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仝小林院士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治疗小儿肾炎验案1则
1
作者 张宇昕 田传玺 田佳星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03-306,共4页
肾小球肾炎未及时治疗会产生多种长期并发症。中医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可减轻临床症状,保护肾脏功能。仝小林院士从“脏腑风湿”角度出发,根据四焦八系理论将与肾脏相关的脏腑定义为“溲系”,提出本病以正虚邪伏为“溲系风湿”的主要病因,... 肾小球肾炎未及时治疗会产生多种长期并发症。中医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可减轻临床症状,保护肾脏功能。仝小林院士从“脏腑风湿”角度出发,根据四焦八系理论将与肾脏相关的脏腑定义为“溲系”,提出本病以正虚邪伏为“溲系风湿”的主要病因,治疗发作期以祛邪外出为主,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要,温肾益气为主要治则,使内外通透,邪气不留。现梳理该类疾病的诊疗思路及用药方略,以期为小儿肾炎提供更多的临床诊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肾炎 脏腑风湿 溲系 仝小林
下载PDF
基于脏腑风湿论的仝小林态靶辨治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总结
2
作者 王昭博 乔丽萍 +1 位作者 李梦甜 王佳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10-413,共4页
慢性胃炎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最主要的原因。仝小林教授提出脏腑风湿论,从风寒湿邪气致病的角度,运用态靶结合思想辨治慢性胃炎病变全过程,以《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为调态靶方,并根据患者证型分... 慢性胃炎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最主要的原因。仝小林教授提出脏腑风湿论,从风寒湿邪气致病的角度,运用态靶结合思想辨治慢性胃炎病变全过程,以《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为调态靶方,并根据患者证型分属不同,运用三味小方药组、指标靶药、症状靶药态靶并治,增强治疗的精准性,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胃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慢性胃炎 态靶辨证 仝小林
下载PDF
李东海运用脏腑风湿理论论治硬皮病经验介绍
3
作者 董建 魏纯莉 李东海(指导)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3期223-227,共5页
介绍李东海教授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经验。李东海教授认为硬皮病的病机关键是寒湿内伏、脏腑虚损、痰瘀胶着互结,治疗宜透散伏邪、补益虚损、消除痹阻。临证有升散、发汗、散寒、透表、清上、逐风等诸法透散伏邪,补肺、健... 介绍李东海教授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经验。李东海教授认为硬皮病的病机关键是寒湿内伏、脏腑虚损、痰瘀胶着互结,治疗宜透散伏邪、补益虚损、消除痹阻。临证有升散、发汗、散寒、透表、清上、逐风等诸法透散伏邪,补肺、健脾、益肾、固精诸法补益虚损,行气、活血、祛瘀、通络诸法消除痹阻。透散伏邪常用葛根升散,麻黄发汗,附子散寒,香薷透表,升麻清上,荆芥逐风等时时透邪为要,补益虚损早期注重补肺健脾,后期注重益肾固精,酌加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品,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脏腑风湿 伏邪致病 痹证 李东海
下载PDF
基于仝小林院士脏腑风湿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的中药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良 李光熙 +3 位作者 李修洋 王师菡 卢雯平 连凤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5-27,共3页
仝小林院士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寒湿疫",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基于仝院士学术理论体系中的"脏腑风湿"理论,根据恢复期"余毒未清,正虚邪恋"的病机... 仝小林院士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寒湿疫",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基于仝院士学术理论体系中的"脏腑风湿"理论,根据恢复期"余毒未清,正虚邪恋"的病机特点,探讨其符合具备脏腑风湿行成3个基本要素:即外受寒湿裹挟戾气为必要外因;脏腑内虚为重要基础;邪疫伏留胶着,正邪交争为致病关键。故在辨证施治中可应用脏腑风湿理论以调理脾胃,化湿透邪,补益肺脾,顾护阳气,养阴生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湿疫 脏腑风湿 仝小林
下载PDF
黄飞剑基于“脏腑风湿”理论辨治支气管哮喘临床思路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轶群 王强 +2 位作者 仝小林 王蕾 黄飞剑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6期524-527,共4页
