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急性损伤早期患者血清NO、NOS、IL-8和IL-6的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曹苏 陈瑾 沈施仁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脊髓急性损伤早期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方法76例脊髓急性损伤病人,根据Franked分类分完全截瘫(A)组和不完全截瘫(B、C和D)组,以3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对照。... 目的观察脊髓急性损伤早期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方法76例脊髓急性损伤病人,根据Franked分类分完全截瘫(A)组和不完全截瘫(B、C和D)组,以3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对照。入院24h内采血测定血清IL-8、IL-6、NO和NOS值。结果完全截瘫者和不完全截瘫者血清IL-8、IL-6均显著升高(P<0.05),而NO、NOS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脊髓急性损伤早期IL-8、IL-6显著升高,NO、NOS显著降低,提示脊髓急性损伤早期IL-8、IL-6、NO和NOS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急性损伤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6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脊髓急性损伤后NOS、NO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曹苏 陈瑾 沈施仁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9-570,共2页
目的:研究脊髓急性损伤对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变化的影响。方法:76例脊髓急性损伤患者,根据Franked分类,分为完全截瘫组,不完全截瘫组,单纯脊柱骨折组,以健康体检人员作正常对照组,分别测4组入院24 h内血浆NOS,NO的值;完... 目的:研究脊髓急性损伤对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变化的影响。方法:76例脊髓急性损伤患者,根据Franked分类,分为完全截瘫组,不完全截瘫组,单纯脊柱骨折组,以健康体检人员作正常对照组,分别测4组入院24 h内血浆NOS,NO的值;完全截瘫组再分别测入院后5~7 d、入院后19~21 d NOS,NO的值。结果:脊髓急性损伤后24 h内完全截瘫者和不完全截瘫者的NOS,NO值均显著降低(P<0.01);在急性损伤后5~7 d(术前)、19~21 d(出院前)完全截瘫者NOS,NO的值显著升高(P<0.001)。结论:脊髓急性损伤后患者血浆NOS和NO出现明显的时相改变,提示NOS和NO始终参与了截瘫后脊髓继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急性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脊髓急性损伤时NO、IL-8、IL-6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施红光 吴信华 吴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研究脊髓急性损害早期白细胞介素 -8(IL 8) ,白细胞介素 -6(IL 6) ,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变化。方法 :76例脊髓急性损害病人 ,根据Franked分类 ,分完全截瘫 (FrankedA)组 ,不完全截瘫 (FrankedB ,C和D)组 ,以ELISA... 目的 :研究脊髓急性损害早期白细胞介素 -8(IL 8) ,白细胞介素 -6(IL 6) ,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变化。方法 :76例脊髓急性损害病人 ,根据Franked分类 ,分完全截瘫 (FrankedA)组 ,不完全截瘫 (FrankedB ,C和D)组 ,以ELISA法 ,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IL 8、IL 6、NO、NOS的值 ,以健康体检人员作对照。结果 :IL 8、IL 6的值完全截瘫者和不完全截瘫者都显著升高 (P <0 .0 5 ) ,NO、NOS的值完全截瘫者和不完全截瘫者都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脊髓急性损害早期IL 8、IL 6显著升高 ,NO、NOS显著降低 ,脊髓急性损害早期IL 8、IL 6、NO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急性损伤 表达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6 一氧化氮 ELISA法 硝酸还原酶法
下载PDF
脊髓急性损伤后早期受损神经细胞的超微形态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傅强 蔡郑东 +2 位作者 侯铁胜 鲁凯伍 李明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研究脊髓急性损伤(SCI)后神经细胞的超微形态变化特点。方法 大鼠脊髓(T8、9)经中度压迫损伤后,在伤后8h处死,以0 5%戊二醛灌注取材。以玻璃刀行超薄切片,经醋酸钠、柠檬酸铅染色后装镜观察。结果 发现SCI后神经细胞有多种形态... 目的 研究脊髓急性损伤(SCI)后神经细胞的超微形态变化特点。方法 大鼠脊髓(T8、9)经中度压迫损伤后,在伤后8h处死,以0 5%戊二醛灌注取材。以玻璃刀行超薄切片,经醋酸钠、柠檬酸铅染色后装镜观察。结果 发现SCI后神经细胞有多种形态:正常、坏死、凋亡和其他形态。结论 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在形态改变上呈现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细胞 超微结构 脊髓急性损伤 形态观察 超微 受损 早期 形态变化 超薄切片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脊髓急性损伤的手术效果
5
作者 高代银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急性损伤的手术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诊治的胸腰段脊柱脊髓急性损伤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手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急性损伤的手术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诊治的胸腰段脊柱脊髓急性损伤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手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辅助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急性损伤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实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脊髓急性损伤 高压氧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急性损伤减压手术术中护理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66-169,共4页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脊髓急性损伤减压手术患者给予术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神经电生理监测脊髓急性损伤减压手术治疗的共计82例脊髓急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与对...