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 被引量:5
1
作者 孟新月 解丽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常规超声检查怀疑有脑中线结构异常的胎儿178例,孕妇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0.7岁,孕周14-38周。平均孕周28.4周。所有胎儿均经腹扫查.应用二维或... 目的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常规超声检查怀疑有脑中线结构异常的胎儿178例,孕妇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0.7岁,孕周14-38周。平均孕周28.4周。所有胎儿均经腹扫查.应用二维或三维超声扫查模式.总结并归纳其声像图特征。超声怀疑有脑中线结构异常的胎儿可行MRI检查或染色体检查,经生后随访或尸检证实超声检查结果。计算超声和MRI诊断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阳性预测值,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178例,其中前脑无裂畸形27例,胼胝体发育不全53例,单纯透明隔腔缺如2例.Dandy-Walker畸形9例,小脑蚓部发育不良14例,巨大枕大池73例。178例胎儿失访9例.经生后随访或尸检证实的169例胎儿中,真阳性数为145例;178例胎儿中共有73例接受MRI检查,阳性60例,其中真阳性数为53例;超声和MRI诊断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8%及88-3%.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安全有效.方便省时,对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确诊率较高.是产前筛查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脑中线结构异常 超声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透明隔腔缺失及伴发脑中线结构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梅 左红艳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透明隔腔(CSP)缺失及伴发脑中线结构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在神木市医院功能科经产前超声诊断为CSP缺失胎儿100胎,依据孕妇不同检测方法分成两组,其中56胎(8胎双胎,48胎单胎)...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透明隔腔(CSP)缺失及伴发脑中线结构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在神木市医院功能科经产前超声诊断为CSP缺失胎儿100胎,依据孕妇不同检测方法分成两组,其中56胎(8胎双胎,48胎单胎)行超声结合MRI检测,纳入观察组,44胎单胎行超声检测,纳入对照组。以随访结果或者引产影像学或者病理学检测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孕妇的检测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经过随访结果或者引产后影像学、病理学检测验证,8胎CSP正常或者偏窄,34胎伴随胼胝体发育不良,2胎伴随慢性脑实质出血,2胎孤立性CSP缺失,10胎伴随前脑无裂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显示孤立性CSP缺失为100%(2/2),CSP缺失伴随前脑无裂畸形为40.00%(4/10),CSP缺失伴随胼胝体发育不良为70.59%(24/34);对照组经随访结果或者产后影像学、病理学验证,4胎为孤立性CSP缺失,诊断率为100%(4/4);16胎为CSP缺失伴随胼胝体发育不良,准确率为50.00%(8/16);24胎为CSP缺失伴随前脑无裂畸形,准确率为100%(24/24);观察组超声总体诊断准确率为53.57%(30/56),MRI修正并明确了26胎儿的诊断结果,MRI诊断准确率为100%(56/56);对照组产前超声检测的总准确率为81.82%(36/44),低于观察组MRI修正后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颅内结构异常主要线索为CSP缺失,产前超声检测CSP缺失时需联合其孕周持续观察,同时注重对其他中枢神经结构检测。MRI检测可为超声诊断提供修正与补充,对胎儿CSP缺失评估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隔腔 中线结构发育异常 产前超声 磁共振成像 胎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