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椎外科手术术中唤醒试验的麻醉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东辉 区惠根 +2 位作者 黄素娟 欧阳文博 张坤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脊椎外科手术中术中唤醒试验(wakeuptest,WUT)的麻醉方法。方法20例择期行脊椎外科手术病人,ASA Ⅰ~Ⅱ级,伞麻静脉诱导用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5mg/kg,气管插管前用1%丁卡... 目的研究脊椎外科手术中术中唤醒试验(wakeuptest,WUT)的麻醉方法。方法20例择期行脊椎外科手术病人,ASA Ⅰ~Ⅱ级,伞麻静脉诱导用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5mg/kg,气管插管前用1%丁卡因咽喉部局部表面麻醉,静脉恒速输注咪达唑仑0.4mg/(k·h)和阿曲库铵0.5mg/(kg·h),同时吸入七氟醚1.5%~2.5%维持麻醉、肌松,手术切皮前追加芬太尼4μg/kg。需要唤醒前10min,停止所有用药,进行复苏。结果所有病人能够在预期内唤醒,唤醒成功用时为(417±82)s,唤醒后病人无异常躁动,能够完成四肢指令动作。结论这种麻醉方法用于唤醒试验平稳安全和可控性强,且技术成熟,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脊椎外科手术 术中唤醒试验
下载PDF
探析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脊椎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先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4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脊椎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择期接受脊椎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急性...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脊椎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择期接受脊椎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同时根据术中出血量的多少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异体输血,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8.16±11.34)min,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0.45±11.97)min,差异不显著(t=0.694,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409.45±44.91)ml,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409.14±60.78)ml,差异不显著(t=0.021,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研究组患者中,进行异体输血的患者有1例,总输血量为2U,在对照组患者中,进行异体输血的患者有8例,总输血量为16U,差异显著(X2=26.56,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采血后及输血前的Hb、Hct水平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相同时点,研究组患者的Hb、H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椎外科手术中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外科手术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 应用
下载PDF
互联网脊柱外科信息动态
3
作者 海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脊椎疾病 脊椎外科 互联网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颈胸段囊性脊椎裂1例
4
作者 章文杰 倪斌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管/异常 颈胸段囊性脊椎裂/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3种不同入路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型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吴龙 翟鹏 +1 位作者 赵鑫 李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对比经3种不同入路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型胸腰段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104例单节段A型胸腰段骨折并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患者资料,依据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n=36)、肌间组(n=43)、经皮组(n=25),对照组患者... 目的对比经3种不同入路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型胸腰段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104例单节段A型胸腰段骨折并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患者资料,依据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n=36)、肌间组(n=43)、经皮组(n=25),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骨膜下剥离椎旁肌入路,肌间组患者通过Wiltse肌间入路,经皮组患者通过经皮微创入路进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位cobb角等影像学指标,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等疼痛功能指标。结果肌间组及经皮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取单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型胸腰段骨折的患者中,与传统入路相比,经Wiltse肌间入路及经皮入路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Wiltse肌间入路 经皮椎弓根钉 微创脊椎外科 组织损伤
下载PDF
保留伸颈结构的椎板成形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姜长明 张羽飞 +3 位作者 蔡荣铭 孙作令 王立德 于天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保留伸颈结构的椎板成形术姜长明,张羽飞,蔡荣铭,孙作令,王立德,于天庆颈后路椎管扩大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有效的方法,随着手术病例增加,发现术后可发生畸形。术中保留伸颈结构,克服了上述缺点。从1992年6月~1994年... 保留伸颈结构的椎板成形术姜长明,张羽飞,蔡荣铭,孙作令,王立德,于天庆颈后路椎管扩大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有效的方法,随着手术病例增加,发现术后可发生畸形。术中保留伸颈结构,克服了上述缺点。从1992年6月~1994年2月共手术23例,报告如下。1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成形术 伸颈结构 脊椎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颈椎椎间融合手术的改进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国昌 王兰 +1 位作者 石晶 周天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32-133,共2页
颈椎椎间融合手术的改进周国昌,王兰,石晶,周天健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用于颈椎病和颈椎损伤的治疗。以往,在切除间盘和开挖植骨骨槽时,经常采用骨凿[1,2]、环锯[3]或环钻[4],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尤其对颈椎颈髓... 颈椎椎间融合手术的改进周国昌,王兰,石晶,周天健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用于颈椎病和颈椎损伤的治疗。以往,在切除间盘和开挖植骨骨槽时,经常采用骨凿[1,2]、环锯[3]或环钻[4],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尤其对颈椎颈髓损伤病人,或产生剧烈震动或器械直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间融合 术式 脊椎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颈椎后路融合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祖德 刘洪奎 +1 位作者 贾连顺 徐印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0-21,共2页
