记检测各组MuM-2C中EMT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Wnt/β-catenin信号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表达,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木犀草素均可抑制MuM-2C生长,并在一定范围内随剂量升高而作用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木犀草素组细胞核形态固缩而大小不一,着色不均匀,部分呈现明亮的蓝色荧光,表现为明显的凋亡病理现象,细胞凋亡率、细胞BAX/BCL-2比值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迁移率与侵袭数、细胞蛋白(N-cadherin,Vimentin,Wnt1,β-catenin)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木犀草素组比较,木犀草素+氯化锂组细胞核的凋亡病理现象明显减轻,细胞凋亡率、细胞BAX/BCL-2比值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迁移率与侵袭数、细胞蛋白(N-cadherin,Vimentin,Wnt1,β-catenin)表达显著升高(P<0.05).说明木犀草素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传导而降低MuM-2C活力,促进其凋亡,并抑制其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WNT/Β-CATENIN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凋亡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贝伐单抗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11
作者 周钰娟 丁瑞麟 +3 位作者 彭红菊 李源 倪来超 文庆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贝伐单抗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MUM-2B)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可能相关的分子通路。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贝伐单抗(0,0.1,1,2,3 mg/mL)处理MUM-2B细胞,观察其对MUM-2B细胞成管能力的影响。通过CCK-8法及Transw...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贝伐单抗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MUM-2B)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可能相关的分子通路。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贝伐单抗(0,0.1,1,2,3 mg/mL)处理MUM-2B细胞,观察其对MUM-2B细胞成管能力的影响。通过CCK-8法及Transwell法检测其对MUM-2B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然后,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不同剂量的贝伐单抗(5 mg/kg,7.5 mg/kg,10 mg/kg)干预,探究贝伐单抗对裸鼠皮下移植瘤VM形成的影响,并通过CD31/PAS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检测VM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a、VE-cadherin、EphA2、PI3K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体外实验中,不同浓度的贝伐单抗(0,0.1,1,2,3 mg/mL)处理MUM-2B细胞24小时后,对MUM-2B细胞的成管能力、增殖、侵袭能力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内实验中,贝伐单抗实验组(5 mg/kg,7.5 mg/kg,10 mg/kg)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的促进MUM-2B细胞形成VM的能力(P<0.05),且形成管道的数量与贝伐单抗的浓度呈正相关(r=0.942,P<0.05)。实验组HIF-1a、VE-cadherin、EphA2和PI3K-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分子的表达量随着贝伐单抗浓度的升高呈浓度依赖性的升高。结论:体外实验中,贝伐单抗对MUM-2B细胞的成管能力,增殖,侵袭能力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体内实验中,贝伐单抗的使用能促进HIF-1a的表达、上调VE-cadherin/EphA2/PI3K-Akt后续的级连信号通路,从而加速VM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 血管生成拟态 增殖 侵袭 HIF-1a/VE-cadherin/EphA2/PI3K-Akt
下载PDF
HDAC抑制剂SAHA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OCM1的作用
12
作者 张益萌 杨瀚毅 +3 位作者 陈亦玄 宁佳怡 闫小龙 韩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33-740,共8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细胞系OCM1增殖侵袭的机制。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SAHA(0.625,1.2...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细胞系OCM1增殖侵袭的机制。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SAHA(0.625,1.25,2.5μmol/L)对OCM1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利用CCK-8实验观察不同浓度SAHA(0.625,1.25,2.5μmol/L)对OCM1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EdU染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control组(0μmol/L SAHA)和1.25μmol/L SAHA组OCM1细胞增殖的变化,通过划痕实验和迁移侵袭实验观察control组和1.25μmol/L SAHA组OCM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SAHA(0.625,1.25,2.5μmol/L)组中HDAC4、CyclinD1、c-Myc、E-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较,光镜下明显可见0.625μmol/L SAHA组、1.25μmol/L SAHA组、2.5μmol/L SAHA组OCM1细胞增殖能力减弱,促进细胞皱缩和死亡,且细胞增殖活力降低(P<0.05)。与control组比较,1.25μmol/L SAHA组OCM1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此外,与control组相比较,0.625μmol/L SAHA组、1.25μmol/L SAHA组、2.5μmol/L SAHA组E-cadherin蛋白表达逐渐升高,而HDAC4和Snail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0.05)。结论SAHA可通过抑制HDAC4明显降低OCM1细胞增殖活力和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 SNAIL 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疗效评价研究
13
作者 石丽娟 李丽 +2 位作者 石福艳 周希彬 吴志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8-312,317,共6页
