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药灸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96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满慧静 杨静 +2 位作者 刘亚静 孙明君 王利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29-532,共4页
目的 探讨隔药灸联合头针促使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95例患者(脱落5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研究组96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隔药灸联... 目的 探讨隔药灸联合头针促使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95例患者(脱落5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研究组96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隔药灸联合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的疗效。运用Fugl-Meyer上肢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估患者的腕手功能。对比两组腕掌曲、腕背伸、腕桡偏、腕尺偏的活动度变化。运用肌电信号检测仪测定桡侧腕伸肌、腕屈肌的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 iEMG)。运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估患者腕关节的痉挛程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94.75%,高于对照组的85.26%(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FMA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腕掌曲、腕背伸、腕桡偏、腕尺偏的活动度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腕掌曲、腕背伸、腕桡偏、腕尺偏的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桡侧腕伸肌、腕屈肌的iEMG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桡侧腕伸肌、腕屈肌的iEMG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痉挛程度显著减轻,且研究组痉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PY、IL-6低于治疗前,CGRP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的NPY、IL-6低于对照组,CGR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隔药灸联合头针可提高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疗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康复,减轻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 头针 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 关节功能 活动度 痉挛程度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强 毛忠南 +4 位作者 张晓凌 姚军孝 柳驰 王欣 范秀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4-47,共4页
腕手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与西医治疗相比,针灸作为典型的中医疗法具有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国内针... 腕手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与西医治疗相比,针灸作为典型的中医疗法具有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国内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从传统针灸疗法、电针疗法和针灸联合其他疗法等方面论述了目前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治疗现状。同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常用的针灸治疗方法、穴位选择以及痉挛期腕手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等,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针刺 痉挛期
下载PDF
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对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3
作者 翟云 余文明 +1 位作者 濮晓霞 魏旭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0-0063,共4页
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对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研究的患者40例,均为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疾病,研究时间为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患者随机分组,对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价值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 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对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研究的患者40例,均为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疾病,研究时间为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患者随机分组,对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价值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Brunnstrom分期上肢与手部分级对比没有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上肢与手部分级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腕手)评分对比有差异;两组患者组间治疗前后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分级对比没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患者MBI评分治疗前后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数据对比有差异(P=0.001/0.001<0.05)。结论 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患者腕部和手部能够明显改善,并且患者的腕关节屈肌肌张力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增强,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腕部稳定性,这种康复措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塑 矫形器 功能障碍
下载PDF
合谷透后溪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80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汪瑛 汪节 江六顺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透后溪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诊断明确的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运用合谷透后溪针刺治疗,对照组取合谷、后溪行常规针刺法,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透后溪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诊断明确的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运用合谷透后溪针刺治疗,对照组取合谷、后溪行常规针刺法,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2d后再行下l疗程,观察第1、2、3疗程结束后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 AD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分值均有提高,腕手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腕手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合谷透后溪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优于常规的针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透后溪 功能障碍
下载PDF
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对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楚红 曾庆 +2 位作者 陈欢 李宇淇 黄国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6-1452,共7页
目的观察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辅助下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腕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脑卒中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试验组(n=17)。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和常规手工作业治疗,试验组在每天手工作业治疗时... 目的观察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辅助下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腕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脑卒中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试验组(n=17)。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和常规手工作业治疗,试验组在每天手工作业治疗时及休息时佩戴复合式腕手矫形器。常规手工作业治疗每次30 min,每天2次,共14 d;非训练时间佩戴矫形器每天累计5 h,共14 d。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和手)、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腕手)评定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腕关节肌张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MAS分级、M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M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Z|>3.420,P<0.01),且试验组FMA和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Z=-2.895,t=4.331,P<0.01);两组Brunnstrom分期、MAS分级在治疗前后均无改变(P>0.05)。结论佩戴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可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腕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复合式矫形器 工作业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杰俊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7期1260-1263,共4页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缓慢,手功能在上肢整体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早期腕背伸对上肢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现将近5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临床研究进展 上肢功能恢复 中后 针灸治疗 功能障碍 整体功能 发病率高