在112例上颈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中,23例出现并发症,5例死亡,其中寰枢椎后弓钢丝固定植骨融合组的发生率为8/30,包括复位欠佳、术后再移位、植骨块移位、钢丝断裂等;寰椎后弓切除植骨融合组的发生率为15/76,包括术... 在112例上颈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中,23例出现并发症,5例死亡,其中寰枢椎后弓钢丝固定植骨融合组的发生率为8/30,包括复位欠佳、术后再移位、植骨块移位、钢丝断裂等;寰椎后弓切除植骨融合组的发生率为15/76,包括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植骨块不愈合、硬膜囊撕裂、枕部血肿等;单纯植骨融合组无何特殊。作者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宜的手术方式、精细的手术操作及良好的制动和护理可避免大部分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融合术 并发症 脊椎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并发腹侧大血管损伤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再正 潘浩 俞锦清 《中医正骨》 2004年第5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手术并发症 腹侧大血管损伤 脊椎外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后椎体形态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红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047-1049,共3页
胸腰椎骨折是脊椎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为外部暴力所致,以高处坠落、车祸最为常见[1]。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经伤椎固定术和跨伤椎固定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采用经伤椎固定术和跨伤椎固定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是脊椎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为外部暴力所致,以高处坠落、车祸最为常见[1]。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经伤椎固定术和跨伤椎固定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采用经伤椎固定术和跨伤椎固定术治疗的67例胸腰椎患者的资料,对2种治疗方式对胸腰椎骨折后椎体形态的远期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 远期疗效 椎体形态 骨折后 脊椎外科 高处坠落 治疗方式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强化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芊芊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4期398-398,共1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手术配合 椎体强化 2003年1月 2002年1月 影像技术 固定术治疗 椎弓根固定 组织创伤 手术技术 微创手术 脊椎外科 术后疼痛 技术要求 X线辐射 自行设计 X线透视 经皮穿刺 强化治疗 失血量
下载PDF
椎管侧前方减压椎体次全切除脊柱后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并截瘫(附25例报告)
12
作者 刘建华 陈华 +1 位作者 鲁常胜 唐炜东 《青海医药杂志》 1995年第6期9-10,共2页
本文报导了25例胸腰椎结核并截瘫病人用椎管侧、前方减压,椎体次全切除并行脊柱后路固定手术的初步临床体会。指出此类病人的治疗应本着①病灶的彻底清除;②椎管的完全、彻底减压,恢复病椎椎管的最大容积;③植骨块的稳定、可靠、... 本文报导了25例胸腰椎结核并截瘫病人用椎管侧、前方减压,椎体次全切除并行脊柱后路固定手术的初步临床体会。指出此类病人的治疗应本着①病灶的彻底清除;②椎管的完全、彻底减压,恢复病椎椎管的最大容积;③植骨块的稳定、可靠、并有健康骨床,以利于植骨早期融合、防止塌陷、防止脊柱畸形纠正的丢失;④后路固定,减小脊柱各方向剪力,使脊柱稳定性得以保证,创造了植骨块稳定环境等,同时强调局部、全身治疗兼顾,是获得良好疗效与否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截瘫 椎管侧前方减压 脊椎外科手术
下载PDF
加强和维持椎弓根螺钉系统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向阳 池永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系统 稳定性 研究进展 脊椎外科
下载PDF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1
14
作者 覃海飚 《柳州医学》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微创手术(Minimally nvasive urgery,MZS)的广泛开展使脊椎外科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并将成为现阶段发展的主流。本文对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史及未来方向作一综述。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治疗 微创手术 脊椎外科 未来方向 发展史
下载PDF
改良颈椎管扩大术(附40例报告)
15
作者 李洪恩 丛杰 +7 位作者 高成贤 李学举 徐茂东 李伟 孙亚伟 赵旭 刘祥清 王次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19-220,共2页
改良颈椎管扩大术(附40例报告)李洪恩,丛杰,高成贤,李学举,徐茂东,李伟,孙亚伟,赵旭,刘祥清,王次俭我院自1998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颈椎管狭窄症并发不同程度四肢瘫40例,采用经前路颈椎体开槽,同时切除病... 改良颈椎管扩大术(附40例报告)李洪恩,丛杰,高成贤,李学举,徐茂东,李伟,孙亚伟,赵旭,刘祥清,王次俭我院自1998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颈椎管狭窄症并发不同程度四肢瘫40例,采用经前路颈椎体开槽,同时切除病变的后纵韧带,达到颈椎管充份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扩大术 脊椎外科手术 骨骼手术
下载PDF
激光椎间盘切除术
16
作者 程迅生 《颈腰痛杂志》 199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激光椎间盘切除术程迅生摘译李嘉寿校尽管用自动吸引装置(ASD)经皮治疗腰椎间盘疾病已成为替代切开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而极易耐受的方法,然而仅有一小部分腰椎间盘病人适宜于该种方法。文献中报告的ASD成功率在75%左右。与... 激光椎间盘切除术程迅生摘译李嘉寿校尽管用自动吸引装置(ASD)经皮治疗腰椎间盘疾病已成为替代切开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而极易耐受的方法,然而仅有一小部分腰椎间盘病人适宜于该种方法。文献中报告的ASD成功率在75%左右。与此同时.各种应用激光技术行间盘内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切除术 激光外科 脊椎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17
作者 余汉平 《世界中医骨科杂志》 2004年第2期32-32,共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椎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我院自2004年以来,运用韦以宗教授整脊学说及以宗整脊十八法。结合美国先进的脊椎整脊牵引治疗仪器,结合CT扫描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诊断治疗一整套的治疗服务,取得良好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椎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我院自2004年以来,运用韦以宗教授整脊学说及以宗整脊十八法。结合美国先进的脊椎整脊牵引治疗仪器,结合CT扫描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诊断治疗一整套的治疗服务,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综合疗法 脊椎外科 八法 韦以宗 整脊学 宗教 学说 法治
下载PDF
THORACIC SPINE FRACTURES
18
