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对比观察
1
作者 何宝文 黄明 刘国庆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均接受射频热凝术毁损腰椎脊神经后支治疗,依据治疗位点位置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30例,A... 目的对比观察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均接受射频热凝术毁损腰椎脊神经后支治疗,依据治疗位点位置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选取的2个治疗位点为病变关节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内下侧处神经、病变关节的上一关节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内下侧处神经,B组选取的2个治疗位点为病变关节的下缘外侧半处神经、上缘内侧半处神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程度。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依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计算总有效率。观察治疗后1月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0%、80%、73.3%、66.7%,B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6.7%、70%、66.7%,两组相比,P均>0.05。A组治疗后1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46.7%,B组为10.0%;两组相比,P<0.05。结论于脊神经后内侧支、脊神经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相当,但选取病变关节的下缘外侧半处神经、上缘内侧半处神经为治疗位点时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凝射频术 治疗位点 脊神经 脊神经后内侧 小关节
下载PDF
超声引导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腰椎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科 陆纯婷 +1 位作者 荣文 朱跃坤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腰椎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4月~2020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80例腰椎关节源性腰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脊神经后支脉冲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腰椎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4月~2020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80例腰椎关节源性腰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4周、8周时McGill疼痛问卷(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腰部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的数值,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综合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MPQ评分、ODI指数、腰部P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4周、8周两组MPQ评分、ODI指数显著降低,腰部PPT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腰椎关节源性腰痛,能够更快、更显著地减轻疼痛症状,提升腰椎功能以及PPT值,改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脊神经 脉冲射频 椎关节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程昌志 叶青 +5 位作者 曾艳平 蒋宇 邹凯 陈国键 刘蓓 韦葛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与神经调节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和武警广西自治区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消融...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与神经调节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和武警广西自治区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消融组和调节组。消融组(n=46)接受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调节组(n=62)接受脊神经后内侧支调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对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评价指标进行随访,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9.67±9.36)个月(15~32个月)的随访。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消融组比调节组的两种指标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消融组VAS评分、ODI评分有所下降,而调节组指标疗效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消融组疗效继续下降,而调节组疗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神经调节治疗相比,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内侧 射频消融术 脊神经后内侧 神经调节
下载PDF
C臂透视X线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唐燕剑 周溪蕾 蒋人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9-12,共4页
研究针对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应用C臂透视X线引导下针对脊神经内侧支采取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 2019年10月至2022 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80例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采用C臂透视X线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 研究针对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应用C臂透视X线引导下针对脊神经内侧支采取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 2019年10月至2022 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80例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采用C臂透视X线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情况分析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VAS(0.42±0.08)分,术后1个月VAS(1.18±0.20)分,术后7dVAS(3.41±0.26)分,术后1dVAS(5.24±0.90)分,术后VAS评分逐渐降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3个月JOA(21.36±2.46)分,术后1个月JOA(20.15±2.24)分,均优于治疗前,术后JOA评分逐渐提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5)。患者术后3个月ODI(13.22±2.16)分,术后1个月ODI(14.74±2.30)分,术后7d ODI(23.16±5.16)分,术后1d ODI(25.58±5.34)分,均优于治疗前,术后ODI评分逐渐降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5)。患者治疗有效率80例(100.00%),其中显效62例(77.50%),有效18例(22.50%),无效(0%)。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出血以及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针对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采取C臂透视X线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可针对性作用于脊神经后内侧支,达到组织疼痛信号传导作用,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感,并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且手术治疗安全,并发症风险低,患者耐受度更高,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小关节 射频消融术 C臂透视 X线引导 脊神经后内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内热针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立志 张安东 +2 位作者 王婷婷 周雪添 穆敬平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3-66,71,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内热针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3月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腰脊神经后支支配区内热针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内热针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3月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腰脊神经后支支配区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腰椎活动度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 d、1周及6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6月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6月腰椎活动度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特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行内热针治疗能更有效地缓解疼痛,临床操作安全易行,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内热针治疗 超声引导
