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栓胶囊对脑缺血缺氧耐受和脑储备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立 宋文婷 +4 位作者 任建勋 王光蕊 朱盛 姚明江 刘建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386-1391,共6页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溶栓胶囊对脑缺血缺氧耐受和脑储备能力影响。方法:采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通入氧气和氮气(8?92)15 min的方法建立C57 BL/6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模型,造模后10 min十二指肠给药,给予不同剂量的溶栓胶囊(100、...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溶栓胶囊对脑缺血缺氧耐受和脑储备能力影响。方法:采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通入氧气和氮气(8?92)15 min的方法建立C57 BL/6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模型,造模后10 min十二指肠给药,给予不同剂量的溶栓胶囊(100、200、400 mg·kg-1)或生理盐水,评价局部脑血流量变化以及24 h后的神经行为学改变。SD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溶栓胶囊(75、150、300 mg·kg-1)或生理盐水,观察溶栓胶囊对高分子右旋糖苷诱导的大鼠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血流量明显下降,脑缺血范围增加,脑缺氧后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同时,模型组大鼠在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后软脑膜血管出现微循环障碍,10、20、30 min 3个时间点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液流速明显减慢。与模型组比较,溶栓胶囊(400 mg·kg-1)可以明显增加小鼠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行为学障碍,减小脑缺血范围(P<0.05或P<0.01);溶栓胶囊还可改善高分子右旋糖苷诱导的大鼠软脑膜微血管不同时间点血液流速和流态(P<0.05或P<0.01)。结论:溶栓胶囊可通过增加脑缺血缺氧耐受和脑储备能力而达到保护缺血缺氧神经组织的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胶囊 缺血缺氧耐受 脑储备能力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脑储备能力平台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殷镜海 尹义辉 +4 位作者 殷颖 王力建 王竹梅 柳琳 刘凡杰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为观察脑储备能力平台对脑部评价的作用,应用超声检查方法观察脑血管功能的变化;用脑电图及听神经诱发电位的检查方法,观察脑神经细胞节律和波幅及传导的变化;用栓子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查观察了血液成分的变化。将上述检查方法中指标的异... 为观察脑储备能力平台对脑部评价的作用,应用超声检查方法观察脑血管功能的变化;用脑电图及听神经诱发电位的检查方法,观察脑神经细胞节律和波幅及传导的变化;用栓子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查观察了血液成分的变化。将上述检查方法中指标的异常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据分值的高低,观察脑储备能力的高低,结果显示,脑部疾病如中风病、老年退行性的病变造成脑储备能力平台最低,其次是与该类疾病密切相关性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同时证实年龄也是一种造成平台降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储备能力评价 血管功能 神经细胞功能 血液水平
下载PDF
脑储备能力评测平台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殷颖 刘凡杰 殷镜海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3年第1期49-50,共2页
探讨反映脑部指标对脑储备能力评价的价值和各种检查方法赋分的合理性以及各分值之间的关联,指导早期干预性措施实施。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方法,反映颅内各个大血管之间的变化,用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方法评价颈部血管的异常程度,用栓... 探讨反映脑部指标对脑储备能力评价的价值和各种检查方法赋分的合理性以及各分值之间的关联,指导早期干预性措施实施。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方法,反映颅内各个大血管之间的变化,用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方法评价颈部血管的异常程度,用栓子检测方法和血液生化检查方法观察血液内有形成分的变化,用脑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的检查反映神经细胞单位和传导速度的变化。通过判断评分标准,脑部疾病综合性分值最高,其次是与之密切相关的疾病及非密切相关性的疾病,各检查结果分值中,主要是颈部血管和血液生化检查方面分值增加,而颅内血管的变化相对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储备能力 评测平台组成 成分分析 疾病与非疾病
下载PDF
脑储备平台的颈、颅超声血管分值结果分析
4
作者 张书燕 殷颖 殷镜海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9期180-181,共2页
为了观察脑储备评价平台中的颅内血管和颈部血管在不同分值中的所占比例,观察了351例不同疾病患者的变化;【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观察法了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变化,用颈部血管的检查方法观察了颈总动脉诸多指标的变化,在... 为了观察脑储备评价平台中的颅内血管和颈部血管在不同分值中的所占比例,观察了351例不同疾病患者的变化;【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观察法了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变化,用颈部血管的检查方法观察了颈总动脉诸多指标的变化,在不同储备平台变化上,比较各自所占分值的多少;[结果i从高分值中主要是颈部血管诸指标所占分值较高,随着平台上的分值降低,主要是以颈部血管分值降低为显著,而低分值的改变主要以颅内血管降低为主;【结论】显示该平台在不同分值中的所占比例,也同时显示在脑血管病变发生的早期以颅内血管降低为代偿,当颅内血管的代偿能力不能达到时,此时往往造成颈部血管的异常作为代价,而增加颅内血管的代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储备能力 评价平台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部血管超声
下载PDF
脑储备能力评价参数概述及对比 被引量:4
5
作者 姜帆 秦新月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61-163,共3页