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脊髓急性损伤减压手术患者给予术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神经电生理监测脊髓急性损伤减压手术治疗的共计82例脊髓急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术中护理,比较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感觉和运动功能、脊柱功能障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无变化患者占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好转患者占比明显更高(P<0.05),加重患者占比明显更低(P<0.05);两组术后3个月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评分明显更高(P<0.05);两组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ODI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性术中护理干预用于神经电生理监测脊髓急性损伤减压手术患者,能够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促使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缓解脊柱功能障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术中护理 脊髓急性损伤减压手术 脊髓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铜死亡及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崔新会 陈新锋 +4 位作者 邹鹏 文启 李鹏 汪贺轩 张鑫鑫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铜死亡及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212~236 g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行椎板切除)、ASCI组(ASCI建模)和EPO组(行ASCI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EPO 5000 U/kg,7 d),每...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铜死亡及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212~236 g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行椎板切除)、ASCI组(ASCI建模)和EPO组(行ASCI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EPO 5000 U/kg,7 d),每组12只。术后进行运动及感觉功能(Reuter)评分、BBB评分及脊髓含水率测量,采用等离子质谱仪检测Cu^(2+)含量,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铜死亡蛋白铁氧还原蛋白1(FDX1)及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DLAT)的表达水平,比较3组大鼠感觉运动功能、脊髓水肿情况等。结果与Sham组比较,ASCI组和EPO组BBB评分减少(P<0.05),Reuter评分、脊髓含水率、Cu^(2+)含量、FDX1及DLAT表达均增多(P<0.05);与ASCI组比较,EPO组大鼠BBB评分增多(P<0.05),Reuter评分、脊髓含水率、Cu^(2+)含量、FDX1及DLAT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EPO可抑制ASCI大鼠铜死亡、减轻脊髓水肿,改善其感觉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大鼠 急性脊髓损伤 铜死亡 感觉运动功能
下载PDF
急性脊髓损伤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阳庆林 王勇平 《甘肃医药》 2024年第1期1-3,8,共4页
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一种由外伤、血肿、感染以及肿瘤等原因导致的严重脊髓疾病,临床症状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及严重程度,可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ASCI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 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一种由外伤、血肿、感染以及肿瘤等原因导致的严重脊髓疾病,临床症状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及严重程度,可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ASCI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ASCI的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不良。近年来,对ASCI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ASCI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病因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血清标志物与AISA分级的相关性
9
作者 王月光 穆晓红 +3 位作者 蒋昇源 邓博文 康喜梅 苏建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494-5499,共6页
背景:目前临床针对急性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亟需一种快速、精准的评估手段。目的:分析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内相关氧化应激、神经损伤指标表达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濮阳市中... 背景:目前临床针对急性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亟需一种快速、精准的评估手段。目的:分析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内相关氧化应激、神经损伤指标表达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患者65例,其中急性脊髓损伤患者32例(试验组),单纯脊柱骨折患者33例(对照组),入院8 h内,评估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及神经功能评分,采集静脉血样本来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一氧化氮、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ASIA残损分级、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水平降低(P <0.001),丙二醛、一氧化氮、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升高(P <0.01);(2)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水平与AISA残损分级呈正相关(r=0.862 4,0.849 3,P <0.01),丙二醛、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AISA残损分级呈负相关(r=-0.866 1,-0.638 1,-0.746 6,P <0.001),一氧化氮与AISA残损分级无明显相关性(r=-0.177 5,P> 0.05);试验组患者血清中谷胱甘肽水平与AISA感觉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569 9,P <0.001),丙二醛、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AISA感觉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574 1,-0.376 2,-0.708 6,P <0.05),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水平与AISA感觉功能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230 8,-0.099 2,P> 0.05);试验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水平与ASIA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380,0.524 7,P <0.05),丙二醛、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ASIA运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577 9,-0.452 2,-0.662 8,P <0.05),一氧化氮水平与ASIA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049 7,P> 0.05);(3)结果显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ASIA残损分级及神经功能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作为临床早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AISA分级 标志物 氧化应激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利拉鲁肽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保护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10
