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智龙 赵淑华 +5 位作者 吉学群 薛莉 陈国华 杨元庆 陈宏 杨秀娟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评价项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0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目的]评价项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0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风》取肩髑、臂牖、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太冲,观察组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用项腹针,取风府、大椎、风池、天柱、百劳、滑肉门、天枢、外陵、中脘、关元,两组均每日治疗2次,共治疗6周。以改良的Ashworth量表、痉挛指数、Fugl—Meyer评定法、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肌电图等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项腹针不仅能改善患肢Ashworth分级评分和Fugel—Meyer评分,降低痉挛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而且对病理性神经活动有良好的调整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项腹针法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方法,可有效地缓解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或亢进,从而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并能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兴旮眭,对病理性神经活动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 针灸疗法 项腹针法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智达 白东媛 马金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 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16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 目的 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16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83)和对照组(n=8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TEAS+tDCS治疗,共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侧上下肢痉挛改善情况,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Fugl-Meyer评分(包括上肢的FMA-UE评分和下肢的FMA-L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和10 m步行时间、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腕伸肌和腕屈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结果 观察组上肢和下肢痉挛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8%、92.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15%、8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FMA-UE评分、FMA-L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54.19±8.75)、(26.12±7.03)、(65.71±11.0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2.41±8.52)、(20.05±6.67)和(54.18±10.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FAC分级为(3.86±0.40)级,显著高于对照组[(3.06±0.37)级],而10 m步行时间为(59.33±6.17) s,显著短于对照组[(73.02±7.02)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腕屈肌和腕伸肌表面肌电RMS分别为(50.08±2.96)、(51.36±4.13)、(67.55±9.07)、(94.31±11.14)μV,显著高于对照组[(39.10±2.89)、(41.77±4.22)、(58.06±9.62)和(85.07±11.45)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tDC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可显著改善患者患侧上下肢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运功功能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缺血性 偏瘫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取穴规律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月 张智龙 +1 位作者 王栩 李鑫举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相关中英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取穴、针法规律。方法:广泛收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Pub 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灸治疗SPAS临床随机对照文献,并采用...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相关中英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取穴、针法规律。方法:广泛收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Pub 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灸治疗SPAS临床随机对照文献,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进一步总结出治疗、取穴及针法规律。结果:共筛选出178个处方,共包含148个腧穴。并进一步总结出腧穴运用频次、腧穴-经络频次、特定穴频次、腧穴配伍关联规则、经络配伍关联规则。结论:针灸治疗SPAS的治则规律多以标本兼顾,注重"通"、"养"为主;取穴规律多以重取阳明、少阳两经腧穴,辅以膀胱经及脾经,具体腧穴当多以特定穴为主,尤其以五腧穴、原穴、下合穴为主,以调理脏腑为先;针法规律多以重取阳经腧穴,平衡跷脉。但需今后纳入高质量临床证据以完善数据挖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 针灸 腧穴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迟相林 王道珍 +5 位作者 郭兆荣 李振光 蔄红好 吴喜娟 周丽 董春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研究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康复训练组,一组为强化康复训练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剂量巴氯芬口服。采用Ashworth分级法(ASS)、Fugl-Meyer评定法... 目的:研究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康复训练组,一组为强化康复训练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剂量巴氯芬口服。采用Ashworth分级法(ASS)、Fugl-Meyer评定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法(M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强化康复训练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所致偏瘫肌痉挛有更加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康复训练 痉挛
下载PDF
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小花 赵雪岩 +3 位作者 王科英 曲艳霞 张子辉 吕红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处于痉挛状态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抗痉挛手法进行降低肌张力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处于痉挛状态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抗痉挛手法进行降低肌张力治疗,治疗8周后重新评定2组患者肌张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肌痉挛程度MAS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得分治疗后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状态 痉挛 痉挛手法
下载PDF
电针运动终板体表投影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伟 王升强 张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0-1072,共3页
在目前的评定量表中常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功能在Barthel指数中占55%,因上肢多是精细动作,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从而影响康复训练的顺利开展,阻碍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能力的提高。临床上常采取神经肌... 在目前的评定量表中常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功能在Barthel指数中占55%,因上肢多是精细动作,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从而影响康复训练的顺利开展,阻碍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能力的提高。临床上常采取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抗痉挛体位的摆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 运动终板 体表投影 偏瘫痉挛状态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电针 治疗效果 运动功能 肌张力增高 外周神经
下载PDF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胡德宇 赵明 栗雪梅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7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拮抗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以康复训练为治疗方法,分别采...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拮抗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以康复训练为治疗方法,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简化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抗痉挛总有效率为96.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明显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更有利于缓解脑卒中后偏瘫的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电针 拮抗肌 康复