下载PDF
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振宙 侯树勋 +2 位作者 商卫林 宋科冉 吴闻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58例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行对照性脊神经背内侧支封闭术证实疼痛80%以上来源于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慢性腰痛患...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58例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行对照性脊神经背内侧支封闭术证实疼痛80%以上来源于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慢性腰痛患者,其中45例接受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手术治疗组),其余13例接受药物、理疗及认知治疗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封闭前、封闭后、治疗后l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记录患者腰痛及牵涉痛的VAS评分,术后12个月时行腰椎MacNab功能评分评估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腰痛缓解率的差异。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l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保守治疗组封闭后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明显降低(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后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明显降低(P〈0.05),但均明显高于封闭后VAS评分(P〈0.05)。手术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及牵涉痛疼痛缓解率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1)。术后1年随访MacNab功能评分:手术治疗组优27例,良17例,可l例;保守治疗组可6例,差7例。结论: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内侧切断术 内窥镜 关节突关节 小关节综合征
下载PDF
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忠海 褚进 +2 位作者 刘谟震 李振宙 侯树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慢性腰痛病人76例,所有病人均经对照性诊断阻滞确诊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根据病人选择及知情同...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慢性腰痛病人76例,所有病人均经对照性诊断阻滞确诊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根据病人选择及知情同意,42例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射频组),34例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病人评价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病人满意度(patient Satisfaction Index, PSI),并行腰椎动力位X线检查,观察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的变化情况。所有病人接受6~30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后4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和腰椎整体ROM与治疗后2周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2周后各时间点,射频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腰椎整体ROM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与治疗后2周无显著差异。结论: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内侧 毁损术 经皮 关节突关节
下载PDF
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运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振宙 商卫林 +2 位作者 宋科冉 吴闻文 侯树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0-586,共7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慢性腰痛患者45例,经2次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行对照性脊神经背内侧支阻滞,证实疼痛80%以上来源于腰椎关节... 目的:前瞻性研究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慢性腰痛患者45例,经2次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行对照性脊神经背内侧支阻滞,证实疼痛80%以上来源于腰椎关节突关节。采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记录不同时间点患者腰痛及牵涉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包括封闭前、封闭后、术后1天、3个月、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评估术后12个月时腰椎MacNab功能评分。结果:术后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均明显降低(P<0.01),而与封闭后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1年随访MacNab功能评分:优27例,良17例,可1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内侧切断术 内窥镜 关节突关节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 被引量:19
9
作者 谢杨 肖勇 +2 位作者 吴邦耀 周续祥 李长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9-953,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96例,其中保守治疗60例,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36例。随访治疗前,治疗后1...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96例,其中保守治疗60例,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36例。随访治疗前,治疗后1、3、6及12个月患者腰椎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学会治疗评分(JOA),12个月随访腰椎改良Mac Nab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VAS、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VAS、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后期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VAS、JOA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12个月改良Mac Nab功能评分手术治疗组优良率(94.44%)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33.33%)。结论: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腰椎关节突源性腰痛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射频消融术 关节突关节 脊神经后内侧
下载PDF
椎间孔镜直视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4
10
作者 楚福明 李越 +6 位作者 黄莉 吴忌 唐小松 黄子洋 王雯 苏洪 肖清清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治疗方法,对比药物保守治疗与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08-2016-08收治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保守组54例,均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射频组43例... 目的探讨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治疗方法,对比药物保守治疗与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08-2016-08收治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保守组54例,均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射频组43例,予以经皮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1)射频组患者在治疗后1、3、12个月,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均为P<0.05);保守组治疗后1个月时,其两项指标亦有显著改善(P<0.05),但其后,至3个月时疗效显著下降,12个月时进一步下降。治疗后1、3、12个月,射频组的两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1年时,射频组优良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口服非甾体类药物而言,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改善效果更佳,且疗效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关节 经皮椎间孔镜 射频消融术 脊神经后内侧
