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关键词 支架成形术 动脉狭窄 管疾病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素伟 《智慧健康》 2017年第19期70-71,共2页
目的将接受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随机实验法是这次实验选择的主要方法,我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接受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为这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被均匀... 目的将接受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随机实验法是这次实验选择的主要方法,我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接受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为这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被均匀分布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实验组患者所接受的,对两组患者一段时间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患者满意度这个指标上,实验组明显的恢复的比对照组患者要好,而在并发症的发病率这个指标上,实验组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是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数据的主要特征,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上随机存在的。结论在接受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使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降到最低甚至为零,这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推广意义在临床上是很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患者满意度 并发症发病率
下载PDF
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对比研究
3
作者 安翼 刘丽 +1 位作者 郭玉兰 高晓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8期904-907,共4页
目的:分析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疗效,探讨其安全性。方法:2006年5月~2008年8月期间采用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56例,围手术期控制危险因素并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单纯药物治疗组40例,药物治疗与介入组相同,随访1~2... 目的:分析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疗效,探讨其安全性。方法:2006年5月~2008年8月期间采用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56例,围手术期控制危险因素并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单纯药物治疗组40例,药物治疗与介入组相同,随访1~24个月。结果:介入治疗组56例手术全部成功,共置入69枚支架,全部病人残余狭窄率&lt;20%;术中无1例死亡、栓塞、夹层、脑出血事件发生;5例术后拔除动脉鞘时出现一过性低血压。随访1个月~2年,56例除1例因肺感染死亡外,其余患者无1例死亡及再发卒中事件。2例患者因多处血管病变仍有轻微头晕,56例未发现无症状和有症状性再狭窄。药物治疗组6例症状无缓解,8例再发卒中。结论:与药物治疗组对比,支架成形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疗效好,且治疗是安全的,但有待大样本研究结果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清海 刘建民 +5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赵文元 张珑 周晓平 张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初步经验。方法 对2 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短暂性缺血发作 (TIA)或有明显脑缺血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血管造影及TC...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初步经验。方法 对2 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短暂性缺血发作 (TIA)或有明显脑缺血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血管造影及TCD、SPECT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狭窄的血管均成功地进行扩张 ,术前术后狭窄程度分别为 (78.3± 4 .7) %与 (15 .6± 4 .4 ) % ,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小于 3 0 %。临床随访无TIA或脑梗死再发 ,DSA随访无血管再狭窄发生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SPECT检查显示脑血流明显改善。 1例发生大脑中动脉破裂出血。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支架成形术 介入治疗 症状性大动脉狭窄 影像学检查 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药物治疗与血管内支架治疗对症状性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高临 孙博 +2 位作者 王新强 李斌 孟范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与血管内支架治疗对症状性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1例症状性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的39例患者为药物组;采用血管内支架治疗35例患者为...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与血管内支架治疗对症状性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1例症状性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的39例患者为药物组;采用血管内支架治疗35例患者为手术组;采用内科药物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47例患者记为联合组。对比三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12个月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并记录随访期间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三组患者6个月后和12个月后治疗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后和12个月后三组间和每两组间颈内动脉狭窄率、大脑中动脉狭窄率和基底动脉狭窄率比较均P<0.05,其中药物组最高、手术组次之、联合组最低;治疗前药物组、手术组和联合组NIHSS和ADL三样本间比较及两两比较均P>0.05,12个月后各组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12个月后三组间NIHSS和A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内科药物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管狭窄率,改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脑血管事件和死亡,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管内支架治疗 症状性动脉狭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93例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的比较
6
作者 王龙冰 宋智 +2 位作者 张少涛 罗霞 李经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71-775,F0002,共6页
目的 比较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与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PTAS)治疗不同临床特点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SA)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2年5月共计93例手术病例,根据患... 目的 比较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与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PTAS)治疗不同临床特点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SA)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2年5月共计93例手术病例,根据患者的血管形态及年龄将手术方式分为PTA组(56例)及PTAS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成功率、术后30 d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月MRS评分、术后6月mRS评分及术后1年责任血管再次卒中率。结果 在病变血管MORI分型C患者PTA组多于PTAS组;两组的其余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PTA组与PTAS组的手术成功率(98.2%vs 100%),术后30 d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6%vs 2.7%)以及术后3月的良好预后率(92.7%vs 94.1%)、术后6月的良好预后率(94.5%vs 94.1%)、术后1年内手术血管再次卒中率(3.6%vs 2.9%)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病变血管MORI分型C中,PTA安全性明显高于PTAS;其余患者两组间在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效果及术后1年症状再狭窄率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管内治疗 支架植入成形术 经皮球囊成形术
下载PDF
