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外视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志鹏 熊承杰 +3 位作者 杨赛 姚亚伟 朱方强 徐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3D外视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6月3D外视镜辅助ACDF治疗的15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16个月,平均(14.40±1.45)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 目的探讨3D外视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6月3D外视镜辅助ACDF治疗的15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16个月,平均(14.40±1.45)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结果所有病人均在3D外视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11.33±17.88)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平均(44.67±28.50)ml。末次随访JOA评分[(14.27±1.03)分]较术前[(9.60±1.68)分]明显增加(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在50%~80%,平均(63.41±9.54)%;其中优3例,良12例,优良率为100%。所有病人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3D外视镜辅助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够提供良好的放大和照明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3D视镜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
下载PDF
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志东 江晓兵 +3 位作者 梁德 张顺聪 姚珍松 孙志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01-303,310,共4页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术后加服补气通络胶囊...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术后加服补气通络胶囊(主要由人参、当归、丹参、川芎等中药组成)治疗。两组均定期随访(术后1、3、6个月和1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定计分法(17分制)评定脊髓功能及复查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侧位片,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椎间植骨融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根据JOA分值改善率进行评比,对照组术后优36例,良15例,一般9例,差2例,优良率为82.3%;治疗组术后优31例,良13例,一般6例,差0例,优良率为88.0%;两组比较,术后6个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植骨融合率均达到100%。【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良好疗效;补气通络胶囊对其临床疗效能够起到强化作用,有利于患者的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外科学 脊髓型颈椎病/中药疗法 补气通络胶囊/治疗应用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进展
3
作者 曾海峰 杨开舜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8期1199-1201,共3页
近年来.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及颈椎病的治疗均有了重大发展,许多医院均开展了该类手术,同时,也伴随了许多疗效不佳和并发症的出现。颈椎病病变较为复杂,其发病原理、病理改变、病变变化过程、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临床效果等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及颈椎病的治疗均有了重大发展,许多医院均开展了该类手术,同时,也伴随了许多疗效不佳和并发症的出现。颈椎病病变较为复杂,其发病原理、病理改变、病变变化过程、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临床效果等一系列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颈椎 科学 综述
下载PDF
颈椎前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1
4
作者 巩陈 申才良 +2 位作者 董福龙 郑军 汪卫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1-794,共4页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和长节段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累及≥3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6例,其中18例采用分节段单个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其它椎间盘单独切除植骨内固定术(A...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和长节段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累及≥3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6例,其中18例采用分节段单个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其它椎间盘单独切除植骨内固定术(A组),即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另18例采用≥2个椎体一起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长节段钢板内固定术(B组),即长节段减压植骨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率、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生理弧度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内固定均未发生问题,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随访角度丢失率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植骨融合率在术后6个月时为100%,A组术后4个月植骨均融合,B组有2例到术后6个月时融合。两组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颈椎间盘切除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具有相对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椎体骨质保留多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科学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便携步态分析量化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步态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艳成 夏群 +4 位作者 胡永成 张继东 白剑强 吉宁 张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774-1779,共6页
