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外科治疗的护理特点 被引量:6
1
作者 华莎 马廉亭 +1 位作者 潘力 龚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11期697-698,70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针对经血管内及显微手术治疗的69例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的特点,在围手术期进行严密病情观察,周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早期开展肢体功能及膀胱功能...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针对经血管内及显微手术治疗的69例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的特点,在围手术期进行严密病情观察,周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早期开展肢体功能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积极预防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69例病人血管内介入治疗51例,手术治疗18例。住院期间无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18年,其中15例进行了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随访未见复发;治愈30例,好转25例,无变化14例。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或血管内治疗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及病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 血管内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护理
下载PDF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涛(综述) 马廉亭 +1 位作者 谢天浩 徐召溪(审校)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375-377,共3页
脊髓血管病包括多种引起严重脊髓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可以由出血、血肿压迫、动脉盗血或静脉高压引起。在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认识到血液向脊髓静脉引流可引起充血性脊髓损伤,进而提出了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spinal venous... 脊髓血管病包括多种引起严重脊髓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可以由出血、血肿压迫、动脉盗血或静脉高压引起。在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认识到血液向脊髓静脉引流可引起充血性脊髓损伤,进而提出了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spinal venoushypertensive myelopathy,VHM)的概念[1]。自此以后,硬脊膜动静脉瘘、椎旁动静脉瘘伴脊髓引流以及脊髓动静脉畸形、髓周动静脉瘘等疾病会导致血液向脊髓静脉引流,所以都被归为VHM[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病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避免误诊的对策 被引量:11
3
作者 祝源 杨铭 +1 位作者 潘力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病因及避免误诊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和手术记录等,根据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特点将病因分为六大类。对其中外院误诊的近1/... 目的探讨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病因及避免误诊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和手术记录等,根据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特点将病因分为六大类。对其中外院误诊的近1/3病人,我们采取了非常规造影方法,全部明确了诊断,进行了治疗。结果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由脊髓供血动脉病变引起80例;由非脊髓供血动脉向脊髓静脉引流8例;其中,颈内动脉供血2例,颈外动脉供血3例,髂内动脉供血3例;椎旁静脉狭窄,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向脊髓静脉引流6例。其中,血管内治疗67例,开放手术27例,治愈30例,好转47例,无变化17例。结论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是由多种类型脑脊髓血管病变引起,常被误诊和漏诊,对本文近1/3误诊病人,我们在诊断上采用了一些独特的造影方法而解决了误诊、漏诊,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 血管内治疗 显微手术 疗效 误诊
下载PDF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手术或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莉华 华莎 王红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439-441,共3页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enous hypertensivemyelopathy,VHM),又称椎管内静脉高压综合征,是指由多种脊髓、脊柱及其周围结构的血管性病变,通过脊髓静脉引流,致脊髓正常引流静脉血流增多,压力增高,久而久之,静脉动脉化,迂曲、扩张,从而导致...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enous hypertensivemyelopathy,VHM),又称椎管内静脉高压综合征,是指由多种脊髓、脊柱及其周围结构的血管性病变,通过脊髓静脉引流,致脊髓正常引流静脉血流增多,压力增高,久而久之,静脉动脉化,迂曲、扩张,从而导致脊髓正常引流静脉回流受阻,脊髓实质充血水肿,晚期软化、坏死,而产生的脊髓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 手术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误诊病人的护理经验
5
作者 程菊云 马廉亭 华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06-507,共2页
目的总结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HM)误诊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因误诊从其他医院转入我院27例VHM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病人明确了病因诊断,经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VHM误诊病人病程... 目的总结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HM)误诊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因误诊从其他医院转入我院27例VHM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病人明确了病因诊断,经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VHM误诊病人病程相对较长,导致脊髓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做好术前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正确及时进行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 误诊 护理经验
下载PDF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6
