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干细胞及其在脑修复中的可能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群渊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56-163,共8页
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有能分化成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的神经干细胞,这种神经前体细胞一般位于脑室壁部位。从胎脑分离下来的神经前体细胞能在体外分裂并进一步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许多包括生长因子在内的活性物质或分子结构参与这一... 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有能分化成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的神经干细胞,这种神经前体细胞一般位于脑室壁部位。从胎脑分离下来的神经前体细胞能在体外分裂并进一步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许多包括生长因子在内的活性物质或分子结构参与这一分化过程并决定这些细胞的转归;从成年脑中也能分离出有繁殖能力的细胞,当这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干细胞(即多潜能细胞)和具有明确前景的前体细胞(神经母细胞和胶质母细胞)遇到与胚胎时期相同因子的影响时也会分裂、分化。由于在体外培养状况下难以提供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繁殖的所有条件,故将其植入发育中或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做法是研究神经干细胞特性,特别是研究决定其分化微环境的有效办法。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神经元的发生、迁移、分化和诊治多种神经疾患提供了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先祖细胞 前体细胞 脑修复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及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在脑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娜 曹文 刘广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0期7474-7478,共5页
背景: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脑功能恢复,并对大鼠脑皮质及海马结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可能与细胞的自身代偿以及神经生长递质的参与有关,也可能是由于神经应激性损伤刺激靶组织细胞分泌各种神经因子的表达有关。目的:从... 背景: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脑功能恢复,并对大鼠脑皮质及海马结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可能与细胞的自身代偿以及神经生长递质的参与有关,也可能是由于神经应激性损伤刺激靶组织细胞分泌各种神经因子的表达有关。目的: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观察大鼠脑缺血损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神经再生及脑的修复作用。方法:参考改良Nagasawa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后,实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并分别进行跑台运动训练和水迷宫康复训练,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学习记忆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脑皮质区及海马区凋亡神经元的表达以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蛋白在两区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移植组16h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质区及海马CA1区表达明显增加;7d细胞表达达高峰,分化细胞明显增加。移植后运动训练7,19,21d移植组mNSS评分低于模型组(P均<0.01);移植组大鼠水迷宫试验平台潜伏期的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移植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较模型组增多(P<0.05);缺血再灌注24h凋亡细胞达高峰,3d梗死体积测量为最大值;再灌注19d生长相关蛋白43达高峰。提示大鼠脑缺血损伤介导了神经功能缺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了神经再生,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上调抑制神经元凋亡,进一步促进了脑梗死灶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相关蛋白43 缺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神经再生 脑修复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损伤及其修复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宋锦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7-403,共7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引起的脑损伤及修复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SAH后脑损伤的炎症瀑布学说、皮层传播抑制、大血管痉挛致脑缺血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神经元微环境改变等研究表明,SAH后脑损伤是多种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引起的脑损伤及修复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SAH后脑损伤的炎症瀑布学说、皮层传播抑制、大血管痉挛致脑缺血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神经元微环境改变等研究表明,SAH后脑损伤是多种病理过程共同导致的神经元细胞功能障碍或凋亡,而神经保护因子的释放在机体自我保护修复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临床治疗方面,脑脊液外引流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纤溶酶原激活剂、内皮素受体抑制剂、钾离子通道激活剂等在临床或动物实验中显著改善了脑血管痉挛,提高了SAH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损伤 脑修复 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脑室内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谷氨酸导致的成年小鼠神经损伤(英文)
4
