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1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做好4点防跌倒
1
作者 杨寅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1期20-21,共2页
在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脑卒中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据不完全统计,在脑卒中后急性期,14%~63%的患者均有跌倒的经历,在出院后的6个月内该比例上升至73%。所以,人们应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脑卒中患者居家预防和护理跌倒的... 在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脑卒中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据不完全统计,在脑卒中后急性期,14%~63%的患者均有跌倒的经历,在出院后的6个月内该比例上升至73%。所以,人们应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脑卒中患者居家预防和护理跌倒的相关知识,以维护脑卒中患者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防跌倒 出院后 预防和护理 急性期 老年人 脑卒中疾病 脑卒中
下载PDF
中国循证医学结果可能改变急性脑卒中控制策略:来自INTERACT4研究的启示
2
作者 陈涵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4期414-414,共1页
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之一,如何保证卒中后的脑灌注是神经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的指南推荐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进行适当控制,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可预防病变进展,保护正常脑组织;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出于增加脑... 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之一,如何保证卒中后的脑灌注是神经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的指南推荐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进行适当控制,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可预防病变进展,保护正常脑组织;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出于增加脑灌注的需求,血压管理的时机和目标一直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神经科学家 致残性疾病 正常组织 血压管理 出血性脑卒中 灌注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永强 陈超 +2 位作者 李信晓 武跃辉 王新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41例PSE患者。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对于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耐药组(n=23)与非耐药组(n=118)。...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41例PSE患者。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对于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耐药组(n=23)与非耐药组(n=11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对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中重度脑卒中是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226(1.108~1.356)、6.866(1.197~39.390)、0.073(0.013~0.417)]。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对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价值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6和0.848,0.739和0.780。结论: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对于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耐药 脑卒中首发年龄 NIHSS评分 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后癫痫
下载PDF
基于循证证据的脑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在ICU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付红 李慧 +6 位作者 王颖 霍佳佳 王艺璇 高雨濛 胡少华 燕晓翔 周月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93,共7页
目的:总结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循证证据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ICU收治的5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5月收治的29例重症脑卒中病人为基线组,2022年8月... 目的:总结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循证证据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ICU收治的5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5月收治的29例重症脑卒中病人为基线组,2022年8月—12月收治的30例重症脑卒中病人为循证实践组。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型作为理论框架,通过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脑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的证据转化为临床实践。比较循证实践前后两组脑卒中病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炎症指标和临床结局指标,以及循证实践前后医护人员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证据认知水平变化。结果:最终纳入18条证据,并转化为10条审查指标。循证实践后,病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ICU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循证实践后医护人员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知识审查指标执行率均提高(P<0.05)。结论: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实践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循证知识知晓率及对最佳证据的依从性,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炎症指标,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脑卒中病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预防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永玲 方建伟 +4 位作者 程飞 桑晓一 孟君 马翠红 戈洪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MIS患者91例按脑卒中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分为PSCI组(MoCA评分<26分)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MIS患者91例按脑卒中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分为PSCI组(MoCA评分<26分)39例与非PSCI组52例(MoCA评分≥26分)。