下载PDF
艾灸联合水中运动疗法干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郝重耀 杨发明 齐江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5期1783-1786,共4页
不论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脑卒中60%-80%患者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痉挛,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了沉重的负担[1]。本研究通过观察艾灸联合水中运动疗法干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 不论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脑卒中60%-80%患者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痉挛,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了沉重的负担[1]。本研究通过观察艾灸联合水中运动疗法干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相关指标,评估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后偏瘫 痉挛状态 艾灸治疗 出血性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血管病 常规康复训练 肢体肌张力
下载PDF
头针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小花 张丽君 +3 位作者 李惠淑 赵雪岩 葛文艳 吕红梅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6期55-57,共3页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瘫痪肢体痉挛的出现,使患者出现异常痉挛模式,阻碍患者随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甚至可能终身致残。因此,尽早打破偏瘫痉挛模式对于偏瘫的康复至关重要。运用头针配合抗痉挛手法对脑卒中后痉挛进行治疗...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瘫痪肢体痉挛的出现,使患者出现异常痉挛模式,阻碍患者随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甚至可能终身致残。因此,尽早打破偏瘫痉挛模式对于偏瘫的康复至关重要。运用头针配合抗痉挛手法对脑卒中后痉挛进行治疗,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痉挛状态 中后痉挛 手法治疗 痉挛 疗效分析 头针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偏瘫患者
下载PDF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丰 姜欣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9期3662-3662,共1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配合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并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配合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并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经1-6各月治疗后,痉挛评分治疗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康复训练 针刺治疗
下载PDF
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志芬 李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40-41,共2页
目的评价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康复治疗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INK评估系统、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以及采用改... 目的评价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康复治疗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INK评估系统、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以及采用改良MBI对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屈肘肌群及前臂旋前肌群肌张力、肢体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显著升高(P<0.05),屈肘肌群及前臂旋前肌群肌张力显著降低(P<0.05),且强化康复训练组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治疗后强化康复训练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显著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对于改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痉挛 强化康复训练
下载PDF
深层肌肉刺激与肌电生物反馈干预脑卒中后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和步态的改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其明 廖迪 +4 位作者 钟志亮 林利华 郑翔 李琼 单莎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2,共8页
背景:深层肌肉刺激疗法具有松解粘连、缓解痉挛、改善和恢复肌肉顺应性和弹性等作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促进神经恢复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态。目的:利用数字化肌肉检测仪和三维步态分析仪等手段综合评估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肌电生... 背景:深层肌肉刺激疗法具有松解粘连、缓解痉挛、改善和恢复肌肉顺应性和弹性等作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促进神经恢复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态。目的:利用数字化肌肉检测仪和三维步态分析仪等手段综合评估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及步态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假性深层肌肉刺激,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真性深层肌肉刺激治疗,5次/周,连续4周。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腓肠肌内外侧振荡频率和动态刚度、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胫骨前肌肌电信号、下肢Fugl-Meyer评分量表和三维步态分析相关参数。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腓肠肌内外侧的振荡频率和动态刚度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踝背屈主动活动度、胫骨前肌肌电信号和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大或提高(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增大或提高更明显(P<0.05);③两组患者步速、步频、步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增大更明显(P<0.05);健患侧支撑相百分比时间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④除健侧支撑百分比治疗前后变化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量联合组均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⑤结果说明,深层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短期内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改善踝背屈功能和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改善步态,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肌肉刺激 数字化肌肉检测仪 痉挛 步态
下载PDF
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热敏化穴位分布情况及疗效观察
13
作者 刘奕蕾 王颖 +1 位作者 谢宗亮 曹奕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4-39,共6页
目的探查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热敏化穴位的分布情况,观察热敏灸治疗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敏灸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查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热敏化穴位的分布情况,观察热敏灸治疗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敏灸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热敏灸组患者热敏化穴位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评分、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WHOQOL-BREF)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共有35例患者出现热敏化穴位现象,共出现119个热敏化穴位;热敏化穴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穴位依次为足三里、曲池、悬钟、外关和阳陵泉。热敏灸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T评分、FMA量表评分、WMFT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常规针刺和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应用热敏灸治疗该病时可优先选择足三里、曲池、悬钟、外关、阳陵泉穴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偏瘫 热敏灸 热敏化穴位
下载PDF
艾灸配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痉挛状态的有效性
14
作者 杨晓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46-0048,共3页
对艾灸配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痉挛状态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5月-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艾... 对艾灸配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痉挛状态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5月-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艾灸配合康复治疗干预手段。统计治疗有效程度、治疗质量、患者肢体功能独立情况的评分。结果 治疗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程度、治疗质量及患者肢体功能独立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艾灸配合康复治疗的干预手段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痉挛瘫状态加以控制,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控制患者的肢体痉挛,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配合康复治疗 偏瘫患者 痉挛 有效性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状态变化与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15
