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寸口脉左右脏腑分属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贾建义 张扬卿 傅华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876-879,共4页
寸口脉左右之脏腑的分属,系根据中医的运气、阴阳五行、气化学说而确立的,发源于《内经》,确立于《脉经》,经历代诸贤之补充,发挥得以俱备;脉诊作为中医之特色,其寸口脉左右脏腑的分属问题,成为中西医之间争议的焦点,有"废除"... 寸口脉左右之脏腑的分属,系根据中医的运气、阴阳五行、气化学说而确立的,发源于《内经》,确立于《脉经》,经历代诸贤之补充,发挥得以俱备;脉诊作为中医之特色,其寸口脉左右脏腑的分属问题,成为中西医之间争议的焦点,有"废除"之主张,直接动摇中医之根基,固然遭到中医之强烈反对;然中医界内部亦不乏争议之声,反映在寸口脉左右脏腑之分属上,分则寸关尺分属脏腑:左:心肝肾,右:肺脾肾(命),在五脏的分属上分歧不大,分歧主要在:右之命门;而六腑的分属上分歧主要在:寸、尺的大、小肠的分属,均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从张景岳之后的医家逐步得到统一,大、小肠统一分属到尺部;不分则存在二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以脉当取太过与不及为分;大致不分部位:以左肝右脾为分;目前比较中肯的看法是:寸口脉左右脏腑分属,尽管目前还缺乏详尽的理论说得很明白,但它在实践中却有临床价值。因此,目前仍遵循"左:心肝肾,右:肺脾肾(命)"的寸口脉左右脏腑分属的原则,并以此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寸口脉 脏腑分属
下载PDF
舌面脏腑分属理论发展与舌苔理论形成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家佗 张志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8-619,共2页
从中医舌诊理论演变发展的角度,针对舌面脏腑分属理论、"舌苔"的文字演变与舌苔理论形成的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舌面脏腑分属 舌苔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中医面诊脏腑分属理论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3
作者 位庚 周睿 李福凤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2期340-341,共2页
本文对中医面诊脏腑分属理论的古代记载和现代面诊脏腑部位划分研究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整理。这些划分方法为中医不同病证面诊信息提取和识别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面诊 脏腑分属 研究概况
下载PDF
“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的古代文献探源 被引量:9
4
作者 徐玮斐 顾巍杰 +3 位作者 杨德才 燕海霞 王忆勤 刘国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24-1626,共3页
对"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认为"寸口脉分候脏腑"的理论源自于《内经》,由《难经》明确提出并加以完善,经《脉经》推广至临床应用。《脉经》以后,各医家对"寸口脉分候脏腑"的理论多有发... 对"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认为"寸口脉分候脏腑"的理论源自于《内经》,由《难经》明确提出并加以完善,经《脉经》推广至临床应用。《脉经》以后,各医家对"寸口脉分候脏腑"的理论多有发挥,且均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历代医家的分歧主要存在于大、小肠的分属问题上,至张景岳以后逐渐统一,将大、小肠同归属于尺部。目前临床切脉遵循的脏腑分属方法来自于《脉经》: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尽管这种分属方法缺乏科学的理论和确切的经脉络属依据,但经实践证明"寸口脉分候脏腑"的理论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研究意义,就"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的渊源与发展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寸口脉 脏腑分属 中医药文献
下载PDF
脉象的解剖映射、血流映射与脉诊客观化研究的误区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晓华 林宇春 +2 位作者 赵宏杰 袁肇凯 张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7期1193-1195,共3页
脉诊在古今中医学里都是学术热点和临床难点,笔者提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地发现脉诊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解剖映射 血流映射 脉诊客观化 脏腑分属 以脉测证 以脉测病 以证统病 正常人生理常数
下载PDF
“少阴动甚”脉辨
6
作者 张传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年第9期499-499,共1页
关键词 少阴动甚 脉象 妊娠 中医理论 寸关尺 脏腑分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