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PSIC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PSCI组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S100β蛋白、Aβ42水平预测PSCI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相比非PSCI组,PSCI组年龄较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高,且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1.335)、血清S100β蛋白水平(OR=1.581)、血清Aβ42水平(OR=1.644)为PS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预测PSCI的AUC分别为0.832、0.886,二者联合的AUC为0.944,相比单一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血清S100β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老年MIS患者PSCI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较好预测PS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S100Β蛋白 β-淀粉样蛋白(Aβ)42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云平台脑卒中智能随访模型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吴湘靓 石慧芬 王敏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脑卒中智能随访模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脑卒中智能随访模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脑卒中智能随访模型管理,两组均接受出院后90 d的随访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率、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90 d时随访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干预后30 d、90 d时,干预组患者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脑卒中智能随访模型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随访率和满意度,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云平台 脑卒中智能随访模型 缺血性脑卒中 满意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俞募配穴针刺联合核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许燕飞 楼雅洁 李丽萍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6期570-571,共2页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获得性残疾的主要病因[1]。据统计脑卒中后患者中约80%伴有平衡功能障碍[2],临床表现为负重不对称、姿势摇摆、重心转移能力减弱及抗外界干扰能力下降等平衡问题,有增加跌倒的风险伤害。既往研究将康复训练结合针刺...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获得性残疾的主要病因[1]。据统计脑卒中后患者中约80%伴有平衡功能障碍[2],临床表现为负重不对称、姿势摇摆、重心转移能力减弱及抗外界干扰能力下降等平衡问题,有增加跌倒的风险伤害。既往研究将康复训练结合针刺运用于脑卒中偏瘫后期治疗,结果表明针刺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重塑缺损的神经功能,进而改善平衡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平衡功能障碍 俞募配穴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偏瘫 神经功能 针刺 获得性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延迟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锦建 戴惠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13-314,共2页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中国发病率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和调整寿命均较高,其中又以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据全球疾病负担(GBD)统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第一原因[1],目前其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20岁及以...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中国发病率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和调整寿命均较高,其中又以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据全球疾病负担(GBD)统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第一原因[1],目前其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2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的人数为2531万[2,3],655万人因脑卒中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1.6%。脑卒中发病急,易复发,致残率高,急需对其进行长效管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早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改善患者症状,对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且rt-PA应用越早,患者预后越好[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总死亡人数 脑卒中死亡 静脉溶栓治疗 全球疾病负担 脑卒中发病 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专科护士参与的住院患者脑卒中风险筛查及随访管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莉 陆敏智 +2 位作者 浦菊芬 包秋芳 杨靖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参与的住院患者脑卒中风险筛查及随访管理效果,为全面落实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借鉴。方法构建住院患者脑卒中风险筛查模式,对内外科≥40岁的住院患者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由病区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初筛、专科护士对高危...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参与的住院患者脑卒中风险筛查及随访管理效果,为全面落实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借鉴。方法构建住院患者脑卒中风险筛查模式,对内外科≥40岁的住院患者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由病区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初筛、专科护士对高危风险患者进行卒中一级预防管理,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2021年9月从内外科36个病区中筛查出脑卒中风险患者3416例,其中高危513例(15.02%),中危1926例(56.38%),低危977例(28.60%);对3类患者实施分级管理,其中高危患者由神经内科进一步诊疗;完成1年随访的197例高危患者,随访后血压、血脂、运动等达标率显著高于随访前(均P<0.05),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专科护士参与的住院患者脑卒中风险筛查模式有利于早期发现脑卒中风险患者,落实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脑卒中 风险筛查 专科护士 脑卒中门诊 随访 一级预防 神经内科护理
下载PDF
柔性外骨骼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步态的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淇 徐瑞泽 +4 位作者 刘畅 衡景景 吴建霞 谢小丹 葛瑞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2-435,共4页
