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外科手术术后精神障碍病人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及发病机制探讨
1
作者 乌拉别克·毛力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65-68,共4页
探讨脊髓外科手术术后精神障碍病人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105例脊髓外科手术病人,测定其术前、术中、术后脑脊液和外周血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 探讨脊髓外科手术术后精神障碍病人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105例脊髓外科手术病人,测定其术前、术中、术后脑脊液和外周血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Ach)、皮质醇(Cor)水平。根据有无出现术后精神障碍将其分为阳性组(n37)和阴性组(n68)。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中及术后外周血DA、5-HT、NE明显下降(P<0.05),术后Co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术中比较,术后外周血DA、Cor明显升高(P<0.05),5-HT、NE明显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术中及术后脑脊液中DA、5-HT、NE、Ach明显下降(P<0.05),术后Co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术中比较,术后脑脊液中DA、Cor明显升高(P<0.05),5-HT、NE明显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与脑脊液中DA、5-HT、NE、Cor水平呈正相关(r0.814,P<0.05),GABA、Ach水平无相关性(r0.203,P>0.05)。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术前脑脊液DA、5-HT、Ach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中脑脊液5-HT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脑脊液DA、5-HT水平明显降低(P<0.05),Cor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余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麻醉药剂量、术前脑脊液Ach水平、术后脑脊液DA、Cor、5-HT水平是术后精神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脊髓外科手术病人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与多因素、多途径有关,是多种神经递质与年龄、手术时间、麻醉药剂量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外科手术 术后精神障碍 神经递质
下载PDF
26例脊髓手术术中应用SEP监测分析
2
作者 倪雅凤 蒋雪生 +2 位作者 周国顺 梅金荣 田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618-618,共1页
关键词 手术中应用 脊髓手术 SEP 监测分析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脊髓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价值 清醒状态
下载PDF
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宏山 李国忠 +4 位作者 杨光 陶宇 巴一旭 王宁 程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病例资料,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16例肿瘤均全切。术后病人疼痛症状改善6例,感觉异常改善11例,肢体乏力改善7例,术后疼痛症状... 目的探讨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病例资料,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16例肿瘤均全切。术后病人疼痛症状改善6例,感觉异常改善11例,肢体乏力改善7例,术后疼痛症状加重2例和感觉异常症状加重1例。术后半年Mc Cormick临床神经功能分级有所提高。结论术前MRI可对髓内血管母细胞瘤做出准确定位诊断及初步定性诊断。手术关键是正确处理肿瘤的供血动脉与回流静脉,及保护脊髓本身的血管,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减少脊髓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髓内 脊髓显微外科手术 诊断
下载PDF
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切除治疗体会
4
作者 胡红旗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22期25-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脊髓髓内肿瘤施行显微手术治疗。采用M cCorm ick临床神经功能分级方法及MR I检查,对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变,以及肿瘤切除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脊髓髓内肿瘤施行显微手术治疗。采用M cCorm ick临床神经功能分级方法及MR I检查,对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变,以及肿瘤切除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临床神经功能改善6例,保留术前神经功能6例,术后神经功能变差3例。结论显微外科能提高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对髓内室管膜瘤及良性肿瘤全切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脊柱脊髓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多志 周德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32-433,共2页
近年来,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已广泛用于临床,对神经性疾病进行诊断与监测,我院自1996年4月~1997年4月应用CSEP对33例脊柱脊髓手术进行了监测,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33例,... 近年来,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已广泛用于临床,对神经性疾病进行诊断与监测,我院自1996年4月~1997年4月应用CSEP对33例脊柱脊髓手术进行了监测,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12~65岁,ASA Ⅰ~Ⅱ级。手术种类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矫治术9例,脊髓肿瘤摘除术16例,椎管减压Steffee钢板内固定术5例,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3例。术前按Frankel截瘫分级:A级1例,B级6例,C级10例,D级7例,E级9例。每例术前均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外科手术 麻醉 层层体感 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脊柱脊髓外科术后脑脊液漏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临床治疗策略
6
作者 刘寿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57-57,59,共2页
探讨脊柱外科术后脑脊液泄露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总结治疗策略。方法:纳入该病患者40例,采集脑脊液标本,分离菌株后进行培养、鉴定,进行药敏试验后给予局部及全身抗生素,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分离病原菌株共计42株,革兰阴性菌多见(... 探讨脊柱外科术后脑脊液泄露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总结治疗策略。方法:纳入该病患者40例,采集脑脊液标本,分离菌株后进行培养、鉴定,进行药敏试验后给予局部及全身抗生素,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分离病原菌株共计42株,革兰阴性菌多见(61.90%),亦可见革兰阳性菌(38.10%)。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类敏感率最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高,对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内敏感率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联合充分引流后,40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结论:脊柱脊髓外科术后可见脑脊液泄露合并感染这一并发症,多见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相对少见,当前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应进行药敏试验后给予敏感抗生素,给予充分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脊髓外科手术 脑脊液漏 病原菌株 药敏试验 抗感染 引流
下载PDF
儿童髓内星形细胞瘤治疗现状
7
作者 韩波 王贵怀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7年第4期229-231,共3页
儿童脊髓星形细胞瘤的治疗依然为挑战性难题。有明确边界的髓内星形细胞瘤可以获得手术近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预后良好;低级别弥散型的脊髓星形细胞瘤手术以活检明确诊断并为放化疗提供基础为主要目的;间变型或恶性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 儿童脊髓星形细胞瘤的治疗依然为挑战性难题。有明确边界的髓内星形细胞瘤可以获得手术近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预后良好;低级别弥散型的脊髓星形细胞瘤手术以活检明确诊断并为放化疗提供基础为主要目的;间变型或恶性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患者,手术辅以放化疗为治疗选择,预后不佳。本文通过分析作者近年来治疗的儿童脊髓星形细胞瘤患者,再结合文献,谈一些目前国内外儿童脊髓星形细胞瘤的治疗现状以及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脊髓肿瘤髓内星形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83例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珊瑚 何荷蕃 梁进伟 《中国校医》 2013年第8期624-624,627,共2页
目的总结83例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牵引护理;术后重点进行切口、饮食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指导。结果 29例四肢肌力恢复2级,48例四肢肌力恢复1级,6例无明显恢复。结论对颈椎骨... 目的总结83例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牵引护理;术后重点进行切口、饮食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指导。结果 29例四肢肌力恢复2级,48例四肢肌力恢复1级,6例无明显恢复。结论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患者正确的护理有利于截瘫患者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损伤 颈椎/外科手术 脊髓损伤/外科手术 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in China
9
作者 唐天驷 俞杭平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3年第6期323-325,共3页
Since the late 20th century ow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spinal surgery technique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have been perfected more and more. Although the advent of modern spinal surgery ... Since the late 20th century ow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spinal surgery technique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have been perfected more and more. Although the advent of modern spinal surgery in China was late, we have gained some advanced achievements owing to variou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benefited from the open policy.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There are several issues we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FEMALE Follow-Up Studies Fracture Fixation Fracture Healing Humans Injury Severity Score Lumbar Vertebrae MALE Quality of Health Care Spinal Cord Injuries Spinal Fractures Thoracic Vertebra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