脑储备能力的减退是预示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已得到证实,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评价参数多样,如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脑循环时间、临界关闭压、血管舒缩反应性、反应时间、氧摄取指数、脑氧代谢率等,但迄今尚没有... 脑储备能力的减退是预示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已得到证实,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评价参数多样,如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脑循环时间、临界关闭压、血管舒缩反应性、反应时间、氧摄取指数、脑氧代谢率等,但迄今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就脑储备能力不同阶段的各评价参数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储备 血流量 血容量 平均通过时间 氧摄取指数
下载PDF
认知储备在大脑老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林岚 张柏雯 +2 位作者 王婧璇 高宏建 吴水才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9期93-98,共6页
阐述了认知储备的代理指标与定量策略,讨论了认知储备与脑老化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一些研究结果,得出应用认知储备能够更好地解释不同个体在增龄性脑衰退或AD病理条件下大脑物理性损伤与功能性损伤不完... 阐述了认知储备的代理指标与定量策略,讨论了认知储备与脑老化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一些研究结果,得出应用认知储备能够更好地解释不同个体在增龄性脑衰退或AD病理条件下大脑物理性损伤与功能性损伤不完全吻合的现象,指出认知储备的假说虽然已经被大量应用在流行病学、神经影像学等医学研究中,但尚缺乏统一的量化指标。展望了未来对于认知储备的研究应集中在如何制定出既涵盖多种因素又能跟踪动态发展的代理指标中,以及更广泛地运用于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储备 脑储备 老化 代理指标 定量测量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ASPP1、VEGF在不同海拔地区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脑储备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健 吴世政 张淑坤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720-72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ASPP1、VEGF免疫组化的表达情况,评估在低压缺氧预处理后脑梗死大鼠的脑储备能力,探讨高原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储备能力的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ASPP1、VEGF免疫组化的表达情况,评估在低压缺氧预处理后脑梗死大鼠的脑储备能力,探讨高原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储备能力的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ASPP1、VEGF表达情况,根据染色深浅和阳性细胞比率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海拔高度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结果 ASPP1在脑梗死后1 d和3、7、14 d,3 d和7、14 d,7 d和14 d比较以及海拔2 200 m和3 500 m,3 500 m和4 500 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脑梗死后1 d和3、7、14 d 3 d和7 d,7 d和14 d,比较以及海拔2 200 m和3 500、4 500 m,3 500 m和4 500 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度海拔和高海拔地区适度低氧可以对抗细胞凋亡,在特高海拔和极高海拔地区能诱导细胞凋亡;在不同海拔高度低压缺氧预处理可以提高机体VEGF的表达水平,增强脑结构储备和脑代谢储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刺激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储备能力
原文传递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储备 被引量:5
8
作者 宋清扬 王拥军 +1 位作者 龚浠平 胡建科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882-884,共3页
目的应用TCD联合自体CO2吸入法评价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储备(CVR)。方法对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患者及正常人分别行自体CO2吸入,以TCD测定其基线状态及高碳酸血症状态下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根据公式评价其... 目的应用TCD联合自体CO2吸入法评价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储备(CVR)。方法对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患者及正常人分别行自体CO2吸入,以TCD测定其基线状态及高碳酸血症状态下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根据公式评价其CVR。结果对46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进行了双侧CVR的测定,其中患侧(1.41±0.88)%/mmHg,健侧(2.51±1.28)%/mmHg,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脑血管狭窄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的CVR与正常对照组[左侧(2.29±1.30)%/mmHg,右侧(2.19±1.09)%/mmH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95%CI0.001~0.026,P=0.033)。结论症状性单侧颈内动脉狭窄及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CVR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 颈内动脉 中动脉 狭窄 多普勒
