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与传统盲探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鸿志 陈永权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854-85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辅助与传统盲探在椎管内麻醉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临床超声可视化下进行椎管内麻醉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lsevier,查找有关超声辅助与传统盲探在椎管内...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辅助与传统盲探在椎管内麻醉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临床超声可视化下进行椎管内麻醉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lsevier,查找有关超声辅助与传统盲探在椎管内麻醉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止到2018年10月,并采用stata1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33篇研究文献入选。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盲探组比较,超声辅助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低(RR=0.481,95%CI:0.376~0.614,P<0.001),穿刺次数较少(WMD=-0.938,95%CI:-1.069^-0.808,P<0.001),首次穿刺成功率较高(RR=1.240,95%CI:1.132~1.357,P<0.001),穿刺时间较少(WMD=-2.253,95%CI:-2.936^-1.570,P<0.001),然而定位时间较长(WMD=2.559,95%CI:1.167~3.951,P<0.001)。结论超声辅助下的椎管内麻醉能够显著提高椎管内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但该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穿刺/方法 麻醉 脊椎 超声检查 解剖标志 超声辅助 META分析
下载PDF
腰椎穿刺术在椎间隙中具体进针部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龙 周杰 张书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823-824,共2页
目的:探讨行腰椎穿刺术时,穿刺针在椎间隙中具体进针部位。方法:对45例行腰椎穿刺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在椎间隙上一椎体下缘中线,椎间隙正中和下一椎体上缘中线三个不同部位进针,观察穿刺成功情况。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为100... 目的:探讨行腰椎穿刺术时,穿刺针在椎间隙中具体进针部位。方法:对45例行腰椎穿刺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在椎间隙上一椎体下缘中线,椎间隙正中和下一椎体上缘中线三个不同部位进针,观察穿刺成功情况。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为100%,B组穿刺成功率为60%,C组穿刺成功率为26.67%。结论:进针部位沿椎间隙上一椎体下缘正中线垂直进针,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因此在临床操作中应当加以重视,可以减轻患者术中、术后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穿刺/方法
原文传递
一次性头皮针行婴幼儿腰椎棘突穿刺术125例分析
3
作者 李茜 衣楠玲 石小湘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2397-2397,共1页
骨髓穿刺术是儿科常用的诊断性操作。传统的骨穿术使用特制的骨髓穿刺针,因穿刺针粗,加上幼儿骨骼细小,不易固定,往往需反复穿刺.疼痛明显,且增加了穿刺部位血肿及感染概率,麻醉存有一定风险,家长及患儿难以接受,使骨穿受到一... 骨髓穿刺术是儿科常用的诊断性操作。传统的骨穿术使用特制的骨髓穿刺针,因穿刺针粗,加上幼儿骨骼细小,不易固定,往往需反复穿刺.疼痛明显,且增加了穿刺部位血肿及感染概率,麻醉存有一定风险,家长及患儿难以接受,使骨穿受到一定限制。我科2001年以来,采用一次性头皮针(7号)对125例2岁以内婴幼儿贫血及出血性疾病患儿进行了胸骨髓穿刺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设备 头针 腰椎 脊椎穿刺/方法
原文传递
经皮细针穿刺纤维环建立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涛 王静成 +5 位作者 刘忠军 杨建东 冯新民 黄泽楠 毕松超 张亮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大小穿刺针穿刺纤维环建立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差异,选择最佳直径穿刺针。方法 SD大鼠40只,18 G穿刺针穿刺Co5/Co6,21 G穿刺针穿刺Co7/Co8,25 G穿刺针穿刺Co9/Co10,其中Co6/Co7,Co8/Co9不穿刺作为对照组。术...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大小穿刺针穿刺纤维环建立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差异,选择最佳直径穿刺针。方法 SD大鼠40只,18 G穿刺针穿刺Co5/Co6,21 G穿刺针穿刺Co7/Co8,25 G穿刺针穿刺Co9/Co10,其中Co6/Co7,Co8/Co9不穿刺作为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2、4、6周通过X线计算椎间隙高度指数(DHI),MRI行Pfirrmann评分,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qPCR检测髓核中Ⅱ型胶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蛋白多糖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8G组术后2、4、6周的DHI%及Pfirrmann评分,各个时间点的病理评分、mRNA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G组术后4、6周的DHI%、Ⅱ型胶原及Aggrecan蛋白多糖mRNA表达,2、4、6周Pfirrmann评分及HE染色评分,各个时间点的甲苯胺蓝染色评分及HIF-1α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G组术后4、6周Ⅱ型胶原酶及Aggrecan蛋白多糖、HIF-1αmRNA表达,6周Pfirrmann评分及病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G组与21G组比较,术后4、6周的DHI%、Pfirrmann评分、病理评分及HIF-1αmRNA表达,各个时间的Ⅱ型胶原、Aggrecan蛋白多糖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G组与25 G组比较,术后6周的DHI%及HIF-1αmRNA表达,术后4、6周的Pfirrmann评分、病理评分、Ⅱ型胶原、Aggrecan蛋白多糖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 G组与25 G组比较,术后2、4、6周的DHI%及Pfirrmann评分各个时间的病理评分及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直径21 G穿刺针穿刺SD大鼠尾椎椎间盘可建立稳定可靠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建模2周后的动物模型适用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穿刺/方法/副作用 椎间盘退化/病因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连续腰穿治疗严重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敦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80-680,682,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腰椎穿刺(LP)治疗严重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5例经头颅CT证实严重IVH进行LP治疗,并随访1年。结果5例患儿开始LP时间为生后日龄5-7 d,操作次数5-11次,放液量每次5-15 ml,疗... 目的探讨连续腰椎穿刺(LP)治疗严重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5例经头颅CT证实严重IVH进行LP治疗,并随访1年。结果5例患儿开始LP时间为生后日龄5-7 d,操作次数5-11次,放液量每次5-15 ml,疗程10-25 d。3个月随访查头颅CT3例脑室轻度扩大;6个月复查头颅CT2例脑室仍扩大,1例伴外周性脑积水;1岁时1例呈稳定的脑室扩大伴脑积水,余4例脑室形态及脑实质正常,5例生长发育未见异常。结论对严重IVH,可早期采用积极主动的连续LP治疗,对预防IVH导致的脑积水效果显著,并能改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治疗 脊椎穿刺/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