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对称力学负荷对山羊脊柱生长板影响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宋迪煜 郑国权 +4 位作者 张巍 张如意 孟传龙 白林 张永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8-221,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对称力学负荷对山羊脊柱生长板的影响,探讨机械性因素调节脊柱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9只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3),实验组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不对称拴系的方法建立脊柱侧凸模型;对照组只作相同切口暴... 目的:观察不对称力学负荷对山羊脊柱生长板的影响,探讨机械性因素调节脊柱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9只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3),实验组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不对称拴系的方法建立脊柱侧凸模型;对照组只作相同切口暴露,不进行固定。8周后获取侧凸顶椎(对照组相应节段)上下椎间盘及生长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埋,不脱钙切片,Giemsa染色,镜下观察生长板情况。结果:对照组两侧生长板无明显差异;实验组非加压侧生长板增殖肥大层高度明显大于加压侧。实验组加压侧增殖肥大层软骨细胞数量少、形态异常、排列不规则,非加压侧软骨细胞增殖活跃,肥大层明显增厚;加压侧生长板最边缘的骺板内软骨细胞朝应力方向向外排列。结论:不对称力学负荷可导致生长板两侧软骨细胞增殖、肥大、形态及排列等的差异,并改变软骨内成骨方向,最终可能改变脊柱的生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机械性调节 脊柱生长 生长
下载PDF
脊柱生长速率对行支具治疗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侧凸进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史本龙 毛赛虎 +5 位作者 孙旭 刘臻 朱泽章 钱邦平 朱锋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分析行支具治疗的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儿侧凸进展速率(Cobb velocity,CV)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脊柱生长速率(spine length velocity,SLV)对IS患儿侧凸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于我院门诊行正规支具... 目的:分析行支具治疗的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儿侧凸进展速率(Cobb velocity,CV)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脊柱生长速率(spine length velocity,SLV)对IS患儿侧凸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于我院门诊行正规支具治疗的女性IS患儿23例,初诊时Risser征为0,无神经系统异常。其中胸主弯19例,胸腰弯4例,平均随访3.3年。患儿每次随访均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片及左手掌正位片,测量主弯的Cobb角、Risser征、脊柱长度及骨龄(digital skeletal age,DSA)评分。另外记录患儿每次随访时的实足年龄、月经状态及身高等资料,计算患儿每次随访时的CV、SLV及身高生长速率(height velocity,HV)。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IS患儿SLV及CV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儿平均初诊年龄10.8±1.3岁;月经年龄12.2±2.0岁;初诊DSA评分384.6±51.9;初诊脊柱长度311.6±23.6mm;平均初诊身高145.5±7.8cm;平均初诊Cobb角23.0°±6.9°。随访时患儿平均SLV为19.1±17.1mm/年;平均HV为5.4±4.1cm/年;平均CV为5.7°±8.1°/年。另外,SLV高峰期(大于20mm/年)与CV高峰期(大于5°/年)均发生于实足年龄10~13岁之间。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SLV与实足年龄、Risser征、DSA评分、HV及CV呈显著相关(r=-0.337、-0.292、-0.199、0.374和0.456,P〈0.05);CV与实足年龄、DSA评分及HV呈显著相关(r=-0.192、-0.188和0.281,P〈0.05)。结论:IS患儿侧凸进展速率与年龄、DSA评分、HV及SLV显著相关。SLV与年龄、Risser征、DSA评分及HV显著相关,是较好的评估IS患儿生长潜能和侧凸进展的指标。SLV大于20mm/年时提示较高的侧凸进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生长速率 生长潜能 侧凸进展
下载PDF
改良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生长发育期脊柱畸形209例报告
3
作者 高吉昌 陈庆贺 +4 位作者 屈金良 王正雷 张承敏 王仑 晁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3-175,I0001,共4页
