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对脊髓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影响
1
作者 刘清宁 王彦哲 +4 位作者 闫春林 刘丽娟 吕守英 韩文莉 赵静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对脊髓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脊柱外科收治的62例行脊髓神经减压术且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 目的探讨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对脊髓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脊柱外科收治的62例行脊髓神经减压术且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引导想象训练。比较2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2组疼痛评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29.691,P<0.001;F_(组间)=7.063,P<0.001;F_(交互)=25.634,P<0.001);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90.029,P<0.001;F_(组间)=46.914,P<0.001;F_(交互)=180.366,P<0.001)。结论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可以缓解脊髓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引导想象训练 脊髓损伤 脊髓神经减压 神经病理性疼痛 睡眠障碍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脊髓占位术后神经源性膀胱验案一则
2
作者 赵小红 王文熠 丁淑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8期104-107,共4页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一类由神经系统(中枢、周围)病变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储尿和/或排尿的功能障碍),从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和并发症的疾病总称,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临床主要通过间歇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一类由神经系统(中枢、周围)病变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储尿和/或排尿的功能障碍),从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和并发症的疾病总称,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临床主要通过间歇导尿和留置尿管进行治疗,但都存在不同的缺点而影响疗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疗法是临床上值得尝试的选择,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肾和膀胱关系密切,其病因主要是肾与膀胱气化不利,且根据其不同临床表现,将本病归属于“癃闭”和“遗溺”范畴,临床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也可以多法并用,共同发挥温补肾阳、助膀胱气化的效果。现代研究证实,桥脑排尿中心、骶脊髓和下尿路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控制排尿至关重要,针刺可以激发神经调节功能,加强逼尿肌和膀胱括约肌的协同反射活动,改善尿动力学,加快下尿路的气血循环,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中药、艾灸也在NB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科丁淑强主任医师以针药结合治疗脊髓占位术后NB取得良好疗效。现通过医案介绍,为各位同道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结合 脊髓占位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和患者满意度分析
3
作者 周文杰 白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77-0080,共4页
深入探究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分析目标以随机分组的228例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病人为主(2022年6月-2023年1月)。114例比对组病人普通护理,114例实践组病人骨科康复护理,探究研讨实践组和比对组228... 深入探究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分析目标以随机分组的228例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病人为主(2022年6月-2023年1月)。114例比对组病人普通护理,114例实践组病人骨科康复护理,探究研讨实践组和比对组228例病人焦虑抑郁改善效果、Fugl-Meyer评分(健康状况调查表)、Barthe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临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114例普通护理的比对组病人焦虑抑郁改善效果、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以及效果,不及114例骨科康复护理的实践组病人,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114例骨科康复护理的实践组病人(P<0.05)。结论 骨科康复护理对改善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病人焦虑抑郁情况,提高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效果与满意度,降低临床并发症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康复护理 脊柱脊髓损伤 应用价值 满意度
下载PDF
益气通络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余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研究
4
作者 仇振茂 吴楚光 +2 位作者 黄海滨 肖宇明 莫利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28-0131,共4页
分析益气通络汤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机体残余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80例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余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具体时间段在2020年7月-2023年6月之间,分组方式是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其中对照组是常规治疗,研究... 