作者 马娟 于立坚 +4 位作者 马润娣 张永平 房娟芝 张霄瑜 于廷曦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成年小鼠谷氨酸神经毒性损伤的可能性。方法从15日小鼠胚胎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Nestin抗原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所移植神经干细胞在体内的存活及定位。除对照组外... 目的探讨脑室内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成年小鼠谷氨酸神经毒性损伤的可能性。方法从15日小鼠胚胎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Nestin抗原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所移植神经干细胞在体内的存活及定位。除对照组外,所有小鼠均以谷氨酸单钠(每天4.0 g/kg)灌胃,连续10天。灌胃后第1 天和10 天,谷氨酸加神经干细胞移植组行神经干细胞脑室内移植(1× 105细胞 /鼠),对照组和谷氨酸组注射DMEM 液。末次移植后第 11天进行Y迷宫试验,试验结束后进行小鼠脑病理检查,以分析谷氨酸引起的脑功能和形态学上的改变。结果所分离细胞呈Nestin阳性表达;移植10天后所移植神经干细胞在小鼠脑中呈区域特异性存活;脑室内移植神经干细胞能明显促进成年小鼠脑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的修复。结论脑室内移植神经干细胞可用于疾病或损伤脑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修复 神经干细胞 移植 兴奋性损伤 小鼠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功能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彭跃 胡永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据流行病学数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有约800万急性脑卒中患者,每年有超过150万患者死亡,其中大部分为缺血性脑卒...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据流行病学数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有约800万急性脑卒中患者,每年有超过150万患者死亡,其中大部分为缺血性脑卒中[1]。即使经临床积极抢救后幸存的患者中,也大多伴有程度不同的卒中后遗症,包括严重偏瘫、瘫痪的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学习记忆下降和空间识别、认知能力减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加大经济和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损伤 功能修复 卒中后 运动训练 卒中患者 急性血管病 缺血性卒中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促进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脑微循环的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3
6
作者 徐鹏翔 李强 +4 位作者 许琼冠 罗孟亚男 成凯 谢镇明 付宙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5619-5625,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与创伤性脑损伤的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ikedomain7,EGFL7)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尚不可知EGFL7能否通过激活脑血管新生从而促进大脑创伤修复。目的:探讨EGFL7促进脑损伤...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与创伤性脑损伤的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ikedomain7,EGFL7)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尚不可知EGFL7能否通过激活脑血管新生从而促进大脑创伤修复。目的:探讨EGFL7促进脑损伤后大鼠损伤脑组织中血管新生的具体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2组,颅脑损伤组(n=36)运用改良Feeney法撞击大鼠脑硬膜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n=6)仅暴露完整脑硬膜;依照损伤后取标本时间分为颅脑损伤1,6,24h以及3,7,14d共6个亚组,每亚组各6只。经过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可用后,取挫伤灶及周围脑组织进行后续实验。另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建立颅脑损伤模型,颅脑损伤1h后运用立体定向注射仪分别向大鼠脑室内注射腺病毒rAd-vector、rAd-EGFL7及rAd-EGFL7+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每组6只。干预12h后取材检测。结果与结论:①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显示: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EGFL7、CD34表达显著上调,且随损伤后时间的增加而上调,EGFL7在颅脑损伤3d达到最大(P<0.05),EGFL7与CD34两者的表达趋势相一致,微血管生成数目在颅脑损伤7d到达最高;②大鼠颅脑损伤后1h颅内rAd-EGFL7微量注射12h后,损伤脑组织中EGFL7、CD34表达显著上调(P<0.05),同时pAkt、cyclinD1显著增加,FOXO1显著下降(P<0.05);③大鼠颅脑损伤后颅内同时注射rAd-EGFL7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12h后,EGFL7表达变化不明显,但CD34表达显著受抑制(P<0.05),同时微血管生成数目显著减少(P<0.05);④结果证实,EGFL7在脑损伤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可能与损伤脑组织中血管生成相关。EGFL7过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损伤脑组织中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 CD34 损伤 PI3K/Akt信号 血管新生 改良Feeney法 损伤修复 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功能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0-452,共3页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移植 缺氧缺血性损伤 功能修复 儿童
下载PDF
一例全喉切除术后行脑脊液鼻漏修复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娜 徐鹏 《天津护理》 2017年第4期363-364,共2页
硬脑膜和蛛网膜破裂引发的脑脊液从颅骨生理或病理缝隙进入鼻窦或鼻腔并从鼻前孔或鼻咽部溢出称为脑脊液鼻漏。颅腔与外界相通形成漏孔。脑脊液漏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颅内感染和颅内压改变,危及患者生命。
关键词 脊液鼻漏修复 全喉切除术 护理
下载PDF
脑组织修复与3H—TdR掺入之间的关系
9
作者 刘鸿宇 杨成 +1 位作者 高六礼 杨琳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8年第2期72-74,共3页
为研究脑组织修复与3H-TdR(氚标胸腺嘧啶核苷)掺入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采用昆明小鼠20只,制成脑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3天、1周、2周、3周取损伤部位的脑组织,进行3H-TdR放射活度测定。5只作对照。结果:术后3天和1周3H-TdR液闪计... 为研究脑组织修复与3H-TdR(氚标胸腺嘧啶核苷)掺入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采用昆明小鼠20只,制成脑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3天、1周、2周、3周取损伤部位的脑组织,进行3H-TdR放射活度测定。5只作对照。结果:术后3天和1周3H-TdR液闪计数最高,分别为45.92±20.02和41.11±22.34,对照组为15.76±96。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P<0.05).说明伤后3天至1周脑组织摄取3H-TdR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修复 ^3H-TDR 小鼠 组织损伤
