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入路术后轴性症状治疗进展
1
作者 刘卫义 鄢裕 鄢卫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38-140,共3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脊柱外科较为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患,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患者由于脊髓神经长期受压等原因,术后仍存在颈肩部酸胀疼痛、麻木、胸腹部紧束感等症状,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 脊髓型颈椎病是脊柱外科较为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患,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患者由于脊髓神经长期受压等原因,术后仍存在颈肩部酸胀疼痛、麻木、胸腹部紧束感等症状,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中医学采用多种疗法治疗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近年取得满意效果,或联用西药效果显著。文章就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康复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脊椎病 颈前入路术 轴性症状 治疗进展
下载PDF
需手术干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odic改变及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浩 孙鹏 +4 位作者 周炜 凡进 王维东 万博文 殷国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73-976,共4页
目的:探讨需手术干预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椎MRI图像上Modic改变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5月-2013年3月在本院住院手术的133例CSM患者,收集术前MRI及颈椎过伸过屈位片,评判Modic改变的发生情况,并测算椎管有效容积(... 目的:探讨需手术干预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椎MRI图像上Modic改变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5月-2013年3月在本院住院手术的133例CSM患者,收集术前MRI及颈椎过伸过屈位片,评判Modic改变的发生情况,并测算椎管有效容积(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测量颈椎动力位片上颈椎总活动度(total angle of motion,TAM)和病变节段活动度(segmental angle of motion,SAM)。用秩和检验做临床相关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需要手术干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Modic改变发生率为51.1%。高龄(〉60岁),后伸活动度增加,椎管狭窄较严重的患者,Modic改变的发生率较高。病史长短和性别与Modic改变无相关性。结论:高龄、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较严重椎管狭窄以及颈椎局部过伸位活动度增加,和颈椎Modic改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脊椎病 MODIC改变 活动度 颈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规范化康复护理对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翠萍 蒋耀颖 温世锋 《广州医药》 2020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康复护理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康复护理措施。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1、3、... 目的探讨规范化康复护理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康复护理措施。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进行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JOA评分、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以及记录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颈椎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脊髓功能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颈椎功能残障指数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术后脊髓、颈椎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脊椎病 规范化康复护理 颈椎功能恢复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不同手术入路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南军 元虎 李康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0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前后不同手术入路的方法,寻求较好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人。患者无发育性椎管狭窄,无后纵韧带骨化,采用前路手... 目的探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前后不同手术入路的方法,寻求较好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人。患者无发育性椎管狭窄,无后纵韧带骨化,采用前路手术方式,为实验组。患者无颈椎后凸畸形,采用后路手术方式,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JOA评分改善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与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JOA评分升高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的手术治疗中,前入路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颈椎病变对于脊髓的压迫,有效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 前后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宏涛 贺西京 +2 位作者 冯宏伟 鲁驷原 肖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25期2815-281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109例多节段CSM患者依照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前路组(n=38)、后路组(n=34)、联合入路组(n=37),比较3组治疗效果,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JOA评分、症...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109例多节段CSM患者依照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前路组(n=38)、后路组(n=34)、联合入路组(n=37),比较3组治疗效果,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JOA评分、症状消失时间、膨胀回复率。结果联合入路组的临床优良率、随访JOA评分、症状消失时间、膨胀回复率优于前路组和后路组(P均<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则高于前路组和后路组(P均<0.05);前路组和后路组在临床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路组随访JOA评分、膨胀回复率优于后路组(P均<0.05)。结论前入路、后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均是治疗多节段CSM的有效方法;前入路手术减压效果更好,后入路手术风险小、费用少,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加压效果好、稳定性更强,但是需要有效控制手术时间,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建议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提高优良率和JOA评分,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脊椎病 多节段 手术入路 椎板成形术
下载PDF
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研究概况 被引量:6
6
作者 梁满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3期52-53,共2页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检索近年关于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研究的相关文献,对近年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辨证取穴,临床除毫针针刺,多配合电针、...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检索近年关于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研究的相关文献,对近年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辨证取穴,临床除毫针针刺,多配合电针、火针、温针灸、针刀、推拿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针灸可以消除水肿、解除肌肉痉挛、减轻对神经的刺激和压迫,故对于改善疼痛、麻木等症状效果显著。当前在头针、耳针、腹针、腕踝针等疗法上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亦存在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缺乏远期随访、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等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实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脊椎病 针灸 综述