2022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2022.0/10万,年发病率为276.7/10万^([1]),其中临床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偏瘫步态^([2]),主要表现为划圈和提髋步态,踝关节内翻的同时缺乏明显背屈,行走时足底不能有... 2022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2022.0/10万,年发病率为276.7/10万^([1]),其中临床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偏瘫步态^([2]),主要表现为划圈和提髋步态,踝关节内翻的同时缺乏明显背屈,行走时足底不能有效接触地面,重心不能有效前移,从而导致步行功能障碍^([3])。如何在实际步行中给予辅助,避免形成偏瘫步态是神经康复领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步态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偏瘫 背屈 神经康复 机器人 踝关节内翻 患病率
下载PDF
智慧医疗介入脑卒中急救系统设计研究
11
作者 诸臣 张乐乐 《设计》 2024年第10期143-147,共5页
通过智慧医疗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远程监测、主动报警、主动上门溶栓救治,实现脑卒中救治黄金期的目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提升救助质量。通过梳理现有脑卒中救治流程中的痛点,将智慧医疗与脑卒中院内急救纳入院前急救环节结合,提出了运... 通过智慧医疗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远程监测、主动报警、主动上门溶栓救治,实现脑卒中救治黄金期的目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提升救助质量。通过梳理现有脑卒中救治流程中的痛点,将智慧医疗与脑卒中院内急救纳入院前急救环节结合,提出了运用搭载智慧医疗技术的主动式脑卒中急救车进行施救的路径。本系统整合了智慧医疗技术、系统集成、工业设计与服务设计等领域,建立了从主动发现到上门诊断,再到远程救治的脑卒中救助服务系统。该系统借助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及远程监测与协同操作等优势,依托脑卒中急救车院前施救,压缩不必要的等待期难点,保证救治时间窗口。实现了越早发现、越早报警、越早检查、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疗 脑卒中院前急救 脑卒中急救系统 脑卒中急救车 智能手环
下载PDF
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少珍 徐婧 +1 位作者 杨贺 窦金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737-740,共4页
目的:研究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方法:通过采集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信息和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入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研究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方法:通过采集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信息和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入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453例,分为风痰阻络型组(299例)和非风痰阻络型组(154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两组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对比分析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病人血脂、凝血指标及与脑卒中进展的相关性。结果:风痰阻络型组进展性脑卒中115例,非进展性脑卒中184例,脑卒中进展发生率为38.5%;非风痰阻络型组进展性脑卒中43例,非进展性脑卒中111例,脑卒中进展发生率为27.9%。风痰阻络证组脑卒中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风痰阻络证组(χ^(2)=4.971,P=0.026)。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组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风痰阻络型脑卒中进展呈正相关(r=0.145,P=0.016;r=0.127,P=0.034)。结论:风痰阻络证脑卒中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风痰阻络证。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导致脑卒中进展的直接相关因素,在临床诊治风痰阻络型进展性脑卒中病人时需要严格控制好病人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进展性脑卒中 风痰阻络证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15~2019年中国居民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晓荣 颜流霞 +3 位作者 厚磊 蔡小宁 龙政 吴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0-476,共7页
目的:分析2015~2019年中国居民脑卒中发病、死亡特征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4年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100个县(市、区)建立的中国心脑血管事件登记系统中2015~2019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数据,以监测地区常住人口为分母,计算年度脑卒中... 目的:分析2015~2019年中国居民脑卒中发病、死亡特征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4年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100个县(市、区)建立的中国心脑血管事件登记系统中2015~2019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数据,以监测地区常住人口为分母,计算年度脑卒中粗发病率;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采用直接标化法计算年龄标化发病率;运用Joinpoint模型分析脑卒中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变化趋势;以年度脑卒中病例的死亡数量(例)与报告发病数量(例)的比值计算死亡发病比。结果:2019年脑卒中粗发病率为468.48/10万,比2015年升高9.41%(APC=2.12%,95%CI:1.43%~2.82%,P_(trend)<0.01),且男性脑卒中粗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男性和女性的粗发病率分别升高11.26%(APC=2.53%,95%CI:1.83%~3.24%,P_(trend)<0.01)和7.26%(APC=1.63%,95%CI:0.81%~2.46%,P_(trend)<0.01)。2019年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为523.82/10万,比2015年下降7.47%(APC=-1.72%,95%CI:-3.23%~-0.20%,P_(trend)<0.05),女性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降低9.56%(APC=-2.27%,95%CI:-3.99%~-0.52%,P_(trend)<0.05),城市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降低13.19%(APC=-3.49%,95%CI:-5.34%~-1.61%,P_(trend)<0.05),城市女性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下降幅度(15.82%,APC=-4.27%,95%CI:-6.34%~-2.15%,P_(trend)<0.01)大于城市男性(11.40%,APC=-2.95%,95%CI:-4.56%~-1.31%,P_(trend)<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粗发病率升高。相比2015年,2019年45~49岁年龄段的脑卒中粗发病率升高了12.48%(APC=3.18%,95%CI:1.67%~4.72%,P_(trend)<0.01),而80~84岁年龄段则降低15.76%(APC=-4.39%,95%CI:-7.63%~-1.04%,P_(trend)<0.05)。2015~2019年总体脑卒中死亡发病比为0.19。总体死亡发病比的年龄分布呈现“U”型,50~54岁及55~59岁人群的死亡发病比最低(0.10),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85岁最高(0.45),且各年龄段的城市死亡发病比均低于农村。结论:2015~2019年间监测地区脑卒中发病形势严峻,存在城乡、年龄、性别的差异化分布。