历代医家认为支气管哮喘分为外感、痰气等病因,虚实、寒热等病性,以及肺肾、脾胃等病位方面。黄飞剑主任医师根据仝小林教授的"脏腑风湿"理论,明确提出哮喘是支气管的风湿病,并在"脏腑风湿"理论指导下,应用独活寄... 历代医家认为支气管哮喘分为外感、痰气等病因,虚实、寒热等病性,以及肺肾、脾胃等病位方面。黄飞剑主任医师根据仝小林教授的"脏腑风湿"理论,明确提出哮喘是支气管的风湿病,并在"脏腑风湿"理论指导下,应用独活寄生汤、二陈汤、平胃散、阳和汤及其自创气血双调汤、化气汤、健脾渗湿汤、镇咳定喘汤、开心汤治疗哮喘。从"脏腑风湿"角度阐述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总结黄飞剑主任医师的临证经验,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开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支气管哮喘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脏腑风湿理论探讨痤疮的辨治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曦 仝小林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9期1037-1039,共3页
脏腑风湿理论由仝小林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伏邪”和“痹病”提出,临床中很多疾病的始动因素皆与风寒湿伏于脏腑相关。根据脏腑风湿理论,我们认为反复发作的痤疮多为中阳不足、寒湿中阻、郁久化热或表气郁闭、玄府失司所致,故治疗上... 脏腑风湿理论由仝小林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伏邪”和“痹病”提出,临床中很多疾病的始动因素皆与风寒湿伏于脏腑相关。根据脏腑风湿理论,我们认为反复发作的痤疮多为中阳不足、寒湿中阻、郁久化热或表气郁闭、玄府失司所致,故治疗上可以在温补中焦、散寒除湿的同时兼清热利湿、理气化痰、活血化瘀,并配合开闭宣肺、解表祛邪等方法治疗,以期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有意义的辨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痤疮 仝小林 温补中焦 开闭宣肺
下载PDF
基于脏腑风湿理论探讨达原饮论治痹病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爱华 吕柳 王海隆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31-133,共3页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院士在“痹病”和“伏邪”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一个新学说。基于脏腑风湿理论,仝院士认为痹病与伏邪关系密切,脏腑功能异常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外邪侵袭是其必要的发病外因,邪气伏留是其致病关键病机。据此运用...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院士在“痹病”和“伏邪”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一个新学说。基于脏腑风湿理论,仝院士认为痹病与伏邪关系密切,脏腑功能异常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外邪侵袭是其必要的发病外因,邪气伏留是其致病关键病机。据此运用达原饮辨治痹病,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可为临床治疗痹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伏邪 达原饮 风湿痹病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基于“脏腑风湿”论治难治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新敏 张莉莉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多采用中成药或抗生素,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根据仝小林教授提出的'脏腑风湿'理论,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属于'脏腑风湿病'范畴,以脏腑风湿理论为指导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脏腑风湿 中医药疗法 仝小林
下载PDF
基于“脏腑风湿”论治消化性溃疡——仝小林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视角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映映 邸莎 +3 位作者 顾勤 黄飞剑 李青伟 仝小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3-346,共4页
消化性溃疡这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人群患病率高达5%~10%^([1])。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是运用抑酸药和黏膜保护剂,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可联合使用抗生素。这一经典的治疗方案,虽然大大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但是复发率仍居高... 消化性溃疡这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人群患病率高达5%~10%^([1])。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是运用抑酸药和黏膜保护剂,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可联合使用抗生素。