作者 苏晓娟 华莎 +2 位作者 彭娜 周佳 李露寒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696-697,共2页
目的 总结椎管内动静脉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102例中,术后85例症状改善,首先是肌力明显恢复,继而... 目的 总结椎管内动静脉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102例中,术后85例症状改善,首先是肌力明显恢复,继而是感觉障碍平面的下降,最后是大小便功能的恢复;17例无明显改变,延误诊断、病程2年以上,其中术前肌力0级12例、Ⅰ级5例。术后随访1~20年,18例选择全脊髓动脉造影随访未见复发;完全恢复30例。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关键在早诊断、早治疗,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合并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7
作者 李明 谢天浩 +1 位作者 徐召溪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645-647,共3页
目的总结合并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HM)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9年手术治疗的10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MRI T2像及病人临床表现评估VHM,并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合并VHM的诊治经验。结果单... 目的总结合并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HM)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9年手术治疗的10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MRI T2像及病人临床表现评估VHM,并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合并VHM的诊治经验。结果单发肿瘤9例,其中肿瘤位于颈段3例、胸段4例、腰段2例;多发1例(颈段、胸段及腰段均有)。术前存在VHM 6例,术前MRI均可见病变节段以外的脊髓中央区MRI T2高信号,存在明显的脊髓功能损伤症状,如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等。10例肿瘤均全切除,其中1例多发肿瘤一次切除3个胸段肿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为富含血管的血管性肿瘤,往往有高流量的血流通过,引流静脉常迂曲扩张并同脊髓表面正常引流静脉沟通导致VHM,有症状者应早期手术,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肿瘤切除后VHM自然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诊断治疗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马廉亭 龚杰 +8 位作者 樊辉 潘力 莫雪红 杨铭 李俊 张新元 陈刚 张戈 华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诊治策略与方法.方法 通过我院收治的69例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患者,总结诊断方法主要靠MRI全脊柱成像、脊髓水成像及脊髓顺磁性血管造影,最终确诊依据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明确病变类型、瘘口部位、大小、... 目的 探讨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诊治策略与方法.方法 通过我院收治的69例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患者,总结诊断方法主要靠MRI全脊柱成像、脊髓水成像及脊髓顺磁性血管造影,最终确诊依据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明确病变类型、瘘口部位、大小、血流速度等,确诊后再选择治疗方法与应遵循的策略.结果 本组69例,血管内介入治疗51例,手术治疗18例,治愈30例,好转25例,无变化14例.结论 本病血管内治疗及显微于术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静脉高压 血管内治疗 外科手术 疗效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脊髓血管病并发静脉高压性脊髓病的危害与处理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建生 张鸿褀 +2 位作者 王志潮 赵京晶 柳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393-400,405,共9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硬脊膜动静脉瘘和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AVM)并发静脉高压性脊髓病(VHM)的危害与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与1例脊髓髓内AVM合并VHM患者的临床资料。因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等疾病,使用GC治疗...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硬脊膜动静脉瘘和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AVM)并发静脉高压性脊髓病(VHM)的危害与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与1例脊髓髓内AVM合并VHM患者的临床资料。因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等疾病,使用GC治疗后使患者原有的脊髓功能障碍迅速加重。经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采取手术切除与血管内栓塞动静脉瘘口的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术前GC对VHM患者脊髓功能的影响及手术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①应用GC治疗3 d后,评价脊髓功能的改良Aminoff-Logue评分均上升(病情恶化)。步态评分:22例均上升,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20.045,P<0.01;小便评分:除1例无变化,其余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19.048,P<0.01;大便评分:除5例无变化外,其余17例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15.059,P<0.01。②术后1个月,步态评分:8例恢复到用药前,14例上升;小便评分:11例恢复到用药前水平,10例上升,1例下降;大便评分:15例恢复到用药前状态,7例评分上升。③术后6个月步态评分与用药前比较,3例评分降低(进步),11例上升;小便评分12例恢复,7例较用药前改善,3例比用药前差;大便评分有6例评分下降,2例上升。④术后6个月综合状态评定:正常2例(9.1%),基本正常7例(31.8%),轻度异常9例(40.9%),中度异常3例(13.6%),重度异常1例(4.5%),其中正常和基本正常占40.9%。结论硬脊膜动静脉瘘合并VHM易误诊为急性脊髓炎。使用GC治疗后,可致患者脊髓功能障碍短期内进一步恶化。早期手术切除或栓塞动静脉瘘口缓解VHM是挽救脊髓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疾病 糖皮质激素类 疾病恶化 显微外科手术 栓塞 治疗性 静脉高压脊髓
下载PDF
建立椎管内静脉高压动物模型的手术方法及稳定性评价
10
作者 陈通 张鸿祺 +5 位作者 张智萍 滕梁红 李永忠 郭德玉 卢德宏 凌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4-1928,共5页
