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对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影响
1
作者 储梦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26-28,共3页
探讨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对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影响,为卒中后康复策略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对我院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患者82例进行分析,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前调查患者的... 探讨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对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影响,为卒中后康复策略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对我院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患者82例进行分析,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前调查患者的数据,以干预方案的不同为分组标准,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的基础处理相同,对照组(41例)予以吞咽电刺激,持续4周;观察组(41例)予以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持续4周。记录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干预不同时间评估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经过两两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49%,低于观察组95.12%,有统计意义(P<0.05)。经过两两LSD-t检验,与干预前比,干预2周、干预4周时两组患者SWAL-QOL评分升高;并且干预2周、干预4周时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有效的随访,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对于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有益,优于单一疗法,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十分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电刺激 门德尔松手法 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咽部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光明 李振亚 +3 位作者 郭永团 邵国庆 徐元顺 孙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7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咽部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44例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且有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纠正水电解质和... 目的:观察咽部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44例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且有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改善微循环),观察组加用咽部球囊扩张术治疗7d。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行FOIS评分并评价疗效;行吞咽造影检测吞咽液体、稀、稠、固体食物时舌骨位移量和C4~C6水平食管最大前后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FOIS评分分别为(1.31±0.35)、(1.33±0.40)分,治疗后分别为(5.51±1.30)、(2.69±0.91)分。治疗后两组FO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分别为4、4、3、11例和5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液体、稀、稠、固体食物时舌骨位移量和C4~C6水平食管最大前后径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吞咽液体、稀、稠、固体食物时舌骨位移量和C4~C6水平食管最大前后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咽部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扩张术 假性麻痹 吞咽障碍 舌骨位移量 食管前后径 食管上括约肌
下载PDF
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护理
3
作者 刘华华 《上海护理》 2010年第4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假性麻痹 吞咽 康复指导
下载PDF
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对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建 刘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3期56-57,143,共3页
目的:观察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和摄食训练法治疗,... 目的:观察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和摄食训练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吞咽电刺激和门德尔松手法。观察两组洼田饮水实验分级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实验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使用吞咽电刺激和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麻痹 吞咽电刺激 门德尔松手法 吞咽障碍
下载PDF
针刺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徐颖 林淑芳 +2 位作者 江一静 林茜 杨珊莉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2期124-129,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咽部运动功能及咽部食物残留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吞咽训练组各40例。联合组剔除1例,吞咽训练组剔除2例,...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咽部运动功能及咽部食物残留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吞咽训练组各40例。联合组剔除1例,吞咽训练组剔除2例,最终纳入研究联合组39例、吞咽训练组38例。2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吞咽训练组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针刺廉泉、风府、风池、翳风、吞咽穴,治疗4周。治疗前后应用纤维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观察患者咽部运动(咽内缩、舌根后缩能力)能力、残留(会厌谷、梨状窦残留)情况,同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评估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咽内缩、舌根后缩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联合组咽内缩、舌根后缩能力均高于吞咽训练组(P<0.05)。2组会厌谷、梨状窦残留情况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联合组会厌谷、梨状窦残留情况均少于吞咽训练组(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吞咽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咽内缩、舌根后缩能力,减少会厌谷、梨状窦食物残留,改善其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麻痹 吞咽障碍 针刺 吞咽训练 咽部运动 咽部残留
下载PDF
交叉电项针治疗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验案1例
6
作者 孟育飞 窦金娟 +1 位作者 杨贺 郭晓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假性球麻痹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为其常见的表现,轻症患者进食饮水呛咳,容易误吸,从而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或因进食饮水不足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重症患者需长期留置胃管,降低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假性球麻痹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为其常见的表现,轻症患者进食饮水呛咳,容易误吸,从而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或因进食饮水不足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重症患者需长期留置胃管,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相关针刺及康复治疗研究报道较多,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采用交叉电项针方式联合康复治疗来改善这类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报道为数不多。作者在临床上利用交叉电项针联合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合并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的1例患者,明显改善了其吞咽功能,使其在短期住院期间顺利拔除胃管、恢复了经口进食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信心。现写为个案报道,以期为今后临床医师治疗这类患者提供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假性麻痹 吞咽障碍 交叉电项针
下载PDF
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李欢 韩昭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786-1791,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WST)的变化情况,以及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FOIS)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WAL-QOL)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28例、观察组29例纳入统计。(2)2组患者WST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WST评级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WST评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FOIS评级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FOIS评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VFSS、SWAL-QOL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FSS、SWAL-QOL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3/29);对照组为3.57%(1/28);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经颅直流电刺激 假性麻痹 吞咽障碍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通督益脑化痰法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8
