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余兆安 刘民权 +3 位作者 潘江 叶晓红 常小荣 章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31-535,共5页
目的:评价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评价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张力平衡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2组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并观察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F-M)评分、NDS整体评分、总体临床疗效及表面肌电测试RMS值。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 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 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治疗后,2组MAS的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MAS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 2组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的简化F-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简化F-M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治疗后改善F-M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简化F-M评分在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4)观察组治疗后NDS整体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较,2组治疗后NDS整体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NDS整体评分,且观察组于整体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肱二头肌、股四头肌RMS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肱二头肌、股四头肌RM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肱二头肌、股四头肌RMS值,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张力平衡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疗效良好。2)张力平衡针法和常规针刺法均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以及改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状态 张力平衡针法 表面肌电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电针对脑卒中痉挛状态大鼠黑质内多巴胺受体及其亚型含量与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斌 岳增辉 +4 位作者 谢志强 谢丽娜 易丽贞 陈乐乐 朱小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1期1489-1491,1518,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分析电针治疗对脑卒中痉挛状态下SD大鼠大脑黑质中多巴胺受体及其亚型的含量与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缓解脑卒中痉挛状态(SCA)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电针阳陵泉、曲池)、假手术组、...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分析电针治疗对脑卒中痉挛状态下SD大鼠大脑黑质中多巴胺受体及其亚型的含量与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缓解脑卒中痉挛状态(SCA)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电针阳陵泉、曲池)、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8只。运用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SCA模型,行为学评分确认模型成功后开始电针治疗,连续3 d。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黑质中多巴胺(DA)含量,以及DA的D1与D2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的含量,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黑质中D1、D2两个亚型(DRD1 mRNA、DRD2 mRNA)的表达。结果(1)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在电针治疗前,模型组、电针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评分升高(P<0.01);电针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1)。(2)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DA、DRD1、DRD2含量明显降低(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DA、DRD1、DRD2含量明显升高(P<0.01)。(3)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DRD1 mRNA、DRD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表达均有增加(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调节大脑黑质内DA及其受体的含量与表达,从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状态 电针 黑质纹状体 多巴胺
下载PDF
针刺对于脑卒中痉挛状态大鼠皮质内多巴胺受体及其亚型含量与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斌 岳增辉 +4 位作者 谢志强 谢丽娜 王彭汉 陈乐乐 朱小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对于脑卒中疾病的痉挛状态中SD大鼠大脑皮质中多巴胺受体及其亚型的含量与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缓解脑卒中痉挛状态(SC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常规手法针刺阳陵泉、曲池)、假手术组、模型...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对于脑卒中疾病的痉挛状态中SD大鼠大脑皮质中多巴胺受体及其亚型的含量与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缓解脑卒中痉挛状态(SC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常规手法针刺阳陵泉、曲池)、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8只。运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SCA模型,行为学评分确认模型成功后开始针刺治疗,连续3 d。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皮质多巴胺、多巴胺D1受体信使核糖核酸、多巴胺D2受体信使核糖核酸的含量,通过RT-PCR检测皮质中D1、D2两个亚型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针刺组治疗前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肌张力明显增高(P <0. 01);针刺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肌张力明显降低(P <0. 01);针刺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大鼠大脑皮质DRD1、DRD2含量均明显降低(P <0. 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大脑皮质DRD1、DRD2含量明显升高(P <0. 05)。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大鼠大脑皮质DRD1mRNA、DRD2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 01);针刺组与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DRD1mRNA、DRD2mRNA表达比较明显增加(P <0. 05)。结论通过针刺可调节大脑皮质内DA及其受体的含量和表达,从而证明了针灸对脑卒中痉挛状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状态 皮质 多巴胺D1受体 多巴胺D2受体 多巴胺D1受体信使核糖核酸 多巴胺D2受体信使核糖核酸
下载PDF
针灸为主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二争 李佩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3期424-427,共4页