分析益气通络汤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机体残余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80例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余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具体时间段在2020年7月-2023年6月之间,分组方式是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其中对照组是常规治疗,研究组选择益气通络汤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VAS评分和NDI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的脊髓功能和ADL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更好(P<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余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施以益气通络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机体的颈椎与骨髓功能,并有效缓解整体的疼痛感,从而恢复对应的血管内皮功能,最终提高机体日常生活的整体能力,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汤 脊髓型颈椎病 术后残余脊髓神经功能障碍 改善效果 安全性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脑积水腰大池⁃腹腔分流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赵浩 曲鑫 +3 位作者 王宁 尚峰 徐跃峤 齐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筛查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136例脑积水患者,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脑积水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单... 目的筛查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136例脑积水患者,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脑积水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36例患者根据出院时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组(65例)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组(71例),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9~12分(OR=7.800,95%CI:7.205~8.443;P=0.000)和3~8分(OR=6.299,95%CI:5.744~6.907;P=0.006),病因为颅脑创伤(OR=27.681,95%CI:24.270~31.572;P=0.000)、脑出血(OR=13.017,95%CI:11.473~14.769;P=0.005)、蛛网膜下腔出血(OR=17.682,95%CI:15.683~19.935;P=0.001)和其他原因(OR=5.851,95%CI:5.166~6.628;P=0.050)是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入院时GCS评分、不同病因患者预后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脊髓液分流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后脑积水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李伟松 王强 +4 位作者 钟帷韬 李泽霖 黄启威 张媛 张旺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因脑积水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后颅窝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是否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分为分流组和未...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因脑积水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后颅窝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是否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分为分流组和未分流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确定术后需要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人患儿165例,术前脑积水110例(66.7%),术后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35例(21.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未分流组(130例)比较,分流组(35例)患儿术前脑间质水肿者占比较高[91.4%(32/35)对比73.1%(95/130)],术后首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较高[M(Q_(1),Q_(3))分别为8.9(5.0,20.3)和5.7(3.4,1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术前脑积水、术前肿瘤播散、肿瘤位置、肿瘤病理学类型、肿瘤级别、肿瘤切除程度、术者、术后脑室系统积血、术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术前外周血NLR和术后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脑间质水肿(0R=5.29,95%CI:1.40~19.95,P=0.014)和术后首次外周血NLR高(0R=1.07,95%CI:1.02~1.11,P=0.002)均为术后需要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脑间质水肿和术后首次外周血NLR较高的后颅窝肿瘤患儿在肿瘤切除术后需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颅窝 儿童 肘脑积水 月脑脊髓液分流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完全性脊髓横断后排尿次数对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成模率的影响
7
作者 梁柔筠 展立芬 +7 位作者 曾学究 丁强盛 罗小精 卓越 艾坤 邓石峰 许明 张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40-3847,共8页
背景:脊髓损伤常导致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缺乏明确认识,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对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探索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影响。目的:探究完全性脊髓横断术后辅助排尿次数对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的... 背景:脊髓损伤常导致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缺乏明确认识,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对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探索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影响。目的:探究完全性脊髓横断术后辅助排尿次数对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的影响,以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术后生存率及成模率。方法:从46只雌性SD大鼠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6只为假手术组,剩余40只大鼠完全性脊髓横断造模后随机分为每日排尿0,1,3,5次组,每组10只。术后19 d内每隔3 d测量残余尿量,术后第19天时观察存活及成模情况,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及离体逼尿肌肌条收缩实验。