下载PDF
脑损伤残腔纤维性修复弥散成像和增强征象分析
10
作者 胡健 姚毅 罗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16期2236-2237,共2页
目的探讨脑损伤残腔纤维性修复的弥散加权成像(DWI、ADC)和增强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脑损伤后残腔出现纤维性修复患者的DWI、ADC和增强征象。结果20例出现残腔纤维性修复患者中,表现为结节状附于残腔内壁15例,蔓状附于残腔内壁5例,... 目的探讨脑损伤残腔纤维性修复的弥散加权成像(DWI、ADC)和增强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脑损伤后残腔出现纤维性修复患者的DWI、ADC和增强征象。结果20例出现残腔纤维性修复患者中,表现为结节状附于残腔内壁15例,蔓状附于残腔内壁5例,大小在5 mm^20 mm之间,边缘清楚。增强见4例明显强化,16例不强化。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随着复查时间延长残腔内壁纤维性修复不增大而且变小,有5例消失。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和增强征象可表现脑损伤后残腔纤维性修复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纤维性修复 弥散成像 增强征象分析
下载PDF
探索脑的奥秘 发现“新大陆”——暨南大学脑修复中心主任陈功教授
11
作者 王佩佩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22年第12期67-70,共4页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科学家们在过去几十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治疗方法和效果并不乐观。2021年3月22日,《癌症生物学与医学》杂志发表暨南大学脑修复中心主任陈功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报道了该团队开发的一种新...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科学家们在过去几十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治疗方法和效果并不乐观。2021年3月22日,《癌症生物学与医学》杂志发表暨南大学脑修复中心主任陈功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报道了该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型基因疗法,可将胶质瘤细胞重编程为功能性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暨南大学 基因疗法 胶质瘤 团队开发 脑修复 细胞重编程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文亭 姜亚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5期600-602,共3页
近十年来,随着高血压知识的普及和高血压的有效防治,脑出血的发生率已经有所下降,但脑出血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无明显改观,尽管有卒中单元(或神经重症监护)治疗,但其预后仍不理想。最近几年很多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s)在脑出血后血-脑... 近十年来,随着高血压知识的普及和高血压的有效防治,脑出血的发生率已经有所下降,但脑出血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无明显改观,尽管有卒中单元(或神经重症监护)治疗,但其预后仍不理想。最近几年很多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s)在脑出血后血-脑屏障修复过程、血管新生和神经发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为临床治疗打开了一个新领域。本研究就脑出血患者循环EPCs数量、功能变化以及研究意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内皮祖细胞 血-屏障修复 血管新生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期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立春 王国忠 +1 位作者 高春锦 王拥军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期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57BL/6小鼠模型,用BiostarM蛳20s型表达谱芯片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48h、10d的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48h时,DNA...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期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57BL/6小鼠模型,用BiostarM蛳20s型表达谱芯片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48h、10d的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48h时,DNA合成、修复、转录相关基因(ORC基因)表达上调,有利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修复;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PP1基因)表达下调,能稳定内皮细胞屏障,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后10d时,HBVXIP基因表达下调,可促进细胞凋亡,加重脑细胞损伤,可能与延迟性神经元坏死有关。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能够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小鼠 组织基因表达谱 组织修复 DNA合成
下载PDF
哈尼族验方“莫那奇”对脑出血模型大鼠神经缺损体征及脑组织BDNF阳性细胞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褚鑫 胡曙华 +3 位作者 王国栋 熊金富 程鹏飞 蔡恩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3期3-4,6,共3页
目的:探讨哈尼族验方"莫那奇"对大鼠脑出血(ICH)后神经缺损体征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细胞数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莫那奇组各10只,以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 目的:探讨哈尼族验方"莫那奇"对大鼠脑出血(ICH)后神经缺损体征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细胞数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莫那奇组各10只,以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以Berderson评分法对其神经缺损体征进行评分,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干预后BDNF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莫那奇组大鼠神经缺损体征有一定程度恢复,脑组织BDNF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基本无阳性表达细胞。结论:哈尼族验方"莫那奇"促进神经缺损体征恢复和脑组织中BDNF阳性细胞数的增加可能是其治疗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BDNF 出血 组织修复