[目的]研制改装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为两端滑动中段锁定横连杆套式滑动的椎弓根螺钉固定框架结构,经后路手术治疗生长发育期脊柱畸形。[方法]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使用改装USS系统内固定治疗生长发育期脊柱畸形209例。男106例... [目的]研制改装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为两端滑动中段锁定横连杆套式滑动的椎弓根螺钉固定框架结构,经后路手术治疗生长发育期脊柱畸形。[方法]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使用改装USS系统内固定治疗生长发育期脊柱畸形209例。男106例,女103例,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9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72例,青年驼背26例,其他19例。年龄:女8~14岁,男10~16岁,平均13.22岁。改装USS系统后路顶椎为中心3~5椎节置锁定螺钉,其余两端椎节均为滑动螺钉。双横连杆与矫形棒连接处为锁定结构、协同固定矫形棒、而横连杆连接处为套管式滑动。这种改装的USS系统不影响脊柱的纵向生长和两椎弓根的横向间发育。[结果]本组209例,术后26~60个月随访96例。畸形度数Cobb's角45°~110°,平均Cobb's角68°,术中矫形脊柱增高4~15cm,平均7cm,平均增高2.4cm。断棒3例,但无移位及神经症状。[结论]改装USS系统的两端滑动中段锁定椎弓根螺钉框架后路手术固定矫形保留中段锁定不失原有的三维矫形力度、矫形力量强度、钢度。两端滑动不限制脊柱继续生长,滑动的横连杆不限制椎弓根间横向发育,术后26~60个月随访观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 脊柱固定器械 锁定与滑动 脊柱生长
下载PDF
采用椎弓根钉—棒框架治疗生长期特发性脊柱侧弯32例报道
4
作者 高吉昌 贾全章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16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自行设计滑动椎弓根钉棒梯形框架结构,矫治生长发育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对23例特发性的柔软脊柱侧弯畸形患者,采用本方法治疗,对照术前、术后的脊柱Cobb角并统计矫正率。结果:23例经随访平均13个月,术前平均角... 目的:研究自行设计滑动椎弓根钉棒梯形框架结构,矫治生长发育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对23例特发性的柔软脊柱侧弯畸形患者,采用本方法治疗,对照术前、术后的脊柱Cobb角并统计矫正率。结果:23例经随访平均13个月,术前平均角度56.73°,平均矫正度数50.14°,矫正率88.38%。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滑动椎弓根钉棒梯形框架结构治疗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在达到三维矫治、恢复脊柱生理弧度的同时,不需植骨,不限制脊柱的生长,不导致椎管狭窄,使生长发育期的脊柱侧弯得到及时的治疗,在改进手术适应证,提高矫正率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期特发性脊柱侧弯 外科手术 可延长内固定技术 椎弓根钉棒梯形框架 三维矫治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邓盎 张宏其 +6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王昱翔 高琪乐 吴建煌 刘金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8-454,共7页
[目的]探讨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6月应用三维矫形系统治疗各型脊柱侧凸727例,其中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的12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测量初次手术前、后,末次术后... [目的]探讨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6月应用三维矫形系统治疗各型脊柱侧凸727例,其中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的12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测量初次手术前、后,末次术后随访或终末手术后的主弯冠状面Cobb角、柔韧性、侧凸矫正率、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躯干偏移、矢状面平衡、T_1~S_1高度和T_1~S_1生长速度。[结果]平均随访28.8(10.9~49.2)个月。初次手术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72.8±15.7)°、柔韧性(35.34±10.71)%、胸椎后凸角(39.9±15.8)°、腰椎前凸角(46.2±13.8)°、躯干偏移(1.29±0.93)cm、矢状面平衡(1.96±1.10)cm、T_1~S_1高度(24.46±3.77)cm;初次手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34.9±9.1)°、侧凸矫正率(52.01±7.69)%、胸椎后凸角(31.3±11.2)°、腰椎前凸角(46.1±5.9)°、躯干偏移(0.50±0.29)cm、矢状面平衡(1.32±1.19)cm、T_1~S_1高度(29.22±4.05)cm;末次术后随访或终末手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30.8±12.5)°、侧凸矫正率(57.92±14.80)%、胸椎后凸角(29.5±7.4)°、腰椎前凸角(48.8±5.7)°、躯干偏移(0.39±0.24)cm、矢状面平衡(0.79±0.45)cm、T_1~S_1高度(31.72±4.68)cm。共撑开1~4次,平均1.9次。后续撑开期间T_1~S_1生长速度(1.26±0.60)cm/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效果和脊柱纵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早发性脊柱侧凸 矫形 脊柱生长
原文传递