结果与结论:①存活率及成模率:每日排尿0次组存活率10%,成模率10%;每日排尿1次组存活率20%,成模率10%;每日排尿3,5次组存活率70%,成模率70%;②残余尿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第3,6,9,12,15天,每日排尿3,5次组的残余尿量显著增加(P<0.01);术后第18天,每日排尿3,5次组的残余尿量增多(P<0.05);与每日排尿3次组相比,术后第6天,每日排尿5次组的残余尿量减少(P<0.05),术后第3,9,12,15,18天,每日排尿5次组的残余尿量无统计学差异;③尿流动力学:与假手术组相比,每日排尿3,5次组大鼠的漏尿点压差明显减小(P<0.01),膀胱最大容量显著增大(P<0.01);与每日排尿3次组相比,每日排尿5次组的漏尿点压差和膀胱最大容量均无统计学差异;④离体逼尿肌肌条收缩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每日排尿3,5次组逼尿肌肌条收缩幅度和频率显著减少(P<0.01);与每日排尿3次组相比,每日排尿5次组的逼尿肌肌条收缩幅度和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辅助排尿是成功构建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模型的影响因素之一,每日排尿3次或5次无明显差异,结合实际工作量和成模率,建议每日排尿频率至少3次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逼尿肌反射亢进型 脊髓损伤 完全性脊髓横断 排尿次数 手法辅助排尿技 SD大鼠 工程化动物模型
下载PDF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胸段脊髓电极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8
作者 王婷 宋娟 华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 总结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胸段脊髓电极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胸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1例SCA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术后胸椎CT并三维重建显示植入电极位置良好。术后1个月,开机状态下... 目的 总结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胸段脊髓电极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胸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1例SCA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术后胸椎CT并三维重建显示植入电极位置良好。术后1个月,开机状态下,步态不稳和平衡障碍改善;术后7个月,平衡与步态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术后1年,日常生活自理。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脊髓电刺激术是具有微创、安全、可逆、可调的特点,是治疗SCA的新方法。良好的护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脊髓电刺激 围手 护理
下载PDF
脊柱脊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预防 被引量:6
9
作者 唐亮 丁健 +2 位作者 卢弘栩 朱洁 房宏生 《现代医学》 2012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目的:评估脊柱脊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及预防措施。方法: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单纯脊柱损伤患者58例,合并有脊髓损伤者51例,脊柱退变患者73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素组,对照组术后未应用低分子肝素,肝素组... 目的:评估脊柱脊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及预防措施。方法: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单纯脊柱损伤患者58例,合并有脊髓损伤者51例,脊柱退变患者73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素组,对照组术后未应用低分子肝素,肝素组于术后12 h低分子肝素2 500单位皮下注射,次日起一日两次低分子肝素2 500单位皮下注射。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复查血常规,下肢行血管彩超检查。记录引流量、术中输血量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肝素组中,术后1周时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后24、48 h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于术后24、28 h,1周时肝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切口引流量、失血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脊髓术后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显著增加,低分子肝素可有效地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在术中充分彻底地止血下应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脊髓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预防
原文传递
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
10
作者 于颖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96例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96例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脑脊液漏持续时间和引流管放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引流量、负面情绪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6%,其显著低于对照组22.91%(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脊髓脊柱术后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不仅可预防脑脊液漏等并发症,还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心理情绪,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干预 脊髓脊柱 脑脊液漏 预后效果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术围手术期患者配合程度的护理导向
11
