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2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金爱芳 骆柘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UVmax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效能。结果135例伴可疑椎管内转移症状的肿瘤患者中,硬脊膜内(软脊膜和髓内)转移18例,其他病变80例,脊髓无病变37例。18例硬脊膜内转移中,13例软脊膜转移,2例髓内转移,3例同时有软脊膜和髓内转移。转移表现为结节状(10例)或条片状(6例)18F-FDG摄取增高,对应CT上髓旁或髓内结节或脊髓肿胀。^(18)F-FDGPET/CT比MRI发现了更多的病灶,包括亚厘米的病灶。基于患者,^(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9%、89.2%、89.1%;以转移灶和正常脊髓SUVmax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界值为2.45时约登指数最大,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2%、75.7%。结论18F-FDG PET/CT是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种可选择影像模式。硬脊膜内转移大多数表现为局灶性高代谢病变,SUVmax可作为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内转移 脊膜转移 髓内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代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干细胞工程化双面异性静电纺丝膜促进硬脊膜修复的体外实验
2
作者 徐敬之 王文博 +1 位作者 孙慧雯 顾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0-1546,共7页
背景:目前临床上采用自体组织或明胶海绵等材料对硬脊膜进行修补,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亟需一种可以促进硬脊膜修复的生物材料。目的:利用定向静电纺丝及胶原自组装技术构建双面异性静电纺丝膜,并将其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 背景:目前临床上采用自体组织或明胶海绵等材料对硬脊膜进行修补,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亟需一种可以促进硬脊膜修复的生物材料。目的:利用定向静电纺丝及胶原自组装技术构建双面异性静电纺丝膜,并将其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人工硬脊膜,探讨该人工硬脊膜的各项理化性能以及生物特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及胶原自组装技术制备有序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的双面(一面为胶原蛋白,另一面为聚乳酸)异性静电纺丝膜(胶原组)、无序的聚乳酸静电纺丝膜(无序纤维组)、有序定向的聚乳酸静电纺丝膜(有序纤维组),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拉伸、水接触角测试、降解实验等来表征静电纺丝膜的理化性能。将胶原组(在胶原蛋白面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即得到干细胞工程化静电纺丝膜)、无序纤维组、有序纤维组静电纺丝膜分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采用CCK-8法和活/死染色评估静电纺丝膜的生物相容性,整合素β1免疫荧光染色评估静电纺丝膜的黏附特性。将干细胞工程化静电纺丝膜及胶原组静电纺丝膜分别与骨髓巨噬细胞共培养,通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1型)、CD206(M2型)免疫荧光染色及qRT-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评估免疫调控性能。结果与结论:①定向静电纺丝纤维膜可模拟天然硬脊膜的纵向排列结构,胶原蛋白加入后,纤维膜的亲水性提高约2倍,力学性能提升了1.2倍;②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时,CCK-8和活/死染色显示,胶原组静电纺丝膜的细胞生物活性明显高于无序纤维组、有序纤维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胶原组整合素β1表达约为无序纤维组、有序纤维组的2.6倍,且细胞铺展形态良好;③与骨髓巨噬细胞共培养时,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干细胞工程化静电纺丝膜组M1型巨噬细胞荧光强度低于胶原组(P<0.01),M2型巨噬细胞荧光强度高于胶原组(P<0.01);qRT-PCR检测显示,干细胞工程化静电纺丝膜组促炎性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低于胶原组(P<0.001),抑炎性基因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mRNA表达高于胶原组(P<0.001);④结果表明,干细胞工程化的两面异性人工硬脊膜可模拟正常硬脊膜的定向结构,内表面利于细胞生长黏附,外表面避免组织粘连,同时通过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组分促进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调控局部的炎症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修补 人工硬脊膜 静电纺丝 胶原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聚乳酸
下载PDF
误诊为炎性脊髓病的硬脊膜动静脉瘘临床分析
3
作者 王起 才丽娜 +2 位作者 刘海超 杨静 王培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和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被误诊为炎性脊髓病的SDAVF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分别因渐进性双下肢麻木、力弱伴尿便障碍...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和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被误诊为炎性脊髓病的SDAVF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分别因渐进性双下肢麻木、力弱伴尿便障碍5月余,以及行走不稳50 d、加重伴颈痛、呕吐45 d入院。均误诊为炎性脊髓病,误诊时间分别为5月余及50 d。后经仔细阅片发现磁共振影像上可见髓周流空信号影,完善脊髓血管造影后确诊为SDAVF。1例于等待院外介入治疗过程中死亡,1例行介入治疗后院外死亡。结论 SDAVF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仔细询问病史、查体,认真阅影像片,必要时行脊髓血管造影是避免该病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动静脉瘘 误诊 炎性髓病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栓塞术
下载PDF
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4
