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河峡谷抢脍民俗与民本思想
1
作者 王岁孝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7,共4页
抢脍是一项流行于渭河峡谷地区的非常奇特和古老的年节民俗文化。虽然书志乏载,但来自史前的周边文化遗存、守旧的风俗习惯、封闭的地域环境、古老的民间传说、特殊的文化功能都足以证明它是符合中国古老文化精神的历经渔猎和农耕而遗... 抢脍是一项流行于渭河峡谷地区的非常奇特和古老的年节民俗文化。虽然书志乏载,但来自史前的周边文化遗存、守旧的风俗习惯、封闭的地域环境、古老的民间传说、特殊的文化功能都足以证明它是符合中国古老文化精神的历经渔猎和农耕而遗留至今的长上对幼弱施惠和关爱的民本主义思想的载体或象征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峡谷 民俗 民本思想
下载PDF
浅论日本的脍与刺身
2
作者 郑新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87-90,共4页
统一规定研究对象的汉译原则和方法,并运用文献考证和史料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脍食品的特征、种类以及与刺身的异同进行深入分析。主要从语源、食材、调味品角度,对脍食品的特征和种类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进一步从素食制品角度比较了脍与... 统一规定研究对象的汉译原则和方法,并运用文献考证和史料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脍食品的特征、种类以及与刺身的异同进行深入分析。主要从语源、食材、调味品角度,对脍食品的特征和种类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进一步从素食制品角度比较了脍与刺身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身 日本
下载PDF
关于“脍”的历史文化考察——兼及生鱼片的起源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33-36,81,共5页
生吃鱼非日本独有,春秋时期我国已有食鱼脍的记载,这一饮食传统延续至今,后因斫脍人的稀缺、鱼脍有损健康等原因衰落但并未绝迹。日本料理中生鱼片的食法与中国极为相似,可能是长期文化交流过程中对中国鱼脍技艺的吸收和创新,可以肯定的... 生吃鱼非日本独有,春秋时期我国已有食鱼脍的记载,这一饮食传统延续至今,后因斫脍人的稀缺、鱼脍有损健康等原因衰落但并未绝迹。日本料理中生鱼片的食法与中国极为相似,可能是长期文化交流过程中对中国鱼脍技艺的吸收和创新,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生食鱼肉的传统比日本早且吃法讲究,生鱼片起源于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鱼片 文化考察
下载PDF
中国的“脍”和日本的“刺身”
4
作者 林秋萍 《科技视界》 2014年第4期236-236,269,共2页
"刺身"作为日本的高档料理渐渐为众人所知,在人们眼中刺身就是日本菜,是日本把"刺身文化"带到了中国甚至全世界,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么?
关键词 刺身 生鱼片
下载PDF
古代鱼脍的原料和吃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跃进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9年第1期31-33,45,共4页
鱼脍是中国古代主要的菜肴,是东方的饮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脍的原料来源广泛,只要肉质肥美,河鱼、海鱼,鲜鱼、腌鱼都很适宜。脍的吃法较多,主要是生吃、但也可以熟吃。脍注重调配料的使用以增加美味、美感和去腥。脍的衰落是因为自... 鱼脍是中国古代主要的菜肴,是东方的饮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脍的原料来源广泛,只要肉质肥美,河鱼、海鱼,鲜鱼、腌鱼都很适宜。脍的吃法较多,主要是生吃、但也可以熟吃。脍注重调配料的使用以增加美味、美感和去腥。脍的衰落是因为自然条件的恶化、饮食品种的丰富,以及北方文化的强势融合。脍在南方和沿海地区依然顽强地存在,并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原料 烹饪工艺 饮食文化
下载PDF
“魁脍”义辨
6
作者 吴继刚 黄子玲 《贺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6-40,共5页
