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对腰痛患者疼痛缓解ODI指数评分及JO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菲 刘军武 +2 位作者 陈婷婷 王良琪 祝卿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1131-1137,共7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腰痛患者对疼痛缓解、ODI指数评分及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96例腰痛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观察组(予以...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腰痛患者对疼痛缓解、ODI指数评分及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96例腰痛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观察组(予以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各48例,且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评分、腰背肌后伸活动度(ROM)、等长肌力(IMS)、JOA评分、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治疗1周、4周、8周后,观察组的VAS评分、ODI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而ROM、IMS、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受限度、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独立性、环境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对腰痛患者,既能改善腰椎功能,又能减轻疼痛,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 腰痛 ODI指数评分 JOA评分
下载PDF
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对比观察
2
作者 何宝文 黄明 刘国庆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均接受射频热凝术毁损腰椎脊神经后支治疗,依据治疗位点位置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30例,A... 目的对比观察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均接受射频热凝术毁损腰椎脊神经后支治疗,依据治疗位点位置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选取的2个治疗位点为病变关节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内下侧处神经、病变关节的上一关节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内下侧处神经,B组选取的2个治疗位点为病变关节的下缘外侧半处神经、上缘内侧半处神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程度。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依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计算总有效率。观察治疗后1月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0%、80%、73.3%、66.7%,B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6.7%、70%、66.7%,两组相比,P均>0.05。A组治疗后1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46.7%,B组为10.0%;两组相比,P<0.05。结论于脊神经后内侧支、脊神经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相当,但选取病变关节的下缘外侧半处神经、上缘内侧半处神经为治疗位点时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凝射频 治疗位点 脊神经 脊神经后内侧 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
下载PDF
脊神经后内支阻滞在胸腰椎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3
作者 王海芹 王健 +1 位作者 姜蕾 张小引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内支阻滞在胸腰椎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7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镇痛,观察组联合脊神经后内支阻滞。比较术后6 h、1 d、5 d时疼痛视觉模拟评...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内支阻滞在胸腰椎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7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镇痛,观察组联合脊神经后内支阻滞。比较术后6 h、1 d、5 d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下床和住院时间、PCIA按压以及追加镇痛次数、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 d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5 d时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PCIA按压以及追加镇痛次数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脊神经后内支阻滞用于胸腰椎手术后镇痛,能够减轻术后早期疼痛症状,缩短下床时间,减少追加镇痛次数,临床运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内阻滞 胸腰椎骨折 后镇痛
下载PDF
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对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OD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何海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6期2165-2166,共2页
目的:研究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对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腰椎功能(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6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研究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对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腰椎功能(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6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观察组给予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形臂 腰椎后综合征 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
下载PDF
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艳伟 孟爱霞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探讨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37例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 目的:探讨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37例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系统进行疼痛评定与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后随访第6个月进行VAS评分及ODI评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与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第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具有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综合征 脊神经后内侧 阻滞
下载PDF
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18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长文 宋建东 +1 位作者 李停 徐红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4-65,68,共3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在C臂机透视下,在退变节段上关节突和横突根部交界处注入复方倍他米松和利多卡因混合液,以阻滞腰神经后内...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在C臂机透视下,在退变节段上关节突和横突根部交界处注入复方倍他米松和利多卡因混合液,以阻滞腰神经后内侧支。同时观察32例采用保守治疗的同期住院患者。分别在入院、出院、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3个月时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内侧 神经阻滞 腰痛
原文传递
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被引量:25
7
作者 毛鹏 隋静湖 +4 位作者 樊碧发 杨克勤 刘波涛 李春蕊 蔡淑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用药分别为1%盐酸利多卡因(内含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甲钴铵注射液500μg)和1%盐酸利多卡因。评价患者阻滞前、阻滞后5 min、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记录阻滞中和阻滞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阻滞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阻滞后5 min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C组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阻滞前无明显差异(P>0.05),B组VAS评分仍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B组阻滞后5min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C组相近,但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门诊缺少X线透视设备的情况下,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关节综合征 脊神经后内侧 神经阻滞 腰椎X线片
下载PDF
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在腰椎术后腰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谦 刘波涛 +5 位作者 杨崇林 李坚 苗羽 水源 樊碧发 毛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5-407,411,共4页
