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张金静 肖洪波 +4 位作者 杨骏 陈瑞全 朱宗俊 汪林英 乔晓迪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30例,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30例,给予镜像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30例,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30例,给予镜像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估量表上肢板块(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评分及伸腕主动运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基于FMA-UE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ICF评分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增加程度,ICF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伸腕AROM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运动功能 镜像疗法
下载PDF
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华隆 牛博真 曹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与针灸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与针灸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32/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38/4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stroke scale,NIHSS)和中国卒中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hinese Strok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ale,CSS)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上肢运动功能评测(Fugl-Meyer,FMA评测法)水平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两组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完成后,观察组病人的SS-QOL评分、ADL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血清血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针刺联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适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学习康复 神经功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针刺运动疗法对改善痰瘀阻络型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李燕 曹欣 巢小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49-152,共4页
目的 分析针刺运动疗法对改善痰瘀阻络型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常规组采用低周... 目的 分析针刺运动疗法对改善痰瘀阻络型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常规组采用低周波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7、10 d时比较两组肩痛程度,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估表上肢部分(FMA-U)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结果 常规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41例,试验组脱落3例,最张立完成39例。两组治疗3、7、10 d时肩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3、7、10 d时肩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FMA-U评分高于治疗前,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试验组MBI评分、FMA-U评分高于常规组,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刺运动疗法可改善痰瘀阻络型脑卒中后肩痛程度和肩关节活动度,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低周波 痰瘀阻络型 肩痛 上肢运动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针刺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与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嘉谕 刘丽红 +4 位作者 孙冬玮 李仲贤 杨杨 刘仁斌 谢思慧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用针刺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其神经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针刺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用针刺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其神经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针刺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神经功能(NIHSS、CSS)评分、运功功能(FMA、ADL)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NIHSS、C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干预后两组FMA、ADL评分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提升脑卒中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法 早期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Brunnstrom分级针刺运动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5
作者 蒲秀玲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观察Brunnstrom分级针刺运动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A组给予Brunnstro... 目的:观察Brunnstrom分级针刺运动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A组给予Brunnstrom分级普通针刺治疗,对照B组给予Brunnstrom分级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Brunnstrom分级针刺运动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三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FMA-UE)评分、Barthel指数(MBI)、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NIHSS、FMA、MBI、STEF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NIHSS、FMA、MBI及STEF评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对照B组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对照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unnstrom分级针刺运动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于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nnstrom分级 运动疗法 经颅磁 上肢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刺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杨柳 顾玉玲 +2 位作者 高松年 刘巧云 石秀 《中国康复》 2024年第8期451-455,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MT)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A组)、针刺组(B组)、镜像组(C组)、联合组(D组),每组20人。4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综合康复训练,在此...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MT)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A组)、针刺组(B组)、镜像组(C组)、联合组(D组),每组20人。4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综合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B组增加针刺治疗,C组增加MT,D组增加针刺治疗和MT。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估4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的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Wolf上肢运动功能(WMFT)评分。结果:治疗后,4组FMA-UE评分、MBI评分、WMF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0.01),上述3项评分:D组明显高于A、B、C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C组高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比单一使用针刺或镜像疗法更有利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王玉双 李晓磊 +1 位作者 米少辉 刘英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探究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揿针埋针治疗,... 目的探究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揿针埋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两组干预隔日1次,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洼田饮水试验、中医证候积分、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相关指标(咽收缩率和咽收缩持续时间)、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指标[持续时间和平均振幅值(averaged electromyography,AEMG)]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75.00%)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咽收缩率以及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的AEMG和持续时间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咽收缩持续时间增加(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PSD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缓解症状,改善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表面肌电图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丛疗法 后吞咽障碍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 吞咽功能
下载PDF
