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素封管液浓度对颅脑伤病人静脉留置针再通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唐静 史忠岚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2年第3期841-841,共1页
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在临床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封管液的选择对静脉留置针的保留非常重要。目前肝素封管液的浓度国内报道不一,通常选用肝素封管液浓度为62.5U/mL~125U/mL[1,2]。而颅脑损伤后,全血... 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在临床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封管液的选择对静脉留置针的保留非常重要。目前肝素封管液的浓度国内报道不一,通常选用肝素封管液浓度为62.5U/mL~125U/mL[1,2]。而颅脑损伤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管液浓度 静脉留置针 肝素封管液 脑伤病人 损伤后 纤维蛋白原 工作效率 护理人员
下载PDF
脑伤病人的特殊诊所
2
作者 方季余 《国外科技消息》 1992年第5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脑伤病人 自救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道的护理 被引量:6
3
作者 乔晓玲 《家庭护士(专业版)》 2008年第5期430-431,共2页
关键词 伤病人 上呼吸道梗阻 重型 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气不足 脑伤病人 损伤后
下载PDF
脑挫裂伤病人用冬眠低温疗法的监护措施
4
作者 罗晓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82-183,共2页
我院自1988年~1990年,对脑挫裂伤病人应用冬眠Ⅰ号11例,占同期住院脑挫裂伤病人35.5%,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0岁。致伤原因:车祸5例,跌伤5例,击伤1例。有3例行开颅探查术。住院最长天数为83天,最短8天,全组... 我院自1988年~1990年,对脑挫裂伤病人应用冬眠Ⅰ号11例,占同期住院脑挫裂伤病人35.5%,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0岁。致伤原因:车祸5例,跌伤5例,击伤1例。有3例行开颅探查术。住院最长天数为83天,最短8天,全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中昏迷5例,烦躁、嗜睡、脑水肿高峰期3例,神志朦胧,精神异常3例,用冬眠药物前均未发现呼吸循环衰竭,房室传导阻滞和肝肾功能异常。冬眠Ⅰ号配方:冬眠灵50mg、杜冷丁100mg、异丙嗪50mg,成人每次肌注1/2至1/3量,4~6h1次,用药时间最长6天,最短1天,平均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裂伤病 冬眠低温疗法 监护措施 冬眠药物 冬眠灵 肝肾功能异常 房室传导阻滞 杜冷丁 呼吸循环衰竭 颅内压增高
下载PDF
脑挫裂伤病人的症状及护理
5
作者 田春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2期129-129,共1页
颅脑损伤造成脑组织器质性损伤,称为脑挫裂伤。脑挫裂伤病情急而危重,变化迅速,诊治不及时必将导致严重后果,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关键词 挫裂伤病人 症状 护理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120例术后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体会
6
作者 高广伟 刘云贺 汪汉民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术后营养支持 重型颅损伤 临床应用 脑伤病人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重型颅脑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及预后分析
7
作者 周江文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
高钠血症在重型颅脑伤病人并不少见,而特重型颅脑伤病人尤为多见,治疗相当困难。笔者主要通过本院的病例(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重型颅脑伤185例,并发高钠血症的病例78例),试图来阐述在重型颅脑伤中高钠血症表现的原因及预后分析... 高钠血症在重型颅脑伤病人并不少见,而特重型颅脑伤病人尤为多见,治疗相当困难。笔者主要通过本院的病例(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重型颅脑伤185例,并发高钠血症的病例78例),试图来阐述在重型颅脑伤中高钠血症表现的原因及预后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 高钠血症 预后分析 并发 脑伤病人 特重型 病例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功能衰竭25例临床救治
8
作者 李玉茂 谢晓勇 《伤残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重型颅损伤 临床救治 脑伤病人 抢救治疗 救治体会
下载PDF
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附17例报告)
9
作者 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 木依提.阿不力米提 +2 位作者 栾新平 苑杨 张晶晶 《新疆医学》 2007年第3期57-58,共2页
急性脑膨出是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中较常见的问题,且预后差。回顾我科自1995年~2005年17例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颅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死亡率。
关键词 急性膨出 损伤术 防治 急性颅损伤 临床资料 脑伤病人 手术中 预后差
下载PDF
加强我国颅脑创伤临床规范化治疗 被引量:38
10
作者 江基尧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1,共1页
近十几年来,对颅脑创伤发病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入,救治水平显著提高,死残率明显降低。美国颅脑创伤中心的重型颅脑伤病人(GCS≤8分)病死率平均每年下降1%,欧州、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重型颅脑伤救治成功率也有较大提高,病... 近十几年来,对颅脑创伤发病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入,救治水平显著提高,死残率明显降低。美国颅脑创伤中心的重型颅脑伤病人(GCS≤8分)病死率平均每年下降1%,欧州、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重型颅脑伤救治成功率也有较大提高,病死率已降至30%左右。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特重型颅脑伤病人(GCS3~5分)的临床救治,救治生存率已达50%左右,而且病人预后良好、恢复生活和部分工作能力也达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临床救治 规范化治疗 重型颅 脑伤病人 救治水平 救治成功率 发病机理 创伤中心 发达国家
原文传递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11
作者 张艳艳 段清玉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7期74-75,共2页
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伤病人。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亚低温脑保护作用已受到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3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护理体会 伤患者 重型 基层医务工作者 保护作用 脑伤病人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Extracellular glycero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爱林 只达石 +1 位作者 王琼 黄惠玲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8年第2期84-88,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actors affecting extracellular glycerol (Gl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 Methods: Perilesional extracellular Gly and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in 53 patie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actors affecting extracellular glycerol (Gl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 Methods: Perilesional extracellular Gly and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in 53 patients with STBI were consecutively monitored. Simultaneously,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CCP) were monitored. The hourly minimum of CCP and CBF and the hourly maximum of ICP levels were matched with the hourly Gly. Gly values were divided into several groups according to regional ICP (〈 15 nun Hg or 〉 15 nun Hg), CCP (〈70 nun Hg or 〉70 nun Hg), CBF (〈50 AU or 50-150 AU) and the outcomes (death or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group, severe or moderate disability group, and good recovery group). Resul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evere or moderate disability group, the Gly concentration of the death or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CBF and CC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good recovery group, the Gly concentration of the severe or moderate disability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CBF and CC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Gly concen- 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ICP〉15 mm Hg, CCP〈70 mm Hg and CBF〈50 AU were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with ICP 〈15 mm Hg, CCP〉70 mm Hg and 50AU 〈CBF〈150AU. 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axial injury, the mean Gly concentration was (201.17±55.00) μmol/L,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with epidural hematoma (n=7, 73.26±8.37, P〈O.05) or subdural hematoma (n=9, 114.67 ±62.88, P〈O.05), but it did not increase signifi- cantly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in patients with contusion (n=24, 167.48±52.63). Conclusion: Gly can be taken as a marker for degrada- tion of membrane phospholipids and ischemia, which reflects the severity of primary or secondary in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umatic brain injury GLYCEROL Mictodi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