作者 戴力扬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7-230,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thoracic spine fractures. Methods. Seventy seven patients with thoracic spine fracture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Of these, there were 37 com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thoracic spine fractures. Methods. Seventy seven patients with thoracic spine fracture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Of these, there were 37 compression fractures, 34 fracture dislocations, 3 burst fractures and 3 burst dislocations. Twenty six patients had a complete lesion of the spinal cord, 14 sustained a neurologically incomplete injury, and 37 were neurologically intact. Fifty three patients were treated nonoperatively and 24 treated operatively.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15 years. None of the 26 patients with a complete lesion recovered any significant function. Of 37 neurologically intact patients, 13 had local pain although all of them remained normal function. Two of 14 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paraplegia returned to normal, 7 recovered some function and 5 did not recovered. Conclusions. Because of the unique anatomy and biomechanics of the thoracic spine, the classification commonly applied to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is not suitable for thoracic fractures. Fusion and instrumentation are indicated when the fractures are unstable, while 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lesion of the spinal cord may be the candidates for supplemented decom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acic spine FRACTURES spinal cord injuries
下载PDF
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斌 王泉云 +1 位作者 宋跃明 洪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全自动 自体血液 回收系统 脊椎外科手术 应用
原文传递
Surgical treatment for scoliosis extending to main thoracic spine by key-vertebral-screws technique (KVST)
20
作者 李明 朱晓东 +1 位作者 Cheung KM Luk KD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7年第2期115-120,共6页
Objective:To introduce a key-vertebral-screws technique(KVST)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scoliosis extending to main thoracic levels, and to find the role of fulcrum bending in predicting the result of surgical trea... Objective:To introduce a key-vertebral-screws technique(KVST)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scoliosis extending to main thoracic levels, and to find the role of fulcrum bending in predicting the result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scoliosis by this technique. Methods: Seventee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coliosis extending to main thoracic spine,who underwent pure posterior fusion without anterior or posterior release by KVST between January 2004 and July 2005 were evaluated for fulcrum bending flexibility, surgical correction rate, fulcrum bending correction index (FBCI) in main thoracic curves. Universal Spine System (USS) instrumentation was used in 15 cases,Monarch in another 2 cases. The severity of the curves was measured by Cobb's method using Rad Work 6. 0 software. Preoperative standing AP radiographs, preoperative fulcrum bending anterioposterior (AP) radiographs, postoperative standing AP radiographs, and most recent follow-up standing AP radiographs for spine were measured and recorded.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two-sample paired t-test by Origin 7. 0 software. Results: Infection and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were not noted. No major complications were found. Just one case had some axial back pain, which got a full recovery from physiotherapy for 2 weeks. In the X-ray, there was an average correction of 71. 5% of the fused main thoracic curves, which had no significant lose of correction in final follow-up. For the whole fused main thoracic curves, the fulcrum bending flexibility were lower to operation correction rate (P = 0. 013). The average FBCI was 123%. From the data, the more rigid curves (especially fulcrum bending flexibility <50%), the more correction rate operation could get, compared with fulcrum bending flexibility. Conclusion: (1) KVST is a good method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oracic scoliosis, which can get satisfying result with lower medical cost. (2) Fulcrum bending flexibility is lower than operative correction rate by KVST in main thoracic curves (P<0. 05). In the more rigid curves assessed by fulcrum-bending radiograph, the operative corrective could be gained, especially in the curves which FBCI is lower than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al fusion RADIOGRAPH fulcrum-bending flexibility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 segmental instrumentation spinal deformity coronal coll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