作者 刘晶晶 张小健 +2 位作者 郝春波 周媛 王迎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5,共5页
目的观察用通督益脑化痰法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咽部肌... 目的观察用通督益脑化痰法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咽部肌肉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督脉、舌三针”联合通督益脑化痰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变化评估临床效果,比较患者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卒中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78.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有效率94.12%(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饮水试验中吞咽等级更优(P<0.05);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组的SS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WAL-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卒中相关肺炎的发生率20.00%相比;治疗组卒中相关肺炎的发生率9.80%相对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6,P>0.05);治疗组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2.76±0.73)分与对照组的TESS评分(2.39±0.8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1,P=0.646>0.05)。结论通督益脑化痰法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卒中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益化痰法 督脉 舌三针 缺血性 假性麻痹吞咽障碍
下载PDF
通督益脑针法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周艳朋 刘晶晶 +3 位作者 焦雪蕾 张福磊 刘宏伟 张小健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1196-1200,1206,共6页
目的观察通督益脑针法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1)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督益脑针法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督益脑针法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吞咽功能[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吞咽困难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BDNF及IGF-1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73%(51/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4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洼田饮水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SA、洼田饮水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及IGF-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BDNF及IGF-1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益脑针法联合化痰通络方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上调神经因子水平,减轻吞咽困难症状,改善其生活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益针法 化痰通络方 缺血性 假性麻痹 吞咽障碍
下载PDF
针刺结合Stroop范式用于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张宏洁 刘雪娇 +1 位作者 石宝珠 范爱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837-841,共5页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Stroop范式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认知功能、面部痉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的9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两...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Stroop范式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认知功能、面部痉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的9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及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45例)接受Stroop范式认知任务训练,研究组(45例)接受针刺联合Stroop范式认知任务训练,共训练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面部痉挛情况、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认知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训练2周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训练2周后面部痉挛等级轻于对照组,总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训练2周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SA)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训练2周后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Stroop范式用于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中,能有效提升患者吞咽功能以及认知功能,改善面部痉挛情况以及脑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麻痹 吞咽障碍 针刺 Stroop范式认知任务训练 吞咽功能
下载PDF
以深刺完骨穴、翳风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李辉 吉震昌 吕晓慧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 探讨以深刺完骨穴、翳风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深刺完骨穴、翳风穴手法... 目的 探讨以深刺完骨穴、翳风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深刺完骨穴、翳风穴手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手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吞咽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治疗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以深刺完骨穴、翳风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临床效果较好,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麻痹 吞咽障碍 深刺 完骨穴 翳风穴 洼田饮水试验
下载PDF
以假性周围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春鹏 龚洁芹 +1 位作者 沈李奎 沈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分析以假性周围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首发症状为假性周围神经麻痹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多见,均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假性周围神... 目的分析以假性周围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首发症状为假性周围神经麻痹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多见,均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假性周围神经麻痹,部分患者病情进展,均由头颅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50%的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多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血压,治疗上主要采取抗栓、降脂,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上以假性周围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为罕见,极易误诊,对急性起病的有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的男性周围神经麻痹患者,仍需尽早行头颅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周围神经麻痹 急性缺血性 急性梗死 首发症状 男性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针刺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见文 田军彪 张颜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9期67-70,共4页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主要表现有吞咽障碍、饮水呛咳等症状,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为“关窍”病变,其基本病机为风、火、痰、瘀之邪上蒙脑窍,中医针刺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祖国医学基于机体整体观...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主要表现有吞咽障碍、饮水呛咳等症状,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为“关窍”病变,其基本病机为风、火、痰、瘀之邪上蒙脑窍,中医针刺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祖国医学基于机体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原则灵活选用相关针刺治疗措施,具有操作便捷、手段多样、安全有效等优点。笔者通过检索近些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从头体针、颈项针、舌咽针、其他针刺疗法多个方面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麻痹 吞咽障碍 综述
