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例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肖清宁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8期62-63,共2页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针刺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Ashworth...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针刺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FM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组升高幅度更大。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具有协同、疗效叠加的作用,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提高了康复速度和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效果
下载PDF
通经导气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发樟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5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通经导气针刺法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中的运用价值,以促进该传统中医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群体中的普及与推广应用。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 目的:分析通经导气针刺法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中的运用价值,以促进该传统中医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群体中的普及与推广应用。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予通经导气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按照每穴留针30 min、1次/d、5 d/周的频率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上肢功能SFMA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0,P<0.05);治疗组接受治疗后SFMA评分为(30.9±1.7)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62,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中,相对于常规针刺治疗而言,通经导气针刺法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其可经通经导气、濡养经脉作用,有效解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痉挛状态,重建上肢功能,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痛苦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经导气 缺血性 上肢痉挛 针刺
下载PDF
深层肌肉刺激与肌电生物反馈干预脑卒中后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和步态的改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其明 廖迪 +4 位作者 钟志亮 林利华 郑翔 李琼 单莎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2,共8页
背景:深层肌肉刺激疗法具有松解粘连、缓解痉挛、改善和恢复肌肉顺应性和弹性等作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促进神经恢复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态。目的:利用数字化肌肉检测仪和三维步态分析仪等手段综合评估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肌电生... 背景:深层肌肉刺激疗法具有松解粘连、缓解痉挛、改善和恢复肌肉顺应性和弹性等作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促进神经恢复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态。目的:利用数字化肌肉检测仪和三维步态分析仪等手段综合评估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及步态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假性深层肌肉刺激,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真性深层肌肉刺激治疗,5次/周,连续4周。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腓肠肌内外侧振荡频率和动态刚度、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胫骨前肌肌电信号、下肢Fugl-Meyer评分量表和三维步态分析相关参数。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腓肠肌内外侧的振荡频率和动态刚度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踝背屈主动活动度、胫骨前肌肌电信号和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大或提高(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增大或提高更明显(P<0.05);③两组患者步速、步频、步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增大更明显(P<0.05);健患侧支撑相百分比时间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④除健侧支撑百分比治疗前后变化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量联合组均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⑤结果说明,深层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短期内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改善踝背屈功能和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改善步态,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肌肉刺激 数字化肌肉检测仪 痉挛 步态
下载PDF
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4
作者 林嘉莉 张舒阳 +4 位作者 林嘉滢 周钰馨 赵月华 陈云 贾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3,共6页
背景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注意力可能对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影响,但目前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研究证据较少。目的探索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为临床解决上肢功能康复问题提供新的思考角... 背景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注意力可能对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影响,但目前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研究证据较少。目的探索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为临床解决上肢功能康复问题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方法选取2023年3—10月在全国26家单位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L)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别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注意力,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FMA-UL总分与MoCA中注意力评估项目得分的相关性。结果480例患者中有105例没有完成完整的评估,最终纳入脑卒中患者375例;平均FMA-UL总分(31.26±22.49)分;平均MoCA-注意力部分总分(4.74±1.60)分;平均注意-数字顺背/倒背任务得分(1.62±0.63)分;平均注意-读到1敲一下桌面任务得分(0.74±0.45)分;注意-100连续减7任务得分(2.39±0.95)分。男性患者FMA-UL总分高于女性(P<0.05)。全部患者的FMA-UL总分与MoCA-注意力部分总分、注意-数字顺背/倒背任务得分、注意-读到1敲一下桌面任务得分、注意-100连续减7任务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6、0.146、0.195、0.182,P<0.05);男性患者的FMA-UL总分与MoCA-注意力部分总分、注意-数字顺背/倒背任务得分、注意-读到1敲一下桌面任务得分、注意-100连续减7任务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6、0.128、0.213、0.197,P<0.05)。结论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具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其中持续性注意力与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程度较高,注意力的广度与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程度较低。按照性别分组后,男性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相关性同上,而女性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与注意力相关性不显著,性别可能对上肢运动功能和注意力的相关性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运动功能 注意力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Bobath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奚娟 乔娇娇 陈璐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讨Bobath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 目的 探讨Bobath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锻炼,研究组同时联合Bobath康复训练。干预前后,对比2组患者Fugl-Meyer量表(FM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肩手综合征评定量表(SHSS)评分及患侧上肢Ashworth分级。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FMA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角度均大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S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中不同Ashworth分级患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Ashworth分级0~Ⅰ+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SHS患者实施Bobath康复训练可提高上肢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可改善患者患侧上肢痉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Bobath康复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肌筋膜松解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
6
作者 吕阳婷 殷艺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79-3383,共5页