作者 侯继广 刘嘉 +3 位作者 张昌伟 牛小东 任艳明 李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DAVF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治疗效果,以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例骶部DAVF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脊髓核磁共振成... 目的探讨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DAVF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治疗效果,以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例骶部DAVF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脊髓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脊髓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治疗方式采用手术切除或者介入栓塞。结果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无力14例(93%);肢体感觉障碍12例(80%);大小便功能障碍13例(86%),腰部或双下肢疼痛2例(13%)。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脊髓血管造影(包括双侧髂内动脉)明确了诊断。所有瘘口均位于L_(5)-S_(3)水平。手术治疗12例,介入栓塞3例。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6.2个月)。症状改善13例(86%),稳定2例(14%),无症状加重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未见残留或复发。结论骶部DAVFs临床少见,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必须包括双侧髂内动脉在内才能找到瘘口。术前MRI上发现腰骶段椎管内增粗的终丝静脉(FTV)是进一步确诊骶部DAVFs的重要依据。手术和介入对骶部DAVFs的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动静脉瘘 骶部 髓血管造影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华静 牛江峰 +1 位作者 邓群 周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经产妇180例。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将产妇分为三组: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组(DPE+PIEB组,60例)、DPE阻滞联合连续硬膜外输注(CEI)模式组(DPE+CEI组,60例)和单纯硬膜外(EP)阻滞联合CEI模式组(EP+CEI组,60例)。比较三组产妇在30 min内达“满意镇痛”的时长、30 min后无满意镇痛手动推药发生率、镇痛效果和阻滞情况、不良反应和胎儿娩出情况。结果:DPE+PIEB组和DPE+CEI组产妇达满意镇痛时长快于EP+CEI组(P<0.05)。三组产妇罗哌卡因总消耗量为:DPE+PIEB组<DPE+CEI组<EP+CEI组(P<0.05),阻滞平面上限均达T_(10)。三组产妇Bromage评分均为0分,产程总时长、导管更换率、瘙痒、头痛、神经损伤发生率和胎儿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时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用于经产妇的分娩镇痛可明显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减少罗哌卡因用量,不影响产程进展,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穿破硬外阻滞 程控硬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 分娩镇痛 经产妇
下载PDF
长期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一例
6
作者 白帆 黄艾华 +6 位作者 朱磊 刘明浩 杨超 刘丹杰 郭姗姗 刘柳 王佳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1-583,共3页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脊髓血管畸形病变的一种,临床上多呈进展性发展。该疾病较罕见,在我国总体发病率为5~10/100万[1-2],其发生可能与外伤、感染等因素相关。SDAVF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且常规血液、X线、CT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表现...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脊髓血管畸形病变的一种,临床上多呈进展性发展。该疾病较罕见,在我国总体发病率为5~10/100万[1-2],其发生可能与外伤、感染等因素相关。SDAVF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且常规血液、X线、CT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表现。该疾病患者常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极易被误诊为LDH,导致延误治疗,致残率较高[3-4]。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全科医学科收治了1例长期误诊为LDH的SDAVF患者,诊疗过程中我们总结了该病例的特点,现对其进行详细报道同时通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提高临床医师对SDAVF的认识以达到减少误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血管疾病 椎间盘移位 腰椎 髓硬脊膜动静脉瘘 误诊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肥厚性硬脊膜炎1例
7
作者 李婛 杨仕林 +2 位作者 占茂芳 韩翔 陈淑芬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0-31,64,共3页
肥厚性硬脑膜脊膜炎(HP)可分为肥厚性硬脑膜炎(HCP)和肥厚性硬脊膜炎(HSP)。相较于HCP,HSP的发病率更低。本文报道1例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HSP患者如下。1 病例患者,女性,75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5个... 肥厚性硬脑膜脊膜炎(HP)可分为肥厚性硬脑膜炎(HCP)和肥厚性硬脊膜炎(HSP)。相较于HCP,HSP的发病率更低。本文报道1例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HSP患者如下。1 病例患者,女性,75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5个月,行走不能2个月”于2021年3月10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20年10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有踩棉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肥厚性硬脑 肥厚性硬脊膜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硬脑 神经内科 HSP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技术和腰硬联合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贺增举 李晶 +1 位作者 张庆源 孔明健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技术和腰硬联合(CSE)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72例进行分娩的产妇,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DPE组(36例)和CSE组(36例)。比较两组产妇围手术期有关指标及术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CSE... 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技术和腰硬联合(CSE)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72例进行分娩的产妇,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DPE组(36例)和CSE组(36例)。