目的 在平衡组间基线变量后,评价放射治疗与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对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分析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有效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SEER数据库中登... 目的 在平衡组间基线变量后,评价放射治疗与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对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分析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有效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SEER数据库中登记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IPTW)对放射治疗和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平衡。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5547例,其中接受放射治疗者4422例、接受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治疗者1125例。在接受放射治疗的4422例患者中,光束辐射(BR)组1155例,放射性植入物(RI)组2608例,放射性同位素(RIT)组659例。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逆概率加权前后,放射治疗组患者的预后均高于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组(P<0.000 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种族、性别、多灶性、是否为首要恶性肿瘤、婚姻状态、从诊断到治疗的时间、年龄、眼别、诊断确认、放射治疗方法等混杂因素后,与放射治疗组患者相比,手术放射治疗组患者的特异性死亡风险为HR=4.385(95%CI=3.542~5.428)。与年龄<50岁组患者相比,50~<60岁组、60~<70岁组、70~<80岁组、≥80岁组患者的特异性死亡风险分别为HR=3.083(95%CI=0.825~4.238)、HR=4.045(95%CI=2.955~5.532)、HR=4.512(95%CI=3.115~6.529)、HR=6.877(95%CI=4.151~11.398);与恶性肿瘤数为1个组患者相比,肿瘤数为2个组和>2个组患者的特异性死亡风险分别为HR=0.698(95%CI=0.449~2.944)、HR=0.538(95%CI=0.317~0.913);从诊断到治疗的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的风险比为2.732~4.154。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IPTW前后BR、RI和RIT三组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曲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治疗的长期疗效优于手术与放射治疗联合治疗;年龄、单病灶、诊断到治疗的时间和治疗方式可增加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死亡的风险,是影响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逆概率加权 疗效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数据的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14
作者 吴小清 刘向玲 +2 位作者 苏绍波 赵淑宁 宋子宣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33-37,共5页
目的构建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2235例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种族、TNM分期、病理学类型、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手术信息、放... 目的构建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2235例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种族、TNM分期、病理学类型、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手术信息、放化疗情况、生存时间、生存状态等信息),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584例及验证组651例。首先将建模组中的临床资料数据利用R4.1.2软件中“survival”包的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筛选出的影响因素使用R4.1.2软件中“rms”包构建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通过C指数、ROC以及校准曲线评价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年龄、病理学类型、T分期、M分期、局部放疗为影响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预后预测模型C指数分别为0.732(95%CI:0.710,0.761)和0.713(95%CI:0.670,0.756)。建模组中预后预测模型预测1年、2年、3年预后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780、0.766、0.777;在验证组中预后预测模型预测1、2、3年预后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90、0.755、0.734,两组数据均高于0.7,说明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建模组和验证组的校准曲线均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45°的直线重合度较高,说明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建立成功,其对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预测模型 列线图 脉络膜黑色素瘤 SEER数据库
下载PDF
一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5
作者 苏雪 史睿恬 +2 位作者 赵倩 孙超 王文菁 《护理学》 2023年第6期975-979,共5页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本文主要总结一例2022年6月收住于我院的一名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眼球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检查指导,心理评估与干预,术后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疼...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本文主要总结一例2022年6月收住于我院的一名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眼球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检查指导,心理评估与干预,术后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疼痛管理等,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效果满意,顺利出院,并给予出院后日常护理指导,患者术后一月复查时恢复效果好,外观美观,无并发症,患者满意。本例病案中发现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评估与干预不仅局限于患者本身,还包括患者家属,护士及时的沟通与鼓励是患者与家属信心建立的基础,专业的护理指导与心里安慰是克服恐惧的关键,所以总结本案例护理经验,针对不同的患者需求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顾虑,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眼球摘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出院指导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血管形成拟态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文 陈陆霞 +1 位作者 何彦津 梁凤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血管形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其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三维培养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观察其形成VM的能力。观察梯度浓度(0μmol·L^(-1)、10μmol·L^(-1)...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血管形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其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三维培养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观察其形成VM的能力。