作者 崔拥国 杨成亮 +3 位作者 李晓强 李奕廷 黄昊 刘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00-505,共6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仅接受T9~T10椎板切除术),其余45只大鼠采用改进Allens技术建立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模型建立...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仅接受T9~T10椎板切除术),其余45只大鼠采用改进Allens技术建立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利拉鲁肽组和利拉鲁肽+XAV939组,各15只。在脊髓损伤后的14 d内,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皮下注射50 mg/kg生理盐水,利拉鲁肽组大鼠每天皮下注射50μg/kg利拉鲁肽,利拉鲁肽+XAV939组大鼠每天皮下注射50μg/kg利拉鲁肽和0.4 mg/kg XAV939(一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于术前、干预第7天、第14天时,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第14天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β-连环蛋白(β-catenin)、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第14天采用HE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变化。结果术前各组间BBB评分无差异。干预第7天、第14天时,模型组、利拉鲁肽组及利拉鲁肽+XAV939组的BBB评分相较于术前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利拉鲁肽组的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利拉鲁肽+XAV939组(P<0.05),而模型组与利拉鲁肽+XAV939组的BB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利拉鲁肽组和利拉鲁肽+XAV939组大鼠脊髓前角尼氏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和利拉鲁肽+XAV939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尼氏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而模型组与利拉鲁肽+XAV939组尼氏染色阳性细胞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β-catenin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利拉鲁肽组β-catenin显著升高(P<0.05);与利拉鲁肽组相比,利拉鲁肽+XAV939组β-catenin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caspase-3、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利拉鲁肽降低了caspase-3、IL-6和TNF-α的表达(P<0.05);与利拉鲁肽组相比,利拉鲁肽+XAV939组caspase-3、IL-6和TNF-α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相似。结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利拉鲁肽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颈椎骨折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手术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11
作者 闫旭玲 郗海涛 +1 位作者 李志银 卢晓燕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5期845-852,共8页
目的构建颈椎骨折急性脊髓颈损伤患者(ACSCI)手术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23例ACSC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采用卡方检验... 目的构建颈椎骨折急性脊髓颈损伤患者(ACSCI)手术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23例ACSC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采用卡方检验比较队列之间的变量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变量,并利用最终筛选的变量构建预测ACSCI术后6个月预后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辨别能力,校准曲线(CC)评估一致性,决策分析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受益情况。结果预后不良发生率33.12%。训练队列(226例)和验证队列(97例)的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高能量损伤、上颈椎损伤、髓内T2信号长度(IMLL)>6 cm、ASIA-B级、ASIA-A级和晚期手术与ACSCI患者6个月预后存在相关性。校准曲线和标准曲线贴合度较好,DCA曲线显示列线图在预测ACSCI患者术后临床预后不良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ROC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AUC分别为0.829和0.811。结论基于性别、年龄、损伤机制、损伤节段、IMLL、ASIA分期和手术时机等风险因素构成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ACSCI患者的手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急性脊髓损伤 预后 列线图
下载PDF
脊柱骨折伴急性脊髓损伤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12
作者 杜媛媛 杨好 +1 位作者 陈程程 何紫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伴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NOD样受体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伴急性SCI患者作为SCI组,其中...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伴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NOD样受体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伴急性SCI患者作为SCI组,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33~56(43.48±6.58)岁;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34~53(45.13±6.43)岁。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并检测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的mRNA表达,收集血清并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IL-18的水平。根据Frankel分级将SCI组分为完全损伤患者和不完全损伤患者,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将SCI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间NLRP3、Caspase-1、IL-1β、IL-18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CI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SCI组及对照组的PBMC中NLRP3 mRNA[(1.41±0.33)vs(1.00±0.19)]、Caspase-1 mRNA[(1.44±0.35)vs(1.00±0.16)]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1β[(45.34±13.22)pg·ml^(-1) vs(16.58±4.24)pg·ml^(-1)]、IL-18含量[(40.95±8.77)pg·ml^(-1) vs(12.57±3.68)pg·ml^(-1)],SCI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SCI组中完全损伤患者的PBMC中NLRP3 mRNA(1.63±0.34)、Caspase-1 mRNA(1.67±0.27)表达水平及血清IL-1β(51.09±11.10)pg·ml^(-1)、IL-18(47.65±7.93)pg·ml^(-1)高于不完全损伤患者[(1.31±0.27)、(1.34±0.33)、(42.85±13.36)、(38.05±7.48)pg·ml^(-1)](P<0.05);SCI组中预后不良患者的NLRP3 mRNA(1.66±0.31)、Caspase-1 mRNA(1.72±0.31)、血清IL-1β(51.21±11.31)pg·ml^(-1)、IL-18(45.70±7.25)pg·ml^(-1)、完全损伤(21例)、脊髓水肿或出血(15例)高于预后良好患者[(1.28±0.26)、(1.37±0.36)、(42.79±13.25)pg·ml^(-1)、(38.90±8.63)pg·ml^(-1)、5例、20例],(P<0.05);完全损伤、PBMC中NLRP3 mRNA表达是SCI组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急性SCI患者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与损伤加重、预后不良有关,NLRP3表达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急性脊髓损伤 NLRP3炎症小体 白细胞介素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miR-124-3p、miR-145-5p水平及意义