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局部脑灌注的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小妹 刘永刚 赵静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局部脑灌注的变化。方法: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40例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术中术后均以血管造影明确颈动脉狭窄的情况,术前及术后10 d行CT脑灌注成像,观察局部脑血流速度(r CBF...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局部脑灌注的变化。方法: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40例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术中术后均以血管造影明确颈动脉狭窄的情况,术前及术后10 d行CT脑灌注成像,观察局部脑血流速度(r CBF)、局部脑血容积(r 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颈内动脉狭窄腔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术后7 d内患者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均明显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明显减轻。术前患侧r CBV、r CBF明显低于对侧,MTT较对侧时间长(t=4.12、11.35、3.81,均P<0.05);术后患侧r CBV、r CBF均明显高于术前,MTT低于术前(t=3.32、3.79、9.30,均P<0.05)。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局部脑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置入成形术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前后脑血流变化的氙气CT灌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静 吴江 王守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利用氙气CT(Xe-CT)灌注技术分析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评价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9例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并利用Xe-CT进行血流定量评价,对比术前、术后低灌注区面积及脑血... 目的利用氙气CT(Xe-CT)灌注技术分析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评价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9例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并利用Xe-CT进行血流定量评价,对比术前、术后低灌注区面积及脑血流量改善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前缺血区脑血流量(CBF)不同程度降低,术后血流量值显著改善;低灌注区域面积减小。结论脑供血动脉狭窄时,脑组织存在易导致脑梗死的缺血区域,支架置入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疗效可以通过Xe-CT灌注成像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 氙气 体层摄影术 流量
下载PDF
210例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7
9
作者 步国敏 王芳 《上海护理》 2017年第6期46-47,共2页
脑供血动脉狭窄造成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如能在血管狭窄导致不可逆性脑梗死之前进行血管成形治疗,可有效地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因具有创伤小、致残率低、并发症少... 脑供血动脉狭窄造成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如能在血管狭窄导致不可逆性脑梗死之前进行血管成形治疗,可有效地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因具有创伤小、致残率低、并发症少、安全等特点嵋。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210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护理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严重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蔡瑞兴 夏范蕾 薛孟周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4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严重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严重颈动脉狭窄所致,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严重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严重颈动脉狭窄所致,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手术前后分别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颈动脉狭窄段管腔内径测量,经测量和比较可得存在明显差异,手术后管腔内径明显增大(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对两组进行NIHSS评分,经评分和比较可得,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本组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照组与观察组同一时间进行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0%。经随访,术中有1例发生基底节栓塞,经积极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出现再狭窄,再狭窄率为2.70%(1/37)。结论对严重颈动脉狭窄所致的TIA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短暂性发作 管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前血清CCR5,SDF-1 mRNA表达水平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涛 孔德强 +3 位作者 韩雪飞 索志超 高倩兰 吕金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171-176,共6页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趋化因子受体5(chemokine receptor 5,CCR5)、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趋化因子受体5(chemokine receptor 5,CCR5)、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关系。方法选取廊坊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成功行CAS的1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CAS术前血清CCR5和SDF-1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表达水平,根据CAS后一年有无ISR将患者分为ISR组(n=30)和非ISR组(n=128)。比较ISR组和非ISR组临床资料、血清CCR5和SDF-1 mRNA表达水平;分析血清CCR5,SDF-1 mRNA表达水平与管腔直径缩小率的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S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血清CCR5,SDF-1 mRNA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S后发生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糖尿病比例(63.3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2.57±0.46 mmol/L)、血清CCR5(1.24±0.22)和SDF-1 mRNA(1.32±0.22)表达水平高于非ISR组(42.97%,2.15±0.34 mmol/L,0.97±0.15,1.0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8,t=5.668,8.233,10.786,均P<0.05);血清CCR5和SDF-1 mRNA表达水平均与术后一年管腔直径缩小率呈正相关(r=0.516,0.583,P=0.014,0.008);糖尿病、CCR5和SDF-1 mRNA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CAS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Waldχ^(2)=7.057,5.702,6.265,P=0.008,0.017,0.012);血清CCR5和SDF-1 mRNA二者联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S后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912,0.956;二者联合优于血清CCR5和SDF-1 mRNA单独预测(Z=2.192,2.494,P=0.028,0.013)。结论术前血清CCR5和SDF-1 mRNA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S后ISR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对IS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趋化因子受体5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动脉支架成形术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颅内外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武 邓宇平 罗伟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5期8-10,共3页
目的总结比较颅内外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技术操作的难易度,进行风险与收益的评估。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接受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的110例患者分成颅内段、颅外段两组,颅内血管42例,颅外68例。支架置入... 目的总结比较颅内外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技术操作的难易度,进行风险与收益的评估。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接受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的110例患者分成颅内段、颅外段两组,颅内血管42例,颅外68例。支架置入点均为引起缺血事件的"责任"血管。对两组患者技术操作、术后并发症、短期随访(平均21±10.3个月)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颅外68例技术操作全部成功,术中并发症10例,为颈内动脉开口支架成形术中出现的短暂心率、血压下降。颅内42例技术操作39例成功,术后脑出血1例(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血管痉挛2例。结论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技术操作难度大,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实施时应慎重;颅外血管支架置入成形术可操作性相对较大,成功率较高,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风险与收益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常文广 刘会萍 +2 位作者 高绚照 马连萍 李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对严重基底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6例严重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行PTAS术,在狭窄部位先用球囊行预扩张,再植入支架;对于2例基底动脉狭窄伴有斑块者,在狭窄血管...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对严重基底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6例严重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行PTAS术,在狭窄部位先用球囊行预扩张,再植入支架;对于2例基底动脉狭窄伴有斑块者,在狭窄血管的远端安置保护滤过伞,再行预扩张及支架植入;如果基底动脉残余狭窄〉40%,则再行后扩张,最后回收保护滤过伞。结果6例手术操作顺利,影像学评价完全成功。随访6~12个月,6例患者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残余狭窄均〈50%,无症状脑梗死1例。