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1
1
作者 梁益建 孙善全 +1 位作者 汪克建 余维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脊髓慢性压迫实验动物模型,为探索脊髓受压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大鼠脊柱解剖结构特点自行设计一种大鼠脊髓压迫器,用以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模型。运用行为学、影像学、TTC、HE、Tunnel等方法,了解动...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脊髓慢性压迫实验动物模型,为探索脊髓受压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大鼠脊柱解剖结构特点自行设计一种大鼠脊髓压迫器,用以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模型。运用行为学、影像学、TTC、HE、Tunnel等方法,了解动物行为学变化及受压节段脊髓病理学改变,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脊髓压迫后渐次出现肌力减退、行动瘫痪;TTC结果显示,在各时段可见脊髓缺血范围与压迫时间及压迫强度相关;压迫后,脊髓出现组织水肿、神经元空泡化、白质疏网状改变及退行性变,以及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结论:⑴用大鼠脊髓压迫器制作的大鼠脊髓慢性压迫缺血性损伤模型,具有方法简单、科学、重复性强等特点;⑵脊髓压迫程度可根据实验目的不同进行调节;⑶本实验为脊髓压迫性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动物试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损伤 慢性压迫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脊髓腹侧压迫损伤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秋林 赵定麟 +5 位作者 邱广义 赵杰 李明 王秋根 张春才 侯铁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833-835,共3页
目的:研制一个理想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了大鼠T13 脊髓腹侧压迫模型,为了验证其稳定性,本研究将40 只大鼠随机分为6 组:对照组、假手术组、34-5g 压迫1 min 组、34-5g 压迫4 min ... 目的:研制一个理想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了大鼠T13 脊髓腹侧压迫模型,为了验证其稳定性,本研究将40 只大鼠随机分为6 组:对照组、假手术组、34-5g 压迫1 min 组、34-5g 压迫4 min 组、34-5g 压迫8 min 组、固定脊柱再以34-5g 压迫4 min 组,于伤后每天观察倾斜平面临界角,2 周观察神经功能评分,并观察了34-5g压迫8 min 组伤后30 min 、1h 、4h 、24h 、2 周的组织学特点。结果和结论:该模型具有可重复性、可定量、模拟临床、简便易行、经济易取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腹侧压迫 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脊髓腹侧压迫损伤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秋林 赵定麟 +5 位作者 邱广义 赵杰 李明 王秋根 张春才 侯铁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6-397,共2页
关键词 脊髓腹侧压迫损伤 动物模型 制备
下载PDF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9
4
作者 胡志俊 卞琴 +2 位作者 王拥军 刘梅 施杞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方法 应用平头不锈钢螺钉从大鼠C_4椎体前侧钻入压迫脊髓腹侧,术后保留螺钉30 d,并用联合行为评分(CBS)、神经电生理、光镜、电镜检查进行综合评判。结果 模型动物脊髓慢性压迫随着螺钉轻、... 目的 建立一种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方法 应用平头不锈钢螺钉从大鼠C_4椎体前侧钻入压迫脊髓腹侧,术后保留螺钉30 d,并用联合行为评分(CBS)、神经电生理、光镜、电镜检查进行综合评判。结果 模型动物脊髓慢性压迫随着螺钉轻、中、重程度的不同,其术后行为学、运动诱发电位(MEP)及组织学观察符合脊髓慢性压迫症病理改变的特点。结论 建立了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此模型制作简便,可重复性强,脊髓损伤能表现出不同的压迫深度,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病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慢性压迫损伤 动物模型 模型建立 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不同程度脊髓背侧压迫损伤模型大鼠脊髓损伤致伤器的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剑锋 冯世庆 +1 位作者 夏润福 闫金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56-2861,共6页
背景:随着对脊髓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不断设计出各种脊髓损伤模型,主要包括脊髓挫伤、重物坠击、脊髓压迫、化学灼伤、放射性损伤及激素横断半横断损伤等,然而各种制备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设计脊髓损伤致伤器并建立... 背景:随着对脊髓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不断设计出各种脊髓损伤模型,主要包括脊髓挫伤、重物坠击、脊髓压迫、化学灼伤、放射性损伤及激素横断半横断损伤等,然而各种制备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设计脊髓损伤致伤器并建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实验自行设计包括致伤部件及传动装置的脊髓损伤致伤器,利用不同致伤质量m1=10 g,m2=20 g,m3=30 g及时间T1=3 s,T2=5 s,造成不同质量×时间暨不同程度SD大鼠脊髓背侧压迫损伤,分为m1T1,m2T1,m3T1,m1T2,m2T2,m3T2共6组,并设假手术组进行对照。结果与结论:造模后各实验组BBB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m1T1组与其他各实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建模后8周m1T2组BBB评分高于与m2T2组及m3T2组(P<0.05)。建模后8周各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P<0.01)。除了m1T1组与m1T2组外,其他各组间建模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所有组建模后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结果证实,实验所设计的脊髓损伤致伤器可制备出不同程度的脊髓背侧压迫损伤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脑及脊髓损伤模型 脊髓损伤 背侧 压迫 机械性 致伤器 模型 SD大鼠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BBB评分