比较两组产妇围手术期有关指标及术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CSE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快于DPE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PCEA按压次数、Apgar评分、产妇满意例数和T_(1)~T_(5),阶段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CSE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和CSE两种麻醉方式在产妇分娩中均能有效地提供镇痛效果,相比之下,尽管DPE比CSE的分娩镇痛起效时间慢,但并发症更少,产妇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穿破硬外技术 腰硬联合技术 分娩镇痛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疼痛递质和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游敏吉 翁晓华 +2 位作者 代虹 吴继敏 刘志平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526-2530,共5页
目的 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疼痛递质和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 目的 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疼痛递质和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采用DPE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点(镇痛前、镇痛30 min、宫口开全和分娩)宫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产妇分娩情况;分娩前和分娩24 h产妇疼痛递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和应激反应指标[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差异。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前宫缩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30 min、宫口开全和分娩宫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镇痛持续时间、自然分娩率及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分娩后24 h血清PGE_2、SP、NE、Cor和ACTH水平均高于分娩前(均P<0.05),观察组分娩后24 h血清PGE_2、SP、NE、Cor和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DPE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可抑制疼痛递质释放,减轻其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穿破硬外阻滞技术 产妇分娩镇痛 效果 疼痛递质 应激状态
下载PDF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致硬脊膜外脓肿1例报道
10
作者 王辉 刘磊 +5 位作者 谢志阳 樊攀 沈梅吉 汪沛漾 尹相杰 王运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864,共6页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新型高毒力变种,其显著特征是高黏液表型[1].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相比,HvKP毒力更强,...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新型高毒力变种,其显著特征是高黏液表型[1].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相比,HvKP毒力更强,多在健康人群中引起社区获得性感染,且发展迅速,常引起全身多灶感染[2].硬脊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是椎管内硬脊膜外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的化脓性感染,临床误诊率及致残率均较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外脓肿 化脓性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静脉丛 脂肪组织
下载PDF
氨茶碱预应用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术后硬脊膜穿刺后头痛的影响
11
作者 陈平 谢燕斌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后硬脊膜穿刺后头痛产妇中预应用氨茶碱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术中给予氨茶碱预应用,对照组同时刻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后硬脊膜穿刺后头痛产妇中预应用氨茶碱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术中给予氨茶碱预应用,对照组同时刻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为静脉输注,比较2组产妇术后硬脊膜穿刺后头痛发生率、视神经鞘直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硬脊膜穿刺后头痛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44%)低于对照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视神经鞘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术后分别为(5.05±0.14)mm、(5.11±0.25)mm,低于对照组的(5.34±0.46)mm、(5.48±0.67)mm;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具有降低视神经鞘直径、缓解颅内压降低、减轻痛觉传递的作用,在术中静脉输注氨茶碱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头痛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脊膜穿刺后头痛 疼痛评分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硬脊膜切开减压治疗急性脊髓损伤过程中脊髓的功能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九杰 李治 +2 位作者 王树杰 田野 赵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32-1236,共5页