下载PDF
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曾海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7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治疗脊髓型脊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2/2015-01我院收治的82例脊髓型脊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实施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治疗脊髓型脊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2/2015-01我院收治的82例脊髓型脊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实施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较对照组70.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VAS评分无差异,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推拿联合中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控制疼痛感,减轻痛苦,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脊椎病 中药治疗 针灸推拿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参数及比值定量评估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文静 罗凛 +1 位作者 汪青山 叶振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12期2267-2268,227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推拿治疗前、治疗后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参数、参数比值变化的特点,及其定量评估手法推拿CSM疗效的价值。方法:对30例早中期CSM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手法推拿治疗前、治疗后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参数、参数比值变化的特点,及其定量评估手法推拿CSM疗效的价值。方法:对30例早中期CSM患者进行4周手法治疗,评估临床疗效。CSM患者治疗前、后接受MRI DTI检查,测量颈脊髓最大受压节段和C1,2节段的各向异性分数(anisotropy fraction,FA)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计算CSM患者颈髓最大受压层面参数与自身C1,2节段参数的比值,获得FA比值、ADC比值。结果:CSM患者手法治疗前、后FA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t=-2.421,P<0.05),FA值、ADC值及ADC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治疗后CSM患者FA比值升高,提示患者脊髓功能改善。FA比值可以量化手法治疗效果,有助于客观评价颈椎病手法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脊髓型脊椎病 弥散张量成像 表面扩散系数 各向异性分数 比值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参数及参数比值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文静 张傲 +2 位作者 汪青山 陈对梅 叶振中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49-655,共7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参数特征及其用于判断脊髓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CSM患者44例为CSM组,以同期本院因体检或其他原因行颈椎MRI检查且结果显示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参数特征及其用于判断脊髓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CSM患者44例为CSM组,以同期本院因体检或其他原因行颈椎MRI检查且结果显示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均接受颈脊髓MRI常规检查和DTI检查。CSM组进行脊髓损伤程度评价,按日本矫外科协会(JOA)评分分为轻、中、重度组,测量颈脊髓最大受压节段和C_(1,2)节段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计算最大受压节段与C_(1,2)节段的ADC比值和FA比值。对照组测量C_(1,2)、C_(3,4)、C_(4,5)、C_(5,6)、C_(6,7)节段ADC值、FA值,计算相应部位与C_(1,2)节段的ADC比值和FA比值。探讨DTI相关参数FA值、FA比值、ADC值及ADC比值对CSM患者脊髓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颈髓FA值在C_(1,2)节段较低,C_(3,4)节段最高,C_(3,4)~C_(6,7)节段FA值及FA比值呈下降趋势(F=9.850,P<0.05);颈髓ADC值在C_(1,2)节段较高,C_(3,4)节段最低,而C_(3,4)~C_(6,7)节段ADC值及ADC比值呈上升趋势(F=19.590,P<0.05)。对照组及不同脊髓损伤程度CSM组颈髓FA值、FA比值、ADC值、ADC比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增加FA值及FA比值均逐渐降低,ADC值及ADC比值均逐渐升高。对照组及不同脊髓损伤程度CSM组FA值、FA比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M患者中,轻度组与中度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ADC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中度、重度组ADC比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TI相关参数及参数比值可以量化CSM患者脊髓功能受损程度,反应病情严重程度。FA比值及ADC比值对于诊断CSM和判断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各向异性分数 脊髓型脊椎病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剑军 傅曙光 +1 位作者 熊建卫 谢静波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5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颈椎Cobb角、VAS评分、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bb角及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引流量及出血量,改善患者Cobb角及神经功能,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 显微镜 传统内固定术 脊髓型脊椎病
下载PDF
MRI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在手法推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估应用研究
11
作者 陈文静 罗凛 叶振中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4期10-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手法推拿治疗前后CSM患者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的变化特点,从而定量评价手法推拿对CSM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CSM患者进行2周手法治疗,评估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行MRI检查,测量并分析C_(3/4)、C_(4/5)、C_(5/6)、C_(6/7)水平4组共12... 目的:探讨手法推拿治疗前后CSM患者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的变化特点,从而定量评价手法推拿对CSM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CSM患者进行2周手法治疗,评估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行MRI检查,测量并分析C_(3/4)、C_(4/5)、C_(5/6)、C_(6/7)水平4组共120个节段的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变化。结果:病变节段(66.7%,80例/120例)脊髓/硬脊膜囊面积比值手法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节段(33.3%,40例/120例)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后CSM患者病变节段颈髓的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减小,椎管容量增加,脊髓受压情况减轻,症状改善,MRI颈髓的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能定量评价手法推拿对脊髓髓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磁共振成像 脊髓型脊椎病 脊髓/硬脊膜囊 比值 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