下载PDF
适合磁共振成像的羊颈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宗会迁 刘怀军 +3 位作者 刘记存 耿左军 李英 尚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的适合MRI研究的羊颈髓压迫损伤模型,并对其进行影像学和神经功能评价。方法12只20~25kg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通过椎间孔把导管球囊插入羊颈髓的硬膜外腔。手术10天后,实验组注入0.2ml生理盐水,持续...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的适合MRI研究的羊颈髓压迫损伤模型,并对其进行影像学和神经功能评价。方法12只20~25kg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通过椎间孔把导管球囊插入羊颈髓的硬膜外腔。手术10天后,实验组注入0.2ml生理盐水,持续压迫40天,对照组不注生理盐水。利用MRI、运动功能评分和病理学检查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MR影像表现为脊髓受压变扁,运动功能评分下降。病理学显示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有髓神经髓鞘部分板层状结构紊乱,部分明显分层。对照组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经颈椎间孔置入导管球囊制作的羊颈髓压迫性损伤的动物模型适合进行急性和慢性脊髓压迫性损伤的研究,为利用MR深入研究颈髓压迫症的病理生理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模型 动物 脊髓压迫损伤 球囊导管
下载PDF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宁斌 郑修军 胡有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6-318,共3页
关键词 慢性压迫脊髓损伤 制作方法 后纵韧带骨化(OPLL) 脊髓型颈椎病 动物模型建立 病理机制 胸椎管狭窄 基础研究 临床病例 实验研究 病理学 国内外
下载PDF
气垫导轨脊髓撞击损伤试验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涛 王光昶 +2 位作者 周继芳 张婷 张建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5期63-63,66,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合理的脊髓损伤模型,以进行脊髓损伤基础研究。方法:采用气垫导轨固定撞锤轨道,改变撞击方向,改进精确定位方式。结果:改进后可有效避免撞击的二次损伤,方便了控制的改进。结论:气垫导轨式脊髓撞击损伤试验模型制作简单经... 目的:建立一种合理的脊髓损伤模型,以进行脊髓损伤基础研究。方法:采用气垫导轨固定撞锤轨道,改变撞击方向,改进精确定位方式。结果:改进后可有效避免撞击的二次损伤,方便了控制的改进。结论:气垫导轨式脊髓撞击损伤试验模型制作简单经济,容易实现,便于推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垫导轨 脊髓损伤 撞击 试验模型
下载PDF
构建脊髓慢性压迫损伤模型大鼠巢蛋白的表达规律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凤祥 安春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7期6866-6870,共5页
背景:既往应用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难以达到一种慢性渐进性的压迫效果,与人体慢性脊髓压迫损伤机制有很大的不同。目的:构建一种新的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探究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损伤区域巢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Wistar大... 背景:既往应用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难以达到一种慢性渐进性的压迫效果,与人体慢性脊髓压迫损伤机制有很大的不同。目的:构建一种新的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探究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损伤区域巢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大鼠取下胸7、8椎板,植入压迫材料,形成慢性压迫脊髓损伤模型。植入后第1,3,7,14,28天,取压迫处脊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反转录PCR反应测定巢蛋白mRNA的表达,同时测量压迫段椎管直径及缓膨胀材料侵占厚度。结果与结论:随压迫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椎管侵占率逐渐增加,脊髓组织出现坏死等情况,大鼠BBB评分降低,压迫处脊髓组织中Nestin mRNA及蛋白表达至伤后7d时达到高峰,而后表达逐渐下降,说明实验成功建立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且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大鼠脊髓组织Nestin mRNA及蛋白呈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BBB评分 巢蛋白 反转录PCR