下载PDF
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效果
7
作者 黄崧华 凌骏麒 +2 位作者 高天昊 黄仪佳 白玉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12,共7页
目的观察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采... 目的观察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每天健侧上肢佩戴约束手套4 h;试验组同时患侧上肢佩戴动态腕手矫形器4 h;每周5 d,连续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Wolf运动功能量表(WMFT)、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和握力评估上肢运动功能,动作活动记录量表(MAL)评估动作使用量(AOU)和动作完成质量(QOM),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情绪变化,采用表面肌电图观察训练前后患/健侧腕背伸肌均方根值(RMS)比。结果治疗后,两组WMFT、ARAT、MAL-QOM、HAMA评分和患/健侧腕背伸肌RMS比均改善(|t|>2.179,P<0.05),试验组WMFT和握力的进步值优于对照组(|t|>2.343,P<0.05);试验组握力、MAL-AOU和HAMD评分均改善(|t|>2.819,P<0.05)。结论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mCIMT可以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矫形器 上肢 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采用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效果评价
8
作者 连雅雯 李莹华 +2 位作者 徐国兴 解希曦 李贞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探讨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86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3例,... 目的:探讨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86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3例,最终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2组患者在进行40 min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功能训练20 min,试验组患者进行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20 min,每天1次,每周5 d,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握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L)手运动部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价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RAT评分、握力、MAS分级、TAM、FMA-UL手运动部分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2组患者ARAT评分、握力、TAM、FMA-UL手运动部分评分和BI评分均升高(P<0.05),MA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周后试验组患者ARAT评分中抓评分、握评分和治疗前后ARAT总评分差值升高(P<0.05),治疗后TAM及治疗前后握力差值、TAM差值和FMA-UL手运动部分评分差值升高(P<0.05),但ARAT评分中捏评分、粗大运动评分及MAS分级和治疗前后BI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反馈感知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手指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反馈感知 指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仇慕磊 王传杰 +1 位作者 陈本梅 蒋理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8)和对照组(n=18)。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健侧1Hz重复经颅磁刺...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8)和对照组(n=18)。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健侧1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治疗,共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采用皮质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患侧上肢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运动强度指数(motricity index,MI)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MEP、CMCT、FMA、M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4周后试验组MEP、CMCT、FMA、MI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侧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康复机器人 功能
下载PDF
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10
作者 黄坤 陈真 景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2145-2148,共4页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7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7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手功能情况[采用改良Lindmark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腕手功能评分、手关节活动度、改良Ashworth评分评估]及上肢运动功能情况[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估],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改良Lindmark评分、FMA腕手功能评分、手关节活动度、STEF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改良Ashworth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及手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或降低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67%(62/75)比66.67%(50/75),P<0.05]。结论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侧手和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增加手关节活动度,降低手部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恢复期 功能障碍 眼针 新Bobath技术
下载PDF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效殿 李同军 《中医学》 2024年第5期1078-1085,共8页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卒中后遗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产工作能力,对家人也造成一定的负担,是近年来中西医的研究热点。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中医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卒中后遗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产工作能力,对家人也造成一定的负担,是近年来中西医的研究热点。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中医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包括针刺、艾灸、推拿、中药、针刀等。本文旨在总结近几年来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方法现状,为未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手功能障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便未来为饱受病痛折磨的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少痛苦、更为经济、更加全面的手功能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医治疗
下载PDF
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师昉 黄富表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3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确诊的8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和肌电组,每组42例,两组均实施...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确诊的8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和肌电组,每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肌电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rTMS治疗(健侧1 Hz,患侧10 Hz刺激)。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肌电值、上肢运动功能(FMA-U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AROM)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脑卒中患者的肌电值高于肌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脑卒中患者的FMA-UE、MBI评分高于肌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关于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均高于肌电组,AROM高于肌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rTMS,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腕关节活动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经颅磁刺激 功能障碍 效果
下载PDF