《玄应音义》是一部汇释群经的专书辞典,具有重要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价值。立足于佛经原文,并结合《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希麟音义》《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等佛经音义书,以及传世字书,认为该书"未详所出立名"之&qu... 《玄应音义》是一部汇释群经的专书辞典,具有重要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价值。立足于佛经原文,并结合《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希麟音义》《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等佛经音义书,以及传世字书,认为该书"未详所出立名"之"魁脍",并非"屠割牲肉之人""屠杀凶恶之师"等义,当义为"主煞人者"(即刽子手)。史实证明,古印度充当"魁脍"这一职务者为种姓之外的贱民阶层旃陀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应音义》 “魁 词义 旃陀罗
下载PDF
从“生”与“熟”的二元关系简析古代鱼脍的流变
7
作者 何绮珊 彭静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0-34,39,共6页
鱼脍兴起于先秦,盛行于汉魏至宋元,衰微于明清,其本质是生食,与中国主流饮食中的熟食相对。以结构人类学中“生”与“熟”的二元关系为分析框架,对鱼脍兴衰流变进行“生/熟”汉文化社会深层次的探析。生食的“脍不见血”曾让鱼脍无限接... 鱼脍兴起于先秦,盛行于汉魏至宋元,衰微于明清,其本质是生食,与中国主流饮食中的熟食相对。以结构人类学中“生”与“熟”的二元关系为分析框架,对鱼脍兴衰流变进行“生/熟”汉文化社会深层次的探析。生食的“脍不见血”曾让鱼脍无限接近熟食文化,受到古代各阶层民众的追捧。然而,生食始终难以克服“自然”和“他者”的历史局限性,如今中原地区鱼脍的祭祀和饮食功能已被弱化,鱼脍发生“中心——边缘”转移,表明“生”与“熟”从并存走向对立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与“熟” 二元结构 古代 流变
下载PDF
魅力无穷的鱼脍
8
作者 熊四智 《餐饮世界》 2003年第10期59-59,共1页
鱼脍,现在通常叫做鱼生。鱼生是有无穷魅力的美食。它有时空的魅力,身心的魅力,创新的魅力。
关键词 鱼生 美食 典故 调味 制作 中国
下载PDF
细切薄如蝉翼 口风轻吹可起——鱼脍史话
9
作者 曾再新 曾宏健 《烹调知识》 2003年第12期8-9,共2页
鱼脍,亦称“鱼生”,一种烹饪原料。它是取用鲜鱼肉切成细丝或薄片,可直接蘸调味料食用,也可烫食、涮食,也供炒食。但吃生鱼肉易致某些寄生虫病(如鱼绦虫等),应慎食。
关键词 烹饪原料 食用方法 制作 美味 中国 古代
下载PDF
鱼脍餐来最益人
10
作者 韩学忠 《中国水产》 1984年第1期28-28,共1页
去过日本的人讲,初到那儿吃莱,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吃生鱼片。由于不习惯此种吃法,有时竟望而生畏,及至硬着头皮吃了,倒也觉得无甚可怕。吃习惯了,甚至感到其味颇佳。
关键词 生鱼片 使用方法 营养
下载PDF
色馔“金齑玉脍”
11
作者 吴正格 《中国铁路文艺》 2012年第7期50-51,共2页
隋炀帝的饕食和淫荡,是史上帝王中最为典型的。说他饕食,是他在隋宫里能豪奢到天下的"奇烹怪食",《隋炀帝艳史》第二回里记其筵宴是:"庖甘煮美,猩唇鲤尾列盈宴;脍异烹鲜,麟掌驼蹄堆满案……真个千金一馔……任他将相公侯... 隋炀帝的饕食和淫荡,是史上帝王中最为典型的。说他饕食,是他在隋宫里能豪奢到天下的"奇烹怪食",《隋炀帝艳史》第二回里记其筵宴是:"庖甘煮美,猩唇鲤尾列盈宴;脍异烹鲜,麟掌驼蹄堆满案……真个千金一馔……任他将相公侯,不似王家富贵。"说他淫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炀帝艳史 隋宫 烹鲜 王家富 驼蹄 日出东南隅行 金一 南部烟花录
原文传递
“脍”及其文化解读
12
作者 毛雁鸿 王松 《汉字文化》 2021年第19期101-103,共3页
"脍"指的是切细切薄的鱼、肉,鱼脍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讲的生鱼片。"鱠"这个字就是"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因"鱠"同"脍",脍后来也就被专指为鱼脍。同时,"脍"的产... "脍"指的是切细切薄的鱼、肉,鱼脍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讲的生鱼片。"鱠"这个字就是"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因"鱠"同"脍",脍后来也就被专指为鱼脍。同时,"脍"的产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从"脍"的字形入手,探寻它在历朝历代发展、演变的过程,并分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文化解读
原文传递
杜甫食事之鲈鱼脍
13
作者 叶梓 石朝虹(图) 《中国烹饪》 2011年第8期120-120,共1页
一代诗圣杜甫的一生历经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所著诗篇记录了他对国家的忧思。有人从中读出历史,有人从中读出才思,有人从中读出食味。2011年,本刊推出《杜甫食事》的连载,