下载PDF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长嵩 安春厚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8-11,1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方法将慢性膨胀物于显微镜下植入大鼠T8∕9水平,随着压迫物的膨胀,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慢性压迫脊髓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手术后通过BBB评分进行行为学功能评定,检测压迫段脊髓病理标本及通过电...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方法将慢性膨胀物于显微镜下植入大鼠T8∕9水平,随着压迫物的膨胀,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慢性压迫脊髓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手术后通过BBB评分进行行为学功能评定,检测压迫段脊髓病理标本及通过电脑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凋亡启动基因P53。结果术后观察行为学、组织学、病理学上的改变,3者相符合。结论此模型较以往模型相比,具有制作简单,损伤程度可调整,脊髓损伤能表现出不同的压迫程度,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病理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 脊髓损伤 凋亡 动物模型 BBB评分
下载PDF
坐骨神经脉冲射频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及其镇痛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仁 冯智英 +2 位作者 李平 李红 李双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结扎处脉冲射频(PR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坐骨神经PRF镇痛机制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关系。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结扎处脉冲射频(PR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坐骨神经PRF镇痛机制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关系。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CCI假造模PRF假治疗组(SS组)、CCI假造模PRF治疗组(SP组)、CCI造模PRF假治疗组(CS组)和CCI造模PRF治疗组(CP组),每组10只。CCI造模成功后4d行PRF治疗,在坐骨神经结扎处行标准PRF (120s、42℃)。于CCI造模前1d (D0)及造模后1、3、5和7d (D1、D3、D5和D7)测定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疼痛行为学测试完成后(D7)取患侧L3~5脊髓背角,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Iba-1)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S组比较,CCI造模后不同时间点CS组大鼠患侧出现足外翻、跛行、脚趾弯曲聚拢和行走时抬足等行为学表现,MWT和TWL均明显下降(P<0.01),脊髓背角Iba-1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S组比较,CP组大鼠(D5和D7)PRF后足外翻、跛行、脚趾弯曲聚拢和行走时抬足等行为学变化明显缓解,MWT和TWL值明显升高(P<0.01),脊髓背角Ib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GFAP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PRF能有效缓解CCI模型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坐骨神经PRF可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脊髓背角
下载PDF
经皮硬膜外置管法建立绵羊急性颈脊髓损伤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轩 陈智 +2 位作者 王琨 何平 沈洪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应用经皮穿刺技术向硬膜外置入可扩张球囊导管,建立绵羊急性颈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方法成年雄性绵羊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0.6mL压迫组(B组)和1mL压迫组(C组),每组4只。所有动物均使用经皮穿刺鞘管,透视下自腰骶椎板间隙将3F... 目的应用经皮穿刺技术向硬膜外置入可扩张球囊导管,建立绵羊急性颈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方法成年雄性绵羊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0.6mL压迫组(B组)和1mL压迫组(C组),每组4只。所有动物均使用经皮穿刺鞘管,透视下自腰骶椎板间隙将3Fr球囊导管置入硬膜外,并输送至C6/7水平。1周后B、C组动物分别以0.6和1mL容量扩张导管球囊,持续压迫颈髓1h后撤除;A组动物不作处理。各组动物均在穿刺操作及球囊扩张前后接受CT和MRI检查,计算球囊导管的椎管侵占率,并采用改良Tarlov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分别于球囊扩张后24h及48h处死每组各2只动物,取压迫节段颈髓送病理检查。结果所有动物均顺利置管。CT检查测得置管后A、B、C组椎管侵占率(%)依次为9.1±0.2、9.1±0.2和8.9±0.2。扩张球囊后B、C组椎管侵占率(%)分别增加到45.5±2.5和78.3±2.3。MRI检查提示扩张的球囊对颈髓腹侧形成压迫。置管后各组动物神经功能正常,扩张球囊后B、C组出现后肢运动减退,且与扩张容量相关。病理结果提示B、C组在球囊扩张24h后,C6/7水平脊髓灰质前角神经元数量减少,胞体缩小,白质轻度脱髓鞘,部分轴突空泡样变;压迫48h后,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结论经皮置管技术避免了对脊髓周围正常组织的破坏,是一种能够模拟临床实际致伤机制的急性颈脊髓损伤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硬膜外球囊导管 球囊压迫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实验治疗学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兵 张政 +2 位作者 李华南 孟玮 余日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59-1562,共4页