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师昉 黄富表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5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纳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0例上肢和手功能障碍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tDCS治疗)与... 目的观察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纳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0例上肢和手功能障碍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tDCS治疗)与观察组(行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联合tDCS治疗),各55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和手功能恢复情况[手Brunnstrom分级、手臂动作评分(ARAT)]、上肢运动能力[运动功能评分(FMA-UE)、上肢运动评分(WMFT)]、表面肌电信号、生活质量[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ARAT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UE、WMFT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桡侧腕屈肌屈腕、桡侧腕伸肌伸腕时RMS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DL显著提高(P<0.05),NIHSS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A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联合tDC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强化肌电信号,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评估训练系统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许加云 周丽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7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在... 目的 探讨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在治疗前、20次训练后第2次(治疗7周后)、40次训练后第3次(治疗14周后)评估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偏瘫手功能分级以及Lindmark腕手功能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7周后,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4周后,试验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7周后,两组偏瘫手功能分级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4周后,试验组偏瘫手功能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7、14周后,试验组Lindmark腕手功能评分分别为(10.68±3.30)、(17.48±5.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70±2.58)、(14.75±4.89)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精细动作训练 恢复期偏瘫 功能障碍
下载PDF
手脑感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温鹏臻 董振林 黄小燕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观察手脑感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训练联合重复经... 目的:观察手脑感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手脑感知训练。对比两组患肢和手感觉功能、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肢肢体肌张力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塞姆斯韦恩斯坦单丝检测(SWME)得分及两点辨别觉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WME得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两点辨别觉检测值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FMA-UE)及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患肢肢体张力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脑感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效果明显,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训练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中后上肢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 患肢肢体肌张力变化
下载PDF
温阳通督针刺法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波 沈玮辰 宋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通督针刺法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 目的观察温阳通督针刺法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加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使用温阳通督针刺法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脑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及Fugl-Meyer功能评定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及视锥蛋白样蛋白1水平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而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督针刺法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督针刺法 低频脉冲电刺激 缺血性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构音器官运动功能与言语清晰度的相关性
17
作者 罗薇 何怡 张庆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822,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构音器官运动功能与言语清晰度(SI)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3年10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住院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67例,采用SI测试和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FDA)进行评定,SI≤65%为低SI组,SI&g...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构音器官运动功能与言语清晰度(SI)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3年10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住院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67例,采用SI测试和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FDA)进行评定,SI≤65%为低SI组,SI> 65%为高SI组。结果 除颌位置外,高SI组FDA各项评分均低于低SI组(Z> 1.543, P <0.05)。FDA各项评分均与SI呈负相关(r <-0.343, P <0.001),其中与唇运动、舌运动和喉控制3项评分的相关性最大(r <-0.6)。结论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构音器官运动功能与SI相关,特别是唇、舌、喉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障碍 构音器官 运动功能 言语清晰度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注意功能受损的关系
18
作者 陈曦 杜宁 +3 位作者 林延敏 张振燕 马军廷 孙国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2-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注意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MMSE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15例)与非认知障碍组(15例),另选取同期的15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注意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MMSE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15例)与非认知障碍组(15例),另选取同期的15名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数字广度测试(顺背、倒背)、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DMT)和连线测验(A和B)5项注意功能检查。结果非认知障碍组的数字广度顺背、倒背分数、符号数字模式测验以及连线测验-A的时间、连线测验-B的时间结果优于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数字广度顺背、倒背分数、符号数字模式测验以及连线测验-A的时间、连线测验-B的时间结果亦优于认知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认知障碍组与对照组在数字广度顺背、连线测试-A及符号数字模式测验得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数字广度倒背分数、连线测验-B的时间结果优于非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认知功能筛查无异常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出现注意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注意力 注意功能受损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甘艺红 汪婷 +4 位作者 陈陪能 陈苗 张艺羡 黄雪娟 张秀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95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观...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95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观察组行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患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度、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EAM)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MAS评分、患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度、STREA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侧上肢肌肉痉挛、下肢肌肉痉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屈、手掌指关节屈曲、髋关节内外旋、膝关节屈伸主动活动度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基本活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其肌肉痉挛情况,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肌肉痉挛 关节活动度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早期精细化护理干预联合序贯式营养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成洋 贺娟 周小莉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精细化护理干预联合序贯式营养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2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早期精细化护理干预联合序贯式营养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2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精细化护理干预联合序贯式营养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胃肠道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营养状况[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AO、D-乳酸、ALB、Hb、TF、PA、SCL-90评分、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DAO、D-乳酸、SCL-90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LB、Hb、TF、PA、SWAL-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精细化护理干预联合序贯式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胃肠道屏障功能、营养状况及心理状况,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早期精细化护理干预 序贯式营养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