背景:步态改变是脊髓型颈椎病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手术指征;传统的三维步态实验室因操作复杂和耗时费力等原因,无法真正应用于临床前沿。近些年,基于微型传感器的便携式步态分析设备逐渐兴起和发展,部分经过了临床应用验证,使患者在病房里... 背景:步态改变是脊髓型颈椎病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手术指征;传统的三维步态实验室因操作复杂和耗时费力等原因,无法真正应用于临床前沿。近些年,基于微型传感器的便携式步态分析设备逐渐兴起和发展,部分经过了临床应用验证,使患者在病房里进行步态分析成为现实。目的:以便携式步态分析仪量化评估脊髓型颈椎病的步态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3至11月连续住院治疗的15例伴有步态异常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患者组,同期30例健康受试者纳入对照组。受试者佩戴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在30 m的平地上来回自由行走120 m进行检测,共12个步态参数纳入研究,包括7个常用步态参数:单腿站立时间、双腿站立时间、步态周期时间、速度、步频、步长、跨步长及5个新定义的步态参数:拔腿强度、摆腿强度、地面反冲、足落地控制和摆动前期角度。3例患者接受常规颈椎减压,治疗后1周佩戴颈托下地后再次进行步态测试。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患者的双腿站立时间和步态周期明显延长(P<0.05),速度、步频、步长、跨步长、摆腿强度、地面反冲、足落地控制和摆动前期角度明显减小(P<0.05),而单腿站立时间和拔腿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例手术患者治疗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改善率32.5%,摆腿强度在图形上可见明显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日本骨科学会评分与所有12项检测的步态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便携式步态分析仪能够有效检测测量伴有步态异常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理步态,可协助客观量化评估下肢神经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脊髓型颈椎 便携式步态分析仪 步态异常 步态 下肢神经功能 日本骨科学会评分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RI测量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付昌马 陈惠德 +1 位作者 汤健 吴毅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2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 RI测量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标准的相关性,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004-06/2005-0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 RI测量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标准的相关性,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004-06/2005-0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门诊和住院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划分为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0~12分)18例,脊髓型颈椎病轻度组(13~17分)12例。以2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中IgG、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并对椎间盘高度、椎体水平硬膜囊中矢径、椎体水平脊髓中矢径、椎体水平硬膜囊前间隙等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20例血清中IgG、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采用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对各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程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各部位椎间盘高度、椎体水平硬膜囊中矢径、椎体水平脊髓中矢径、椎体水平硬膜囊前间隙的比较:与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比较,轻度组以上各指标均基本相近(t=0.45~0.90,P>0.05;t=0.09~0.89,P>0.05;t=0.23~0.66,P>0.05;t=0.31~0.94,P>0.05)。②不同程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比较:与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轻度组IgG含量明显降低(t=0.02,P<0.05),而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基本相近(t=0.11~0.42,P>0.05)。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轻度组IgG含量明显升高(t=0.00,P<0.01),而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基本相近(t=0.15~0.78,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 RI测量指标反映出的脊髓受压迫程度与临床症状不一致,其自身免疫水平可能影响到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的高低,提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自身免疫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 免疫球蛋白类 颈椎 脊髓压迫症/外科学 核磁共振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术前MRI信号变化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广忠 陈静 +2 位作者 段丽莎 张斌 李晓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7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前脊髓MRI的T2WI高信号的类型是否可预测椎体次全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行椎体次全切除术的CSM患者的术前颈髓矢状位T1WI与T2WI信号的改变,采用Nurick分级的改变程度来评价CS...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前脊髓MRI的T2WI高信号的类型是否可预测椎体次全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行椎体次全切除术的CSM患者的术前颈髓矢状位T1WI与T2WI信号的改变,采用Nurick分级的改变程度来评价CSM的术后疗效,并对Nurick分级变化≥I级或NurickO~I级病例与T2WI信号类型进行10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4例(15.2%)为0型,48例(32.4%)为I型,36例(24.3%)为Ⅱ型;术前Nurick4~5级和Ⅱ型信号与术后治愈的可能性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T1WI低信号仅见于Ⅱ型信号患者,在36例Ⅱ型信号患者中,15例出现T1WI低信号且与术后治愈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结论】Ⅱ型信号与CSM患者治愈的可能性存在负相关,而在Ⅱ型信号的病例中T1WI低信号可作为预测术后低治愈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科学 磁共振成像 预后
下载PDF
后路和前路联合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文元 李宝俊 +5 位作者 申勇 董玉昌 阎锁洲 赵冰 王磊 关小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观察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方法采用该技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94例,JOA评分及Nurick分级评定手术效果,X线判断椎间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随访84... 目的观察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方法采用该技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94例,JOA评分及Nurick分级评定手术效果,X线判断椎间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随访84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6.7±2.3)个月。术后JOA评分从术前(7.3±1.7)分提高到了(16.2±0.8)分(P<0.05),改善率为91.8%;Nurick分级从术前的(2.8±1.2)级改善到术后的(0.7±0.8)级(P<0.05)。X线检查证实前路植骨块及其内固定材料无松动、移位、脱落、下沉。术后5个月,前路植骨开始融合,最终随访融合率为93.25%。结论采用该技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随访观察证实临床效果良好,减少了因单纯前路手术而导致的截瘫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科学 脊髓压迫症 椎板成形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星火 杨述华 +5 位作者 杨操 李进 许伟华 王晶 叶树楠 刘小云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寻找防治对策。方法对9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其中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16例,前路减压TFC椎间融合24例,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56例。观...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寻找防治对策。