13
作者 王瑞波 李燕平 +1 位作者 段登科 王自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9期2845-284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SCI)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24-3p(miR-124-3p)和微小RNA-145-5p(miR-145-5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急性SCI患者作为SCI组,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02例体检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SCI)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24-3p(miR-124-3p)和微小RNA-145-5p(miR-145-5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急性SCI患者作为SCI组,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02例体检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ASIA)分级,将SCI患者分为脊髓不完全损伤组(78例)和脊髓完全损伤组(34例),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miR-124-3p和miR-145-5p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24-3p、miR-145-5p水平对S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CI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CI组miR-124-3p水平降低、miR-145-5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脊髓不完全损伤组相比,脊髓完全损伤组miR-124-3p水平降低,miR-145-5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miR-124-3p水平降低、miR-145-5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4-3p、miR-145-5p联合检测预测S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优于miR-124-3p、miR-145-5p单项预测的AUC(Z=2.143,P=0.032;Z=2.952,P=0.003)。miR-145-5p水平升高是SC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124-3p水平升高是SCI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SCI患者外周血miR-124-3p水平降低、miR-145-5p水平升高,其变化与脊髓损伤程度有关,且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微小RNA-124-3p 微小RNA-145-5p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颈脊髓损伤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常见问题专家共识
14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护理学组 李云 +5 位作者 尹会 卢丹 张瑞雪 栗晓静 徐欣欣 郭立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为规范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操作,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临床对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规范化护理。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拟定临床急性颈脊髓损伤救治过程中的护理常见问题专家共识初稿,结合专家意见修改相应条目,评定证据等级... 为规范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操作,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临床对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规范化护理。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拟定临床急性颈脊髓损伤救治过程中的护理常见问题专家共识初稿,结合专家意见修改相应条目,评定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形成共识终稿。本共识总结了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病史采集与评估、病情监测与观察、用药指导,颈部固定、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泌尿系护理、皮肤护理、疼痛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最新证据,内容覆盖救治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共识条目简单明了,易于执行,能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引,有助于解决临床问题,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院前急救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康复 护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急性颈脊髓损伤髓内出血水肿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风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段伟利 王淼 陈双辉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58-262,267,共6页
目的观察伴髓内出血水肿的急性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患者的手术减压效果,并分析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8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71例伴髓内出血水肿的急性CSCI患者资料,测量... 目的观察伴髓内出血水肿的急性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患者的手术减压效果,并分析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8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71例伴髓内出血水肿的急性CSCI患者资料,测量其术前MRI所示的髓内出血信号长度(intramedullary hemorrhage length,IHL)、髓内水肿信号长度(intramedullary edema length,IEL)、脊髓受压指数(maximum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等指标。于术前、术后3 d时,评价其ASIA运动评分(the ASIA motor score,AMS),并计算其AMS恢复率;术后6个月,以AIS分级改善≥1级判定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组),以AIS分级未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术后神经功能未恢复(未改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SCI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预测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有54例(76.1%)患者的神经功能AIS分级改善了1级或以上,17例(23.9%)的AIS分级未见改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创伤原因、伤后就诊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AIS分级、软组织损伤情况和手术入路、术后康复训练情况等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改善组患者的术前IHL、IEL和MSCC指数显著高于改善组(P<0.05),损伤节段数显著多于改善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AM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未改善组患者术后3 d的AMS评分和AMS改善率均显著低于改善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3 d的AMS评分恢复率(OR=0.752,P=0.040)和术前IHL(OR=1.805,P=0.032)均是CSCA患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伴髓内出血水肿的CSCA患者脊髓损伤较重,术前MRI所见的IHL信号越长、术后3 d的AMS评分恢复率越低,则预示着患者术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髓内出血水肿 MRI检查 T2加权像 AIS分级 预后不良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16
