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治疗1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卢皓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338-1339,共2页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最初用于偏瘫患者,通过刺激腓神经来纠正痉挛性足下垂,后来这一疗法被应用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来帮助,恢复站立及行走功能。在应用于下肢时,恢复改善步态的方法包括激股四头肌和腓神经从而产生屈曲形式的反应。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治疗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康复 腓神经
下载PDF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1例分析
2
作者 马合沙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跟腱反射 下肢肌力 外科治疗 关节活动 膝反射 右侧 右背部
下载PDF
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正才 普光民 高祥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2期85-85,88,共2页
目的:探讨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26例,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 目的:探讨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26例,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治疗后,Cobb角均明显矫正,椎体高度丢失参数、ASIA神经损伤评分等级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胸椎骨折脱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康复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陈罗西 敬竹子 +2 位作者 刘付龙 梁俊豪 任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化分组法(余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中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化分组法(余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中医特色功能训练。通过评估美国脊柱损伤学会运动评分(ASIA-M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10 m最快步行速度测试(10MWT)、6 min步行耐力测试(6MWT)、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Berg平衡量表(BBS)变化情况,分析2组康复效果。结果康复治疗4周时,观察组ASIA-M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6周、8周时,观察组10MWT均低于对照组(P<0.05),6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TUG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8周、12周时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有利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再生修复,促进患者步行能力、平衡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康复 中西医结合 针刺 中医特色功能训练 步行能力
下载PDF
针灸结合三氧直肠灌注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小便障碍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付崇 罗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9-74,共6页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三氧直肠灌注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小便障碍患者逼尿肌损伤修复及膀胱功能、应激状态和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治疗的8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小便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三氧直肠灌注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小便障碍患者逼尿肌损伤修复及膀胱功能、应激状态和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治疗的8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小便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三氧直肠灌注组43例,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三氧直肠灌注治疗;针灸联合组43例,三氧直肠灌注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记录两组患者每次排尿量、膀胱安全容量,给予患者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价,测定膀胱顺应性、充盈期膀胱压力、最大尿流速时逼尿肌压力,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针灸联合组总有效率较三氧直肠灌注组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较三氧直肠灌注组降低(P<0.01);膀胱安全容量、每次排尿量大于三氧直肠灌注组(P<0.01),I-QOL评分高于三氧直肠灌注组(P<0.01),LUTS评分少于三氧直肠灌注组(P<0.01);最大尿流速时逼尿肌压力、充盈期膀胱压力低于三氧直肠灌注组(P<0.05),膀胱顺应性高于三氧直肠灌注组(P<0.01);HSP70、ROS水平低于三氧直肠灌注组(P<0.05),SOD水平高于三氧直肠灌注组(P<0.01)。结论:针灸结合三氧直肠灌注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小便障碍患者,可抑制氧化应激,促进修复受损逼尿肌,改善尿动力学,提升膀胱功能、排尿功能、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直肠灌注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小便障碍 氧化应激状态 逼尿肌修复 膀胱功能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赵会哲 魏艳霞 张文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85-87,91,共4页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实施悬吊...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实施悬吊运动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两组均连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训练前后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下肢肌群表面肌电水平和自理能力[脊髓独立性评定(SCIM)]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BBS评分以及自我照顾能力、呼吸和括约肌管理能力、移动能力等SC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股四头肌、腓肠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表面肌电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应用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平衡功能评分、下肢肌群表面肌电水平和自理能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悬吊运动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等速肌力训练 悬吊运动训练 平衡功能 自理能力
下载PDF
电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在促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中的应用
7
作者 弓绍华 聂晓南 王冉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8-42,63,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联合电针治疗。观察2组肌力、下肢运动评分、下肢感觉评分、...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联合电针治疗。观察2组肌力、下肢运动评分、下肢感觉评分、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改良Ashworth量表(MAS)等级、步态参数、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力、下肢运动评分、下肢感觉评分、WISCIⅡ、MAS等级、步态参数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电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显著,能够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电针 功能性电刺激 肌力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吸气肌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闫平平 张丽娟 +2 位作者 朱春燕 范鹏鹏 匡乃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研究吸气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后存在尿潴留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实施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吸气肌训练)。观察两组膀胱功能... 目的研究吸气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后存在尿潴留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实施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吸气肌训练)。观察两组膀胱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强烈尿意时膀胱容积及压力、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膀胱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强烈尿意时膀胱容积及压力、残余尿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膀胱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强烈尿意时膀胱内压力、残余尿量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可改善不完全性SCI后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吸气肌训练 尿潴留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肖连根 樊光亚 +4 位作者 苏文硕 庞哲栋 陈晨 董黎强 安忠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96-100,共5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疗法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治疗的符合要求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44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疗法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治疗的符合要求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44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及电针,比较两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评分(ASI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视觉模拟评分(VAS)、肌电图F波引出率与离散度,于术后3天及8周各评价一次。结果术后3 d,两组患者在ASIA评分、MBI评分、VAS评分、F波离散度与引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两组上述指标较术后3 d均有改善,而试验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疗法可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与感觉功能,减轻病理性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多模式联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补阳还五汤 电针 肌电图F波
下载PDF
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效果
10
作者 万泉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接诊的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对...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接诊的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试验组采用电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量表评分、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运动、轻触觉和针刺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轻触觉和针刺觉评分高于治疗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2)。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疗法联合高压氧疗法治疗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效果确切,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电针 高压氧 男性
下载PDF
“互联网+康复”管理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雪梅 李威 +3 位作者 曾红 任凯 贺春燕 谢梅梅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738-742,共5页
目的 探讨“互联网+康复”延续管理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住院期间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后对照组电话回访,观... 目的 探讨“互联网+康复”延续管理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住院期间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后对照组电话回访,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康复”管理。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间歇导尿依从性评估量表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膀胱功能(膀胱安全容量、自排尿量、残余尿量),泌尿系B超、尿液细菌培养、血常规和肾功检查评价泌尿系统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输尿管反流、肾功能异常)。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膀胱功能、泌尿系统感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尿管反流、肾功能异常发生数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康复”延续管理能够提高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互联网+康复 膀胱功能
