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对脑出血再灌注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细胞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严 冉敏 +1 位作者 闫赋琴 李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出血再灌注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黏附因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武警总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再灌注患者9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取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出血再灌注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黏附因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武警总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再灌注患者9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n=4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EGF与ICAM-1水平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大脑中、前、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G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0~15分的比率为75.54%,高于对照组的44.45%(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治疗脑出血再灌注患者,能够明显促进血管VEGF表达,同时对ICAM-1表达起抑制作用,增加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再灌注 高压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黏附因子-1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功能性MRI研究
2
作者 李洪涛 戴绍飞 +1 位作者 赵海博 王海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大鼠局灶性缺血及再灌注后MRI的变化,为急性脑缺血的预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65只SD大白鼠随机分6组,分批采用线栓法制作右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进行再灌注,观察比较各组在灌注前和灌注后脑组织... 目的:研究观察大鼠局灶性缺血及再灌注后MRI的变化,为急性脑缺血的预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65只SD大白鼠随机分6组,分批采用线栓法制作右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进行再灌注,观察比较各组在灌注前和灌注后脑组织的损伤,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各组在不同时间段经DWI、PWI扫描,DWI异常信号及ADC值发生规律性变化,神经细胞凋亡百分比与再灌注时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大鼠脑缺血的成活率与再灌注治疗时间存在相关性,在2h内进行再灌注治疗可促进部分受损脑组织的恢复,在6h后治疗则会加重脑出血组织的损伤,通过MRI技术可分别的从大鼠脑损伤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的变化来分析再灌注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再灌注 MRI 线栓法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韦廷求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生化指标变化及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10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9例,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开始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30mg/次,一天2次,连续用药14d...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生化指标变化及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10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9例,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开始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30mg/次,一天2次,连续用药14d,分别于入院第2天、治疗14d后,检测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结合患者血气分析及APACHEⅡ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脑中TNF-α、MDA、SOD水平均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APACHEⅡ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再灌注损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出血后缺血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