作者 朱晓凤 尉国莲 +2 位作者 姚丹华 金叶霞 盛娇娇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603-605,609,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临床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根据术后是否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39例...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临床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根据术后是否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39例)和非休克组(6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独立危险因素;描绘ROC曲线分析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39例,发生率为39.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存在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及24 h尿量均可能与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A级及24 h尿量增多均是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存在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及24 h尿量均可用于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风险预测,且三种指标联合预测效能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与是否存在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及24 h尿量关系密切;而上述指标联合在预测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风险方面显示出更佳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 手术 神经源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通腑逐瘀法指导下抵当汤加减可抑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文峰 周磊 +4 位作者 李扬 郑力铭 张志文 范筱 吴子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180-3187,共8页
背景:急性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急性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预防继发性损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通腑逐瘀法指导下抵当汤加减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水肿和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探讨通腑逐瘀法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 背景:急性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急性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预防继发性损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通腑逐瘀法指导下抵当汤加减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水肿和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探讨通腑逐瘀法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抵当汤组、TGN-020组以及抵当汤+TGN-020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术,不予脊髓打击,其余各组均采用纽约大学打击器制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抵当汤组术后给予5.04 g/kg抵当汤灌胃;TGN-020组术后给予5 mg/kg TGN-020(水通道蛋白4特异性抑制剂)腹腔注射;抵当汤联合TGN-020组术后采用5 mg/kg TGN-020腹腔注射联合5.04 g/kg抵当汤灌胃处理,1次/d,持续7 d。分别于术后1,3,5,7天评估BBB评分和Reuter评分,术后第7天取材进行脊髓组织大体观察和含水率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受损程度,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共表达细胞个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1)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BBB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Reuter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各用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脊髓组织含水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脊髓组织含水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各用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脊髓组织结构离乱,大量瘢痕组织和脊髓空洞形成;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可见组织结构较完整,可见少量瘢痕组织增生和脊髓空洞,组织形态得到有效改善;(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水通道蛋白4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共表达细胞数量较少,亮度较低,细胞肿胀程度减轻(P<0.05),且各用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脊髓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且各用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6)提示通腑逐瘀法指导下抵当汤加减可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肢体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水通道蛋白4表达减轻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处水肿,从而有效抑制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生,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逐瘀法 抵当汤 急性脊髓损伤 水肿 瘢痕 组织增生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miR-129靶向HMGB1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炜 贺媛 张卫涛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9(mini RNA-129,miR-129)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miR-NC(阴性)组、miR-129 agomir(激动剂)组,每组12只。