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D、L20B和Hep-2细胞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检出率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长江 闫滨 苏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RD L20B HEP-2细胞 脊髓灰质炎病毒 检出
下载PDF
细胞吸附浓集法分离水中微量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邵荣标 钱绩虎 刘玲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检测大量水样中的微量病毒的方法。方法 :将 L 2 0 B细胞加入大量的含微量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水中 ,充分作用后收集细胞 ,作病毒的分离培养。同时以 Na Cl— Al Cl3沉淀法作对照。结果 :10 0 0 ml水样中含病毒 ...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检测大量水样中的微量病毒的方法。方法 :将 L 2 0 B细胞加入大量的含微量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水中 ,充分作用后收集细胞 ,作病毒的分离培养。同时以 Na Cl— Al Cl3沉淀法作对照。结果 :10 0 0 ml水样中含病毒 10 0、10 TCD5 0时能全部检出 ;当含 1— 2 TCD5 0 时 14份样本可检出 13份。 Na Cl— Al Cl3沉淀法 :在 10 0 TCD5 0 时 4份样本中仅检出 1份 ,其它各浓度的 4份样都未能检出。结论 :细胞吸附浓集法分离水中病毒敏感、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细胞吸附浓集法 分离
下载PDF
L20B细胞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鄢心革 彭志红 +2 位作者 柯昌文 郑焕英 吴承民 《广东卫生防疫》 1999年第4期6-7,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病毒分离 L20B细胞 小鼠转脊灰受体基因细胞
下载PDF
固相化细胞吸附浓集法分离污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丁昌慧 邵荣标 +2 位作者 周步全 吴巨飞 姚健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84-685,共2页
〔目的〕建立一个适用于污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化的L2 0B细胞吸附法 ,浓集污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将浓集物再用活的L2 0B细胞培养。〔结果〕能够检出 10 0 0ml水中的 0 .1~ 10TCID50 量的脊髓灰质炎... 〔目的〕建立一个适用于污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化的L2 0B细胞吸附法 ,浓集污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将浓集物再用活的L2 0B细胞培养。〔结果〕能够检出 10 0 0ml水中的 0 .1~ 10TCID50 量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在10 0 0ml预处理后的污水中加入 10TCID50 量的病毒 ,亦可以检出。〔结论〕本方法的有效检出限为 10TCID50 / 10 0 0ml,可用于污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浓集和分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L20B细胞 TCID50 实验研究 分离培养 检出限 污水 吸附法 固相 预处理
下载PDF
组织培养法分离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
5
作者 王俊 付宗道 《陕西医学检验》 1997年第3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组织培养法 分离 鉴定 脊髓灰质炎病毒
下载PDF
La细胞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鉴定的研究
6
作者 刘文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174-1175,共2页
关键词 La细胞 脊髓灰质炎病毒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高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下的健康儿童肠道病毒变化研究
7
作者 李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6期165-165,共1页
目的:探讨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下的健康儿童肠道病毒变化。方法:对平顶山市2007年0~4岁健康儿童进行肠道病毒变化的研究分析。结果:2007年本市区0~4岁健康儿童肠道带毒率为10%,在阳性标本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占20%,均为疫苗株,显示出疫苗... 目的:探讨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下的健康儿童肠道病毒变化。方法:对平顶山市2007年0~4岁健康儿童进行肠道病毒变化的研究分析。结果:2007年本市区0~4岁健康儿童肠道带毒率为10%,在阳性标本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占20%,均为疫苗株,显示出疫苗株取代野毒株,其他肠道病毒占80%,以柯萨奇病毒(Coxsackie)的B3、B5型为流行优势株。结论:在今后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中需要密切注意其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肠道病毒 带毒
下载PDF
从1名健康疫苗接种者分离到的重组3型/2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包含的嵌合核壳VP1的鉴定
8
作者 李平忠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4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疫苗 基因重组 病毒分离 嵌合病毒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循环动态研究
9
作者 赵文彬 李家富 +3 位作者 林红玉 周克捷 朱伯相 龚海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0年第2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分离 循环动态观察
下载PDF
52株脊髓灰质炎I型病毒的鉴别分析
10
