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颈胸结合部手术入路的回顾及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陶春生 倪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02-503,共2页
关键词 脊柱颈胸结合部手术入路 医学影像诊断学 椎间盘突出 后纵韧带骨化
下载PDF
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
2
作者 刘道德 石道原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4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结合部 前方 手术 神经血管结构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静脉 总动脉 锁关节 主动脉弓 喉返神经 交感神经 手术 骨结构 导管 疾患
下载PDF
MRI测量颈胸角在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滕红林 贾连顺 +4 位作者 肖建如 谭军 刘铁龙 魏海峰 王美豪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畸形。男 4 7例 ,女 2 9例。平均年龄 4 5 5岁 ,年龄范围 19~ 6 5岁。同时抽取 95套颈胸段MRI片。作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线和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盘前缘中点的连线 ,测量两线之夹角 ,称为颈胸角 (cervicothoracicangle ,CTA)。结果 :CTA平均为 4 7 6 4°(范围 2 5°~ 73°)。大于此平均角度且病灶在胸骨切迹水平线以上时可考虑低位下颈椎入路 ,5 0例 ;CTA较小 ,且病灶范围广 ,或尚累及T3 、T4,可以考虑经胸骨柄入路 ,13例 ;病灶范围广泛 ,经全胸骨入路 3例 ;Ⅰ期或Ⅱ期前后联合入路 5例 ;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入路 5例。结论 :颈胸段脊柱手术应尽量选择低位下颈椎入路等创伤较小的入路 ,其次考虑经胸骨柄入路。长节段脊柱受累的患者才考虑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或经全胸骨等创伤较大的入路。术前可以结合患者的病灶累及范围和颈胸手术角等MRI影像学表现 ,从而利于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 ,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测量 脊柱手术 手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胸段脊柱手术前方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4
作者 袁野 郭晓丹 +5 位作者 姜里强 吴江红 白思嘉 李佳浓 徐金山 刘芳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通过对颈胸段脊柱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分布、走行及毗邻关系的研究,为颈胸段脊柱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模拟经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的颈胸段脊柱前方入路进行解剖,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法,重点观察前... 目的:通过对颈胸段脊柱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分布、走行及毗邻关系的研究,为颈胸段脊柱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模拟经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的颈胸段脊柱前方入路进行解剖,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法,重点观察前方手术入路途径中必须牵拉和需要保护的几个重要组织,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左头臂静脉的长度为(67.3±9.7)mm,左静脉角与前正中线的水平距离为(45.0±8.3)mm,头臂静脉与头臂干交点距胸骨上切迹的垂直距离为(52.7±20.1)mm;胸膜顶最高点距锁骨内1/3上缘的垂直距离,左侧(8.1±2.0)mm右侧(13.7±2.8)mm胸导管顶点80%位于第7颈椎(C_7)水平,胸导管顶点距前正中线的距离为(33.78±2.16)mm;左喉返神经进入气管食管沟的位置93.4%位于第3、4胸椎~第4、5胸椎(T_(3/4)~T_(4/5))之间,右喉返神经进入气管食管沟的位置30%位于C_(6/7)水平,60%位于C_7水平,右喉返神经与颈总动脉内侧缘交叉点90%位于T_1水平;主动脉弓顶点90%位于T_(2/3)~T_(3/4)椎体水平。结论: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采取左侧入路,术野暴露更充分,操作更方便,同时术中通过对左头臂静脉的牵拉和结扎胸导管可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手术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脊柱颈胸段的前方手术入路 被引量:6
5
作者 滕红林 贾连顺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手术 脊柱 骨柄 椎体
下载PDF
颈侧方入路手术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朱峰 邬一军 +5 位作者 沈亦斌 周雪羽 潘俊 陈凌慧 朱丽娴 何琦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SMIA)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侧甲状旁腺手术的6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 目的探讨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SMIA)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侧甲状旁腺手术的6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及入路分为颈侧方切口SMIA组及正中切口颈白线入路组(LACA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手术相关结果及术后颈前区功能的差异。采用EQ-5D-5L量表评估术后颈部不适主观感受,Hollander伤口评估量表评定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中出血、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水平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MIA组平均手术时间[(39.77±5.69)min]明显少于LACA组[(54.41±4.66)min]。术后1月及12月,两组在颈前区功能保护方面有统计学差异(1月:84.67±3.74 vs.79.47±5.38,P<0.001;12月:93.80±2.52 vs.89.94±2.39,P<0.001),且SMIA组均优于LACA组;SMIA组术后6月及12月的Hollander切口评估量表得分优于LA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月:1.93±0.58 vs.2.41±0.66,P=0.003;12月:1.03±0.67 vs.1.74±0.62,P<0.001)。结论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行甲状旁腺切除是简便、安全及有效的手术方式,较于传统切口更易寻找甲状旁腺病变,缩短手术时间,且对颈前区功能保护的作用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方切口 锁乳突肌肌间 甲状旁腺手术 前区功能保护
下载PDF
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的选择策略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安 李仁虎 陈华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年第1期61-62,共2页
颈胸段脊柱通常是指从第7颈椎(C7)到第4胸椎(T4),是从相对灵活、活动度较大的颈椎向相对固定、活动度较小的胸椎的过渡区域。其位于胸廓后部,位置较深,前有胸骨、锁骨及后纵隔结构的影响,后有肋骨、肩胛骨的阻碍,且邻近解剖结... 颈胸段脊柱通常是指从第7颈椎(C7)到第4胸椎(T4),是从相对灵活、活动度较大的颈椎向相对固定、活动度较小的胸椎的过渡区域。其位于胸廓后部,位置较深,前有胸骨、锁骨及后纵隔结构的影响,后有肋骨、肩胛骨的阻碍,且邻近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时暴露较为困难。虽然颈胸段脊柱的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等退行性疾病发病率不高,但由于椎管相对较窄,通常症状比较严重。此外,该部位的脊柱肿瘤、结核以及外伤引起的骨折、脱位等病变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因此,选择合适的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是临床常见问题。本文主要就颈胸段脊柱手术的常用入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手术 后纵韧带骨化 解剖结构 疾病发病率 椎间盘突出 脊柱肿瘤 脊柱手术
下载PDF
改良前方入路结核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泽华 许建中 +2 位作者 谭祖键 周强 马在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改良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例C7~T3椎体结核患者采用标准颈椎前方入路联合胸骨柄正中劈开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等进行脊髓减压,次全切... 目的:探讨通过改良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例C7~T3椎体结核患者采用标准颈椎前方入路联合胸骨柄正中劈开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等进行脊髓减压,次全切除相应椎体,植入同种异体髂骨块重建前柱、前方钉板内固定,术后佩戴头颈胸支具6个月,正规抗痨12个月。结果:随访18~39个月,平均28个月,6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结核病变无复发,后凸角无明显丢失。结论:颈胸段改良前方入路暴露C7~T3病灶充分、安全,病灶清除后植入异体髂骨块修复骨缺损、牢固内固定,重建颈胸段的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改良前方 同种异体骨 内固定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邓险峰 张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 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入路在解除脊髓受压、恢复脊髓稳定性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用前路手术入... 目的 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入路在解除脊髓受压、恢复脊髓稳定性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用前路手术入路法,对照组60例采用后路手术入路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且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但是观察组的术后触觉评分、运动评分、Cobb角、伤椎高度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前路手术入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恢复和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脊柱稳定性,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腰段 脊柱 骨折
