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8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陈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90-093,共4页
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拟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康... 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拟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对两组病人的肢体功能评分,生活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总有效率等方面的差异进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肢体功能评分、生活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 恢复效果 影响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闫俊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62-2965,共4页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至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至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新Bobath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对比干预前、干预4周后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MA评分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M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MBI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神经功能,降低上肢偏瘫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痉挛性偏瘫 BOBATH技术 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
下载PDF
针刺董氏奇穴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8
3
作者 陈健安 余康潮 +3 位作者 钟正 郑禹 曲姗姗 黄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上肢肌张力的改善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5例,分别接受抗痉挛药配合康复训练、董氏奇穴针刺、董氏奇穴针刺配...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上肢肌张力的改善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5例,分别接受抗痉挛药配合康复训练、董氏奇穴针刺、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组CSS总分、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CSS总分改善程度C组优于B组和A组(P<0.05)。结论董氏奇穴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董氏奇穴 康复训练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下载PDF
大秦艽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晓华 赵保东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大秦艽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大秦艽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秦艽汤治疗。比较两组Ashworth痉挛评定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上肢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M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秦艽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肌张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远期疗效来看具有临床推广和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秦艽汤 康复训练 上肢痉挛性偏瘫 肌张力 神经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毫火针针刺夹脊穴结合温针灸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忠园 陈慧琴 李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6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毫火针针刺夹脊穴结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 目的探讨毫火针针刺夹脊穴结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毫火针针刺夹脊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屈曲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波潜伏期、F波波幅及H波最大波幅/M波最大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火针针刺夹脊穴结合温针灸能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降低痉挛程度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火针针刺夹脊穴 温针灸 上肢痉挛性偏瘫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亚峤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6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大连机车医院8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大连机车医院8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接受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对两组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Ashworth量表(MAS)标准、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试验组MAS评分、C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上肢痉挛 偏瘫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Bobath技术在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赵茹 燕美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4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Bobath技术在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给予Bobath技术干预)和研究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Bobath技...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Bobath技术在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给予Bobath技术干预)和研究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Bobath技术干预),每组55例。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的患肢屈曲协同收缩率(CR)、伸展CR更低,肘关节活动度更大,患肢痉挛状态更轻,FMA评分、BDNF及NGF水平更高(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Bobath技术可有效增强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协调性,减轻患肢痉挛状态,促进受损神经恢复,改善患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 上肢痉挛性偏瘫 BOBATH技术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热敏化穴位分布情况及疗效观察
8
作者 刘奕蕾 王颖 +1 位作者 谢宗亮 曹奕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4-39,共6页
目的探查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热敏化穴位的分布情况,观察热敏灸治疗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敏灸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查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热敏化穴位的分布情况,观察热敏灸治疗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敏灸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热敏灸组患者热敏化穴位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评分、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WHOQOL-BREF)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共有35例患者出现热敏化穴位现象,共出现119个热敏化穴位;热敏化穴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穴位依次为足三里、曲池、悬钟、外关和阳陵泉。热敏灸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T评分、FMA量表评分、WMFT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常规针刺和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应用热敏灸治疗该病时可优先选择足三里、曲池、悬钟、外关、阳陵泉穴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热敏灸 热敏化穴位
下载PDF
岭南飞针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梁浈 何美瑭 +3 位作者 吴小欣 洪妙莹 苏利梅 李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179,共4页
目的评价岭南飞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后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的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采用岭南飞针... 目的评价岭南飞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后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的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采用岭南飞针疗法治疗原则选取穴位并进行相关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合头针法治疗,每周治疗6次,每天1次,共3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MBI)评分差异,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愈显率。结果治疗前两组MAS、FMA、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MAS痉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而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为60.00%(18/30),对照组的愈显率为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飞针疗法能改善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有效减轻肢体痉挛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临床效果肯定,在治疗后短期内即可取得较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飞针 痉挛性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孙亚宇 蒋涛 +1 位作者 王敏 陈飞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HAS)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8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SH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予...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HAS)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8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SH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予以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常规康复护理,时长为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MAS)评分、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感觉评分和次证总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上下肢MAS、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FMA、MBI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S-QOL量表中上肢功能、心情、自理、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SHAS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缓解痉挛程度,减轻神经缺损程度,促进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封包 推拿 痉挛性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欣欣 张玲玲 +5 位作者 刘婉 刘莉 杨永超 高润 朱慧敏 张传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目的:研究双侧经颅直流电刺激(dual-hemispheric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Dual-tDCS)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慢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提供基于神经机制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4例慢性期脑... 目的:研究双侧经颅直流电刺激(dual-hemispheric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Dual-tDCS)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慢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提供基于神经机制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4例慢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3)和对照组(n=11)。对照组采用tDCS伪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Dual-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limb scale,FMA-UL)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测评量表对患者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对比治疗前后初级运动皮层(M1区)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变化。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L、ADL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区与全脑FC分析显示,治疗后对照组健侧M1区到患侧枕中回、健侧舌回、健侧角回FC降低(P<0.01);患侧M1区未见FC变化脑区。治疗后研究组健侧M1区到健侧小脑、健侧小脑蚓部FC降低,到患侧中央前回FC增加(P<0.01);患侧M1区到患侧小脑、患侧颞中回FC增加,到健侧中央前回FC降低(P<0.01)。结论:Dual-tDCS对大脑的神经调控作用可改善慢性期卒中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相关脑区的FC,可能是慢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tDCS 慢性期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功能连接 偏瘫
下载PDF
芍桂温经通络汤联合解痉法针刺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钦龙 耿猛 李爱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29-332,共4页