下载PDF
脊神经后内侧支连续射频联合坐位旋推手法治疗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远栋 王平 +5 位作者 刘爱峰 张君涛 张超 卜寒梅 苗妙 邵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观察脊神经后内侧支连续射频联合坐位旋推手法治疗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的腰椎小关节源性LBP患者共180例。其中连续射频联合坐位旋推手法组90例(射... 目的:观察脊神经后内侧支连续射频联合坐位旋推手法治疗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的腰椎小关节源性LBP患者共180例。其中连续射频联合坐位旋推手法组90例(射频+手法组),单纯连续射频组90例(射频组),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及腰部软组织张力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射频+手法组总有效率(97.78%)优于射频组总有效率(9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ODI、JOA、SF-36评分及腰部软组织张力组内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射频+手法组优于单纯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神经后内侧支连续射频联合坐位旋推手法在改善患者下腰痛、软组织张力、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 连续射频 坐位旋推手法 脊神经后内侧
下载PDF
微创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宗龙泽 刘莹莹 史永涛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6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facet arthrogenic low back pain,FCLBP)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72例FCLBP患者,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经皮穿刺脊神经背...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facet arthrogenic low back pain,FCLBP)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72例FCLBP患者,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经皮穿刺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neurotomy,RN)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微创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1年、2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腰椎ROM显著高于术前,但术后1年、2年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腰椎ROM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2年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微创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与RN治疗FCLBP均能获得优良的短期疗效,能显著改善疼痛、功能障碍,提高腰椎ROM,但前者随访期疗效更加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脊神经内侧切断 关节突关节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峰 唐接福 +1 位作者 曾捷 舒文锋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DER)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骨科住院患者132例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分组,观察组患者80例实施DER治疗,对照组患者52例实施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封闭前、后、治疗后...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DER)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骨科住院患者132例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分组,观察组患者80例实施DER治疗,对照组患者52例实施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封闭前、后、治疗后1 d、3个月和6个月的腰痛和牵涉痛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封闭前腰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后腰痛评分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观察组患者封闭后、治疗后1 d、3个月和6个月的腰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腰痛反弹比观察组更明显。两组封闭前的牵涉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观察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则逐渐上升。结论:采用DER方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很好的缓解患者腰痛和牵涉痛不良症状,且疗效作用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椎间孔镜 脊神经内侧切断术 椎关节突关节
下载PDF
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关节突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伟国 顾春江 +3 位作者 陶初华 俞钰贤 徐卫星 卢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5期361-362,共2页
腰椎小关节受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支配,脊神经后支是其主要的传人中枢通路,Bogdukt曾通过解剖学研究证明了腰脊神经后支在腰痛的病因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充分了解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后,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对40例患者采用C形... 腰椎小关节受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支配,脊神经后支是其主要的传人中枢通路,Bogdukt曾通过解剖学研究证明了腰脊神经后支在腰痛的病因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充分了解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后,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对40例患者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关节突源性腰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关节突 脊神经后内侧 注射阻滞
下载PDF
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4
15
作者 尹克军 诸进 +2 位作者 吴潇潇 王赟 李忠海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51-154,158,共5页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患者选择及知情同意,62例患者中35例采用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A组),27例采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患者选择及知情同意,62例患者中35例采用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A组),27例采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B组)。采用疼痛VAS评分、腰椎OD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PSI)评价疗效,并观察腰椎整体活动度(ROM)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1个月。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腰椎ROM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4、12周时,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A组各项评价指标均较治疗后4、12周时降低(P <0. 05); B组各指标优于A组(P <0. 05)。结论应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及疗效维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内侧 内镜下神经切断术 关节突关节
下载PDF