这一经典的治疗方案,虽然大大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但是复发率仍居高不下。脏腑风湿是仝小林教授提出的一个新学说,即风寒湿邪既可从体表传入脏腑,亦可直中脏腑,久而风寒湿邪伏于脏腑,盘踞痼结,发为脏腑风湿病。仝小林教授基于"胃肠黏膜是风寒湿邪易伏之地"的认识,同时结合伏邪与消化性溃疡均具有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脏腑风湿密切相关。治疗时则在脾胃病常规辨治心法的基础上,流转中气,适时透邪,同时结合益气健脾、活血化痰、发散火郁等法。通过临床验证,此法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降低了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伏邪 消化性溃疡 仝小林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仝小林教授以“脏腑风湿”理论论治风湿性心脏病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青 刘彦汶 宋庆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221-1223,共3页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长期、反复发作的风湿性炎症导致心脏瓣膜严重损伤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病因多由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加之人体正气亏虚,卫外不固,邪气趁机而入,侵及血脉,痹阻经络,日久内舍于心,心脉痹阻...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长期、反复发作的风湿性炎症导致心脏瓣膜严重损伤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病因多由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加之人体正气亏虚,卫外不固,邪气趁机而入,侵及血脉,痹阻经络,日久内舍于心,心脉痹阻,心失所养、而致心痹,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致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或下溢肠间,引起心衰等并发症。仝小林教授根据“脏腑风湿”理论,提出风湿性心脏病治疗的新思路,指出风寒湿邪是发病重要外因,治疗上注重透邪外出,根据脏腑风湿理论拟定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清热凉血、除湿透邪;益气活血,利湿除痰;温阳散寒,利水活血等治则治法,以期为风湿性心脏病的中医治疗开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中医 仝小林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仝小林教授基于“脏腑风湿”论治血脂异常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青 刘彦汶 +1 位作者 黄飞剑 宋庆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074-1076,共3页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教授在《素问·痹论篇》中“五体痹”与“脏腑痹”的基础上提出的,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或通过五体而内传脏腑,或通过官窍而直中脏腑,而人体正气不足以驱邪外出,使邪气伏留,久则成为伏邪盘踞脏腑而成痼疾。每于复感...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教授在《素问·痹论篇》中“五体痹”与“脏腑痹”的基础上提出的,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或通过五体而内传脏腑,或通过官窍而直中脏腑,而人体正气不足以驱邪外出,使邪气伏留,久则成为伏邪盘踞脏腑而成痼疾。每于复感,伏邪引动,则病情加重的一类疾病。仝小林教授根据“脏腑风湿”理论,提出一类因感受风寒湿邪发病的血脂异常治疗新思路,注重透邪外出,根据脏腑风湿理论拟定散寒除湿,温阳补肾;健脾渗湿,化脂降浊;清热利湿,降脂泻浊;祛痰化浊,活血化瘀等治则治法,以期为血脂异常的中医治疗开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血脂异常 中医 仝小林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仝小林“脏腑风湿论”述要 被引量:41
12
作者 杨映映 张海宇 +3 位作者 沈仕伟 宋珏娴 黄飞剑 仝小林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6期519-524,共6页
六淫邪气皆可内伏致病,但自《内经》以降,特别是明清时期,暑燥火之类的伏气温病发展尤速,而在伏邪致病中占有很大比例的"伏寒""伏湿"学说却销声匿迹。何况现代社会风湿免疫类疾病众多,而这些疾病又多与"寒湿内... 六淫邪气皆可内伏致病,但自《内经》以降,特别是明清时期,暑燥火之类的伏气温病发展尤速,而在伏邪致病中占有很大比例的"伏寒""伏湿"学说却销声匿迹。何况现代社会风湿免疫类疾病众多,而这些疾病又多与"寒湿内伏"密切相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仝小林教授在"伏邪"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痹证"理论,提出了"脏腑风湿"学说,即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或通过五体而内传,或通过官窍而直中,使得风寒湿邪留而不去,伏于脏腑而成痼疾。每于复感,伏邪引动,造成疾病的加重或反复,因脏腑风湿所致的疾病称为脏腑风湿病。在流转中气的同时,运用升散、清上、透表、发汗、散寒、逐风、渗湿等方法,适时透邪是该类疾病的治疗大法。该学说的提出为风湿免疫类疾病及脑瘤等诸多疑难杂病的临床辨治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伏邪 痹证 缘起 概要 仝小林