对各组大鼠进... 目的探讨微小RNA-129(mini RNA-129,miR-129)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miR-NC(阴性)组、miR-129 agomir(激动剂)组,每组12只。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脊髓运动功能评分;通过H-E染色进行脊髓组织形态学观察;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1型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129和靶基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mRNA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检测HMGB1蛋白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表达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法检测miR-129和HMGB1靶向关系,实验分为四组:pMIR-HMGB1-WT+miR-129 mimics组、pMIR-HMGB1-WT+miR-NC组、pMIR-HMGB1-MUT+miR-129 mimics组、pMIR-HMGB1-MUT+miR-NC组。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miR-129表达、HMGB1mRNA和蛋白表达、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A1型星形胶质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iR-129的表达显著降低,HMGB1mRNA和蛋白表达、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A1型星形胶质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29N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29 agomir组miR-129的表达显著升高,HMGB1mRNA和蛋白表达、TNF-α、IL-1β和IL-6水平以及A1型星形胶质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pMIR-HMGB1-WT+miR-NC组相比,pMIR-HMGB1-WT+miR-129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pMIR-HMGB1-MUT+miR-129组和pMIR-HMGB1-MUT+miR-N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iR-129可靶向调控HMGB1,下调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减轻大鼠ASCI发生后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9 HMGB1 急性脊髓损伤 炎症反应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硬脊膜切开减压治疗急性脊髓损伤过程中脊髓的功能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九杰 李治 +2 位作者 王树杰 田野 赵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32-1236,共5页
背景:急性脊髓损伤行传统的椎管扩大减压术只能解除骨性压迫(即硬膜外的压力),而对于降低硬膜内的压力无明显的效果,故有学者提出了硬脊膜切开减压,但是对于该术式的治疗效果褒贬不一。目的: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预估硬脊膜切开减压... 背景:急性脊髓损伤行传统的椎管扩大减压术只能解除骨性压迫(即硬膜外的压力),而对于降低硬膜内的压力无明显的效果,故有学者提出了硬脊膜切开减压,但是对于该术式的治疗效果褒贬不一。目的: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预估硬脊膜切开减压手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性,以及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急性脊髓损伤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ASIA分级A、B级行手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2组,单纯骨性减压组32例行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硬脊膜切开组19例在后路椎管扩大骨性减压基础上行硬脊膜内减压,所有患者在术中使用KEY PONIT多功能监测仪对脊髓功能进行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各个时间点的神经电生理数据、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①硬脊膜切开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ASIA评分(236.47±31.29)明显高于单纯骨性减压组(205.48±26.28,P<0.05);②硬脊膜切开组患者在行硬脊膜切开减压术后,其运动诱发电位波幅较基线增加(82.30±30.01)μV,要明显高于单纯骨性减压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变化[(6.1±25.6)μV,P<0.0001];③所有患者减压前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的转归基本一致。提示:急性脊髓损伤ASIA分级A、B级的患者在骨性减压的基础上行硬脊膜切开减压手术,可以进一步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急性脊髓损伤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反映脊髓的功能变化,且术中电生理指标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转归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急性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神经电生理监测 硬脊膜切开减压 髓内减压 运动诱发电位
下载PDF
梓醇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睿 卓惠勇 +3 位作者 郑佑相 林子超 张霖 刘文革 《海峡药学》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检测梓醇(Catalpol)对于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自噬、凋亡相关蛋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并研究梓醇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2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通过SPSS随机数生成法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和SCI模型组和低、中... 目的检测梓醇(Catalpol)对于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自噬、凋亡相关蛋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并研究梓醇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2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通过SPSS随机数生成法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和SCI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梓醇组共5组,大鼠通过Allen′s法模拟脊髓损伤建模。术后7 d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脊髓组织形态观察、Bax及LC3蛋白含量检测,p62、LC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Sham组相比,SCI组观测到大量坏死神经元细胞,BBB评分明显降低(P<0.001),LC3-Ⅱ、Bax明显增加(P<0.001),与SCI组相比,梓醇三个剂量组空泡状坏死神经元细胞明显减少,BBB评分明显增加(P<0.05),LC3-Ⅱ明显增加(P<0.05),Bax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62、LC3的表达增强。结论梓醇能减少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机制可能与其增强细胞自噬来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急性脊髓损伤 细胞凋亡 自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