脊髓损伤的机制和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治疗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动物模型的复制为开展脊髓损伤的实验治疗学研究起了很关键的作用。该文就国内外已经建立的脊髓挫伤、压迫损伤、横断损伤、缺血损伤、牵张损伤和化学损伤等模型的进展... 脊髓损伤的机制和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治疗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动物模型的复制为开展脊髓损伤的实验治疗学研究起了很关键的作用。该文就国内外已经建立的脊髓挫伤、压迫损伤、横断损伤、缺血损伤、牵张损伤和化学损伤等模型的进展作系统综述,同时列举了这些模型在实验治疗学上的应用,为实验性新药的筛选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挫伤模型 压迫损伤模型 横断损伤模型 实验治疗学
下载PDF
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旭 陈安民 +2 位作者 孙正义 黄建明 刘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6-1017,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并研究GFAP与压迫程度的关系,以及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制作Wistar大鼠CCSCI模型,分成A组(假手术对照组)、B组(椎管侵占率25%压迫组)和C组(椎管侵占率50...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并研究GFAP与压迫程度的关系,以及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制作Wistar大鼠CCSCI模型,分成A组(假手术对照组)、B组(椎管侵占率25%压迫组)和C组(椎管侵占率50%压迫组),结合大鼠的生物行为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于术后1、2、3、5、8、12周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GFAP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差异。结果:GFAP表达在3周时达高峰,同时间点A组表达最低,C组最高。BBB评分显示术后3周内压迫组脊髓功能恢复较快。结论:GFAP在CCSCI中的表达水平与压迫程度有关,适度的GFAP表达增高和胶质化反应有助于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脊髓损伤 模型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压迫程度:脊髓功能恢复
下载PDF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琴 刘强 +1 位作者 韩继明 杨彦玲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9期100-102,共3页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与其他疾病有很大不同,本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岁,男女性别比为3.8∶1。脊髓损伤不仅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产生巨大的影响,还会对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近年来,脊髓损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其...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与其他疾病有很大不同,本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岁,男女性别比为3.8∶1。脊髓损伤不仅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产生巨大的影响,还会对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近年来,脊髓损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其损伤和恢复机制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1-6]。进行脊髓损伤基础研究的前提就是建立一个适宜的脊髓损伤模型。近年来,各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对脊髓损伤复杂的病理机制及损伤后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模型 挫伤 压迫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切割损伤 光化学损伤
下载PDF
脊髓损伤模型制备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雷 裴福兴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594-595,共2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模型 制备方法 脊髓压迫损伤 脊髓前角
下载PDF
急性马尾神经压迫模型的脊髓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展 李浩鹏 +4 位作者 贺西京 郝定均 张堃 陈明霞 雷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0期5973-5978,共6页
背景:动物实验发现,压迫马尾神经可导致腰骶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凋亡。目的:观察急性马尾神经压迫后家犬相应脊髓节段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27只犬随机分为9组,每组3组,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7个实验组在L6椎板下硬膜外脂肪上方置... 背景:动物实验发现,压迫马尾神经可导致腰骶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凋亡。目的:观察急性马尾神经压迫后家犬相应脊髓节段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27只犬随机分为9组,每组3组,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7个实验组在L6椎板下硬膜外脂肪上方置入空水囊,进行注水压迫,压迫时间分别设置为4,8,12,24,48,72,168 h;假手术组只置入空水囊,不进行注水压迫。