下载PDF
“脏腑风湿”与“中焦胃系”关系探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映映 邸莎 +3 位作者 张海宇 顾勤 黄飞剑 仝小林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7期672-676,共5页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教授在"伏邪"和"痹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寒湿性"疾病众多的时代背景,而提出的一个新型学说,即风寒湿邪或通过体表而内传,或通过官窍而直中,最终盘踞脏腑,与气血相搏,...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教授在"伏邪"和"痹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寒湿性"疾病众多的时代背景,而提出的一个新型学说,即风寒湿邪或通过体表而内传,或通过官窍而直中,最终盘踞脏腑,与气血相搏,形成伏邪。当机体再次感受寒湿或其他外邪时,伏邪引动,造成病情的加重或反复。而食寒饮冷这一寒湿直中途径,中焦-脾胃系脏腑首当其冲,风寒湿邪堆积中焦,气滞血瘀,痰浊内生,郁热亦起,进而形成"寒湿痰瘀热"互结的复杂内环境。以上种种邪气伏于胃肠道黏膜,最终造成脾胃系"风湿病"的发生。而对于脾胃系"风湿病"的治疗,仝小林教授常在自创"中气流转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酌情选取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桂枝茯苓丸、黄芪建中汤、甘姜苓术汤等方药,以运转中气,适时透邪。另外,脾胃为轴,四维为轮,聚于脾胃的风寒湿邪亦可流转他脏,或泛溢肌表,造成这些部位风湿病的发生或反复,所谓"中央健则四旁通"。故而对于其他部位风湿病的治疗亦不能忘记调理脾胃,运转中气。反之,在治疗脾胃系"风湿病"的同时,对其他部位的风湿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脾胃系 寒湿 调理脾胃
下载PDF
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探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翼天 杨映映 +1 位作者 李深 仝小林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9期861-864,共4页
仝小林教授将"脏腑风湿"理论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指出"寒湿伏肾络"为核心病机,以通络逐邪为基本治则,同时对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合并症及激素不良反应有独到见解。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仝小林 脏腑风湿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从脏腑风湿理论探讨IgA肾病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童童 饶向荣 李深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4期371-373,共3页
IgA肾病是公认的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的发病多由于外邪侵袭,因脏腑功能失调,正气无力抗邪,致使邪气盘踞不去,伏而内留,此与脏腑风湿病理论极为相似。通过从脏腑风湿理论阐述IgA肾病的发病规律,探讨以扶正气、透伏邪为基本... IgA肾病是公认的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的发病多由于外邪侵袭,因脏腑功能失调,正气无力抗邪,致使邪气盘踞不去,伏而内留,此与脏腑风湿病理论极为相似。通过从脏腑风湿理论阐述IgA肾病的发病规律,探讨以扶正气、透伏邪为基本原则,以三焦辨证与审因辨治相结合,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指导原则论治IgA肾病的临床意义,以期为IgA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并附以典型医案2则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理论 IGA肾病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黄飞剑基于“脏腑风湿”论治变应性鼻炎经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家冉 林轶群 +3 位作者 杨映映 王强 仝小林 黄飞剑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1期40-42,共3页
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多见于花粉过敏患者。黄飞剑主任医师根据仝小林教... 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多见于花粉过敏患者。黄飞剑主任医师根据仝小林教授的"脏腑风湿"理论,明确提出变应性鼻炎是呼吸系统的风湿病,并在"脏腑风湿"理论指导下,应用独活寄生汤、阳和汤及其自创的气血双调汤、化气汤、健脾渗湿汤、开心汤治疗鼻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变应性鼻炎 黄飞剑 仝小林
下载PDF
基于脏腑风湿理论论治自身免疫性肝病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齐又 王翼天 +2 位作者 杨映映 仝小林 张寅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11期1076-1078,1094,共4页