作者 张萍淑 薛晶 +4 位作者 邢爱君 王连辉 马倩 符永山 元小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8-553,共6页
背景脑卒中患者通常伴有睡眠状态紊乱失衡,这在临床治疗中极易被忽视,且目前针对睡眠状态是否对该类疾病预后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状态变化与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3年12月在... 背景脑卒中患者通常伴有睡眠状态紊乱失衡,这在临床治疗中极易被忽视,且目前针对睡眠状态是否对该类疾病预后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状态变化与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3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诊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病例组,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mRS)评分,将病例组分为预后良好亚组45例,预后不良亚组15例。选取同时期无脑血管狭窄且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及临床资料,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昼夜睡眠-觉醒节律、日间睡眠-觉醒节律、夜间睡眠-觉醒节律指标以及预后良好亚组与预后不良亚组梗死脑区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睡眠周期颠倒、日间睡眠增多、夜间入睡困难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日间总睡眠时间、入睡后清醒时间、浅睡眠期、深睡眠期、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快速眼动(REM)睡眠期、REM睡眠期占比、深睡眠期占比高于对照组,NREM睡眠期占比、浅睡眠期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夜间总睡眠时间、浅睡眠期、NREM睡眠期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亚组桥脑梗死占比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间深睡眠期(OR=1.203,95%CI=1.032~1.401)、桥脑梗死(OR=16.497,95%CI=1.142~238.391)是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HI增高,睡眠状态特征为睡眠周期颠倒、日间睡眠增多、夜间入睡困难,且日间深睡眠期、桥脑梗死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后循环 睡眠状态 预后 病例对照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蓁枝 韩为 +2 位作者 张国庆 童文倩 李岳楠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观察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脑卒中基础治疗联合针刺治疗,每周5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 目的:观察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脑卒中基础治疗联合针刺治疗,每周5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叩刺阳明经,上肢叩刺手阳明大肠经,下肢叩刺足阳明胃经,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变化,并比较2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BI评分和上下肢MAS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较单纯的针刺治疗更为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痉挛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偏瘫 梅花针 手足阳明经 疗效
下载PDF
岭南飞针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梁浈 何美瑭 +3 位作者 吴小欣 洪妙莹 苏利梅 李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179,共4页
目的评价岭南飞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后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的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采用岭南飞针... 目的评价岭南飞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后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的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采用岭南飞针疗法治疗原则选取穴位并进行相关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合头针法治疗,每周治疗6次,每天1次,共3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MBI)评分差异,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愈显率。结果治疗前两组MAS、FMA、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MAS痉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而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为60.00%(18/30),对照组的愈显率为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飞针疗法能改善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有效减轻肢体痉挛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临床效果肯定,在治疗后短期内即可取得较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飞针 痉挛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能力
下载PDF
壮医经筋挑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效果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开龙 庞军 +5 位作者 黄瑾明 唐宏亮 雷龙鸣 周宾宾 张冲 甘振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挑刺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55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7)与对照组(n=28)。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中医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壮医经筋挑刺疗法。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挑刺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55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7)与对照组(n=28)。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中医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壮医经筋挑刺疗法。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Barthel指数(BI)、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进行评定。随访3个月,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结果两组治疗后MAS、BI、FMA评分均明显改善(t>3.32,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286,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配合壮医经筋挑刺法能更好缓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肌张力,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痉挛 壮医经筋挑刺 康复
下载PDF
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孙亚宇 蒋涛 +1 位作者 王敏 陈飞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HAS)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8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SH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予...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HAS)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8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SH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予以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常规康复护理,时长为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MAS)评分、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感觉评分和次证总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上下肢MAS、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FMA、MBI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S-QOL量表中上肢功能、心情、自理、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SHAS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缓解痉挛程度,减轻神经缺损程度,促进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封包 推拿 痉挛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宋书昌 卢智 +2 位作者 王利春 赵见文 陈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结...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Ashworth量表较治疗前评分降低,Fugl 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下肢痉挛状态 电针 夹脊穴 刺络拔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