下载PDF
2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伊广坤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3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方法对于颈胸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该文的调查研究对象选用2011年2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骨科收治的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共120例。将120例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按其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 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方法对于颈胸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该文的调查研究对象选用2011年2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骨科收治的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共120例。将120例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按其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B、C 3组。A组患者,40例,选用传统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B组患者,40例,选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C组患者,40例,选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120例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分别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而评价不同手术入路方法对于颈胸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该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80.3±11.4)min、(577±98)m L、(19±5)d,B、C组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A组患者;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0%、57.5%,A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手术及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造成的伤害相对较少,不仅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降低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还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安全性分析
下载PDF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颈部入路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宁 李志刚 段建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2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颈部入路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甲状腺肿块切除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胸乳入路腔... 目的:比较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颈部入路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甲状腺肿块切除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照组采用颈部入路甲状腺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美容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颈部入路甲状腺手术比较,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治疗费用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判断,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患者颈部功能及美容效果评分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彬 周少波 +2 位作者 杨功安 曹登义 张婷婷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究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对患者颈部功能及美容效果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 目的探究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对患者颈部功能及美容效果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行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指标、颈部功能、美容效果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颈部疼痛评分、颈部损伤指数评分、吞咽障碍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颈部疼痛评分、颈部损伤指数评分、吞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后1周下降,且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颈部疼痛评分、颈部损伤指数评分、吞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瘢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甲状腺手术,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更有利于促进患者颈部功能恢复、改善术后瘢痕情况,同时提高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腔镜手术 传统甲状腺手术 部功能 美容效果
下载PDF
甲状腺再次手术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与颈白线入路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传平 方文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9期681-683,691,共4页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后复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胸锁乳突肌组(n=58例)实施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术式,颈白线组(n=62例)实施经颈...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后复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胸锁乳突肌组(n=58例)实施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术式,颈白线组(n=62例)实施经颈白线入路术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胸锁乳突肌组术中甲状腺充分暴露时间、完成整个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1.5)m in、(1.3±0.3)h、(15.8±5.1)m L和0,颈白线组为(6.3±2.2)m in、(1.6±0.5)h、(37.6±9.2)m L和6.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再手术时采用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能够暴露充分,操作方便,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再手术 锁乳突肌 白线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启超 吴鹏飞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比较经腹食管裂孔入路与经胸入路手术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根据不同手术路径分为经胸手术组(经胸组)38例和经腹食管裂孔手术组(经腹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 目的比较经腹食管裂孔入路与经胸入路手术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根据不同手术路径分为经胸手术组(经胸组)38例和经腹食管裂孔手术组(经腹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根治度均达到R0切除。经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低于经胸组(P<0.05),腹腔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多于经胸组(P<0.05)。经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5/44),明显低于经胸组的31.6%(12/38)(P<0.05)。两组纵隔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胸入路手术比较,经腹食管裂孔入路治疗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在腹腔淋巴结清扫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SiewertⅡ型 SiewertⅢ型 手术 经腹 食管裂孔 疗效