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张会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5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75),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n=75),给予针刺运动疗法和芎蛭通脉方口服,记录... 目的观察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75),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n=75),给予针刺运动疗法和芎蛭通脉方口服,记录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S),上下肢运动功能(握力、6 min步行直线距离),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水平的变化,客观评价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NIHSS评分、AS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和SAA、NFL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2组患者NIHSS评分、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A、NF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半身不遂侧握力、6 min步行直线距离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蛭通脉方 运动疗法 缺血性 偏瘫
下载PDF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外周-中枢”双向调节康复理论下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陈斌 王晨林 +5 位作者 汤耀辉 陈尚杰 金海鹏 林茜 廖燕锬 林万庆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6-20,共5页
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一直是康复治疗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针刺作为传统非药物疗法,在治疗脑卒中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将针刺视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并将其与新近提出的“外周-中枢”双向调节闭环康复理论相结合。... 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一直是康复治疗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针刺作为传统非药物疗法,在治疗脑卒中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将针刺视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并将其与新近提出的“外周-中枢”双向调节闭环康复理论相结合。针刺通过体针“外周干预”改善躯体症状,促进脑功能重塑,并通过头针“中枢干预”激活功能脑区,调控神经可塑性,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外周-中枢”双向调节针刺康复体系,并逐渐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临床康复治疗。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基于该康复闭环理论指导下的针刺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 闭环康复理论
下载PDF
温阳通督针刺法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波 沈玮辰 宋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通督针刺法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 目的观察温阳通督针刺法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加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使用温阳通督针刺法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脑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及Fugl-Meyer功能评定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及视锥蛋白样蛋白1水平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而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督针刺法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督 低频脉冲电 缺血性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针刺联合扶阳罐温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刘倍利 廖杏鸣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5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扶阳罐温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扶阳罐温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针刺+扶阳罐温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性、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颜面功能障碍指数(FDI)评分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比对照组(88.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F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扶阳罐温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转归,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罐温推疗法 枢性面瘫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顾娟 梅金华 昝娟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疗程3周。患者治...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疗程3周。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LE)进行评估,测定患者10 m步行时间(10MWT),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MI)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LE评分、10MWT、BMI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FMA-L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加显著(29.79±4.42分vs 24.50±4.89分)(P<0.05)。治疗后两组10MWT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10MWT为24.85±5.55秒,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8±5.20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而且观察组BMI评分升高更加显著(46.47±7.72分vs 38.68±9.5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治疗后,步行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 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芒针“循经透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红彪 陈幸生 +1 位作者 周婷 王储蓄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芒针“循经透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以芒针透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语言康复治疗,每周治疗6 d,... 目的:观察芒针“循经透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以芒针透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语言康复治疗,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3周,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法)评价语言功能,中国式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测法(CFCP)评价语言沟通能力,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分级标准评定患者运动性失语的分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患者认知能力。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语言功能(听理解、谈话、复述和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程度和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言语沟通能力评分和失语程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优于对照组的75%(2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芒针“循经透刺”可促进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降低失语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失语
下载PDF
深刺纳阳针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分别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尿失禁对膀胱最大容量的影响
14
作者 刘钰婉 郭新娥 +4 位作者 韩凝 徐子璨 于东梅 侯佳楠 陈青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深刺纳阳针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分别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并发尿失禁对膀胱最大容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诊治的138例老年CIS并发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深刺纳阳针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分别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并发尿失禁对膀胱最大容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诊治的138例老年CIS并发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9例(深刺纳阳针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对照组69例(常规针刺疗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排尿日记指标、尿流动力学、尿失禁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单次尿量、排尿间隔时间高于对照组,48 h排尿次数、48 h漏尿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膀胱最大容量高于对照组,最大逼尿肌压、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纳阳针法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CIS并发尿失禁的疗效显著,且优于常规针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排尿症状、尿流动力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纳阳 常规疗法 生物反馈电 尿失禁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分期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陈迎年 刘雪 张晨茜 《河北中医》 2024年第7期1164-1168,共5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分期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在均予西医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LF-rTMS组37例予LF-rTMS治疗,分期针刺组35例根据Brunnst...