目的 探讨肌筋膜松解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SPAS的临床疗效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于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上肢SPAS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 探讨肌筋膜松解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SPAS的临床疗效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于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上肢SPAS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普通针刺)、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肌筋膜松解术),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的变化以评估临床总有效率,同时比较两组简化Fugl-Meyer标准(FMA)评分、肌电F波以及血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tic acid,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但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评分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01),且观察组评分的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电F波波幅均显著降低、阈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B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含量的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相比于普通针刺,肌筋膜松解术治疗上肢SPAS能更好地改善肌张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松解 痉挛 上肢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上肢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孙玲 张青 +1 位作者 郭艮春 张文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上肢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1—2023-01南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上肢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1—2023-01南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上肢运动训练,2组患者康复治疗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上肢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s EMG)、肩手功能与关节活动度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三角肌等上肢肌肉s EMG的RMS、M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HSS评分[(3.87±0.95)分]低于对照组[(5.32±1.04)分](P<0.05),肩、腕ROM评分[分别为(2.21±0.47)分、(2.26±0.49)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8±0.55)分、(1.82±0.50)分](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上肢运动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功能和肩腕活动度,促进上肢肌肉sEMG指标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低频脉冲电刺激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功能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闫俊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62-2965,共4页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至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至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新Bobath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对比干预前、干预4周后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MA评分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M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MBI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神经功能,降低上肢偏瘫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痉挛性偏瘫 BOBATH技术 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
下载PDF
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机制
9
作者 谢淦全 梁智跃 +5 位作者 付晴 廖仲波 周锐钧 张振钊 胡斌彬 周光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 目的:探讨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刘氏毫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2、4、8周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第2、4、8周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E)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治疗第2、4、8周,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8周,观察组FMA-UE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8周,观察组NHI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8周,两组血清TC/HDL-C、Apo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刘氏毫火针可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提高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有效修复神经缺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TC/HDL-C、Apo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氏毫火针 上肢痉挛性瘫痪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B
下载PDF
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党宝齐 龚雅婷 高凡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8期113-116,121,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结合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 目的:观察超声结合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治疗。注射后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中的屈肘、屈腕、屈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改良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中的躯体质量、心理健康、情感职能、社会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结合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上肢活动功能,减轻卒中后的上肢痉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没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定位 电刺激定位 肉毒毒素 上肢痉挛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痪气虚血瘀证的效果
11
作者 熊垚 方长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4期4083-4086,共4页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卒中(IS)上肢痉挛性瘫痪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9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IS上肢痉挛性瘫痪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卒中(IS)上肢痉挛性瘫痪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9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IS上肢痉挛性瘫痪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因2型糖尿病退出研究1例,因肺炎退出研究1例,对照组因高血压病退出研究1例,最终纳入97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1~76(58.54±8.29)岁,病程(1.63±0.27)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40~74(57.06±8.73)岁,病程(1.52±0.31)个月。对照组采用规范化卒中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骨骼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超声剪切波速度(SWV)。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58%(43/48)比73.47%(36/49)](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1.02±0.26)分比(1.44±0.25)分、(28.13±5.53)分比(20.29±5.01)分](均P<0.05);观察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与肱桡肌SWV均低于对照组[(1.59±0.19)m/s比(1.93±0.22)m/s、(1.61±0.20)m/s比(1.97±0.19)m/s、(1.54±0.15)m/s比(1.86±0.22)m/s](均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可改善IS上肢痉挛性瘫痪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肢痉挛程度,改善患肢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痉挛性瘫痪 开窍针刺 穴位注射
下载PDF
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康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12
作者 梁天佳 龙耀斌 +7 位作者 陆丽燕 周金英 黄福才 黄林鹏 邬映超 龙耀翔 韦小翠 柳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2-978,共7页
目的探讨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BCI)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32)、PNF... 目的探讨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BCI)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32)、PNF组(n=32)和联合组(n=32)。各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上肢PNF训练,PNF组给予上肢绳带辅助PNF训练,联合组给予上肢绳带辅助PNF训练和上肢绳带辅助BCI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各组FTHUE-HK评分、MBI评分的组内效应(F>341.219,P<0.001)、组间效应(F>21.705,P<0.001)和交互效应(F>3.171,P<0.05)均显著;FMA-UE评分的组内效应(F=520.472,P<0.001)和组间效应(F=41.939,P<0.001)显著,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为联合组最优(P<0.05)。结论绳带辅助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BCI训练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绳带疗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机接口 康复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陈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90-093,共4页