对退行性腰椎关节源性腰痛行脊神经后支标准射频手术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廖翔 熊东林 +5 位作者 蒋劲 肖礼祖 郑虎山 沙彤 梁豪文 罗裕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06-410,共5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评价腰脊神经后支标准射频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关节源性腰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患者96名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诊断性腰椎脊神经后支阻滞有效,明确为腰椎关...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评价腰脊神经后支标准射频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关节源性腰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患者96名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诊断性腰椎脊神经后支阻滞有效,明确为腰椎关节源性腰痛。随后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X线影像引导下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B组采用口服药物保守治疗,随访期2年。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以VAS评分小于治疗前的50%视为优良疗效,反之视为疗效不佳。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与Log-Rank检验进行2组疗效对比。记录手术并发症与用药不良发应。结果:A组VAS评分回到术前50%的平均时间是196 d,B组为35 d(P<0.01)。在第27周(治疗后200 d),A组32名患者疗效评价仍为优良,B组为1名。A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P<0.01)。B组15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纳差,经对症治疗后消失。A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麻木,无感染及脊神经前支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退行性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腰椎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相比保守治疗,能够更有效的长期缓解疼痛,且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椎关节 射频热凝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平 刘延青 +1 位作者 宋琪 宋保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神经定位冷冻、无水酒精毁损、常规神经阻滞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 6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应用神经定位法分别予以神经冷冻、无水酒精毁损和常规神经阻滞治疗,每组 20例。结果:三组... 目的:比较神经定位冷冻、无水酒精毁损、常规神经阻滞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 6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应用神经定位法分别予以神经冷冻、无水酒精毁损和常规神经阻滞治疗,每组 20例。结果:三组治疗后近期疗效 (治疗后 1月 )无差异,冷冻组和无水酒精组中、远期疗效(治疗后 3月、6月)优于神经阻滞组,且冷冻组优于无水酒精毁损组。结论:神经定位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可达长期止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冷冻治疗 下腰 对照研究 神经阻滞治疗 无水酒精 非特异 神经定位 远期疗效 治疗后 近期疗效 毁损 定位法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髓核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庚 梁东启 +3 位作者 樊永冠 孙盛广 郭艳汝 袁媛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髓核减压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1-2015-01,共纳入了80例DLBP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髓核减压术治疗38例(对照组),脊神经... 目的通过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髓核减压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1-2015-01,共纳入了80例DLBP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髓核减压术治疗38例(对照组),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髓核减压术治疗42例(联合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JOA评分及末次随访时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6个月随访,平均19.8个月。术后各时间点的VAS、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联合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5例(11.9%)患者术后出现腰部的局部麻木感,对照组有3例(7.89%)由于穿刺针对脊神经的刺激,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联合微创髓核减压术治疗DLBP,其创伤小、疼痛改善效果更佳,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性下 脊神经 射频热凝 髓核减压手术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支消融术在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建中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支消融术在小关节源性下腰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07-2015-07本院就诊的小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200 mg/d)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脊神...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支消融术在小关节源性下腰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07-2015-07本院就诊的小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200 mg/d)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支消融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2)治疗后两组VAS分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VA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分数显著升高(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JOA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1月JOA分数显著升高(P<0.05),其他时间点之间JOA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3)观察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支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脊神经 消融术 小关节性下
下载PDF
补肾壮筋汤联合腰椎小关节松解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志伟 陈慧华 +6 位作者 李利 吴多艺 黄兹谕 叶宝飞 甘发荣 张岩 胡万钧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0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联合疗法(补肾壮筋汤、腰椎小关节松解)用于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168例下腰痛患者分为中药组(给予补肾壮筋汤)、松解组(采用腰椎小关节松解治疗)及联合组... 目的:研究联合疗法(补肾壮筋汤、腰椎小关节松解)用于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168例下腰痛患者分为中药组(给予补肾壮筋汤)、松解组(采用腰椎小关节松解治疗)及联合组(给予补肾壮筋汤联合腰椎小关节松解治疗),每组56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JOY)评分、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Y评分的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JOY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及JOY评分显著低于中药组和松解组,3组患者随着时间迁移,两项评分均显著下降;联合组患者睡眠改善显著优于中药组和松解组;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和松解组。结论:单独使用补肾壮筋汤、腰椎小关节松解手术的治疗方式,对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有一定的疗效,但联合2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相对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性下 补肾壮筋汤 椎小关节松解术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