作者 祝丽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75-17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脊髓电刺激术围手术期患者的配合程度以及相应的护理导向,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提供指导。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照实验设计,选取80例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脊髓电刺激术的患者。其中,两组患者的护理方式... 本研究旨在探讨脊髓电刺激术围手术期患者的配合程度以及相应的护理导向,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提供指导。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照实验设计,选取80例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脊髓电刺激术的患者。其中,两组患者的护理方式是不同的,选取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护理导向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收集一般资料和观察指标,对患者的配合程度进行评估,并记录结果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和术后的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康复进程更为顺利。统计学数据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程度与术后康复效果呈正相关关系(P < 0.05)。结论 脊髓电刺激术围手术期患者的配合程度对手术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结合配合程度的导向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方案,同时在脊髓电刺激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更加优质的护理模式更受欢迎。因此,护理团队应重视患者的配合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导向,以优化脊髓电刺激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电刺激 配合程度 护理导向
下载PDF
脊髓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德刚 李建军 +3 位作者 杨明亮 胡安明 顾蕊 杜良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7-150,共4页
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患病率逐年增加,预后没有根本改观,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脊髓损伤后髓内出血、水肿,在软硬脊膜的束缚下可能导致实质内压力增高,导致缺血缺氧,加重脊髓的继发性损伤进程。脊髓切开术切开硬脊膜、软脊膜、肿... 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患病率逐年增加,预后没有根本改观,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脊髓损伤后髓内出血、水肿,在软硬脊膜的束缚下可能导致实质内压力增高,导致缺血缺氧,加重脊髓的继发性损伤进程。脊髓切开术切开硬脊膜、软脊膜、肿胀脊髓,释放坏死物质,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有希望的途径之一。目前仍无脊髓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手术方案,本文作者对其手术时机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髓损伤 脊髓切开 时机
下载PDF
脊髓刺激术对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痛行为和脊髓背角内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春奎 李志红 +3 位作者 方相春 唐君 齐建国 李金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0-236,共7页
目的:探讨脊髓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对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NP)模型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内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2)SCS组:正常大鼠给予SCS刺激;(3... 目的:探讨脊髓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对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NP)模型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内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2)SCS组:正常大鼠给予SCS刺激;(3)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假刺激组(SNL+shamSCS组):SNL且植入SCS装置,但不刺激;(4)SNL+SCS组:SNL且给予SCS刺激。术前连续3 d、术后第5 d检测各组大鼠足底机械痛敏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SCS组和SNL+SCS组术后第2-5 d给予SCS刺激,每d持续8 h;且在每次给予SCS 8 h刺激前进行90 min行为学测试,即SCS刺激30 min,以及刺激结束后的60 min内(共90 min),每15 min测量一次MWT。在第5 d给予SCS 8 h刺激结束后处死动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分析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腰5节段脊髓背角内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OX-42的表达情况。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术后第5 d,SNL+shamSCS组和SNL+SCS组大鼠手术侧后爪的MWT由术前26.00±0.0 g分别降至5.50±0.96 g和6.40±0.40 g(P<0.05);SNL+SCS组给予SCS刺激30 min后大鼠手术侧后爪的MWT明显有所提高,达16.20±2.60 g,与刺激前(6.40±0.40 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停止SCS刺激60 min后,大鼠的MWT明显有所下降,与刺激前几乎没有明显差别。(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5 d,SNL+SCS组脊髓背角内OX-42的表达明显弱于SNL+shamSCS组,但二者都强于control组和SCS组;AOD结果也证实:SNL+SCS组大鼠脊髓背角内OX-42的AOD(1.29±0.28)明显低于SNL+shamSCS组(2.66±0.38),但仍高于control组(0.14±0.21)和SCS组(0.24±0.08)。结论:SCS对SNL模型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该作用可能与SCS刺激显著抑制脊髓背角内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刺激 神经病理性痛 小胶质细胞 OX-42 大鼠
下载PDF
伴神经损害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脊髓内移后路矫形术后神经电生理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臻 邱勇 +7 位作者 朱卫国 金梦然 刘兴勇 王斌 俞杨 钱邦平 孙旭 朱泽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0-584,共5页