作者 宋艳艳 刘萍 +4 位作者 姜萍 徐爱强 周树安 李笠 赵世立 《预防医学论坛》 1996年第1期54-55,共2页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实践证明,脊灰疫苗可有效地预防脊灰的发病,从而使该病成为继消灭天花之后有可能被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然而,随着脊灰发病的控制,与服用青灰减毒活...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实践证明,脊灰疫苗可有效地预防脊灰的发病,从而使该病成为继消灭天花之后有可能被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然而,随着脊灰发病的控制,与服用青灰减毒活疫苗(OPV)有关的麻痹型脊灰病例(VAPP)将变得愈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I型病毒 鉴别分析 野毒株 疫苗相关病例 疫苗株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 PCR一RFLP 分离 消灭脊灰 微量中和试验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心肌炎6例报告
11
作者 肖淑芳 郇淑英 +2 位作者 刘雪芹 焦艳玲 苏德全 《黑龙江医学》 1995年第2期5-5,共1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血清中和抗体 心肌炎患者 病毒性心 型特异性抗体 黑龙江省 起心 病毒分离与鉴定 病毒分离培养 补体结合抗体
下载PDF
青海省1996~1999年脊髓灰质炎病毒学监测
12
作者 段万瑞 赵生仓 +3 位作者 巴卓玛 赵建海 石西安 薛伟建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0-320,共1页
目的 掌握消灭脊灰工作进展情况和不同人群中脊灰野病毒的消亡状态 ,为制定有效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 1996~ 1999年所有AFP病例和AFP病例密切接触者、重点地区 5岁以下健康儿童中 ,采集粪便标本 776份检测脊灰病毒 ,应用 2种以... 目的 掌握消灭脊灰工作进展情况和不同人群中脊灰野病毒的消亡状态 ,为制定有效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 1996~ 1999年所有AFP病例和AFP病例密切接触者、重点地区 5岁以下健康儿童中 ,采集粪便标本 776份检测脊灰病毒 ,应用 2种以上敏感传代细胞培养 ,用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判断病毒型别。结果 共检测脊灰病毒 2 4株 ,非脊灰肠道病毒 81株 ,分离率分别为 3 0 9%与 13 5 3% ,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和美国CDC最终鉴定 :脊灰野病毒Ⅰ型 2株 ,与印度 1998年Ⅰ型野病毒符合率 >98% ,判定为由印度传入野病毒 ,其它脊灰病毒均为疫苗病毒。结论  1994年以来全省无本土脊灰野病毒流行 ,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和接近国家要求 ,证实我省已阻断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 ,达到无脊灰标准。传入野病毒的及时发现 ,反映出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和及时性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PV 非脊灰肠道病毒 NPEV 分离 疾病监测
下载PDF
三种细胞在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中的特点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巴卓玛 《青海医药杂志》 2001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 :运用RD、Hep -2 及L2 0B细胞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 (简称脊灰 )的分离鉴定。方法 :使用WHO推荐的 3种细胞对脊灰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L2 0B细胞对脊灰病毒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对非脊灰肠道病毒不敏感。在脊灰分离株和粪便悬液标本中... 目的 :运用RD、Hep -2 及L2 0B细胞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 (简称脊灰 )的分离鉴定。方法 :使用WHO推荐的 3种细胞对脊灰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L2 0B细胞对脊灰病毒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对非脊灰肠道病毒不敏感。在脊灰分离株和粪便悬液标本中脊灰病毒的检出率为1 0 0 % ,优于RD用Hep -2 细胞。结论 :L2 0B细胞对脊灰病毒有较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0B细胞 脊髓灰质炎病毒 肠道病毒 检出
下载PDF
湛江市2004-2005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轮 余永清 王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了解湛江市2004-2005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按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2004年12月5~6日和2005年1月5~6日在湛江市全市范围开展二轮脊灰疫苗强化... 目的了解湛江市2004-2005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按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2004年12月5~6日和2005年1月5~6日在湛江市全市范围开展二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强化免疫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全市摸底登记应接种儿童为362572人,其中零荆次儿童17066人.占4.7%。各县区上报第一轮强化免疫应接种儿童为367129人,实接种356013人。接种率97.0%;第二轮上报应接种儿童375962人,实接种365451人.接种率97.2%。现场快速评估,第一轮调查应接种儿童811人.实接种798人,接种率98.4%;第二轮调查应接种儿童811人,实接种784人.接种率96.7%。结论两轮强化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强化免疫的目标,但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免疫空白人群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强化免疫 接种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病毒
15
《预防医学论坛》 1995年第2期451-453,共3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灰病毒 野毒株 病毒分离鉴定 急性弛缓性麻痹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疫苗株 病毒学研究 电泳图像 改进措施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效果分析
16
作者 李秋荣 王希龙 +3 位作者 王炳兰 栾庆国 刘润生 李明琴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01年第3期39-39,共1页
