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穴麦粒灸联合康复踏车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患肢肌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余昕 罗伦 +2 位作者 龙睿 徐枫 吴静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1期182-184,共3页
目的:观察井穴麦粒灸联合康复踏车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患肢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为井穴麦粒灸组(n=19)、FE... 目的:观察井穴麦粒灸联合康复踏车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患肢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为井穴麦粒灸组(n=19)、FES康复踏车组(n=19)、井穴麦粒灸+FES康复踏车组(n=19)及健康空白组(n=19)。比较研究井穴麦粒灸结合关松对改良Ashworth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FMA评分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井穴麦粒灸+FES康复踏车组的改良Ashworth评定等级分布情况显著优于井穴麦粒灸组和FES康复踏车组(P<0.05),井穴麦粒灸组和FES康复踏车组改良Ashworth评定等级分布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井穴麦粒灸+FES康复踏车组的ADL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井穴麦粒灸组和FES康复踏车组(P<0.05),井穴麦粒灸+FES康复踏车组和空白组、井穴麦粒灸组和FES康复踏车组ADL及F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井穴麦粒灸联合康复踏车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肌肉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痉挛性瘫痪 井穴麦粒灸 康复踏车 患肢肌肉功能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娄安华 刘懿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的125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接... 目的探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的125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采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估量表(FMA)以及上肢功能障碍量表(DASH)评估其治疗前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以改良Ashworth上肢功能分级(MAS)评估患者肌张力改善情况,并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其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DASH评分低于对照组,其治疗后MAS分级1~2级患者占比[75.38%(49/65)]高于对照组[60.00%(36/60)],3~4级患者占比[24.62%(16/65)]低于对照组[40.00%(24/60)],其治疗后FC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上肢功能,在促进其肌张力恢复同时也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痉挛性瘫痪 针刺治疗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大秦艽汤配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申世军 仝道普 《河南中医》 2021年第12期1882-1885,共4页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配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配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秦艽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分级、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有效率为82.86%,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 1级所占比例高于治疗前,改良Ashworth 2级所占比例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良Ashworth 1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 2级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秦艽汤配合功能锻炼能够提高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上肢痉挛性瘫痪 大秦艽汤 功能锻炼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朱苏生 虞美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温针灸联合腹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1(Ang-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m步行时间均降低/缩短,且研究组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腹针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这可能与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升高有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痉挛性瘫痪 温针灸 腹针 功能恢复 血清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机制
5
作者 谢淦全 梁智跃 +5 位作者 付晴 廖仲波 周锐钧 张振钊 胡斌彬 周光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 目的:探讨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刘氏毫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2、4、8周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第2、4、8周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E)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治疗第2、4、8周,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8周,观察组FMA-UE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8周,观察组NHI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8周,两组血清TC/HDL-C、Apo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刘氏毫火针可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提高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有效修复神经缺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TC/HDL-C、Apo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氏毫火针 上肢痉挛性瘫痪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B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闫俊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62-2965,共4页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至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至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新Bobath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对比干预前、干预4周后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MA评分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M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MBI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神经功能,降低上肢偏瘫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痉挛性偏瘫 BOBATH技术 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
下载PDF
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7
作者 吕小新 李超玉 翁燕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患者为参照组(31例),实施传统针刺治疗;2... 目的探讨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患者为参照组(31例),实施传统针刺治疗;2020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患者为研究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肌张力评分降低,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且研究组肌张力评分低于参照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积极实施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肌张力增高、恢复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上肢痉挛性瘫痪 针刺疗法 隔药灸经筋结点法