背景:急性脊髓损伤行传统的椎管扩大减压术只能解除骨性压迫(即硬膜外的压力),而对于降低硬膜内的压力无明显的效果,故有学者提出了硬脊膜切开减压,但是对于该术式的治疗效果褒贬不一。目的: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预估硬脊膜切开减压... 背景:急性脊髓损伤行传统的椎管扩大减压术只能解除骨性压迫(即硬膜外的压力),而对于降低硬膜内的压力无明显的效果,故有学者提出了硬脊膜切开减压,但是对于该术式的治疗效果褒贬不一。目的: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预估硬脊膜切开减压手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性,以及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急性脊髓损伤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ASIA分级A、B级行手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2组,单纯骨性减压组32例行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硬脊膜切开组19例在后路椎管扩大骨性减压基础上行硬脊膜内减压,所有患者在术中使用KEY PONIT多功能监测仪对脊髓功能进行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各个时间点的神经电生理数据、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①硬脊膜切开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ASIA评分(236.47±31.29)明显高于单纯骨性减压组(205.48±26.28,P<0.05);②硬脊膜切开组患者在行硬脊膜切开减压术后,其运动诱发电位波幅较基线增加(82.30±30.01)μV,要明显高于单纯骨性减压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变化[(6.1±25.6)μV,P<0.0001];③所有患者减压前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的转归基本一致。提示:急性脊髓损伤ASIA分级A、B级的患者在骨性减压的基础上行硬脊膜切开减压手术,可以进一步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急性脊髓损伤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反映脊髓的功能变化,且术中电生理指标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转归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损伤 急性髓损伤 手术治疗 神经电生理监测 脊膜切开减压 髓内减压 运动诱发电位
下载PDF
椎管内非典型神经鞘瘤和非典型脊膜瘤的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兰锋 王正阁 +2 位作者 马国华 刘雪 陆晓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915,共4页
目的:分析椎管内非典型神经鞘瘤(intraspinal atypical schwannoma, IAS)和非典型脊膜瘤(atypical spinal meningioma, ASM)的MRI征象和临床特点,讨论两者的MRI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我院2017年01月至2020年07月经病理证实的IAS... 目的:分析椎管内非典型神经鞘瘤(intraspinal atypical schwannoma, IAS)和非典型脊膜瘤(atypical spinal meningioma, ASM)的MRI征象和临床特点,讨论两者的MRI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我院2017年01月至2020年07月经病理证实的IAS和ASM的术前MRI图像,提取其影像特征,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它们的MRI特征及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AS组平均年龄(51.5±10.1)岁,ASM组平均年龄(61.1±12.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上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1)。在形态学上IAS组和ASM组的纵径、横径及纵横径比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MRI信号特点(T1WI、T2WI信号强度、T2WI信号混杂性、是否囊变)及强化特征(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是否环形强化)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区分IAS和ASM的MRI征象和临床特点,对其鉴别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非典型神经鞘瘤 非典型脊膜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25G Whitacre针用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晶 于飞 +1 位作者 张全意 赵立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7期114-118,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25G Whitacre针的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在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建库至2022年7月... 目的评价应用25G Whitacre针的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在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建库至2022年7月中有关25G Whitacre针的DPE应用于分娩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涉及1678名产妇,硬膜外阻滞(EP)组、DPE组,各839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DPE组不对称阻滞发生率(OR=0.31,95%CI:0.21~0.47,P<0.00001)、镇痛不全发生率(OR=0.49,95%CI:0.36~0.67,P<0.00001)及使用丁哌卡因的运动阻滞发生率(OR=0.38,95%CI:0.18~0.81,P=0.01)均低于EP组,双侧感觉阻滞平面至S2水平发生率(OR=19.61,95%CI:8.22~46.78,P<0.00001)高于EP组。两组第一、二产程持续时间及剖宫产率、阴道器械助产率、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低血压、头痛、瘙痒、使用罗哌卡因的运动阻滞发生率及胎心减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P比较,应用25G Whitacre针的DPE可以改善分娩镇痛效果,不增加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穿破硬外阻滞 外阻滞 分娩镇痛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脊柱转移癌伴软脊膜转移1例
15
作者 马利加 胡攀攀 刘晓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3-566,共4页
脊柱转移癌(spinal metastases,SM)是指癌细胞经过血液、直接蔓延或脑脊液播散等方式转移至椎体,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形式^([1]),导致脊髓压迫时通常采用减压手术治疗。而软脊(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指肿瘤细... 脊柱转移癌(spinal metastases,SM)是指癌细胞经过血液、直接蔓延或脑脊液播散等方式转移至椎体,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形式^([1]),导致脊髓压迫时通常采用减压手术治疗。而软脊(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指肿瘤细胞侵犯软脊膜,大约10%的实体瘤患者会发生LM,LM可随脑脊液循环播散,通常进展较快、预后较差,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转移癌 脊膜转移 影像学特征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海凝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10期20-22,共3页