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拟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康... 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拟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对两组病人的肢体功能评分,生活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总有效率等方面的差异进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肢体功能评分、生活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 恢复效果 影响
下载PDF
评价头针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疾病的效果
14
作者 姜斌 赵光灿 +2 位作者 侯禹 郗雨婷 范玉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21-0024,共4页
探究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实施头针+镜像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样本,双盲法分组,有镜像组、综合组,样本量均为41例,前一组为镜像治疗,后一组为头针+镜像治疗,调查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检测... 探究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实施头针+镜像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样本,双盲法分组,有镜像组、综合组,样本量均为41例,前一组为镜像治疗,后一组为头针+镜像治疗,调查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检测营养神经指标,比较上肢功能,观察自理能力,统计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检测NGF以及BDNF,两者在综合组高于镜像组,P<0.05。治疗前落实FMA、MAS评分的评估和统计,两者在综合组、镜像组中无差异,P>0.05。治疗后落实上肢功能的评估和统计,其中FMA评分在综合组高于镜像组,MAS评分在综合组低于镜像组,P<0.05。自理能力优良率结果在综合组达到了95.12%,该结果在镜像组仅有78.05%,即综合组高,P<0.05。有效率结果在综合组达到了97.56%,该结果在镜像组仅有80.49%,即综合组高,P<0.05。结论 头针+镜像疗法有效率高,能恢复上肢功能,降低痉挛程度,提升自理能力,建议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率 镜像疗法 上肢痉挛性瘫痪 营养神经 头针
下载PDF
豪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43例疗效观察
15
作者 王月 王彦荣 张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0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索豪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86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巴氯芬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豪火针针刺,两组治疗结束后分别在20天、3个月时采用改良Ashwort... 目的:探索豪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86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巴氯芬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豪火针针刺,两组治疗结束后分别在20天、3个月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在20天、3个月MAS评分、CSI评分均具有显著的下降,观察组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开始时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有效率为88.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豪火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上肢痉挛程度,作为中医学绿色疗法之一,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豪火针 后上肢痉挛 MAS 临床痉挛指数CSI
下载PDF
近5年脑卒中后上肢痉挛针刺取穴研究进展
16
作者 汪玲 赵利 赵正恩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193-197,共5页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为常见的并发症。此文从近5年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文献中进行针刺选穴的综述。针刺取穴包括阳经取穴、阴经取穴、督脉取穴、经筋取穴、拮抗肌取穴、特殊部位取穴。研究表示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效果显著。...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为常见的并发症。此文从近5年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文献中进行针刺选穴的综述。针刺取穴包括阳经取穴、阴经取穴、督脉取穴、经筋取穴、拮抗肌取穴、特殊部位取穴。研究表示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效果显著。针刺取穴以三阳经及拮抗肌取穴居多。但是文献报道多数为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少。各个选穴方法的优劣点未进行详细阐述。后期在临床上需进一步探索不同取穴方法的优势,为卒中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痉挛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期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金梅 何苗 +3 位作者 王桂华 陈安黎 罗清勇 何崇保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 观察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期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30例脑卒中痉挛期步行功能障碍患者(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江油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病科、神经外科、针灸康复科收治)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 目的 观察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期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30例脑卒中痉挛期步行功能障碍患者(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江油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病科、神经外科、针灸康复科收治)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加常规取穴电针治疗,观察组采取基础治疗加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6次/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偏瘫步行能力评定量表(FAC),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下肢部分(FMA),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髋、膝、踝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MA、髋前屈/外展、膝屈曲、踝跖屈AROM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疗法在FMA、髋前屈/外展、膝屈曲、踝跖屈AROM等几个方面优于常规取穴电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解剖 选穴 电针 痉挛 步行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及对皮质血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俊芳 范晓华 +2 位作者 臧姝琦 张承栋 汤继芹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31-238,247,共9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rTMS)与深层肌肉刺激(DMS)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痉挛状态及皮质血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rTMS组、DMS组、联合组各20例...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rTMS)与深层肌肉刺激(DMS)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痉挛状态及皮质血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rTMS组、DMS组、联合组各20例,四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rTMS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DMS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给予DMS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联合rTMS与DMS治疗,四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评分、大脑氧合血红蛋白(O2Hb)水平。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的MBI、FMA-UE、MAS评分及O2Hb水平变化的S积分与均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联合组MBI、FMA-UE、M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1);rTMS组、DMS组、联合组大脑O2Hb水平变化S积分均优于针刺组(P<0.05),且联合组优于rTMS组(P<0.01);rTMS组、DMS组、联合组大脑O2Hb水平变化均值均优于针刺组(P<0.01),且联合组优于rTMS组、DMS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rTMS与D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痉挛状态,提高大脑皮质血氧水平可能为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痉挛 针刺 重复经颅磁刺激 深层肌肉刺激 皮质血氧
下载PDF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振兴 李强 +1 位作者 林翠茹 王立存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痉挛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后并发症,且上肢痉挛较下肢多见,中医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具有独特优势。该文主要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相关文献,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后上肢痉挛 针刺治疗 灸法治疗 推拿治疗 药治疗
下载PDF
镜像疗法联合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亚 陈丽萍 +1 位作者 卞海萍 祁晓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镜像疗法联合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分析镜像疗法联合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镜像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上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比较两组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Fugl-Meyer量表(FMA)评分、Barthea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评分、Barthea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47)。结论:镜像疗法联合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上肢康复训练系统 偏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