结论PTAS是治疗基底动脉严重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狭窄 短暂性发作 管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3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动脉狭窄程度、狭窄血管血流速度以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33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动脉狭窄程度、狭窄血管血流速度以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3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动脉狭窄程度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14例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的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共有5例患者发生心率减慢的情况,经过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患者的狭窄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术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并且血流速度接近正常范围。而术后1d、3个月以及6个月时的狭窄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管内支架成形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87例脑动脉狭窄病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丽娟 蔡瑞华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1年第5期1349-1350,共2页
[目的]通过对脑动脉狭窄病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的护理配合,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7例经皮经腔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护理全过程。[结果]87例病人支架成形术后... [目的]通过对脑动脉狭窄病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的护理配合,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7例经皮经腔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护理全过程。[结果]87例病人支架成形术后治疗有效率100%。[结论]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做好预见性评估,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和支架成形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管内支架成形术 护理
下载PDF
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君 周斌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5期46-48,共3页
对66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在全脑血管造影(DSA)基础上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DSA评价完全成功,血管狭窄明显改善。9例术中、术后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2例术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1例发生假性动脉瘤,1例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和颅... 对66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在全脑血管造影(DSA)基础上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DSA评价完全成功,血管狭窄明显改善。9例术中、术后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2例术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1例发生假性动脉瘤,1例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和颅内出血,均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病情好转,住院12~24d出院。随访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提出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体位训练和生活技能培训,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重视出院指导及随访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管造影 管内支架成形术 放射治疗 介入性 护理
下载PDF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娟带 钟维章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12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临床护理问题。方法回顾和分析34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工作。结果34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行38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成功置入37枚支架... 目的总结和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临床护理问题。方法回顾和分析34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工作。结果34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行38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成功置入37枚支架。手术成功率97.37%;术中1例出现血管痉挛,1例出现造影剂过敏;术后2例手术穿刺点血肿,1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全部病例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术前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细致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支架成形术 症状性动脉狭窄 护理
下载PDF
颅内症状性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峰 姜卫剑 王拥军 《继续医学教育》 2005年第9期59-61,共3页
颅内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是国人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经典治疗方法是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但仍有较高的卒中率.近年来颅内支架血管成型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较单纯球囊扩张术低,且疗效明显,对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进行血管内支... 颅内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是国人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经典治疗方法是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但仍有较高的卒中率.近年来颅内支架血管成型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较单纯球囊扩张术低,且疗效明显,对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有助于防止弹性回缩、减少急性闭塞和再狭窄率、改善预后.对预行颅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患者需进行严格、细致的术前评估,对改善病人的症状和预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等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就具体术前评估内容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管内支架成形术 颅内支架 术前评估 管内支架治疗 性卒中 手术并发症 改善预后 管成型术 球囊扩张术
下载PDF
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香丽 李芳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717-718,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管内支架成形术 围手术期 管内支架成型术 护理 医学科学技术 性中风 前治疗 治疗手段
下载PDF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探究
20
作者 陈思文 任倩萌 张龙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探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铜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中度狭窄组(n=36... 目的探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铜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中度狭窄组(n=36)和重度狭窄组(n=60)。另选同期96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轻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脑血流灌注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关系;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9.12±1.57)mPa/s、(42.12±4.56)mPa/s、(2.38±0.45)mPa/s、(3.96±0.58)g/L,均高于对照组[(7.20±0.86)mPa/s、(30.25±2.07)mPa/s、(1.61±0.23)mPa/s、(2.41±0.29)g/L],脑血流灌注量为(542.12±45.63)mL/min,少于对照组(661.25±67.84)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9.94±1.80)mPa/s、(49.37±5.26)mPa/s、(2.97±0.61)mPa/s、(4.65±0.73)g/L,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8.36±1.35)mPa/s、(35.68±3.14)mPa/s、(2.05±0.34)mPa/s、(3.24±0.37)g/L],脑血流灌注量为(520.16±40.78)mL/min,少于轻中度狭窄组[(589.42±52.17)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脑血流灌注量均是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脑血流灌注量预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6、0.655、0.640,联合预测的AUC为0.924,大于单项指标的AUC(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其中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联合脑血流灌注量预测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液流变学指标 流灌注量 动脉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