下载PDF
循经穴位点按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效果观察
14
作者 庄亚萍 夏徐雯 +1 位作者 丰梁 陈洲洋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7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循经穴位点按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该院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收住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 目的观察循经穴位点按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该院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收住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循经穴位点按联合艾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误吸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吞咽生存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吸入性肺炎发生率6.7%(2/30)低于对照组的16.7%(5/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穴位点按联合艾灸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穴位点按 艾灸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边海山 刘京超 韩培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涿州市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 目的分析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涿州市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和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为(20.46±2.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3.83)分,吞咽造影检查评分为(8.07±2.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4、4.056,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患者吞咽功能,改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康复训练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吞咽功能
下载PDF
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吞咽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真性球麻痹的效果
16
作者 张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74-077,共4页
讨论分析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吞咽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真性球麻痹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4年1-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真性球麻痹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实... 讨论分析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吞咽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真性球麻痹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4年1-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真性球麻痹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加用针刺治疗。比较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 实验组上述指标好转,P<0.05,差异显著。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吞咽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真性球麻痹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康复训练治疗 急性缺血性 随机对照研究 真性麻痹 医症候积分 生活质量评分 吞咽功能情况
下载PDF
眼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俊峰 刘金瑛 刘树权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7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眼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在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87例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患者作为试验样本,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划分A组(n=43,常规方案治疗)和B组(n=44,眼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 目的探究眼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在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87例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患者作为试验样本,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划分A组(n=43,常规方案治疗)和B组(n=44,眼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无差异,而治疗后B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性期假性球麻痹治疗中应用眼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疗法 体针治疗 假性麻痹 临床疗效 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通督益脑化痰汤对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疗效、SSA评分及对TCD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晶晶 张小健 +2 位作者 郝春波 周媛 焦雪蕾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汤对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疗效、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SSA)及对TCD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诊治的102例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汤对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疗效、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SSA)及对TCD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诊治的102例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观察组(予以通督益脑化痰汤治疗),各51例,对比总有效率、SSA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FOIS);观察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_(m))及基底动脉(BV)、椎动脉(VA)的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SSA评分、FOIS评分、V_(m)(ACA、MCA、PCA)、PI(BV、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而FOIS评分、V_(m)(ACA、MCA、PCA)、PI(BV、V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益脑化痰汤治疗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具有较为理想效果,有利于降低SSA评分和改善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益化痰汤 假性麻痹 吞咽困难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林芝 余乐华 +2 位作者 高静 李飞 鲍庆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吞咽康...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干预组60例,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统计分析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SSA)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数据。结果干预组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t=3.725;4.504,P<0.001);干预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729,P=0.030);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57/6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49/60),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108,P=0.043)。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麻痹 经皮穴位电刺激 吞咽康复训练 洼田饮水试验
下载PDF
吞咽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玉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目的 分析吞咽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意义。方法 8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给予吞咽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洼田饮... 目的 分析吞咽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意义。方法 8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给予吞咽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1级26例,2级7例,3级5例,4级1例,5级1例;对照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1级18例,2级5例,3级10例,4级2例,5级5例。试验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训练指导 假性麻痹吞咽障碍 洼田氏饮水试验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