下载PDF
评价头针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疾病的效果
8
作者 姜斌 赵光灿 +2 位作者 侯禹 郗雨婷 范玉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21-0024,共4页
探究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实施头针+镜像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样本,双盲法分组,有镜像组、综合组,样本量均为41例,前一组为镜像治疗,后一组为头针+镜像治疗,调查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检测... 探究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实施头针+镜像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样本,双盲法分组,有镜像组、综合组,样本量均为41例,前一组为镜像治疗,后一组为头针+镜像治疗,调查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检测营养神经指标,比较上肢功能,观察自理能力,统计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检测NGF以及BDNF,两者在综合组高于镜像组,P<0.05。治疗前落实FMA、MAS评分的评估和统计,两者在综合组、镜像组中无差异,P>0.05。治疗后落实上肢功能的评估和统计,其中FMA评分在综合组高于镜像组,MAS评分在综合组低于镜像组,P<0.05。自理能力优良率结果在综合组达到了95.12%,该结果在镜像组仅有78.05%,即综合组高,P<0.05。有效率结果在综合组达到了97.56%,该结果在镜像组仅有80.49%,即综合组高,P<0.05。结论 头针+镜像疗法有效率高,能恢复上肢功能,降低痉挛程度,提升自理能力,建议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率 镜像疗法 上肢痉挛性瘫痪 营养神经 头针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陈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90-093,共4页
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拟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康... 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拟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对两组病人的肢体功能评分,生活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总有效率等方面的差异进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肢体功能评分、生活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 恢复效果 影响
下载PDF
督灸联合加减牛膝汤药浴治疗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10
作者 赵秀珍 刘林锡 +1 位作者 陈红梅 马春玲 《国医论坛》 2024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督灸与加减牛膝汤药浴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 目的:探讨督灸与加减牛膝汤药浴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松动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督灸联合加减牛膝汤药浴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35/40),高于对照组的60.0%(24/40)(P<0.05);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灸与加减牛膝汤药浴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痉挛性瘫痪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灸 加减牛膝汤 气虚血瘀证 痉挛性瘫痪 临床报道
下载PDF
痉挛肌治疗仪联合中风回春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何达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24-27,共4页
研究联合治疗方式对病情的实际控制力与改善程度,并以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主要治疗对象,结合痉挛肌治疗仪、中风回春丸联合的治疗方案进行有效探讨。方法 研究周期持续两年,范围从2021年8月始,到2023年7月为止。符合脑卒中后... 研究联合治疗方式对病情的实际控制力与改善程度,并以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主要治疗对象,结合痉挛肌治疗仪、中风回春丸联合的治疗方案进行有效探讨。方法 研究周期持续两年,范围从2021年8月始,到2023年7月为止。符合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诊断标准的入院者为主体对象,实现分组的依据为治疗方式不同。对照组,采取传统康复训练方式、观察组按照联合治疗的思路整合痉挛肌治疗仪的实际优势,添加中风回春丸药物配合,对比不同组别下实际数据结果。结果 观察患者Ashworth肌张力分级和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中上肢评分和下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痉挛肌治疗仪联合中风回春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疗效十分显著,能够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日常活动能力,促进病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肌治疗仪 风回春丸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 疗效
下载PDF
针刺督脉结合筋膜松解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玉宝 孙晓丽 +2 位作者 曹奕 姜天鑫 李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67-17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结合筋膜松解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调控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治疗,对...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结合筋膜松解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调控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以口服巴氯芬片结合常规中风后康复训练为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施以针刺督脉穴位为主的针刺治疗联合筋膜松解手法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MAS)、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上肢功能及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根据MAS分级结果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检测两组血清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S分级、FMA-UE及MBI评分、血清GAB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4周后对照组除MBI评分无明显改善外(P>0.05),FMA评分、MAS分级及血清GABA水平均有改善(P<0.05,P<0.01),而观察组MAS分级、FMA-UE评分、MBI评分及血清GAB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MAS分级、FMA-UE评分、MBI评分情况及血清GABA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66.67%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P<0.05)。结论针刺督脉结合筋膜松解手法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痉挛性瘫痪 针刺 督脉 筋膜松解手法
下载PDF
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临床效果
13
作者 董恒 玄丽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与对照组(传统阳明经穴针刺法),... 目的观察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与对照组(传统阳明经穴针刺法),每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脑卒中患者MAS分级、C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C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患者的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下肢肌张力、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临床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 康复训练 下肢痉挛性瘫痪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应象刺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4
作者 潘喻珍 俞红五 +4 位作者 朱艳 吴炳坤 杨佳 曹云燕 胡雪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应象刺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应象刺血和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巴氯芬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应象刺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应象刺血和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巴氯芬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上肢肌张力的变化、运动功能的变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应象刺血可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状态,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瘫痪 针刺 刺血疗法 董氏奇穴