未来有必要加强脑卒中防控,并在年龄、地区广泛覆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发病率 死亡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调节缺血性脑卒中的胶质瘢痕形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婷 丁智斌 +5 位作者 江楠 韩红霞 侯苗苗 马存根 宋丽娟 李新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8,共8页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主要的致死及致残性疾病之一,经血管再通获益的患者数量极其有限,故探索有效治疗手段迫在眉睫。以星形胶质细胞为主所形成的胶质瘢痕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是阻碍脑卒中后期轴突再生和神经修复...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主要的致死及致残性疾病之一,经血管再通获益的患者数量极其有限,故探索有效治疗手段迫在眉睫。以星形胶质细胞为主所形成的胶质瘢痕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是阻碍脑卒中后期轴突再生和神经修复的主要原因。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星形胶质细胞瘢痕形成的病理过程、关键的信号调节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进行分析,旨在为干预星形胶质细胞瘢痕形成以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促进脑卒中后康复提供新策略。方法:全面检索2010-2022年在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瘢痕、胶质增生、星形胶质细胞增多症”,英文检索词:“Ischemic stroke,Brain ischemi*,Cerebral ischemi*,Astrocyt*,Astroglia*,Glial scar,Gliosis,Astrogliosis”,经筛选后纳入7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稳态的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星形胶质细胞从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由于脑缺血部位损伤的严重程度的不同,其活化呈现从肿胀、增殖到胶质瘢痕形成的动态变化。②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受到刺激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并发生增殖和迁移,是形成胶质瘢痕的主要细胞来源,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脑实质局部神经胶质抗原2(NG2)和室管膜细胞前体细胞也可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素1(ET-1)、水通道蛋白4(AQP4)、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缝隙连接蛋白参与了此过程;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同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形成致密的胶质瘢痕屏障,阻碍了轴突的极化和延伸。③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殖、迁移及促炎作用所涉及的关键信号分子的激活或者抑制调节了胶质瘢痕形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和JAK/STAT3是经典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相关通路,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K)是调节炎症反应的关键分子,而关于Smad泛素化相关因子2(Smurf2)和白细胞介素17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在胶质瘢痕形成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值得深入探索。④以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相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增殖调控蛋白和炎症因子为靶点的药物有效抑制了缺血性脑卒中后胶质瘢痕的形成,其中临床常用药物如褪黑素和丙戊酸调节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已被发现,这使得通过抑制胶质瘢痕形成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成为可能。⑤然而,胶质瘢痕在脑卒中急性期发挥的神经保护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干预时机,以在保持胶质瘢痕发挥保护作用的同时促进局部微环境中的神经再生和修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瘢痕 增殖 炎症 再生 信号通路 治疗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的不同刺激方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锦超 张承栋 +2 位作者 雷俊芳 骆美伊 汤继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8-564,共7页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逐渐增加,其目前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1]。据统计,脑卒中患者仅有60%能够幸存,并且37%—78%的幸存者会伴有吞咽障碍[2],称为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 stroke dysphagia,PSD)。虽然大多数患者的PSD能够自发改善,但...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逐渐增加,其目前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1]。据统计,脑卒中患者仅有60%能够幸存,并且37%—78%的幸存者会伴有吞咽障碍[2],称为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 stroke dysphagia,PSD)。虽然大多数患者的PSD能够自发改善,但仍有11%—50%的患者,其PSD在脑卒中发生6个月后长期存在[2—3]。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内最容易引发吞咽障碍,若未能及时提供正确的干预措施,甚至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进而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产生心理和情绪障碍,甚至死亡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卒中发病率 吸入性肺炎 居民死亡原因 刺激方式 脑卒中患者 情绪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在新加坡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羽君(校审) 党超(校审) +1 位作者 坎迪耶·纳兰信德 刘美璇(翻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8,共16页
目的目前关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预后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关于接受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但预后无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尚未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认知康复治疗应用效果的脑血管病... 目的目前关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预后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关于接受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但预后无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尚未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认知康复治疗应用效果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对1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63.60±9.66)岁,男性64.4%]进行为期8周的非药物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并收集纵向的预后数据。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痴呆生活质量量表(dementia-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DemQOL)在基线、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整体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评估。