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顾晓泓 陈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8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划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划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血管再通率、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15±2.82)分低于对照组的(12.14±4.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分别为(27.55±5.18)、(24.67±5.43)、(25.36±5.41)、(24.50±5.4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20±4.26)、(17.28±4.14)、(17.25±4.11)、(17.26±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总再通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远期神经功能恢复预后良好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观察组预后不良率2.78%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对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远期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同时能够明显改善血管再通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替罗非班 动脉支架 疗效评估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性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洁 程哲 +1 位作者 姜尚前 耿晓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卒中中心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发病均在6 h内... 目的探讨性别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卒中中心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发病均在6 h内,年龄≥18岁,并经头部CT血管成像和(或)MR血管成像证实存在大血管闭塞,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分且入院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5分。按照性别,将200例患者分为男性组(116例)和女性组(84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入院NIHSS评分、入院ASPECT评分、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闭塞部位、静脉溶栓、入院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并进行组间比较。取栓术后血管成功再通为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级。主要终点事件为机械取栓术后90 d时的神经功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根据术后90 d时的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将200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12例)和预后不良组(88例),采用单因素对比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性别等因素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1)男性组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均低于女性组[(64±11)岁比(70±9)岁,t=4.524;16.0(14.0,18.0)分比17.5(15.0,20.0)分,Z=3.200],吸烟、颈动脉起始段闭塞比例均高于女性组[47.4%(55/116)比6.0%(5/84),χ2=39.882;18.1%(21/116)比2.4%(2/84),χ2=10.339],心房颤动比例低于女性组[30.2%(35/116)比57.1%(48/84),χ2=14.59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的两组患者入院时ASPECT评分、高血压病、糖尿病、大脑中动脉闭塞、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静脉溶栓、治疗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TICI分级≥2b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不同性别的两组患者发生症状性脑出血、死亡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组预后良好比例高于女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2%(78/116)比40.5%(34/84),χ2=14.165,P<0.01]。(3)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均低于预后不良组[(63±13)岁比(71±11)岁,t=3.469;15(14,16)分比18(16,20)分,Z=5.133;56(39,74)min比65(46,84)min,Z=2.116;220(180,280)min比256(200,323)min,Z=2.389],入院时ASPECT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9(8,9)分比8(6,8)分,Z=7.444],男性、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成功再通比例均高于预后不良组[69.6%(78/112)比43.2%(38/88),χ2=14.165;16.1%(18/112)比5.7%(5/88),χ2=5.227;96.4%(108/112)比75.0%(66/88),χ2=20.008],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比例低于预后不良组[13.4%(15/112)比27.3%(24/88),χ2=6.04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预后的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大脑中动脉闭塞、静脉溶栓、取栓次数<2次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经变量的共线性检验和变量筛选,以不良预后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法),结果显示,男性(OR=0.381,95%CI:0.163~0.892,P=0.026),入院时高ASPECT评分(OR=0.375,95%CI:0.250~0.561,P<0.01)、血管成功再通(OR=0.259,95%CI:0.143~0.471,P<0.0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取栓术后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入院时高NIHSS评分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23,95%CI:1.068~1.417,P=0.004);年龄、闭塞部位、治疗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与预后无关(均P>0.05)。结论性别可能影响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功能预后,相对于女性,男性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治疗90 d时神经功能更可能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脉机械 功能预后 性别
下载PDF
不同时机行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黎雪 王洁 王彦平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行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发病至就医时间分为两组,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者纳入观察组4...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行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发病至就医时间分为两组,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者纳入观察组44例,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者42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并发症。结果术前对照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7.21±1.62)分,低于观察组的(7.28±1.65)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41±1.71)分,低于对照组(6.07±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BDNF、NTF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增加;术后观察组患者BDNF水平为(13.71±2.67)ng/ml、NTF水平为(6.43±0.26)ng/ml,高于对照组的(11.98±2.63)ng/ml、(4.68±0.21)ng/ml(P<0.05)。术前两组患者VEGF、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EGF、TGF-β1降低水平;其中观察组患者VEGF水平为(21.74±6.82)pg/ml,低于对照组的(35.97±6.84)pg/ml(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血管再开通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病至就医时间<4.5 h进行Solitarie支架动脉取栓术可保护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减少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取栓术 动脉闭塞性 急性梗死 神经功能 并发症 因子
原文传递
脑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4
作者 劳建新 林桂兰 +2 位作者 杨姬 周敏 吴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91-92,共2页
浅析脑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干预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躯体化症状... 浅析脑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干预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SSS )评分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 GCQ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颅内出血2例、穿刺部位血肿1例、消化道出血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例(3.75%)。结论:急性脑梗死行脑动脉介入取栓治疗围术期期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介入 急性梗死 期护理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