观察梯度浓度(0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40μmol·L^(-1))的姜黄素对OCM-1细胞株VM形成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参与VM形成的PI3K与EPHA2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在体外可以抑制OCM-1细胞株VM的形成,呈浓度依赖性。姜黄素对OCM-1细胞Eph A2和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Eph A2和PI3K蛋白表达随姜黄素(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40μmol·L^(-1))浓度的升高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各组分别与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其中30μmol·L^(-1)姜黄素组和4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P=0.188)。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OCM-1细胞株VM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PHA2、PI3K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PI3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姜黄素 血管形成拟态 PI3K
下载PDF
Aumolertinib可体内外抑制人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娟 王爱莲 +4 位作者 李宁 祝英泽 李坤 刘浩 高自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04-1610,共7页
目的评估新型第3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umolertinib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索Aumolertinib在眼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不同浓度Aumolertinib(0、2、4、6、8、10μmol/L)处理MUM-2B细胞。用CCK-... 目的评估新型第3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umolertinib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索Aumolertinib在眼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不同浓度Aumolertinib(0、2、4、6、8、10μmol/L)处理MUM-2B细胞。用CCK-8法检测Aumolertinib对MUM-2B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集落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umolertinib对MUM-2B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Aumolertinib对MUM-2B细胞凋亡坏死、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建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MUM-2B裸鼠荷瘤模型,设置空白组,给药组(40 mg/kg),考察Aumolertinib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结果CCK-8和细胞集落克隆形成实验的结果表明,Aumolertinib显著抑制MUM-2B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凋亡坏死分析结果显示,当Aumolertinib浓度增加到8μmol/L时,MUM-2B细胞的总凋亡率可达到76.65%。同时,MUM-2B细胞内ROS水平也随Aumolertinib浓度增加显著增多。此外,Aumolertinib能够有效降低MUM-2B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诱导MUM-2B细胞发生G1期周期停滞。体内研究表明,Aumolertinib有效抑制肿瘤增长,而不会使动物体质量明显减轻。结论Aumolertinib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在体外、体内试验中均发挥有效的抗肿瘤作用,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Aumolertinib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microRNA-449抑制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教 陈晓燕 瞿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M21转染microRNA-449后对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探。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的方法,将microRNA-449转染入体外培养的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应用MTS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的影响;T... 目的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M21转染microRNA-449后对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探。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的方法,将microRNA-449转染入体外培养的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应用MTS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microRNA-449后,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P<0.01),迁移亦受抑制(P<0.01),c-Met表达量下降。结论转染microRNA-449对体外培养的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抑制作用,microRNA-449可下调c-Met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治疗 脉络膜肿瘤/治疗 微RNAS 基因疗法 增生 转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连结光敏物质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光免疫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立宽 吴欣怡 +2 位作者 赵维萍 杨秋安 刘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0-22,共3页
应用单克隆抗体 IG12连结光敏物质 CMA,形成免疫连结物 Mc Ab-CMA,估价其对体外人眼黑色素瘤培养细胞 OCM43 1的光免疫治疗作用 ,另设 RPMI1846黑色素瘤细胞作为对照组。氩离子 -染料激光波长65 4nm,连结 1mm光导纤维 ,光斑直径 3 5 mm... 应用单克隆抗体 IG12连结光敏物质 CMA,形成免疫连结物 Mc Ab-CMA,估价其对体外人眼黑色素瘤培养细胞 OCM43 1的光免疫治疗作用 ,另设 RPMI1846黑色素瘤细胞作为对照组。氩离子 -染料激光波长65 4nm,连结 1mm光导纤维 ,光斑直径 3 5 mm。靶细胞和对照细胞的存活率用 MTT法测得。结果 :靶细胞(OCM43 1)预先与免疫连结物培养 ,激光照射剂量 5~ 40 J/cm2 显示靶细胞存活率随着激光剂量增加而明显降低。在相同激光照射剂量下 ,增加免疫连结物的浓度 ,细胞存活曲线亦随着降低 ,当免疫连结物的量增加超过6μM时 ,肿瘤的光毒作用趋平缓。对照细胞 (RPMI1846)给予相同的照射条件 ,在激光剂量 40 J/cm2 时仍有 74±2 .6%细胞存活。认为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光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 光敏物质
下载PDF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继发于黑色素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雪 张培 王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2-1063,共2页
关键词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细胞 脉络膜黑色素瘤 视网膜脱离 继发 占位性病变 脉络膜占位 异常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