下载PDF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储备能力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小丽 潘延平 +1 位作者 高咏梅 陈晓华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ACI)患者脑血流储备能力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韩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A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预后良好者为预后良好组,62例预后不良者为预后不良组,... 目的探究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ACI)患者脑血流储备能力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韩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A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预后良好者为预后良好组,62例预后不良者为预后不良组,另选同时期体检正常者6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入试者脑血流储备能力,并采用Logistic分析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储备指标和预后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WBC)分别为(2.50±0.50)分、(6.95±1.15)×10^9/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50±0.50)分、(10.70±1.5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受检者的血流储备能力正常者占比为35.48%,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9.35%和预后不良组的3.23%,而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流储备能力正常者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Vm)上升率、搏动指数(PI)下降率、屏气指数(BHI)分别为(15.04±2.21)%、(17.55±2.92)%、0.67±0.16,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的(7.26±2.37)%、(7.60±2.37)%、0.16±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WBC、Vm上升率、PI下降率、BHI均是脑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血流储备能力是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因子,且预后不良患者多发生脑血管储备能力减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储备能力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脑血流储备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立春 刘明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共2页
脑血流储备(CVR)又称脑血管储备、脑血液动力学储备、脑灌注储备、脑循环储备、脑血管反应性等,是指在生理或病理刺激作用下,脑血管通过扩张来增加脑血流量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常采用外源性扩血管刺激来评价脑血流量的最大增加能力。
关键词 血流储备 梗塞
下载PDF
乙酰唑胺负荷试验CT灌注显像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储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利宏 刘怀军 +1 位作者 刘凤海 暴军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0-52,共3页
目的采用口服乙酰唑胺CT灌注显像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变血管分布区脑血流储备力的变化。方法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首先行常规脑CT灌注检查(基础态),结束后即刻口服乙酰唑胺1.0 g,延时2 h后再次行脑CT灌注检查(激发态)。... 目的采用口服乙酰唑胺CT灌注显像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变血管分布区脑血流储备力的变化。方法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首先行常规脑CT灌注检查(基础态),结束后即刻口服乙酰唑胺1.0 g,延时2 h后再次行脑CT灌注检查(激发态)。比较激发前后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负荷前后双侧相对值(rCBF、rCBV、rMTT)及CBF变化率(RCBF)。结果负荷试验:基础态:病变侧MCA供血区CBF较对侧明显减低,CBV轻度增加,MTT明显延长(P均<0.05)。激发态:健侧CBF明显升高、MTT明显缩短、CBV无明显改变;病变侧CBF、CBV及MTT均无显著变化;病侧与健侧负荷前后RCBF、RMTT及rCBF、rMTT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RCBV及rCBV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乙酰唑胺负荷试验CT灌注显像是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储备能力的简单有效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血流储备 负荷试验
下载PDF
屏息指数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储备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清扬 王红 +1 位作者 王爽 邢笃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7期839-840,共2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屏息试验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储备,并观察脑血流储备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隆福医院神经科住院的患者,经影像学明确诊断为脑梗死者为试验组,正常人为对照组,行TC...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屏息试验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储备,并观察脑血流储备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隆福医院神经科住院的患者,经影像学明确诊断为脑梗死者为试验组,正常人为对照组,行TCD结合屏气试验,计算屏息指数(BHI)来评价脑血管储备,并做平均6个月的随访,以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老年脑梗死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屏息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95%CI(0.37,0.51,P<0.05)。经6个月随访,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及预后较差组,BHI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储备功能减退,且脑血流储备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血流 血流储备 屏息指数 屏息试验 多普勒
下载PDF