下载PDF
miR-155低表达内皮祖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艳 郑杰怡 +3 位作者 杜东辉 张惠婷 马晓瑭 潘群文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576-580,584,共6页
目的探讨miR-155低表达内皮祖细胞(EPCs)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以线栓法建立C57BL6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提取分离小鼠循环血液及骨髓中EP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EPCs水平,qRT-PCR检测循环EPCs中miR-155... 目的探讨miR-155低表达内皮祖细胞(EPCs)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以线栓法建立C57BL6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提取分离小鼠循环血液及骨髓中EP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EPCs水平,qRT-PCR检测循环EPCs中miR-155的表达;体外培养EPCs,以慢病毒感染法沉默EPCs中的miR-155,以MTT法检测EPCs活性;通过尾静脉注射向脑卒中小鼠体内输注EPCs,检测脑微血管密度(CD31+)及用多普勒血流灌注仪检测脑血流灌注。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缺血脑卒中小鼠循环EPCs水平显著下降(P<0.01),同时EPCs中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敲减EPCs中的miR-155,可显著增加EPCs的增殖活性(P<0.01);输注miR-155低表达EPCs后,脑缺血区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1),并增加了缺血区脑血流灌注(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条件下,EPCs中miR-155表达水平异常。输注miR-155低表达EPCs可以通过增加缺血区血管生成及脑血流灌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MIR-155 血管生成 缺血损伤修复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彤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行脑脊液鼻漏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脊液鼻漏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焦虑与抑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行脑脊液鼻漏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脊液鼻漏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焦虑与抑郁程度、全麻复苏期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表与抑郁自评表评分分别为(46.53±4.92)分、(47.25±1.41)分,低于对照组的(50.38±2.27)分、(50.36±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0%,低于对照组的29.63%,满意度为92.60%,高于对照组的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行脑脊液鼻漏术患者心理状态,减少麻醉恢复期间并发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液鼻漏修复 临床护理路径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极小胚胎样干细胞的动员和募集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慧娟 王健 +1 位作者 张兴秀 郑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30-2534,共5页
背景: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ery small embryonic-like stem cells,VSEL-SCs)是一种非造血干细胞,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心肌梗死后 VSEL-SCs 的研究较多,而急性脑梗死后 VSEL-SCs 的动员及其修复受损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 背景: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ery small embryonic-like stem cells,VSEL-SCs)是一种非造血干细胞,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心肌梗死后 VSEL-SCs 的研究较多,而急性脑梗死后 VSEL-SCs 的动员及其修复受损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报道尚少。目的:观察小鼠急性脑梗死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来源的 VSEL-SCs 动员、募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腹腔内分别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生理盐水,观察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流式细胞分析计数动员到外周血中的 VSEL-SCs 数量;ELISA 方法分析术后血浆及缺血侧脑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 水平的动态变化,免疫组化观察缺血边缘带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 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结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术后 108 h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造模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 0.05);术后 72,108 h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动员到外周血的 VSEL-SCs 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P < 0.0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血浆和脑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 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 < 0.05),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 水平与动员到外周血的 VSEL-SCs 数量成正相关;脑组织免疫组化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 阳性细胞多于生理盐水组。结果显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使更多的 VSEL-SCs 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在于其能够使缺血边缘带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 表达增加,并通过 CXCR4/SDF-1 轴的趋化作用,使募集到梗死区域的 CXCR4+细胞增多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胚胎样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动员 梗死 脑修复 小鼠