目的:观察伴神经功能损害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脊髓内移后路矫形术后神经电生理变化和功能转归。方法: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脊髓内移、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伴神经损害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4例,女6例,男8例;年龄22.0±... 目的:观察伴神经功能损害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脊髓内移后路矫形术后神经电生理变化和功能转归。方法: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脊髓内移、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伴神经损害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4例,女6例,男8例;年龄22.0±14.5岁(6-53岁)。术前均表现为双下肢麻木,其中7例伴行走不稳;双下肢病理征均为阳性。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9例。胸弯11例,胸腰弯3例,后凸顶椎均位于侧凸顶椎区内。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为76.9°±33.2°(65°-100°),后凸Cobb角为71.5°±31.8°(41°-125°)。采用加拿大XLTEK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检测14例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SEP),术中行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在MRI上测量顶椎区凸侧脊髓外缘至椎管内缘距离,计算脊髓内移距离。结果:术前胫后神经SEP P40的波幅与峰潜伏期为1.67±0.38μV和38.96±2.51ms,术中为1.69±0.36μV和38.15±2.14ms,术中与术前比较波幅与峰潜伏期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术后冠状面主弯Cobb角矫正率为(50.3±20.6)%(14.5%-85%),后凸Cobb角矫正率为(39.0±17.7)%(20.8%-57.9%);顶椎区脊髓位置平均内移2.3±1.6mm(0.6-4.4mm)。术后1周时胫后神经SEP P40波幅与潜伏期为2.10±0.35μV和35.54±2.12ms,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脊髓内移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伴神经损害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术后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和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脊髓内移 神经电生理监测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后颈椎曲度变化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江仲超 袁宇飞 +2 位作者 田金辉 李晓东 苗洁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后颈椎曲度的变化,并探讨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行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6例,采用Bordon法测量术后颈椎曲度并将其分为A组(0<颈曲值<7 mm)41例、B...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后颈椎曲度的变化,并探讨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行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6例,采用Bordon法测量术后颈椎曲度并将其分为A组(0<颈曲值<7 mm)41例、B组(7 mm≤颈曲值≤17 mm)35例。观察两组椎板切除宽度、脊髓后移距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JOA评分评价)、轴性症状及C5神经麻痹发生情况。结果A组椎板切除宽度为(19.9±1.5)mm,B组为(20.6±1.7)mm,两组比较,P>0.05;A组脊髓后移距离为(1.8±0.4)mm,B组为(2.7±0.6)mm,两组比较,t=7.792,P<0.01。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但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P均>0.05。A组神经功能恢复率为63.2%±12.8%、B组为64.5%±13.7%,两组比较,P>0.05。术后1个月时,A组轴性症状严重程度高于B组(Z=-2.384,P=0.017)。两组C5神经麻痹率比较,χ^2=0.011,P=0.918。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后超过一半的患者出现颈椎曲度变小,颈椎曲度变小可促使脊髓后移距离变短、轴性症状严重程度加重,而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C5神经麻痹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曲度 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减压 脊髓漂移距离 神经功能 轴性症状 神经麻痹
下载PDF
艾灸对脊髓横断术后大鼠胃黏膜组织相关因子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英 于隽 +5 位作者 杨舟 李飞 陈果 向丽婷 向娟 彭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大鼠胃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对胃黏膜的保护效应与脊髓的关系。方法实验大鼠采用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灌胃制作胃黏膜损... 目的观察艾灸对大鼠胃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对胃黏膜的保护效应与脊髓的关系。方法实验大鼠采用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灌胃制作胃黏膜损伤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模型组和艾灸+脊髓横断组,每组12只。艾灸+脊髓横断组大鼠行脊髓横断手术,并予以艾灸干预。GUTH法计算胃黏膜组织损伤指数(UI),ELISA检测血清IL-1β、TNF-α和EGF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组织HSP70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灸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UI下降、EGF含量升高,血清IL-1β、TNF-α含量降低(P<0.05,P<0.01);与艾灸模型组比较,艾灸+脊髓横断组大鼠胃黏膜组织UI升高、EGF含量降低,血清IL-1β、TNF-α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模型组和艾灸+脊髓横断组大鼠胃黏膜组织HSP70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脊髓是艾灸对胃黏膜损伤修复与保护因子表达的重要调节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横断 艾灸 胃黏膜损伤 保护因子 热休克蛋白70 大鼠
下载PDF
脊髓切开术对大鼠脊髓损伤区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德刚 李建军 +7 位作者 杨明亮 杜良杰 胡安明 顾蕊 陈亮 褚宏宇 张宪娣 吴海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2-386,共5页
目的观察脊髓切开术干预后大鼠脊髓损伤区自噬活性的变化。方法 54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挫伤组(n=18)和手术组(n=18)。用NYU打击器制备T10脊髓挫伤模型。手术组在造模后24 h行脊髓切开术。在伤后第1、7... 目的观察脊髓切开术干预后大鼠脊髓损伤区自噬活性的变化。方法 54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挫伤组(n=18)和手术组(n=18)。用NYU打击器制备T10脊髓挫伤模型。手术组在造模后24 h行脊髓切开术。在伤后第1、7、14天,采用开放场地试验评估大鼠运动功能;RT-PCR检测Beclin-1和Bcl-2的m RNA表达;伤后3 d开始电镜观察自噬体。结果损伤后7 d、14 d,手术组大鼠BBB评分高于挫伤组(P<0.05),Beclin-1 m RNA水平低于挫伤组(P<0.05);伤后3 d、7d,Bcl-2 m RNA水平高于挫伤组(P<0.05)。伤后7 d、14 d,大鼠脊髓损伤区的Beclin-1 m RNA水平与行为学评分负相关(P<0.01)。脊髓挫伤后自噬体形成增多,手术组自噬体形成减少。结论脊髓切开术能改善创伤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可能与抑制自噬、上调Bcl-2 m 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自噬 BECLIN-1 BCL-2 脊髓切开