方法对9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其中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16例,前路减压TFC椎间融合24例,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56例。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9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6~84(66±14)个月。发生并发症40例(51例次),发生率为41.7%。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喉上神经损伤2例,硬膜破裂1例,植骨块移位1例,谵妄9例,C5神经麻痹6例,经过相应的对症处理均获得痊愈。远期并发症主要为邻近节段退变32例。4例出现新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其中2例再次行前路手术,术后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颈椎前路手术伴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手术效果,尤其是邻近节段退变,临床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经颈椎前路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正明 张根福 +3 位作者 鲍丰 赖震 吴汝平 丁必成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PCB)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经颈椎前路PCB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5例,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影像学资料及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5例随访6-2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未... 目的探讨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PCB)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经颈椎前路PCB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5例,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影像学资料及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5例随访6-2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植骨坍塌,植骨挤出、压入椎管或椎间隙等植骨部位相关的并发症,供骨部位未发生血肿或感染,1例发生1枚螺钉松动。JOA评分:术前6-10分,平均8.7分;术后2周10-15分,平均14.8分;末次随访12-17分,平均15.7分;改善率为73.2%。参照Ch iles et al疗效评定标准:优6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结论PCB可提供即刻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和良好的植骨融合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科学 椎间盘摘除术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加颈椎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伟东 曹根洪 +1 位作者 童培建 肖鲁伟 《中医正骨》 2006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颈椎/外科学 脊髓型颈椎 椎板切除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晓建 金峥 +3 位作者 金正帅 张宁 胡志毅 韦永中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 评价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33例患者中,14例行多节段椎间盘摘除、植骨前路钢板固定;19例行椎体次全切除长条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33例术前JOA评分2~14(8.88±0... 目的 评价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33例患者中,14例行多节段椎间盘摘除、植骨前路钢板固定;19例行椎体次全切除长条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33例术前JOA评分2~14(8.88±0.64)分,术后最终随访时8~16(14.10±0.39)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优良21例,好转11例,加重1例.术后改善率10%~93%,平均61%.结论 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不伴有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科学 前路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峰 贾长青 +1 位作者 赵嘉国 张圣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手术方法,以提高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3年来行颈前路及后路手术的32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43例;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111例;颈椎后路...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手术方法,以提高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3年来行颈前路及后路手术的32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43例;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111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75例。采用JOA评分,分析患者术后改善率。【结果】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后改善率分别为81.4%,83.3%,77.2%。【结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法,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改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科学 脊髓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Cage植入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3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生 郭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植入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3例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解剖型Cage同种异体骨植入钛板内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00min,出血量平均60ml,平...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植入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3例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解剖型Cage同种异体骨植入钛板内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00min,出血量平均60ml,平均住院时间7d。术前JOA评分为8.43分,随访3个月后JOA评分为14.7分,平均改善率为83.2%。结论: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解剖型Cage同种异体骨植入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术中显露充分,减压彻底,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科学 显微镜检查 脊柱融合术 固定 减压术 假体和植入物
下载PDF