背景:构建稳定的脊髓静脉高压动物模型可为临床研究脊髓血管病变提供可靠的平台,课题组前期已成功构建了兔脊髓静脉高压模型。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改进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建立长期稳定的兔脊髓静脉高压模型。方法:48只新西兰大... 背景:构建稳定的脊髓静脉高压动物模型可为临床研究脊髓血管病变提供可靠的平台,课题组前期已成功构建了兔脊髓静脉高压模型。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改进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建立长期稳定的兔脊髓静脉高压模型。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急性期组、短期组、中期组、长期组,每组12只兔又分为模型兔8只和假手术兔4只。模型兔通过开腹侧侧吻合兔左肾动静脉,形成动静脉瘘,结扎后腔静脉远端和近端导致动脉血异常引流至腰静脉、椎管内静脉丛形成脊髓淤血和脊髓静脉高压。采用Jacobs法对后肢功能评级,Reuter法评估脊髓感觉运动反射功能,每组动物到期后对模型兔行MRI扫描、经股动脉DSA检查动静脉瘘口的通畅,并灌注解剖取脊髓行病理学检查以判定模型符合要求。结果与结论:32只模型兔存活29只,生存率91%,动静脉瘘口通畅率79%,但长期组瘘口通畅率低,仅29%。术后模型后肢运动、感觉功能均有所减退。模型兔脊髓MRI表现为脊髓相应阶段的水肿;病理检查在光镜下见脊髓实质内淋巴细胞的浸润、胶质细胞的增生、髓内血管的玻璃样变性和神经元细胞变性,符合脊髓静脉高压的脊髓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可见髓鞘板层的松散、薄髓纤维内线粒体数目增加和神经元的固缩。提示成功建立模拟人类脊髓血管畸形的脊髓静脉高压机制导致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静脉高压 动物模型 手术 稳定性
下载PDF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颜艾 陈菊祥 周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 误诊分析 脊柱退行性病变 脊髓静脉高压 脊髓血管病变 脊髓功能障碍 SDAVF 细小动脉 静脉异常 变性坏死 早期症状 神经根 椎间孔 椎管内 进行性 特异性 引流
下载PDF
为什么脊髓血管病造影阴性病人,要做与脊髓供血无关的血管造影?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1概述 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病的金标准;但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少数病人,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阴性,而MRI或MRA影像有异常血管信号,如T1点状或虫蚀样流空影,T2高信号点状或虫蚀样影。对这类疑诊脊髓血管病病人,如放弃进一步检... 1概述 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病的金标准;但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少数病人,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阴性,而MRI或MRA影像有异常血管信号,如T1点状或虫蚀样流空影,T2高信号点状或虫蚀样影。对这类疑诊脊髓血管病病人,如放弃进一步检查,则真有可能遗漏脊髓血管病,如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enous hypertensive myelopathy,VHM)所导致的脊髓功能障碍(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病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 血管造影 阴性
下载PDF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致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少帅 张鸿祺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脊髓血管畸形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多表现为进展性脊髓病。它的致病机制是脊髓静脉高压,脊髓静脉高压阻碍脊髓静脉回流,导致脊髓动脉灌注压下降,引起脊髓变性、坏死。目前治疗手段有手术、栓塞以及联合治疗,根据...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脊髓血管畸形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多表现为进展性脊髓病。它的致病机制是脊髓静脉高压,脊髓静脉高压阻碍脊髓静脉回流,导致脊髓动脉灌注压下降,引起脊髓变性、坏死。目前治疗手段有手术、栓塞以及联合治疗,根据病变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由于该病隐匿发病、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比较困难,疗效仍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 脊髓静脉高压 治疗
下载PDF
骨水泥静脉血管渗漏后双下肢瘫痪1例
14
作者 苏友祥 李念虎 +4 位作者 辛健 宋云 高尚 高玉良 张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45-848,共4页
患者,女,86岁,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咳嗽、床上翻身、起身等变换体位时疼痛加重,应用止痛药物、物理疗法等治疗,效果不佳且疼痛逐渐加重。入院时,专科查体:T_(10)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及叩击痛阳性;双下肢及鞍区感... 患者,女,86岁,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咳嗽、床上翻身、起身等变换体位时疼痛加重,应用止痛药物、物理疗法等治疗,效果不佳且疼痛逐渐加重。入院时,专科查体:T_(10)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及叩击痛阳性;双下肢及鞍区感觉正常,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良好。胸部CT示:左肺上叶见约6.1 cm×3.3 cm不规则肿块,肿块边缘模糊,可见磨玻璃影;左侧胸腔内见液体密度影(图1a)。MRI示:(1)T_(3)、T_(6)、T_(10)椎体及L_(2)棘突、S_(2)椎体内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转移瘤。(2)T_(10)病理性压缩性骨折可能(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渗漏 后凸成形术 脊柱骨折 病理性骨折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
下载PDF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萌 凌锋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9年第5期296-298,共3页
Foix Alajouanine综合征是指硬脊膜动静脉瘘伴脊髓静脉回流障碍时 ,脊髓静脉高压导致的脊髓实质静脉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脊髓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其症状体征缺乏特征性 ,主要依靠脊髓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来... Foix Alajouanine综合征是指硬脊膜动静脉瘘伴脊髓静脉回流障碍时 ,脊髓静脉高压导致的脊髓实质静脉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脊髓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其症状体征缺乏特征性 ,主要依靠脊髓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AVF 硬脊膜动静脉 脊髓静脉高压 脊髓坏死
下载PDF
1例Foix-Alajouanine综合征病人的疼痛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雪 罗永梅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0年第2期467-468,共2页
关键词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 疼痛护理 脊髓静脉高压 硬脊膜动静脉 括约肌功能障碍 亚急性坏死性 流出道狭窄 缺血性坏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