下载PDF
经胸骨上段行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屹林 王利民 宋跃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6-659,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骨上段行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8月~2006年2月共治疗11例颈胸段病变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17~67岁,平均41.5岁。病变类型:创伤、肿瘤和结核各4、6和1例。病变节段:T3、C7~T1和T1.... [目的]探讨经胸骨上段行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8月~2006年2月共治疗11例颈胸段病变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17~67岁,平均41.5岁。病变类型:创伤、肿瘤和结核各4、6和1例。病变节段:T3、C7~T1和T1.2各1例,C7和C6~T1各2例,4例T1。手术取颈胸部联合切口,劈开胸骨上段,显露颈胸段椎体,切除肿瘤或病变椎体、脊髓减压、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和内固定。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0~56个月,平均31个月。1例术后第2d出现乳糜漏约50ml,引流2d后自愈。1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无骨不融合及内固定失败,脊柱稳定性好。[结论]经胸骨上段行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显露满意,创伤小,手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可满足颈胸段椎管前方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应注意避免喉返神经和胸导管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手术学指标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学锋 张保权 王换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1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后评...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1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后评估两组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比较两组手术和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腰背疼痛NR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腰椎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两组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d、3d两组CK-MB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7d两组CK-MB水平均逐渐恢复,且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3个月、6个月两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腰椎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对骨折复位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 微创手术 脊柱腰段骨折
下载PDF
甲状腺再次手术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与颈白线入路手术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旻 巢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1期1791-179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与颈白线入路手术方式的比较。方法选择甲状腺疾病再手术的患者共10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8),研究组采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对照组采用颈白线入路。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与颈白线入路手术方式的比较。方法选择甲状腺疾病再手术的患者共10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8),研究组采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对照组采用颈白线入路。观察两组手术总时间、显露甲状腺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显露甲状腺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甲状腺再手术的患者采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可获得相对较清晰的解剖层次,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手术 锁乳突肌 白线
下载PDF
脊柱颈胸段前路手术重要血管结构的螺旋CT三维重组和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旭波 吴爱琴 郑文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组对脊柱颈胸段前路手术区域重要血管解剖结构的显示和测量。方法选取100例颈动脉CT血管造影病例行后重组处理,在后重组图像上设定有关重要血管解剖结构测量点,相关测量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重要血管...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组对脊柱颈胸段前路手术区域重要血管解剖结构的显示和测量。方法选取100例颈动脉CT血管造影病例行后重组处理,在后重组图像上设定有关重要血管解剖结构测量点,相关测量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重要血管解剖结构测量数值男、女性不同,存在统计学差异。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与主动脉弓夹角、右颈总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夹角则男、女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组图像能够提供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重要血管解剖结构的三维影像学资料,术前进行重要血管结构的测量,能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直观、立体的图像,对颈胸段前路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脊柱颈胸段前路微创手术自动拉钩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义星 池永龙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98-100,共3页
设计与制作一种适用于脊柱颈胸段前路微创手术操作的自动拉钩系统,并在新鲜尸体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通过模拟手术证实了该自动拉钩系统能为脊柱颈胸段前路微创手术提供工作通道,并能有效结合椎间盘镜系统,在良好的照明和显微放大效果... 设计与制作一种适用于脊柱颈胸段前路微创手术操作的自动拉钩系统,并在新鲜尸体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通过模拟手术证实了该自动拉钩系统能为脊柱颈胸段前路微创手术提供工作通道,并能有效结合椎间盘镜系统,在良好的照明和显微放大效果下进行镜下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前方 自动拉钩 微创
下载PDF
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新文 王勇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8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为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供局解教学操作使用的成人尸体30具(男25、女5),模拟经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的颈胸段脊柱前路术式,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方法,重点观测手术途径中暴露C5~T3椎体时必须牵开并加以保... 目的为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供局解教学操作使用的成人尸体30具(男25、女5),模拟经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的颈胸段脊柱前路术式,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方法,重点观测手术途径中暴露C5~T3椎体时必须牵开并加以保护的几个重要结构。结果左头臂静脉的长度为(68.5±10.0)mm,左静脉角与前正中线的水平距离为(43.3±8.8)mm。右喉返神经在颈部的行程可分为两部分,上部位于脏筋膜内,下部在脏筋膜外,其穿入脏筋膜的位置位于C7~T1椎间水平的有4例(14.3%),位于T1椎体上半部水平的26例(85.7%)。左侧喉返神经在颈部(包括T2椎体水平)均于脏筋膜内走行。胸膜顶最高点距锁骨内1/3上缘的垂直距离,左侧(7.5±1.9)mm、右侧(12.8±2.3)mm。胸导管弓最高点距环状软骨水平的垂直距离(18.0±3.9)mm。结论经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的颈胸段脊柱的前路术式可以充分暴露C5~T3,术者对局部解剖的熟悉程度是前路手术得以正常开展与减少医源性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