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分期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在均予西医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LF-rTMS组37例予LF-rTMS治疗,分期针刺组35例根据Brunnstrom分期予相应针刺治疗,联合组34例予LF-rTMS联合分期针刺治疗。3组均治疗6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信号变化情况,包括偏瘫侧上肢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屈肘及伸肘时的均方根值(RMS),以及肱二头肌屈肘与肱三头肌伸肘时的协同收缩率(CR),比较3组治疗前后Brunnstrom分期为Ⅳ~Ⅴ期(恢复期)患者占比变化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测试量表(U-FMA)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肱二头肌屈肘RMS、肱三头肌伸肘RMS水平均升高(P<0.05),肱二头肌屈肘CR及肱三头肌伸肘CR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肱二头肌屈肘RMS、肱三头肌伸肘RMS水平均高于LF-rTMS组及分期针刺组(P<0.05),肱二头肌屈肘CR及肱三头肌伸肘CR水平均低于LF-rTMS组及分期针刺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Brunnstrom分期为Ⅳ~Ⅴ期(恢复期)患者占比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Brunnstrom分期Ⅳ~Ⅴ期(恢复期)患者占比水平均高于LF-rTMS组及分期针刺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U-FMA评分及MBI评分均升高(P<0.05),M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U-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LF-rTMS组及分期针刺组(P<0.05),MAS评分均低于LF-rTMS组及分期针刺组(P<0.05)。结论LF-rTMS联合分期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表面肌电信号,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痉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重复经颅磁 疗法
下载PDF
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肖亚辉 谭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14-31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配为运动想象疗法组(A组)、电针治疗组(B组)和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组(C组),每组20例。3组都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配为运动想象疗法组(A组)、电针治疗组(B组)和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组(C组),每组20例。3组都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A组增加运动想象治疗,B组增加电针治疗,C组增加电针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2周后,比较数字疼痛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患手肿胀程度评定、关节被动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upper fugl-meyer assessment,U-FMA)、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在NR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组NRS评分低于A组(P<0.05),C组较B组在NR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部肿胀程度低于B组(P<0.05),C组较A组手部肿胀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NR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在肩关节各被动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P<0.01);C组在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和内外旋的被动活动度较A、B组增大(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的U-FMA评分和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3组的U-FMA和BI评分结果显示,C组较A、B组更高(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总有效率是85%,B组总有效率是90%,C组总有效率是95%,C组较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患者经治疗在疼痛、手部肿胀、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与单独的电针和运动想象疗法相比,电针联合运动想象治疗肩手综合征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运动想象疗法 疼痛 康复
下载PDF
DNS核心稳定训练结合局部针刺运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17
作者 曾丽蓉 周璐 +3 位作者 刘兆平 胡金鲁 曾雅琪 陈菁 《中医康复》 2024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zation,DNS)下的核心稳定训练结合局部针刺运动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9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90... 目的:探讨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zation,DNS)下的核心稳定训练结合局部针刺运动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9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DNS核心稳定训练结合局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8周后,对比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步态时空参数中步长、步速、步频参数;步态时相参数中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步行周期参数;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Posture assessment of stoke scale,PASS)量表、Tinnetti(Performance-Oriented Assessment of Mobility)量表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E)量表评分数据。结果:治疗后,两组步长、步速、步频参数、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Tinnetti评分、PASS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步行周期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步长、步速、步频参数、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PASS评分、Tinnetti评分及FMAL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步行周期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NS核心稳定训练结合局部针刺运动可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核心稳定及姿势控制能力,改善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NS) 核心稳定训练 运动疗法 步行能力 姿势控制
下载PDF
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孙天宝 凌晴 +2 位作者 纵亚 方璐 黄寒冰 《中国康复》 2024年第8期508-512,共5页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和并发症。其中,脑卒中后感觉异常,尤其是肩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种肩痛被称为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 PSSP)。PSSP的特点是在偏瘫后出现肩部疼痛,进而影...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和并发症。其中,脑卒中后感觉异常,尤其是肩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种肩痛被称为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 PSSP)。PSSP的特点是在偏瘫后出现肩部疼痛,进而影响肩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偏瘫肩痛
下载PDF
“脑肠同治”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桂榕 林琴 +3 位作者 许文威 苏莹莹 徐沛韬 陈岚榕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脑肠同治”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100例P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 目的观察“脑肠同治”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100例P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治疗组行针刺治疗及口服多奈哌齐。4周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和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测试(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MoCA、MM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MoCA、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肠同治”针刺疗法可提高PSCI患者的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认知功能障碍 多奈哌齐 肠同治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魏雅云 刘美娟 罗静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0-32,38,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4例C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4例C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干预,共1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量表(FMA)、改良巴氏指数(MBI)、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FMA、MBI评分有所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IS各维度评分有所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针刺应用于CIS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穴位按摩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