目的:观察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有效性。方法:40例临床诊断腰椎术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组(R组)和脊神经后支阻滞组(B组),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或阻滞,评价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有效性。方法:40例临床诊断腰椎术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组(R组)和脊神经后支阻滞组(B组),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或阻滞,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 min、1周、4周和12周时的腰痛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记录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的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5 min、1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治疗后4周、12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基础值比较,B组无明显差异(P>0.05),R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值,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两组治疗后5 min、1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相近(P>0.05),但R组治疗后4周、12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是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综合征 腰痛 脊神经后内侧 射频 毁损 疼痛
下载PDF
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忠海 褚进 +2 位作者 刘谟震 李振宙 侯树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慢性腰痛病人76例,所有病人均经对照性诊断阻滞确诊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根据病人选择及知情同...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慢性腰痛病人76例,所有病人均经对照性诊断阻滞确诊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根据病人选择及知情同意,42例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射频组),34例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病人评价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病人满意度(patient Satisfaction Index, PSI),并行腰椎动力位X线检查,观察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的变化情况。所有病人接受6~30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后4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和腰椎整体ROM与治疗后2周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2周后各时间点,射频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腰椎整体ROM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与治疗后2周无显著差异。结论: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脊神经后内侧 毁损 经皮 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下载PDF
改良超声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军珍 浦少锋 +4 位作者 徐永明 周瑾 吕莹莹 李晨 杜冬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在治疗腰背痛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medial branch block,MBB)的腰背痛病人64例。对所有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按照...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在治疗腰背痛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medial branch block,MBB)的腰背痛病人64例。对所有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按照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不同的阻滞技术,分为常规两针两点组(TT组)和改良一针两点组(OT组),每组32例。记录每例病人单侧操作需要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小时和治疗后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以治疗后2周VAS评分下降50%和ODI评分下降40%为治疗有效,计算单次治疗有效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OT组阻滞时间快于TT组(P<0.05),两组病人单次治疗后1小时和治疗后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OT组在治疗后1小时和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TT组(P<0.05)。OT组和TT组病人单次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和47%(P<0.05)。OT组病人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TT组2例病人在穿刺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过程中出现下肢神经刺激症状。结论:改良“一针两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超声引导下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困难,短期内可显著改善腰背痛病人VAS评分和ODI评分,但还需大样本和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脊神经后内侧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腰背痛
下载PDF
宫廷正骨手法联合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勇文 戚晴雪 +2 位作者 甄鹏超 刘华 刘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观察宫廷正骨手法联合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观察宫廷正骨手法联合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宫廷正骨手法治疗,1次/周,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1次/周,3次为1个疗程。对2组患者进行VAS评分、JOA评分及疗效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当天与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当天、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JOA评分增长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优22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优13例,良8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70%,总有效率90%,观察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的优势,其远期疗效也要优于单纯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正骨手法 脊神经后内侧 神经阻滞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下载PDF
C型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耿达 穆春平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第6期588-589,共2页
目的探究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患者采取密集型银质针与C型臂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收集74例FBSS患者共同参与,病例收集时间介于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所有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目的探究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患者采取密集型银质针与C型臂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收集74例FBSS患者共同参与,病例收集时间介于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所有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C型臂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疗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行密集型银质针疗法。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部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和比较,同时采用Oswestry指数(OD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及比较。结果治疗前,对照组VAS(6.43±1.28)分、ODI(41.51±3.24)分,研究组VAS(6.42±1.31)分、O DI(41.48±3.22)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VAS(4.22±1.25)分及O DI(22.35±2.76)分相比对照组VAS(5.15±1.34)分、O DI(30.51±2.83)分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VAS(2.36±1.08)分及O DI(11.46±1.38)分相比对照组VAS(4.37±1.14)分、O DI(21.25±2.03)分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BSS患者采取密集型银质针与C型臂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部疼痛症状,促进其腰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 脊神经后内侧阻滞 密集型银质针 腰椎后综合征
下载PDF
PKP联合脊神经背内侧支阻滞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其杰 徐斌杰 陈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8期676-678,I0002,共4页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广泛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1]。虽然临床疗效良好,但仍有1.1%~4%患者存在术后残余疼痛,针灸、康复理疗、非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广泛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1]。虽然临床疗效良好,但仍有1.1%~4%患者存在术后残余疼痛,针灸、康复理疗、非甾体消炎药等保守治疗未能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导致术后疗效不甚满意[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 脊神经内侧阻滞
下载PDF