目的 探讨芍桂温经通络汤联合解痉法针刺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73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剩余35例(1例脱落)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剩余35例(2例脱... 目的 探讨芍桂温经通络汤联合解痉法针刺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73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剩余35例(1例脱落)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剩余35例(2例脱落)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芍桂温经通络汤,同时联合解痉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周的总有效率。使用伯格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assessment, BBA)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使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ugl meyer assessment, FMA)评估患侧的上下肢的肢体运动功能。使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 CSI)评估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同时进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和10米步行测试(10-meter walk test, 10 mWT),比较患者的行走能力。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6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BBA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下肢的FMA评分比治疗前高(P<0.05),且治疗组上下肢的FMA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CSI各项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CSI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10 mWT高于治疗前(P<0.05),TUGT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10 mWT高于对照组(P<0.05),TUG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芍桂温经通络汤联合解痉法针刺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减轻患肢的痉挛程度,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桂温经通络汤 解痉法针刺 中后痉挛性偏瘫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痉挛程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婉莹 张齐娟 +3 位作者 段婉娥 余晗 吴赛 刘正茂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各大数据库,包括Pubmed、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维普(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3—2023年,纳入数据库中所有比较针刺联...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各大数据库,包括Pubmed、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维普(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3—2023年,纳入数据库中所有比较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性偏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所有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s,包含1329例患者,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OR=5.23,95%CI:3.28,8.34,P<0.001)、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MD=5.01,95%CI:4.05,5.97,P<0.001)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ADL)(MD=11.58,95%CI:4.68,18.49,P=0.001),降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MAS)(MD=-0.33,95%CI:-0.47,-0.19,P<0.001)。结论: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缓解肌肉痉挛,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康复 下肢痉挛性偏瘫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联合八段锦对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
14
作者 肜均 石英 +2 位作者 王任 白瑞 王强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6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HAS)患者实施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八段锦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SHA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HAS)患者实施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八段锦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SHA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与八段锦联合的护理方式,两组均持续护理2个月。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运动耐力、痉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ugl-Meyer肢体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6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较高(P<0.05),观察组痉挛程度较轻(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ADL)评分较高(P<0.05)。结论针对老年SHAS患者实施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八段锦,可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升其运动耐力,减轻其痉挛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医护理适宜技术 八段锦 运动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痉挛程度、平衡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彩虹 张兆辉 彭晓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1期155-159,共5页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使用温针灸及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9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85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双盲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4)。两组均给予康复训...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使用温针灸及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9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85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双盲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4)。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肌痉挛程度、平衡功能、凝血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Bre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流减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状态、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案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肌痉挛程度和躯体平衡功能,同时能够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流减缓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康复训练 温针灸
下载PDF
运动想象结合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顾玉玲 盛卫东 +1 位作者 俞冲 王海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pastc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SHAS)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SH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pastc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SHAS)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SH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84例。两组均予内科药物及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结合针刺疗法,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 FMA-UE)、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WMFT)评分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pasm, MAS)评价腕关节痉挛程度改善情况,同时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腕关节痉挛恢复情况予以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及FMA-UE、WMFT、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MA-UE、WMF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M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FMA-UE、WMF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痉挛程度改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65.48%)(P<0.05)。以有效为界,分为有效者及非有效者,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性别、年龄及各评分系统进行校正,提示运动想象结合针刺疗法对SHAS患者腕关节痉挛程度改善良好预后的OR值高达8.768 (95%可信区间1.254~53.744, P<0.05)。结论:运动想象结合针刺疗法可改善SHA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并可减轻痉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痉挛性偏瘫 运动想象 针刺 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实践效果
17
作者 梁敏燕 彭勇 +2 位作者 周观发 谢丽清 丁声丽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及观察组,各31例,正常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联合中...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及观察组,各31例,正常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联合中医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MAS)、步态时空参数、生活质量、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水平差异。结果正常组、观察组干预前MAS评分、步态时空参数、生活质量评分、CSI评分、FMA评分及B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上肢、下肢MAS评分、CSI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正常组干预后步态时空参数、生活质量评分、FMA、BBS评分均低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与康复治疗相关的中医适宜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力、生活质量以及步态,降低下肢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医适宜技术 康复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彭琳惠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30-533,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综合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加以中医特色护理,对2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SS-QOL)以及睡眠质量(PSQI)、肢体痉挛状态(Ashworth)、肢体功能(FM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S-QOL、FMAS高于对照组,PSQI、Ashworth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睡眠质量,预防不良反应,并可提高生命质量,优化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特色护理 痉挛性偏瘫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刘颍 苟成钢 +3 位作者 楚彩云 孔林 赵宁 谷宁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痉挛指数(CSI)、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病历资料,选取其中41例采用针刀...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痉挛指数(CSI)、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病历资料,选取其中41例采用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的设为观察组,依据配对原则1∶1选取采用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共82例为本研究样本。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SI评分、10 min步行测试(10MWT)结果、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步频、步速、步幅、屈髋峰值、屈膝峰值、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7.56%高于对照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BBS、FMA水平更高,10MWT、CSI、NIHSS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组步频、步速、步幅、屈髋峰值、屈膝峰值、FIM、MBI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增强患者步行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节律性运动训练 下肢痉挛性偏瘫 步行能力
下载PDF
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护理
20
作者 马玲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1-0165,共5页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外,还要注重护理,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法,本研究旨在观察其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脑卒中后痉...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外,还要注重护理,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法,本研究旨在观察其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予以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同34例,予以HAP模型的菜单式护理。流程结束后,以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健康行为、生活质量以及痉挛程度为对比项目。结果 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94.12%明显较对照组的76.47%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PLP、SS-QOL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MA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予以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可使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到提高,提升生活质量,并改善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 菜单式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