根据吉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的要求,集安市于2000年3月20日~25日,4月20日~25日开展了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扫荡式免疫活动。现将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0—4岁儿童,即1995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 根据吉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的要求,集安市于2000年3月20日~25日,4月20日~25日开展了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扫荡式免疫活动。现将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0—4岁儿童,即1995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时出生的所有儿童,一律接种两次脊髓灰质炎疫苗,两次间隔时间为1个月。 1.2 接种方法 按吉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活动实施方案执行。每轮活动结束后,进行快速接种率评价,全市抽90名儿童,随机抽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3~4个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荡式免疫 效果分析 脊髓灰质炎病毒 报告接种 吉林省 消灭脊髓灰质炎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儿童 接种评价 集安市
下载PDF
德州市1989~200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监测与控制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志坚 王洁 +5 位作者 张本旭 郭津惠 郭威 单永明 郭秀升 刘冬梅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了解德州市脊髓灰质炎(脊灰)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运转状况。方法收集1989-2003年脊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对AFP病例采集双份粪便标本,对部分AFP病例的接触者及健康人群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并对2432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 目的了解德州市脊髓灰质炎(脊灰)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运转状况。方法收集1989-2003年脊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对AFP病例采集双份粪便标本,对部分AFP病例的接触者及健康人群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并对2432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检测。结果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以来,全市共报告AFP病例477例,1994年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达到了WHO提出的1/10万指标,1995年以来AFP病例及时报告率、及时调查率、双份标本合格采集率、标本及时送检率和随访率均在90%以上,达到了卫生部80%的指标。脊灰疫苗(TOPV)接种率维持在90%以上,0~4岁儿童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1990年10月以来未发生脊灰野病毒病例。抗体检测表明,三型脊灰抗体阳性率维持在95%以上,AFP病例标本和接触者标本及健康人群肠道病毒检测,未检出脊灰病毒。结论德州市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由于形成了较为牢固的脊灰人群免疫屏障,便得脊灰流行的可能性降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9~2003年 脊髓灰质炎 德州市 控制分析 AFP病例 急性弛缓性麻痹 强化免疫接种 AFP监测系统 健康人群 中和抗体检测 0~4岁儿童 粪便标本 病毒检测 分析和评价 1991年 报告发病 1994年 1995年 脊灰野病毒 1990年
下载PDF
乌兰察布市首例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报告
18
作者 李琪 王怡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69-369,共1页
60年代初,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已开始应用.实践证明对降低脊灰发病率,控制和消灭脊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该疫苗应用的同时,由OPV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VAPP)时有发生[1].我市从60年代初至2002年前口服脊灰疫苗相... 60年代初,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已开始应用.实践证明对降低脊灰发病率,控制和消灭脊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该疫苗应用的同时,由OPV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VAPP)时有发生[1].我市从60年代初至2002年前口服脊灰疫苗相关病例从未报道.2003年8月经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病毒分离鉴定,确诊为OPV相关病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病例报告 疫苗相关病例 消灭脊灰 首例 病毒分离鉴定 减毒活疫苗 个案调查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下载PDF
江西省2001年脊髓灰质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丽萍 于子颖 +4 位作者 王飞霞 周顺德 梅琴 崔琦 李剑 《江西医学检验》 2002年第6期362-362,354,共2页
关键词 江西 2001年 脊髓灰质炎 粪便标本 PV阳性分离
下载PDF
汕头地区417例疑似脊髓灰质炎病因分析
20
作者 蔡访潺 谢若男 《华南预防医学》 1994年第1期6-11,共6页
对汕头地区1971~1993年临床疑似脊髓灰质炎417例患者的粪便标本437份进行病毒分离和94例患者双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病毒分离阳性192份,阳性率43.9%,双份血清检测中和抗体≥4倍者63例(其中19例病毒分... 对汕头地区1971~1993年临床疑似脊髓灰质炎417例患者的粪便标本437份进行病毒分离和94例患者双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病毒分离阳性192份,阳性率43.9%,双份血清检测中和抗体≥4倍者63例(其中19例病毒分离也阳性)阳性率67.0%,即获病因确诊者236例,确诊率56.6%,其中脊灰病毒引起199例(84.3%),柯萨奇病毒10例,埃可病毒8例,新肠道71型病毒7例,腺病毒8例及未定型病毒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病毒分离 中和抗体 抗原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