关键词 杜甫 读出 食味
原文传递
黑鱼脍
14
作者 万福建 《中国烹饪》 2013年第1期130-130,共1页
在洪泽湖的湖鲜美食里,清炒黑鱼片当是极品,白如兰花的鱼片,伴以翠绿的椒、淡黄的笋和黑绒似的木耳,盛放在素色的盘中,不用品尝,单从视觉上看,就是一幅妙不可言的丹青。
关键词 洪泽湖 鱼片 美食 清炒 品尝
原文传递
水晶脍
15
《汽车杂志》 2009年第5期252-252,共1页
在宋朝的饭馆里,有—道很火的大众凉菜,叫“水晶脍”,用鱼鳞熬制而成,其相关做法,南宋人陈元靓《事林广记》中有详细记录:
关键词 水晶 凉菜 制作方法 营养价值
原文传递
鲈脍醉酒家(6款)
16
《中国烹饪》 1999年第4期8-9,共2页
关键词 鱼肴 牡丹莲花鱼 鸽蛋扒鱼头 蟹带鱼茸蛋
原文传递
中国六世纪之特色复合调料:“八和韲”——《齐民要术》“八和韲”之文化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洪霞 郭华波 赵建民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2年第3期25-29,共5页
《齐民要术》卷八中记载的"八和韲",是由八种不同风味的原料调制而成的辛香味型复合调料,是专门用来佐食"脍"肴的佳品。我国古代美味"韲"有多种,各有风味特色。《齐民要术》关于"八和韲"的记载... 《齐民要术》卷八中记载的"八和韲",是由八种不同风味的原料调制而成的辛香味型复合调料,是专门用来佐食"脍"肴的佳品。我国古代美味"韲"有多种,各有风味特色。《齐民要术》关于"八和韲"的记载,弥补了历史文献无"金韲"描述的缺憾,也创立了记录菜肴制作工艺的典范,保留了失传的《食经》中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八和韲 复合调料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古代语言文学三题
18
作者 王宜早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6-60,共5页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short essays.Each expresses one of the authors view on one problematic explan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关键词 舆佐 莼羹鲈 意象
下载PDF
宁可居无竹 不可食无鱼
19
作者 听风 《半岛新生活》 2007年第12期32-32,共1页
古人造字,将"鲜"字归于"鱼"部,而不入"肉"部,可见将鱼看做"鲜"中极品。孟子更是将鱼与熊掌相提并论:"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尽管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老头儿还是很精... 古人造字,将"鲜"字归于"鱼"部,而不入"肉"部,可见将鱼看做"鲜"中极品。孟子更是将鱼与熊掌相提并论:"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尽管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老头儿还是很精明地"舍鱼而取熊掌也",但由此不难看出鱼在中国饮食中的地位。不怪孟子大惊小怪,而是当时的鱼可算是食中珍品。《孔子家语》里就记载说,孔子喜得贵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饮食 吃鱼头 《孔子家语》 鲁昭公 食中 乡公 酸菜鱼 孙仪
下载PDF
鱼生的前世今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帅 张业辉 +2 位作者 刘伟峰 廖森泰 冯志明 《中国食品》 2021年第21期122-123,共2页
鱼生是日本的饮食文化代表之一,又被称为“刺身”、生鱼片,是以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食物总称。可你知道吗,鱼生其实源于中国,后来才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并在日本成为很受欢迎的食物。一、鱼生的前世我国的先人很早... 鱼生是日本的饮食文化代表之一,又被称为“刺身”、生鱼片,是以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食物总称。可你知道吗,鱼生其实源于中国,后来才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并在日本成为很受欢迎的食物。一、鱼生的前世我国的先人很早就开始食脍,“脍”在古代汉语中意为切得很薄很细的生肉,在秦汉以后,因牛、羊脍极为罕见,脍通常被人们用于单指鱼脍,后来又衍生出一个“鲙”字,专门表示生鱼片,早于日本吃鱼生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生鱼片 鱼贝类 刺身 调味料 生肉 朝鲜半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