下载PDF
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健芸 许军峰 楚佳琪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经筋推拿改善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18年1—6月在院的缺血性卒中后并伴有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采...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经筋推拿改善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18年1—6月在院的缺血性卒中后并伴有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采用经筋推拿,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8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肢痉挛改善的程度;对照组采取中风病一般护理常规及针刺治疗,疗程与观察组相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痉挛量表(CSI)评分、Ashworth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平衡评估量表(Fugl-Meyer)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I评分、Ashworth评分、NIHS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刺治疗配合经筋推拿可以有效地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同时降低了肌张力,提高了日常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经筋推拿 缺血性 上肢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32例 被引量:17
16
作者 魏冰 李岩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Ashworth评级变化比较,评价电针臑会、天井穴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结果:全部32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Ashworth评级变化比较,评价电针臑会、天井穴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结果:全部32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3.75%。结论:电针臑会、天井穴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上肢痉挛性瘫痪 臑会 天井
下载PDF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中医证型与部分血液指标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彩娟 焦久存 +1 位作者 陆红研 周贵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772-1773,共2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凝血酶、血小板水平的关系。方法:对99例患者进行证候分布规律调查及血液指标检测,分析中医证型与各血液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酶及血小... 目的:了解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凝血酶、血小板水平的关系。方法:对99例患者进行证候分布规律调查及血液指标检测,分析中医证型与各血液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酶及血小板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痰证和瘀证两型血液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患者组血液黏滞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血液流变学变化,凝血酶及血小板水平的异常可能为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痰、瘀等病理因素的生化物质基础和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瘫痪 医证型 血小板 凝血酶 血流变
下载PDF
“形神共调”针刺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18
作者 司丽丽 徐翠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41-142,143,共3页
目的探讨“形神共调”针刺法对老年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共76例,以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形神共调”针刺法对老年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共76例,以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传统阳明经穴针刺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形神共调”针刺法。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扩展Barthel指数(EBI指数)、痉挛指数(CSI指数)以及肌电图。结果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B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S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CSI低于对照组(P<0.05);肌电图结果显示,两组胫骨前肌、腓肠肌、股四头肌的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RMS)均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形神共调”针刺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的下肢肌力,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共调 针灸 老年 下肢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彩娟 薛海滨 +4 位作者 王刚 刘宏斌 焦久存 杜美茹 周贵福 《四川中医》 2012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99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西医分期、分级,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了解其证候分布规律。结果:99例患者中,痰证占58.59%、瘀证占55.56%,这两个证候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阴虚阳亢证、火证、风证... 目的:了解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99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西医分期、分级,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了解其证候分布规律。结果:99例患者中,痰证占58.59%、瘀证占55.56%,这两个证候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阴虚阳亢证、火证、风证、气虚证。证候组合形态以痰瘀证最多,占22.22%。且分期不同,痰证、瘀证出现率始终较高,疾病的轻重分级与中医单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痰瘀阻络型为主,证型的变化与分期有关,与疾病轻重分级无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瘫痪 医证型 分期 分级
下载PDF
大秦艽汤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琳 徐守宇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7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大秦艽汤。治疗4周后,比较...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大秦艽汤。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上肢痉挛改善率、治疗前后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上肢痉挛总改善率观察组为70.59%,对照组为51.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与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NHI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血清Hcy与NSE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Hcy与NSE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大秦艽汤联合早期综合康复可以改善患者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和上肢功能,缓解神经受损,降低卒中相关蛋白表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对卒中后肢体重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痉挛性瘫痪 风痰瘀阻 大秦艽汤 综合康复 Fugl-Meyer评估量表(FMA)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量表(NIHS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