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接受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kectomy,PEL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对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比较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术前术后以及两组之间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anxiety scale,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lower limbs,VAS-L)、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back,VAS-B)、日本骨科医师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匹配后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各纳入50例患者。日间手术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3.06±15.22)岁,平均病程(20.39±38.41)个月;住院手术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1.40±14.84)岁,平均病程(22.27±40.3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心理学评分及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个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均优于术前(P<0.05)。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相比,出院时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2±3.43 vs 36.58±4.52,P<0.05),SAS评分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vs 34%,P=0.038);术后1周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7±2.52 vs 31.18±3.17,P<0.01);术后其他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手术和日间手术模式下,PELD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较术前均有改善。相较于住院手术模式,日间手术模式下,术后短期内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比例更低。展开更多
目的:观测钩状突尖端(uncinate process tip,UPT)、椎弓根峡部和颈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单孔分体脊柱内镜辅助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钩状突精准切除实现颈神经彻底减压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1月滨州...目的:观测钩状突尖端(uncinate process tip,UPT)、椎弓根峡部和颈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单孔分体脊柱内镜辅助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钩状突精准切除实现颈神经彻底减压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资料,并在Mimics21.0上观测C3~4至C7~T1相关参数:UPT分别至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前缘前后距离(a)、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下缘垂直距离(b)、颈神经起点上缘左右距离(c)、颈神经起点上缘垂直距离(d)、颈神经起点下缘垂直距离(e)、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前后距离(f)、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左右距离(g)、颈神经外展角(∠A)、前倾角(∠B)。结果:C_(3~4)至C_(7)~T_(1),同节段不同性别、不同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节段b、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减压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下缘即可实现颈神经起点下缘减压;随着C_(3~4)至C_(7)~T_(1)节段降低,a逐渐减小;b、d、e、g、∠A、∠B逐渐增加;c、f先增加后减小(P<0.05)。结论:以UPT作为重要骨性标志点,明确颈神经减压范围并精准切除钩状突。UPT向前(0.9±0.5)mm至(2.3±1.3)mm至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向外磨透钩状突,可完成UPT至椎弓根区出口处颈神经腹侧减压;向上(5.5±2.1)mm至(8.0±3.0)mm、向内(1.1±0.5)mm至(1.9±0.9)mm分别磨除部分上位椎体和钩状突后外侧壁增生骨赘,可显露硬脊膜外侧缘和颈神经起点上缘,完成UPT至颈神经起点减压,为手术精准切除钩状突安全减压颈神经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接受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kectomy,PEL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对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比较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术前术后以及两组之间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anxiety scale,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lower limbs,VAS-L)、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back,VAS-B)、日本骨科医师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匹配后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各纳入50例患者。日间手术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3.06±15.22)岁,平均病程(20.39±38.41)个月;住院手术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1.40±14.84)岁,平均病程(22.27±40.3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心理学评分及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个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均优于术前(P<0.05)。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相比,出院时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2±3.43 vs 36.58±4.52,P<0.05),SAS评分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vs 34%,P=0.038);术后1周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7±2.52 vs 31.18±3.17,P<0.01);术后其他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手术和日间手术模式下,PELD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较术前均有改善。相较于住院手术模式,日间手术模式下,术后短期内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比例更低。
文摘目的:观测钩状突尖端(uncinate process tip,UPT)、椎弓根峡部和颈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单孔分体脊柱内镜辅助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钩状突精准切除实现颈神经彻底减压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资料,并在Mimics21.0上观测C3~4至C7~T1相关参数:UPT分别至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前缘前后距离(a)、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下缘垂直距离(b)、颈神经起点上缘左右距离(c)、颈神经起点上缘垂直距离(d)、颈神经起点下缘垂直距离(e)、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前后距离(f)、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左右距离(g)、颈神经外展角(∠A)、前倾角(∠B)。结果:C_(3~4)至C_(7)~T_(1),同节段不同性别、不同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节段b、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减压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下缘即可实现颈神经起点下缘减压;随着C_(3~4)至C_(7)~T_(1)节段降低,a逐渐减小;b、d、e、g、∠A、∠B逐渐增加;c、f先增加后减小(P<0.05)。结论:以UPT作为重要骨性标志点,明确颈神经减压范围并精准切除钩状突。UPT向前(0.9±0.5)mm至(2.3±1.3)mm至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向外磨透钩状突,可完成UPT至椎弓根区出口处颈神经腹侧减压;向上(5.5±2.1)mm至(8.0±3.0)mm、向内(1.1±0.5)mm至(1.9±0.9)mm分别磨除部分上位椎体和钩状突后外侧壁增生骨赘,可显露硬脊膜外侧缘和颈神经起点上缘,完成UPT至颈神经起点减压,为手术精准切除钩状突安全减压颈神经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