下载PDF
脊髓刺激术对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内NR2B受体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春奎 方相春 +3 位作者 李志红 唐君 董玉琳 李金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3-240,共8页
目的:探讨脊髓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对L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背角内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 目的:探讨脊髓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对L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背角内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SCS组(植入SCS装置并给予SCS刺激);SNL+sham SCS组(给予SNL手术并植入SCS装置,但不进行刺激);SNL+SCS组(SNL手术并给予SCS刺激)。SCS刺激是在SNL术后第6~10 d进行(8 h/d),第10 d刺激结束后处死动物。运用行为学方法检测慢性痛状态下大鼠后肢对机械性刺激的反应阈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脊髓背角内NR2B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1)SNL术后大鼠手术侧后足机械性痛敏显著增加,第6~10 d给予SCS刺激后,可观察到大鼠的痛行为学表现有明显缓解;(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NL+sham SCS组相比,SNL+SCS组大鼠脊髓背角内NR2B和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给予SCS刺激后,SNL大鼠腰膨大段脊髓背角内NR2B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同时GFAP的表达量也明显有所降低。结论:给予SCS刺激可以有效地缓解SNL模型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痛的行为学表现;该作用可能与SCS刺激抑制脊髓背角内NR2B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刺激 神经病理性痛 NR2B 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
下载PDF
一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金奕 崔君霞 靳峥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1439-1440,F0003,共3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脊髓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改变患者神经递质的含量和脑血流量,已作为治疗意识持续恶化的最新方法,逐步在国内外应用。美国神经外科协会(AANS)调查表明,此法可很好地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费用。我院于2011年9月10日... 近年来研究发现,脊髓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改变患者神经递质的含量和脑血流量,已作为治疗意识持续恶化的最新方法,逐步在国内外应用。美国神经外科协会(AANS)调查表明,此法可很好地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费用。我院于2011年9月10日对一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患者实施了高颈段脊髓刺激促醒手术,经多学科联合及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顺利。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高颈段脊髓电刺激 护理
下载PDF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合并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锡明 孙璟川 +6 位作者 王元 孙凯强 朱健 孔庆捷 郭永飞 史国栋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HSAD)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因TCS合并脊柱侧凸行HSAD治疗的6例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 目的探讨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HSAD)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因TCS合并脊柱侧凸行HSAD治疗的6例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等资料。并于术前、术后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逼尿肌反射、括约肌功能、功能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结果男3例、女3例,年龄为7~23岁,平均年龄为(15.7±6.9)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8±9)个月。其中5例患者伴大小便失禁,3例伴足下垂,4例伴下肢肌力下降,1例存在腰痛,1例合并髋关节脱位。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0~320 min,平均(261±63)min;术中失血量为650~1 100 mL,平均(925±167)mL。1例腰痛患者术后腰痛症状完全缓解,4例伴下肢肌力下降患者术后下肢肌力均有改善。1例患者因术后未行尿动力学检查未予统计;其余5例患者于术前、术后均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其中4例术前尿道外括约肌过动、1例失调,术后2例尿道外括约肌协调、1例改善、2例过动。术前、术后功能膀胱容量分别为195.0(127.5,233.5)mL、213.0(188.5,251.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P=0.70)。术前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分别为7.3(1.4,10.3)mL/s、130(106,200)mL,与术后[10.3(5.6,16.2)mL/s、30(6,174)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均=-2.0,P均=0.04)。5例患者术后膀胱逼尿肌肌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减少。结论 TCS合并脊柱侧凸可以通过HSAD一期手术治疗,该手术可同时缓解脊髓轴向张力、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和脊髓的协调性。患者术后下肢症状和膀胱功能均得以有效改善,同时避免了脑脊液漏、出血多和神经功能恶化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柱侧凸 脊柱均匀短缩 脊髓轴性减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