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MR全景矩阵成像在全脊柱扫描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涛 韩善清 李大鹏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3.0T全景矩阵成像技术在磁共振成像(MRI)全脊柱扫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3例疑有颈、胸、腰椎疾病的患者,应用全景矩阵成像技术行MRI全脊柱扫描,先行各部位脊柱的矢状位扫描,然后应用Composing(合成)软件对图像进行拼接,最终... 目的探讨3.0T全景矩阵成像技术在磁共振成像(MRI)全脊柱扫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3例疑有颈、胸、腰椎疾病的患者,应用全景矩阵成像技术行MRI全脊柱扫描,先行各部位脊柱的矢状位扫描,然后应用Composing(合成)软件对图像进行拼接,最终完成全脊柱图像。结果133例均能直观、准确地获得椎管内脊髓、椎体结构等的连续图像。结论应用3.0T全景矩阵成像技术行MRI全脊柱扫描,可以全面地观察脊髓及脊柱多发性疾病,很好地显示病灶的部位、数目及临近组织和结构被侵犯的范围及程度,对病变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有显著提高,有利于手术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脊柱图像 脊髓病变 全景矩阵成像技术 脊柱扫描
下载PDF
低场强MR机的FIR序列在脊柱扫描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克云 古力巴哈尔.库加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1年第2期110-110,共1页
1 FIR原理: FIR序列是一种选择性饱和技术,是针对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纵向弛豫时间,用180°磁化反转脉冲,使所有组织纵向弛豫转至Z轴负向,脉冲停止后纵向磁化开始弛豫,负向磁化逐渐缩短,并向0值接近,由于各种组织的T1值不同,
关键词 FIR序列 低场强MR机 脊柱扫描 纵向弛豫时间 应用 饱和技术 组织 磁化
下载PDF
MR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多发转移瘤中的应用
3
作者 常英娟 郑敏文 +1 位作者 赵海涛 漆家学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3年第S1期363-363,共1页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扫描技术 脊柱 西安市 扫描 相控阵线圈 诊断和定位 第四军医大学 脊柱扫描 多发性转移
下载PDF
在MRI全脊柱扫描中应用Tim技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4
作者 熊平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S2期23-23,共1页
目的对在MRI全脊柱扫描中应用Tim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0例颈椎、胸椎和腰椎疾病的疑似患者,在对他们进行MRI全脊柱扫描时采用Tim技术,先扫描患者各脊柱部位的矢状位,如有必要还可而进... 目的对在MRI全脊柱扫描中应用Tim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0例颈椎、胸椎和腰椎疾病的疑似患者,在对他们进行MRI全脊柱扫描时采用Tim技术,先扫描患者各脊柱部位的矢状位,如有必要还可而进行冠状位扫描。扫描之后利用合成软件完成图片拼接,构成一个全脊柱的完整图像。结果所有患者的病状情况都能在完整图像上直接明确地反映出来。结论在MRI全脊柱扫描中应用Tim技术可以对脊髓和脊柱类疾病进行全面诊断,能够清楚显示病灶部位、数量和周围组织受到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大小,有助于提高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制定科学的手术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全脊柱扫描 Tim技术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FIR序列在脊柱扫描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克云 杨青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4年第8期90-90,共1页
FIR原理FIR序列是一种选择性饱和技术,它是针对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纵向驰豫时间,用180°磁化反转脉冲,使所有组织纵向弛豫转移至Z轴负向,脉冲停止后,各种的纵向磁化开始弛豫,负向磁化逐渐缩短,并向0值接近,由于各种组织的T... FIR原理FIR序列是一种选择性饱和技术,它是针对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纵向驰豫时间,用180°磁化反转脉冲,使所有组织纵向弛豫转移至Z轴负向,脉冲停止后,各种的纵向磁化开始弛豫,负向磁化逐渐缩短,并向0值接近,由于各种组织的T1值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序列 脊柱扫描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友林 韩萍 +5 位作者 余建明 田志梁 周泱泱 陈艳 雷子乔 梁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脊柱侧弯患者2 3例,在16排多层螺旋CT机上扫描后,均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与容积再现(VRT)重建。评价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 目的 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脊柱侧弯患者2 3例,在16排多层螺旋CT机上扫描后,均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与容积再现(VRT)重建。评价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势。结果 MPR因脊柱侧弯的改变而显示不连续,矢状位可观察椎管内情况;SSD可观察全脊柱影及侧弯的曲度,但缺乏对椎管内形态的显示;VRT通过调节不同密度的阈值并辅以不同的伪彩依次可显示骨质及椎管的形态,也可清晰显示全脊柱侧弯所有相关表现,尤其适用于观察侧弯的分类与椎管的状况。结论 多层螺旋CT可一次性完成全脊柱扫描。横轴位结合其丰富的后处理图像能提供脊柱侧弯非常有价值的空间结构信息,其表现接近靶组织的解剖,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多层螺旋CT机 图像后处理技术 表面遮盖重建 多平面重建 后处理图像 应用价值 容积再现 脊柱扫描 结构信息 手术路径 治疗方案 临床医师 椎管内 显示 MPR 矢状位 脊柱 SSD 同密度 VRT 一次性 靶组织 形态
下载PDF
脊柱低场MRI成像体会
7
作者 郑菲 王丽娜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11期24-25,共2页
MRI是新一代多参数成像技术,给操作者带来较大的运用空间,同时也给操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种参数与序列的选用,会给诊断带来直接影响。只有充分认识成像原理、机器性能、各部位各种病变的特点,恰当地选用好扫描方位、序列,才能... MRI是新一代多参数成像技术,给操作者带来较大的运用空间,同时也给操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种参数与序列的选用,会给诊断带来直接影响。只有充分认识成像原理、机器性能、各部位各种病变的特点,恰当地选用好扫描方位、序列,才能充分体现MRI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下面就我院四年来低场MRI脊柱扫描的经验谈谈体会,以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成像 低场MRI 脊柱扫描 疾病诊断 成像技术 成像原理 机器性能 扫描方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