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国华 黄象望 +3 位作者 刘斌 刘向阳 肖晟 张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7期1307-1309,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经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59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病例,其中29例行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试验组),30例行经... 【目的】对比研究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经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59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病例,其中29例行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试验组),30例行经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对照组)。比较并评价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12个月时JOA评分,颈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5年,平均18个月,两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ROM较术前无显著改变(P〉0.05),对照组术后12个月ROM较术前减小(P〈0.05),且显著小于试验组(P〈0.01)。两组患者Odom评定满意率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果]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经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早、中期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然而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能有效保留颈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科学 脊柱融合术 颈椎 科学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华 杜远立 +2 位作者 向选平 陈波 邓桂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 4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MP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MP组在术中和术后1、2、3d应用MP,对照组仅行手术...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 4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MP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MP组在术中和术后1、2、3d应用MP,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d、2周、1个月分别用JO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应用MP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2周、1个月时,治疗组JOA评分分别为(9.53±2.38)分、(11.21±3.15)分、(12.27±2.27)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MP,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优于未用MP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颈椎病/科学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髓内MRI信号异常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向全 郑忠 +1 位作者 林勤 李超雄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异常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指标,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异常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指标,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和体感诱发电位作(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的变化,分析异常MRI信号与IONM变化的关系。【方法】共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50例异常MRI信号的CSM患者临床及IONM数据,根据其信号特征分为两组。A组:T2WIs高信号(120例);B组:T2WIs高信号同时T1WIs低信号(30例)。记录手术重要节点的IONM数据。【结果】A组:9例IONM改变,1例暂时性神经损伤,无新发永久神经损伤;B组:18例IONM改变,5例暂时性神经损伤,2例新发永久性神经损伤。两组间IONM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Ps,5/120vs12/30,P<0.05;SEPs,4/120vs6/30,P<0.05)。此外,B组减压前后IONM波幅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Ps,(134±30.2)μVvs(65±26.2)μV,P<0.05;SEPs,(2.4±0.9)μVvs(1.3±0.7)μV,P<0.05]。【结论】CSM患者T2WIs高信号同时T1WIs低信号比单独T2WIs高信号更易出现IONM改变,从而导致神经损伤的发生。在CSM脊髓减压过程中要注意IONM改变,必要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术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病/并发症 颈椎病/科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失误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永冲 王少波 刘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提高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疗效 ,避免手术失误。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 CSM手术失误原因 ,并对其施行了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其中 9例得到了随访 ,随访时间 2周~ 8个月。结果  CSM伴发育性颈椎狭窄(DCS)组 6例 ,JOA评分平... 目的 提高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疗效 ,避免手术失误。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 CSM手术失误原因 ,并对其施行了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其中 9例得到了随访 ,随访时间 2周~ 8个月。结果  CSM伴发育性颈椎狭窄(DCS)组 6例 ,JOA评分平均改善率 6 3.5 3%。 CSM伴后纵韧带骨化 (OPL L )组 3例 ,JOA评分平均改善率 73.6 6 % ,获得满意疗效。失误原因有三方面 :1CSM伴 DCM后路单开门范围不够 ,应从 C3 ~ C7,而不是 C3 ~ C5。 2 CSM伴 OPL L连续型、节段型 ,经前路减压不彻底 ,且有脊髓损伤的危险。 3神经根型颈椎病 ,不宜按 CSM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论 正确选择适应证和严格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科学 CSM 手术失败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翘璇 陈淑贤 +3 位作者 曾小芳 江淜 田真 彭贤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2398-2398,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病/科学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护理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家文 王德加 蔡宏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单节段聲髓型颈椎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开放椎间盘切除术)和观察组(行显微镜辅助椎间盘切除术)各23例,...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单节段聲髓型颈椎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开放椎间盘切除术)和观察组(行显微镜辅助椎间盘切除术)各23例,所有患者在椎间盘切除后均给予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彩像学表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Cobbs角、椎间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与传统开放手术同样良好的减压效果,而且具有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可作为脊髓型颈椎病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科学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