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腰痛患者223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斌辉 田京 +1 位作者 靳安民 张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1期1719-1719,共1页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治疗手段有良好的效果。但有相当部分患者术后仍有腰痛症状,其中绝大多数无神经根受累症状,由于致病因素不清楚,因而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部位,采用腰脊神经后支...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治疗手段有良好的效果。但有相当部分患者术后仍有腰痛症状,其中绝大多数无神经根受累症状,由于致病因素不清楚,因而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部位,采用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223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腰痛患者,探讨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 腰痛 脊神经阻滞治疗 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配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4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龚海涛 杜鹏斌 +1 位作者 杨玉妹 王清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8期2178-2178,2193,共2页
目的:观察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配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症患者,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行患侧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用药为0.25%盐酸利多卡因(内含醋酸泼尼松龙... 目的:观察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配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症患者,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行患侧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用药为0.25%盐酸利多卡因(内含醋酸泼尼松龙25mg+腺苷钴胺1.5mg),然后行手法治疗。结果:25例经1个疗程治愈;另7例经2个疗程治愈;其余8例经2个疗程好转。结论: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配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效果良好、持久,操作简便,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脊神经后内侧 神经阻滞 手法
下载PDF
脊神经后内支阻滞对腰椎骨折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镇城 张文龙 +4 位作者 陈建华 于美华 何丽云 粱勃威 卢承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脊神经后内支阻滞对腰椎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多裂肌入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20~75岁,BMI 19~27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脊神经后内支阻滞组(D组)和... 目的探讨术中脊神经后内支阻滞对腰椎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多裂肌入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20~75岁,BMI 19~27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脊神经后内支阻滞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组于术毕缝合前在手术腰椎节段双侧骨纤维管内口处分别注射0.5%罗哌卡因1~1.5 ml;C组不予注射。术毕所有患者行PCIA。记录术后腰酸、腰部架空感不适;术后1、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术后48 h PCIA按压次数,追加镇痛次数;术后48 h嗜睡、头晕、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D组腰酸、腰部架空感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D组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D组术后48 h PCIA按压次数、追加镇痛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1)。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神经后内支阻滞联合PCIA可以更好缓解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疼痛,腰酸、腰部架空感不适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内阻滞 腰椎骨折 后镇痛 腰部架空感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在腰椎后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颖 张中军 张俊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在脊柱后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腰椎后正中入路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组30例,采用患者自控镇痛,分次静注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阻滞组30例,术中使用...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在脊柱后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腰椎后正中入路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组30例,采用患者自控镇痛,分次静注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阻滞组30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在涉及手术节段进行脊神经后支阻滞,术后采用患者自控镇痛,分次静注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观察各组术后2h、6h、12h、24h、48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时的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两组间VAS评分、舒芬太尼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h、6h、24h、48h阻滞组静息痛、运动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静脉组(P<0.01);阻滞组舒芬太尼用量在术后24h和48h明显少于静脉组舒芬太尼用量(P<0.01);静脉组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31.03%,阻滞组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结论静脉组和阻滞组两组术后镇痛方案均能有效缓解腰椎后路手术后急性疼痛;但阻滞组相比静脉组的镇痛效果更好,能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脊神经阻滞 后镇痛
下载PDF
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关节突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伟国 顾春江 +3 位作者 陶初华 俞钰贤 徐卫星 卢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5期361-362,共2页
腰椎小关节受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支配,脊神经后支是其主要的传人中枢通路,Bogdukt曾通过解剖学研究证明了腰脊神经后支在腰痛的病因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充分了解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后,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对40例患者采用C形... 腰椎小关节受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支配,脊神经后支是其主要的传人中枢通路,Bogdukt曾通过解剖学研究证明了腰脊神经后支在腰痛的病因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充分了解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后,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对40例患者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关节突源性腰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节突源性腰痛 脊神经后内侧 注射阻滞
下载PDF
盐酸艾司氯酸酮注射液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琼瑶 张娇 李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7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氯酸酮注射液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脊神经后支阻滞,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氯酸酮注射液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脊神经后支阻滞,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艾司氯酸酮注射液,2组患者术后均行自控镇痛泵镇痛。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术后2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记录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1、T2时,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4、T5时,2组患者血清ACTH、Cor、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观察组患者血清ACTH、Cor、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艾司氯酸酮注射液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抑制应激反应,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艾司氯酸酮注射液 脊神经阻滞 脊柱后路手 后疼痛 应激反应 白介素-6 白介素-10
下载PDF
射频损毁和神经阻滞治疗脊神经后内侧支源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辉 王国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5期114-115,共2页
目的:对比评估射频热凝毁损术和神经阻滞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临床体征和表现上和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结果相符的66例下腰痛患者,分为脊神经后支内侧支神经阻滞组37例和射频损毁组29例。结果:治疗... 目的:对比评估射频热凝毁损术和神经阻滞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临床体征和表现上和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结果相符的66例下腰痛患者,分为脊神经后支内侧支神经阻滞组37例和射频损毁组29例。结果:治疗后4周射频毁损组疼痛缓解成功率89.66%明显高于神经阻滞组72.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周时评估远期疗效,两组均有部分患者疼痛复发,但射频毁损组疼痛缓解率(62.07%)仍明显高于神经阻滞组40.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毁损组部分患者治疗后短时间内出现局部热胀感、酸胀不适,甚至疼痛加剧,但15d后全部能缓解。结论:射频损毁术治疗脊神经后内侧支源性下腰痛对比神经阻滞方法,疗效出得更快、远期成功率更高,而且副作用和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神经阻滞 射频毁损 下腰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