硬脊膜的任何破裂均可导致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发生于蛛网膜下腔麻醉、诊断性腰穿、脊髓造影或硬脊膜外“脑脊液漏”,即硬脊膜穿刺针或导管穿破硬脊膜后。因头痛的程度相应影响患者的术后活动,延长住院时间。有报道称PDPH占产... 硬脊膜的任何破裂均可导致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发生于蛛网膜下腔麻醉、诊断性腰穿、脊髓造影或硬脊膜外“脑脊液漏”,即硬脊膜穿刺针或导管穿破硬脊膜后。因头痛的程度相应影响患者的术后活动,延长住院时间。有报道称PDPH占产科麻醉诉讼的第3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穿破 后头痛 蛛网下腔麻醉 穿破硬脊膜 液漏 脊膜 髓造影 术后活动
下载PDF
3D-T_(2)-TSE和CE-MRA对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欧阳烽 吴钦 +5 位作者 袁小入 余念祖 金鹏卓 陈晔 尹明雪 曾献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探讨可变翻转角三维T_(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3D-T_(2)-TSE)序列和CE-MRA检查对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5月-2022年10月在我院经手术和/或DSA确诊的18例SDAV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行CE-MRA及... 目的:探讨可变翻转角三维T_(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3D-T_(2)-TSE)序列和CE-MRA检查对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5月-2022年10月在我院经手术和/或DSA确诊的18例SDAV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行CE-MRA及3D-T_(2)-TSE序列MRI扫描,分析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及两者联合对SDAVF的定位诊断价值。结果:3D-T_(2)-TSE序列对髓周畸形血管征的检出率为100%(18/18),对瘘口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77.8%(14/18),对供血动脉的检出率为55.6%(10/18),并可显示脊髓肿胀(17/18)及马尾区结构紊乱(15/18)等征像;CE-MRA对瘘口、供血动脉及髓周畸形血管的检出率均为83.3%(15/18)。结合CE-MRA与3D-T_(2)-TSE两种技术,对瘘口的定位符合率达87.5%。结论:在SDAVF的定位诊断中,CE-MRA与3D-T_(2)-TSE检查各具优势,对于后续DSA检查及外科手术均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两种序列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获得不逊色于DSA的定位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动静脉瘘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定位诊断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及单纯硬膜外阻滞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小静 朱立杰 +3 位作者 闫战秋 孟楠 张秋月 刘彦涛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阻滞(CSE)、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及单纯硬膜外阻滞(EP)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P组(n=42)、CSE组...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阻滞(CSE)、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及单纯硬膜外阻滞(EP)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P组(n=42)、CSE组(n=46)和DPE组(n=48)。比较三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相关指标、新生儿健康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EP组、CSE组T1、T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但T3 VAS有所回升;DPE组T1、T2、T3 VAS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时点VAS均低于EP组、CSE组(P<0.05)。CSE组、DPE组使用催产素情况、镇痛泵(PCA)次数、舒芬太尼总量、罗哌卡因总量少于EP组(P<0.05),首次PCA时间晚于EP组(P<0.05);DPE组使用缩宫素情况、PCA次数、舒芬太尼总量少于CSE组(P<0.05)。DPE组、CSE组脐带血皮质醇水平均低于EP组(P<0.05)。DPE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EP组(P<0.05)。结论 相对于EP,CSE、DPE镇痛效果更好,可减少药物总量和PCA次数,并延长首次PCA时间,但DPE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脊膜穿破硬外阻滞 腰硬联合阻滞 外阻滞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椎管内多发神经鞘瘤合并脊膜瘤1例
19
作者 芒苏尔·努尔麦麦提 排日哈提·局麦 +6 位作者 范雁东 马木提江·木尔提扎 孙宏杰 麦哈巴·萨迪克 冯妍依 力亚尔·阿里木 罗坤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668-669,共2页
病例资料49岁女性,因四肢麻木、无力3个月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四肢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阳性;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8... 病例资料49岁女性,因四肢麻木、无力3个月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四肢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阳性;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8分,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为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多发神经鞘瘤 脊膜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复合手术下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
20
作者 兰彦平 杨云振 +1 位作者 夏建学 丁晨哲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指脊神经根近端硬膜包绕处或其周围发生动静脉交通性病变,导致脊髓引流静脉动脉化,静脉高压,回流受阻,脊髓瘀血、水肿、变性等引起的一系列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1]。近年来,...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指脊神经根近端硬膜包绕处或其周围发生动静脉交通性病变,导致脊髓引流静脉动脉化,静脉高压,回流受阻,脊髓瘀血、水肿、变性等引起的一系列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1]。近年来,随着复合手术室的出现,可以将显微手术与脊髓造影完美结合,为更安全、微创地切除SDAVF瘘口提供了可能[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应用复合手术平台治疗1例SDAVF,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动静脉瘘 复合手术 神经根 静脉动脉化 静脉高压 回流受阻 髓造影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