张寅医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针对一些特定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通过运用脏腑风湿理论,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病机为:外邪侵袭,他病内传,络闭不通,浊毒内生,寒邪伤阳。临证治疗宜"和"疏结合,散肝透邪;散寒除湿,调理脾胃;养... 张寅医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针对一些特定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通过运用脏腑风湿理论,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病机为:外邪侵袭,他病内传,络闭不通,浊毒内生,寒邪伤阳。临证治疗宜"和"疏结合,散肝透邪;散寒除湿,调理脾胃;养血祛瘀,全程通络;肝肾同调,顾护阳气。以不换金正气散、独活寄生汤、柴胡疏肝合真武汤等方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脏腑风湿 中医药疗法 仝小林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试用脏腑风湿理论探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冬雪 刘新敏 +1 位作者 黄飞剑 仝小林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2期128-130,共3页
原发性痛经是指伴随女性月经周期出现的下腹部疼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疾病,是妇科常见病。西医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治疗,然多存在长期服用产生不良反应的问题。历代中医医家多以活血、化瘀、疏肝、健脾、补肾等法治疗。刘新敏主任医师根... 原发性痛经是指伴随女性月经周期出现的下腹部疼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疾病,是妇科常见病。西医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治疗,然多存在长期服用产生不良反应的问题。历代中医医家多以活血、化瘀、疏肝、健脾、补肾等法治疗。刘新敏主任医师根据仝小林教授的"脏腑风湿"理论,明确提出原发性痛经是胞宫风湿病,为"女子胞痹",并以"脏腑风湿"理论为指导,应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显著疗效。从脏腑风湿的角度阐述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常用方剂,总结刘新敏主任医师的临证经验,为原发性痛经提供新的观点和辨证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脏腑风湿 女子胞痹 仝小林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脏腑风湿理论角度思考特应性皮炎辨证论治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若伊 宋坪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82-284,共3页
本文从脏腑风湿理论角度论述了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由于素体脾胃不足,从母体感受寒湿邪气,久伏于脾胃,复从肌表与胃肠表感受风寒湿邪,蕴于二表,阻滞气机,化热化火,显象于外而发病。结合疾病始发因素之风寒湿邪及脾胃与肌表、胃肠表的关系... 本文从脏腑风湿理论角度论述了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由于素体脾胃不足,从母体感受寒湿邪气,久伏于脾胃,复从肌表与胃肠表感受风寒湿邪,蕴于二表,阻滞气机,化热化火,显象于外而发病。结合疾病始发因素之风寒湿邪及脾胃与肌表、胃肠表的关系,提出治疗可用小儿化湿汤、升阳散火汤与升阳益胃汤从肌表及胃肠表透散伏风寒湿,调节脾胃升降,恢复脾胃功能,从而致密腠理,防止邪气再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脏腑风湿理论 辨证论治 风寒湿邪
下载PDF
仝小林“脏腑风湿”理论在顶焦神系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琦 张婧 +2 位作者 聂玉婷 魏秀秀 宋珏娴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3期339-343,共5页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在《黄帝内经》痹证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涵盖了五体痹和脏腑痹,亦包括风寒湿邪直接侵袭脏腑诱发的痹证。外邪伏留是致病的关键,透邪外出是本病的辨治要点。“顶焦”是仝小林在临床中以空腔归为“一焦”为依据,在经典...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在《黄帝内经》痹证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涵盖了五体痹和脏腑痹,亦包括风寒湿邪直接侵袭脏腑诱发的痹证。外邪伏留是致病的关键,透邪外出是本病的辨治要点。“顶焦”是仝小林在临床中以空腔归为“一焦”为依据,在经典的“三焦”的基础上,将颅腔和髓腔定义为“顶焦”,将“顶焦”增补进三焦系统,突出中医对神经及精神系统的认识与思考,提出“四焦”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四焦八系的辨治体系。脏腑风湿中关于顶焦的诊疗为临床上许多难治的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的辨证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风湿 透邪 顶焦 神经系统疾病 仝小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