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病理阶段脑循环储备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泽平 胡才友 +4 位作者 韦德湛 庞国防 江文宇 杨珈玲 潘文晶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降压对不同病理阶段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循环储备力(CCR)的影响及屏气试验对指导老年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组)及合并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组)患者各33例、健康老年志愿者(健康对照组)27...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降压对不同病理阶段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循环储备力(CCR)的影响及屏气试验对指导老年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组)及合并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组)患者各33例、健康老年志愿者(健康对照组)27例为观察对象,应用经颅多普勒技术测定不同血压水平下屏气试验后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及降压治疗后CCR下降>10%者所占比例。结果(1)高血压组及腔梗组降压前后平均峰流速(Vm)值(平静时)差异无显著性,屏气试验后屏气指数(BHI)及Vm上升率则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0.01)。小幅度降压(12.7%,12.8%)后BHI及Vm上升率两病例组均较降压治疗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较大幅度降压(22.6%,22.4%)后BHI及Vm上升率两病例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脉动指数(PI)下降率仅高血压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高血压组及腔梗组降压治疗后CCR下降>10%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2.1%和24.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合理降压治疗可部分提高不同病理阶段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改善其脑血管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腔隙性梗死 循环灌注储备 屏气试验
下载PDF
脑血管反应性联合脑灌注在脑血流储备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三军 郑献召 +2 位作者 范云 康素玲 张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29-30,共2页
随着血管影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临床工作中发现血管闭塞或狭窄并不一定引起脑组织的梗死,是否出现脑梗死主要取决于供血区小血管内血液循环状态。因此,研究并评定脑部小血管功能更能直接反映脑梗死发生的机制和风险。当脑组织内的小血... 随着血管影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临床工作中发现血管闭塞或狭窄并不一定引起脑组织的梗死,是否出现脑梗死主要取决于供血区小血管内血液循环状态。因此,研究并评定脑部小血管功能更能直接反映脑梗死发生的机制和风险。当脑组织内的小血管代偿能力耗竭时,其发生卒中的风险将明显增加。本文通过TCD屏气试验法(BHT)联合PWI测定脑血流储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反应性 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血流储备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TCD对正常人大脑中动脉血流储备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倩 孔丽 +5 位作者 刘玲 戴加飞 程茅薇 张申宁 陈光辉 杨昉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屏气试验对健康人群脑血流储备能力的评价。方法试验组90例健康人,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频谱,经过屏气试验,观察试验前后血流速度的变化值。结果 18~39岁脑血流储备能力(CVR)为(41.44±12.56)%...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屏气试验对健康人群脑血流储备能力的评价。方法试验组90例健康人,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频谱,经过屏气试验,观察试验前后血流速度的变化值。结果 18~39岁脑血流储备能力(CVR)为(41.44±12.56)%,40~59岁为(36.36±12.15)%,≥60岁为(33.80±10.1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人群CVR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超声多普勒屏气试验评价CVR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多普勒 血流储备能力 屏气试验
下载PDF
尤瑞克林改善脑血管储备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77
16
作者 龚浠平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6期545-548,共4页
脑血管储备包括血流储备、功能储备、结构储备、化学储备及代谢储备等。脑血管储备能力的高低在卒中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证实脑血管储备能力强的患者,卒中后的转归较好。尤瑞克林是组织型激肽原酶1,作为激肽原酶-激... 脑血管储备包括血流储备、功能储备、结构储备、化学储备及代谢储备等。脑血管储备能力的高低在卒中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证实脑血管储备能力强的患者,卒中后的转归较好。尤瑞克林是组织型激肽原酶1,作为激肽原酶-激肽系统的一个正向调节物质,它能水解激肽原释放激肽,作用于激肽受体,从而发挥多种生理作用。脑梗死时给予尤瑞克林,对血管的舒缩程度,组织血供、氧供、能量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等多个方面均有改善作用,能够通过提高卒中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 尤瑞克林
下载PDF