滑动生长棒技术治疗儿童早发性脊柱侧凸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文刚 夏磊 +1 位作者 罗明 李明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探究滑动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 EO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2013年1月~2016年9月本科收治的9例EOS患者采用滑动生长棒技术手术治疗。以T_1~S_1、T_1~T_(12)和固定节段的高度作为脊柱生长的主... [目的]探究滑动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 EO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2013年1月~2016年9月本科收治的9例EOS患者采用滑动生长棒技术手术治疗。以T_1~S_1、T_1~T_(12)和固定节段的高度作为脊柱生长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记录随访期间再手术次数和各类并发症情况。[结果] 9例患儿随访24~49个月,平均(28.74±7.62)月。主弯Cobb角由术前的(70.33±10.47)°显著纠正至术后1周的(26.19±6.80)°(P<0.05),末次随访时为(23.03±5.12)°。T_1~S_1高度由术前(23.74±2.27) cm,显著增至术后1周的(27.42±2.11) cm,末次随访时为(30.42±2.37) cm,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12)高度由术前(14.53±1.82) cm,显著增至术后1周(16.65±1.93) cm,末次随访时(18.92±2.11) cm,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节段高度由术后1周的(19.26±2.17) cm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的(21.54±2.25) cm(P<0.05)。术后2年时,固定节段高度增加了1.32 cm,固定节段生长速度为0.66 cm/年。术后仅1例出现Adding-on现象,1例于术后2年6个月更换更长的金属棒。无手术切口感染、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结论]滑动生长棒技术在纠正EOS侧弯的同时有效保留了脊柱生长潜能,有效减少了撑开手术次数,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脊柱侧凸 滑动生长 脊柱生长潜能
原文传递
生长发育期脊柱侧弯患者使用SIPSS系统矫形超过5年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建辉 王文波 +3 位作者 王正雷 刘思阳 张文进 齐琦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851-854,共4页
目的为了避免生长发育期脊柱侧弯患者过度融合并发症,全面评价滑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sliding instrumentation of pedicle screw system,SIPS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岁前发现脊柱侧弯并使用SIPSS系统矫形,随访超过5年,并于作者... 目的为了避免生长发育期脊柱侧弯患者过度融合并发症,全面评价滑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sliding instrumentation of pedicle screw system,SIPS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岁前发现脊柱侧弯并使用SIPSS系统矫形,随访超过5年,并于作者医院去除内固定物的40例患者进行评估。于术前、术后、术后5年、取出内固定物后1年分别观察全脊柱正位X线片,并测量记录cobb角度数、顶椎远离脊柱中线距离、顶椎沿中立位旋转度数、滑动系统平均滑动距离、椎体生长长度、椎间盘生长长度。结果通过SIPSS系统矫形内固定手术,术后平均cobb角25. 43°,顶椎远离脊柱中线平均距离1. 21 cm,顶椎沿中立位旋转平均度数1. 12°。术后5年复查,滑动系统平均滑动距离5. 5 cm,椎体生长长度4. 9 cm,椎间盘生长长度0. 6 cm。结论 SIPSS系统经过近20年对253例患者的临床应用,对于生长发育期脊柱侧弯患者不仅保证了矫形效果,而且减少了对生长发育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期脊柱侧凸 滑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 曲轴现象
原文传递
半骨骺加压钉矫治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动物实验研究
8
作者 郑国权 张永刚 +3 位作者 王岩 张雪松 张如意 张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通过在生长期动物模型上植入脊柱半骨骺加压钉(Staple),探讨Staple矫治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4只雌性山羊(年龄:5~8周;体重:6~8kg),分别采用脊柱左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右侧肋骨部分切除的方法建立脊... 目的通过在生长期动物模型上植入脊柱半骨骺加压钉(Staple),探讨Staple矫治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4只雌性山羊(年龄:5~8周;体重:6~8kg),分别采用脊柱左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右侧肋骨部分切除的方法建立脊柱侧凸模型,建模时间8周。建模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取出后路内固定,不治疗;矫治组:取出内固定同时开胸行前路椎体Staple矫形术。术前术后均摄后前位和侧位X线片,术后定期随访,每4周摄片1次,观察山羊在生长过程中Cobb角的变化及植入物情况。术后观察时间为8周。结果12只山羊建立了脊柱侧凸模型。对照组(n=6):系列X线片检查发现术后Cobb角变化不明显,术后当时平均Cobb角为40.8°(28°~56°),观察满8周后Cobb角平均为42.5°(3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组(n=6):观察期内,没有出现Staple断裂、松动或移位,没有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和胸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当时平均Cobb角为44.5°(36°~57°),在术后观察期间,所有Cobb角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观察满8周后Cobb角平均为27.7°(1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ple作为脊柱生长的机械性调节手段,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地对动物脊柱的生长进行调节,有望成为治疗AIS患者的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模型 动物 内固定器 脊柱生长 机械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