下载PDF
小鼠脑室内注射神经干细胞裂解液促进谷氨酸盐诱导的兴奋性神经元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立坚 马娟 +4 位作者 马润娣 张永平 房娟芝 张霄瑜 于廷曦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086-1093,共8页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阿魏酸钠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具有改善抑郁症样模型大鼠的行为学障碍、上调其海马和大脑皮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阿魏酸钠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具有改善抑郁症样模型大鼠的行为学障碍、上调其海马和大脑皮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增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增殖的效果。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神经干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cell-free filtrate ofneural stem cell lysates,FNSCL)脑室内注射促进谷氨酸盐诱导的成年小鼠兴奋性神经元损伤修复的可能性。成年小鼠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glutamate,MSG,2.0g/(kg·d))灌胃,连续10日,造成兴奋性神经元损伤模型。自孕15 d的昆明种小鼠取胎脑,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巢蛋白(nestin)抗原,制备神经干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MSG+NSCs组动物在MSG灌胃后接收脑室内NSCs移植,MSG+FNSCL组动物在MSG灌胃后接受脑室内FNSCL注射。Y-迷宫分辨学习试验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查鼠脑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显示,无论是神经干细胞裂解液无细胞滤液脑室内注射还是神经干细胞脑室内移植都同样能促进谷氨酸盐诱导的成年小鼠兴奋性毒性神经元损伤的修复。这一发现提示,不仅神经干细胞,而且神经干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也可以用于促进脑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修复 神经干细胞裂解液 神经干细胞因子 神经干细胞 兴奋性毒性损伤 小鼠
原文传递
NF-KB信号通路在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丽 倪宏 +1 位作者 陈溪萍 陶陆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42-645,共4页
核因子NF-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KB)在感染和免疫反应及控制细胞分化和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在神经系统中很明显。神经元及其临近的细胞通过NF-KB通路表达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从神经系统损伤后各种细胞的联... 核因子NF-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KB)在感染和免疫反应及控制细胞分化和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在神经系统中很明显。神经元及其临近的细胞通过NF-KB通路表达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从神经系统损伤后各种细胞的联合反应到像与认知、记忆有关的突触信号等脑的特殊过程。关于NF-KB对细胞死亡和细胞存活途径的作用,各研究者仍各持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修复 核因子-KB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阿魏酸钠脑室内注射对谷氨酸单钠诱导成年小鼠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培培 于立坚 +3 位作者 马润娣 张永平 张霄瑜 于廷曦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脑室内注射对谷氨酸单钠诱导的成年小鼠神经损伤的可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小鼠接受谷氨酸单钠(MSG,4.0g·kg^-1·d^-1)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0d,对照组同时接受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MSG+SF组在MSG灌...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脑室内注射对谷氨酸单钠诱导的成年小鼠神经损伤的可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小鼠接受谷氨酸单钠(MSG,4.0g·kg^-1·d^-1)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0d,对照组同时接受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MSG+SF组在MSG灌胃后第1,10,20天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的阿魏酸钠(SF)3次,末次SF注射后第11天,开始爬绳和Y迷宫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进行脑海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末次给SF后第30天MSG组会爬绳小鼠数(3/10),明显少于对照组(10/10)(P〈0.01);末次给SF后第26天MSG组Y迷宫正确反应次数(14.6/20),明显少于对照组(17.9/20)(P〈0.01)。MSG组小鼠海马细胞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和组织增生。然而,SF侧脑室注射则能部分修复MSG诱导的小鼠行为障碍和组织病理学损伤,且与剂量相关:末次给SF后第30天MSG+SF(10.0me/kg)组会爬绳小鼠数(8/10)较MSG组多(P〈0.05),接近对照组,但在MSG+SF(2.5,5.0me/kg)组效果不显著;末次给SF后第26天MSG+SF(5.0,10.0me/kg)组Y迷宫正确反应次数分别为(16.2/20,16.5/20)明显多于MSG组(P〈0.05),但在MSG+SF(2.5me/kg)组效果不显著;MSG+SF(2.5me/kg)组海马区出现轻微的神经元损伤和组织增生,而MSG+SF(5.0,10.0me/kg)组海马却未发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阿魏酸钠脑室内注射对谷氨酸单钠诱导的成年小鼠兴奋性毒性神经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毒性 阿魏酸钠 脑修复 成年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