下载PDF
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楼亦文 李琳 陈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2,共9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胸腰段骨折所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除常规训练外,对照组进行稳定... 目的:分析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胸腰段骨折所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除常规训练外,对照组进行稳定表面躯干训练,观察组进行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比较两组的步态、下肢肌力、平衡功能、下肢功能、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结果:两组跨步长、步频、舒适步速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股四头肌、臀大肌、腘绳肌、胫前肌、腓肠肌肌力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静态睁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静态闭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均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均P<0.05);动态稳定极限范围及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下肢运动评分、Berg平衡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ASI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可有效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态及下肢肌力,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苏静 廖庆辉 +1 位作者 钟东梅 陈文坤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8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电针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分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电针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膀胱功能、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观察组膀胱功能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Ⅲ、Ⅳ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时间、膀胱功能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电针技术实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及膀胱功能复常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 经颅重复磁刺激 电针
下载PDF
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刘绪涛 王耀臣 +1 位作者 谢豪娜 董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55-3858,共4页
目的探讨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桂活血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 目的探讨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桂活血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肌力情况(MMT评分)、肌张力情况(MA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情况(LEMS、FAC评分)、平衡功能情况(BB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情况(BI评分)、神经功能相关因子(NT-3、NGF、BDNF)、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MASS评分降低(P<0.05),MMT评分、LEMS评分、FAC评分、BBS评分、BI评分、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可安全有效地增强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桂活血汤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悬吊训练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唐燕 陈家平 +4 位作者 李小帆 徐敏 王林娟 王林 涂元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8期105-109,共5页
目的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联合悬吊训练(SET)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的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ISCI患者分为联合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SET干预,... 目的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联合悬吊训练(SET)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的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ISCI患者分为联合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SET干预,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HF r TMS干预,两组均干预4周。评价临床疗效,比较干预前后脊髓功能独立性(FIM)、神经性疼痛程度(SF-MPQ)、独立生活能力(BI)平衡能力(BBS)、下肢功能(ASIA-LEMS)评分及步态参数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IM及BI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MPQ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BS、ASIA-LEM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步长、步速、步频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 r TMS联合SET治疗ISCI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脊髓功能独立性、平衡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降低神经性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悬吊训练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神经性疼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电针结合感应电辅助治疗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致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柯志钢 肖少华 韩肖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3-704,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感应电辅助治疗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致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段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尿潴留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感应电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电针治疗。采用膀胱功能积分标准评定...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感应电辅助治疗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致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段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尿潴留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感应电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电针治疗。采用膀胱功能积分标准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8%,对照组治愈率为2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膀胱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感应电辅助治疗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尿潴留具有治愈率高、膀胱功能恢复更好等优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感应电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尿潴留
原文传递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自发性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秉耀 游思维 鞠躬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自发性自主运动功能修复 机制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肌内效贴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痉挛状态的影响
18
作者 王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85-0088,共4页
对比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与单独使用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36例不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为期4周的rTMS治疗,... 对比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与单独使用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36例不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为期4周的rTMS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叠加肌内效贴。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患者下肢痉挛状态,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情况,并记录2组患者静息运动电位(RMT)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MA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MAS评分、MBI评亦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MEP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RMT则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MS联合肌内效贴能更有效地改善不完全性SCI患者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下肢痉挛状态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 肌内效贴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步行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11
19
作者 潘钰 郄淑燕 +5 位作者 刘畅 甄巧霞 刘晓磊 丁永红 杨等 邰志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2-665,共4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18例C2~T12节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IS D级)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8)。治疗组于Cz部位给予rTMS,对照组患者给予假刺激。两组...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18例C2~T12节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IS D级)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8)。治疗组于Cz部位给予rTMS,对照组患者给予假刺激。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比较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改良Ashworsh量表(MAS)、10 m步行速度、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和脊髓功能独立性评定(SCIM)。治疗后随访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LEMS、10 m步行速度、SCIM均有改善(P〈0.05),随访2周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仍有提高(P〈0.05);对照组随访2周与治疗前比较SCIM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EMS改善更多,随访2周LEMS仍优于对照组(P〈0.05);MAS、10 m步行速度、WISCIⅡ和SCIM治疗后及随访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TMS可进一步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 步行
下载PDF
益元灸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承梅 高玲莉 冯晓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观察益元灸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元灸20min/次,1次/天,6d/周,... 目的:观察益元灸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元灸20min/次,1次/天,6d/周,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超监测两组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并于8周后对两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彩超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对两组疗效分析显示:对照组有效率55%,治疗组有效率90%,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元灸是一种能够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减少并发症,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元灸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尿潴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