达到压迫时间后,取马尾神经发出段脊髓及相邻头端脊髓,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1)光镜观察结果:压迫4-48 h,脊髓前角前运动神经元未见明显改变;压迫72 h后,观察到运动神经元体积减小,细胞膜皱缩,与周围组织分离,细胞均质浓染;压迫168 h可见运动神经元消失,但相邻头端脊髓切片未见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异常;(2)电镜观察结果:压迫12 h,脊髓组织开始肿胀,随压迫时间的延长,脊髓组织肿胀加重,胶质细胞肿胀明显,至168 h时髓鞘板层结构溶解,轴突空泡化,轴浆外溢,有炎性损伤特征样改变;(3)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检测结果:压迫12 h开始出现凋亡,随后逐渐增多,至168 h仍呈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神经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马尾神经 急性压迫 脊髓组织 凋亡 继发性炎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持续性脊髓压迫对脊髓损伤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迎春 冯虎 +1 位作者 张轶 汤押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脊髓压迫时间对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以大脑皮层诱发电位(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自行设计一种犬的运动—静止压迫型SCI模型,选择T13为损伤中心,压迫脊髓,当 CSEP波幅下降达基础值的 50%时,维持静止压迫。...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脊髓压迫时间对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以大脑皮层诱发电位(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自行设计一种犬的运动—静止压迫型SCI模型,选择T13为损伤中心,压迫脊髓,当 CSEP波幅下降达基础值的 50%时,维持静止压迫。将28只犬随机分为A、B、C、D 4组,A、B、C组脊髓分别受压30 min、90 min和180 min,D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动物的组织病理学、影像学和行为学变化。结果 损伤组脊髓组织学均有损害,MRI显示损害程度随脊髓受压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 P<0.01);至术后28 d,各损伤组动物后肢功能均有恢复,BBB分级评分法评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SCI后持续性脊髓压迫能加重损伤程度,应尽早解除脊髓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脊髓损伤(SCI) 持续性脊髓压迫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下载PDF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银峰 王雪松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4期281-283,共3页
脊髓损伤研究进展相对缓慢,预后难以预料,主要是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认识也不全面,动物神经系统与人类神经系统的差异造成了动物模型与人类损伤的差异,因而选用合适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对于研究脊髓损伤再生与修复显得... 脊髓损伤研究进展相对缓慢,预后难以预料,主要是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认识也不全面,动物神经系统与人类神经系统的差异造成了动物模型与人类损伤的差异,因而选用合适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对于研究脊髓损伤再生与修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很多种脊髓损伤模型较好的模拟了不同脊髓损伤的形式,本文就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撞击伤 缺血损伤 横断损伤 脊髓压迫 光化学诱导型 牵张性模型
下载PDF
大鼠慢性渐进分级压迫脊髓损伤的神经细胞凋亡
20
作者 齐伟力 周强 孔抗美 《西藏医药》 1999年第S1期3-3,共1页
目的:探索不同程度慢性压迫脊髓损伤后的各种神经细胞凋亡现象。方法:采用T9椎板切除后还渐进分级压迫装置,多次不同程度旋进螺钉造成39只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应用Feulgen染色、TUNEL技术观察了不同程度慢性压迫性... 目的:探索不同程度慢性压迫脊髓损伤后的各种神经细胞凋亡现象。方法:采用T9椎板切除后还渐进分级压迫装置,多次不同程度旋进螺钉造成39只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应用Feulgen染色、TUNEL技术观察了不同程度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直接受压区各种神经细胞凋亡的特点。结果:三个月后试验组动物椎管内螺钉形成12.3-82.5%的侵占率。根据椎管侵占率分成轻度压迫组(椎管侵占率<30%)、中度压迫组(30-60%);重度压迫组(>60%)。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三组动物基本再现了轻、中、重度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的病理学特点。不同程度损伤直接受压段中,中度损伤的凋亡现象最为显著,重度损伤组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更为显著,三组的神经细胞凋亡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白质纵向传导束上脱髓鞘的区域,主要为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也存在少量凋亡现象,分布在Ⅲ─Ⅳ板层,主要集中在后角。假手术对照组未发现凋亡现象。结论: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变性坏死同时存在,凋亡是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继发性病理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中度慢性压迫性损伤中,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是损伤后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可能是白质脱髓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凋亡 慢性压迫脊髓损伤 大鼠 神经元 少突胶质细胞 FEULGEN染色 实验动物模型 组织病理学检查 医科大学 TUNEL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