脑循环储备力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曹秉振 横田千晶 +2 位作者 长谷川泰弘 峰松一夫 山口武典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循环储备力 ( CCR)减退与脑卒中复发及预后的关系 ,并分析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65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 ( >75 % )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采用单光子发射扫描 ( SPECT)结合 ... 目的 探讨脑循环储备力 ( CCR)减退与脑卒中复发及预后的关系 ,并分析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65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 ( >75 % )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采用单光子发射扫描 ( SPECT)结合 Acetazolamide负荷试验检测 CCR,并进行随访 ,平均随访期间为 2 .4年。结果  CCR显著减退组 3 6例 ,CCR正常组 2 9例 ,随访期间脑卒中复发 11例 ,其中 CCR减退组 7例 ,正常组 4例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脑卒中复发组平均年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高于非复发组 ( P<0 .0 5 )。结论 年龄、收缩压及舒张压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系统闭塞的患者除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卒中外 ,其它病理机制 ,如动脉到动脉的栓塞在脑卒中发病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储备 单光子发射扫描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能谱CT脑灌注成像和头颈CTA联合扫描定量评估颈动脉狭窄对脑内血流储备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侯进 王伟 +2 位作者 叶晖 潘爱珍 卢嘉宾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5期15-18,共4页
目的:采用能谱CT进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联合检查,定量评估颈动脉狭窄对尾状核、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可疑脑缺血患者的CT影像资料,对头颈CTA数据进行多种后处理,根据后处理结果... 目的:采用能谱CT进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联合检查,定量评估颈动脉狭窄对尾状核、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可疑脑缺血患者的CT影像资料,对头颈CTA数据进行多种后处理,根据后处理结果将所检测到的72例颈内动脉分为正常组(35例)、斑块组(24例)和狭窄组(13例),测量对应大脑半球内尾状核以及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的CT值,测量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_(max))及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各参数值,并对各组的值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尾状核的CT值为(41.38±2.47)Hu、CBV值为(2.68±0.57)ml/100 g、CBF值为(30.02±11.61)ml/100(g·min)、PS值为(0.58±0.43)ml/100(g·min),均显著大于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有统计学差异,而T_(max)(1.97±0.57)s显著低于内囊后肢(2.90±0.65)s和半卵圆中心(3.34±0.63)s,有统计学差异。狭窄组尾状核和内囊后肢的T_(max)为(2.87±1.25)s和(3.60±0.89)s,显著大于正常组的(1.97±0.57)s和(2.90±0.65)s,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颈动脉狭窄在脑梗死发生前即可导致部分脑区血流储备降低,脑灌注扫描在早期诊断脑缺血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灌注 颈动脉狭窄 内血流储备
下载PDF
三七通舒胶囊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脑血流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纯 付秀全 +1 位作者 张标 王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用TCD屏气实验测定了临床确诊的142 CCVI患者及140例健康体检者的屏气指数(BHI)。并将CCV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74例),对...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用TCD屏气实验测定了临床确诊的142 CCVI患者及140例健康体检者的屏气指数(BHI)。并将CCV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74例),对照组口服曲克芦丁,治疗组口服三七通舒胶囊,疗程为4 W,治疗结束复查TCD屏气实验,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及脑血流储备功能的变化。结果:CCVI患者BHI(0.81+0.21)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1.12+0.27,P<0.01),治疗组治疗后BHI(0.95+0.19)明显高于治疗前(0.82+0.20,P<0.01),对照组治疗后BHI(0.83+0.20)与治疗前(0.81+0.1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0.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8.65%(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CCVI患者的脑血流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管功能不全 经颅多普勒血流储备屏气指数
下载PDF
倾斜扫描架CT灌注联合CO_2激发实验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明勇 周立春 +2 位作者 王拥军 雷静 高培毅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观察倾斜扫描架CT灌注扫描联合CO2激发实验技术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的可行性。方法灌注CT采用10排的螺旋CT,扫描架倾斜角-13~-23.5度(平均-14.7±1.7度),使基线平行于蝶鞍鞍背平面以最大程度地减轻... 目的观察倾斜扫描架CT灌注扫描联合CO2激发实验技术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的可行性。方法灌注CT采用10排的螺旋CT,扫描架倾斜角-13~-23.5度(平均-14.7±1.7度),使基线平行于蝶鞍鞍背平面以最大程度地减轻骨伪影对定量测定脑血流量的干扰。激发实验采用5%CO2和95%O2混和气体,应用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简易呼吸气囊对9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脑血流储备测定。结果脑干的脑血流储备在-19.83%~53.36%之间;小脑的脑血流储备在-20.58%~45.50%之间。倾斜扫描架CT灌注扫描联合CO2激发实验可以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结论倾斜扫描架CT灌注扫描联合CO2激发实验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O2激发实验 后循环 血流储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