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评估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预后的影响。结果卒中发作次数更多的患者在接受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结束时MoCA评分提高不明显(OR=2.17,95%CI:0.98~4.81,P=0.056)。与基线相比,脑白质高信号程度越严重的患者在接受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结束时MoCA评分提高越不明显(OR=2.13,95%CI:1.04~4.38,P=0.039)。存在深部微出血的患者在接受认知康复治疗后6个月MoCA评分改善不明显(OR=19.93,95%CI:1.04~384,P=0.047)。结论卒中发作次数、脑白质高信号程度和深部微出血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响认知康复治疗的预后。然而,这些发现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且可指导未来临床试验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病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缺血性脑卒中 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的预防与急性期治疗
17
作者 林沁心 《科学之友》 2024年第9期67-68,共2页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其严峻性不容忽视。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攀升,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对脑卒中预防方法及其急性期治疗措施的掌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阐述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以及在脑卒中急性期如何进行科学...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其严峻性不容忽视。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攀升,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对脑卒中预防方法及其急性期治疗措施的掌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阐述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以及在脑卒中急性期如何进行科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治疗 脑卒中急性期 预防脑卒中 血管疾病 脑卒中预防 严峻性 生命健康 发病率
下载PDF
利咽启闭方对脑卒中大鼠吞咽功能及皮质吞咽中枢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彦杰 李斯锦 +3 位作者 华晓琼 秦合伟 金小琴 张志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27-2533,共7页
背景:中药复方利咽启闭方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取得了良好疗效。外周血清5-羟色胺及中枢孤束核神经递质与吞咽密切相关,因此该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等现代医学实验方法,探索中药利咽启闭方对外周血清及吞咽中枢孤束核神经递质的调控作用,为... 背景:中药复方利咽启闭方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取得了良好疗效。外周血清5-羟色胺及中枢孤束核神经递质与吞咽密切相关,因此该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等现代医学实验方法,探索中药利咽启闭方对外周血清及吞咽中枢孤束核神经递质的调控作用,为其机制的探索开拓新思路。目的:验证利咽启闭方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治疗组14只和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线栓法短暂脑缺血90 min后再灌注进行造模,造模6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选取评分为2分的大鼠进入后续实验;造模后第2天开始治疗组给予中药复方利咽启闭方灌胃治疗,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第2,7,14,30天记录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及24 h进食、进水量;造模后第14,30天采用生物信号采集器及张力换能器检测大鼠吞咽启动反应时间及吞咽次数;吞咽功能检测后取材,采用TTC染色测定每组大鼠的脑缺血面积,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延髓吞咽中枢孤束核5-羟色胺表达,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岛叶、前运动皮质、扣带皮质、丘脑处BCL-2、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治疗组和模型组在灌胃第14天时的体质量、24 h进食量、进水量均减少,吞咽启动反应时间均延长,吞咽次数均减少(P<0.05);在灌胃第30天时,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体质量、24 h进食量、进水量均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的吞咽启动反应时间缩短、吞咽次数增加,但吞咽次数仍较假手术组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治疗组大鼠脑缺血面积较模型组减小,治疗组延髓孤束核5-羟色胺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增加,但仍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岛叶、扣带皮质、丘脑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BAX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BCL-2/BAX比值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利咽启闭方可以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大鼠的吞咽次数及吞咽启动反应时间以及24 h进食进水量、体质量等吞咽功能相关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脑缺血面积,抑制大鼠岛叶、扣带皮质、丘脑的神经细胞凋亡,进而改善高级中枢对延髓吞咽中枢的调控,以及调节孤束核内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短暂性大动脉栓塞 孤束核 5-羟色胺 BAX BCL-2
下载PDF
肩部控制训练联合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及上肢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永林 马颖 +4 位作者 窦超 陆安民 江小鸽 宋新建 肖玉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观察肩部控制训练基础上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治疗组(n=22)。对照组采用肩部控制训练,治疗组加用神经松动术。治... 目的观察肩部控制训练基础上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治疗组(n=22)。对照组采用肩部控制训练,治疗组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疼痛数字表法(NRS)和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两组治疗后NRS和FMA-UE评分显著改善(|t|>7.898,P<0.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337,P<0.05)。结论肩部控制训练联合神经松动术能显著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神经松动术 肩部控制训练
下载PDF
合理饮食,“吃”走脑卒中
20
作者 唐福莉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4年第7期42-43,共2页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的特点,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
关键词 脑卒中发病率 发病年龄 部血管 出血性脑卒中 组织损伤 主要死因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