脑卒中痉挛状态(The spasticity of cerebral apoplexy,SCA)是由于大脑为主的高级中枢丧失对随意运动的调控作用,从而产生低级中枢控制下的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据统计,存活脑卒中患者中约有65%的人会出现肢体痉挛状态,使患... 脑卒中痉挛状态(The spasticity of cerebral apoplexy,SCA)是由于大脑为主的高级中枢丧失对随意运动的调控作用,从而产生低级中枢控制下的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据统计,存活脑卒中患者中约有65%的人会出现肢体痉挛状态,使患者活动困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终身需人照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如何有效治疗SCA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和一大难题。在治疗SCA方面,针灸界同仁做了大量努力和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近年来针灸为主治疗SCA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痉挛状态 综述
下载PDF
电针对脑卒中痉挛状态大鼠大脑皮质中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二者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郭斌 岳增辉 +4 位作者 谢志强 谢丽娜 王彭汉 陈乐乐 朱小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5-327,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电针对脑卒中痉挛状态(SCA)大鼠大脑皮质中神经兴奋因子谷氨酸(Glu)与神经抑制因子γ-氨基丁酸(GABA)二者含量与表达的影响,从而论证针刺对SCA的缓解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 目的:观察和分析电针对脑卒中痉挛状态(SCA)大鼠大脑皮质中神经兴奋因子谷氨酸(Glu)与神经抑制因子γ-氨基丁酸(GABA)二者含量与表达的影响,从而论证针刺对SCA的缓解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电针法针刺阳陵泉、曲池),每组各8只。运用线栓法制作脑卒中痉挛状态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天开始治疗,连续3d。以肌张力评分评价模型和针刺疗效,运用ELISA法分析大鼠大脑皮质中Glu、GABA的含量,RT-PCR法观察大鼠大脑皮质mGluR1a mRNA、GABABR1 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前,模型组、电针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肌张力评分评分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评分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Glu含量升高而GABA含量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Glu含量明显降低而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大脑皮质mGluR1a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而GABABR1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mGluR1a mRNA表达显著减弱,GABABR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针刺可调节大脑皮质中Glu低表达和GABA的高表达,从而对SCA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状态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电针 皮质
原文传递
针刺调节大鼠在脑卒中痉挛状态下黑质纹状体内相关神经兴奋-抑制因子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郭斌 岳增辉 +4 位作者 谢志强 谢丽娜 王彭汉 陈乐乐 朱小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01-3203,共3页
目的:探究针刺对脑卒中痉挛状态(SCA)大鼠大脑黑质纹状体中神经兴奋-抑制因子(Glu-GABA)含量与表达的调节作用,从而论证针刺对SCA的治疗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针刺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运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 目的:探究针刺对脑卒中痉挛状态(SCA)大鼠大脑黑质纹状体中神经兴奋-抑制因子(Glu-GABA)含量与表达的调节作用,从而论证针刺对SCA的治疗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针刺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运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天开始治疗,连续3d。以Zealonga评分评价模型和针刺疗效,首先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大脑黑质中Glu、GABA的含量,然后运用RT-PCR法检测黑质中mGluR1a、GABABR1 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前,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Zealonga评分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较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GABA含量显著降低而Glu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GABA含量升高而Glu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GABABR1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而mGluR1a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GABABR1 mRNA表达增强而mGluR1a mRNA表达减弱(P<0.05)。结论:针刺可调节大脑黑质中Glu和GABA的表达使其逐渐接近正常水平,说明了针刺对SCA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状态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黑质纹状体 针刺
原文传递
基于大脑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受体亚型含量与表达观察针刺对大鼠脑卒中痉挛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郭斌 岳增辉 +4 位作者 谢志强 谢丽娜 王彭汉 陈乐乐 朱小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7-579,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对脑卒中痉挛状态(SCA)大鼠大脑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DA)及其受体亚型(D1、D2)含量与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对缓解SC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阳陵泉、曲池),每...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对脑卒中痉挛状态(SCA)大鼠大脑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DA)及其受体亚型(D1、D2)含量与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对缓解SC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阳陵泉、曲池),每组8只。运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SCA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天开始治疗,连续3d。以肌张力评分评价模型和针刺疗效,运用ELISA法分析大鼠大脑黑质中DA及其D1、D2受体的含量,RT-PCR法观察大鼠大脑D1、D2 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前,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肌张力评分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DA及其受体D1、D2 mRNA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DA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DA受体D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针刺可调节大脑黑质纹状体中DA受体亚型含量与表达,从而对SCA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状态 多巴胺 多巴胺D1受体 多巴胺D2受体 mRNA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兴奋-抑制因子(Glu-GABA)受体含量及表达观察电针对于脑卒中痉挛状态大鼠黑质纹状体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斌 岳增辉 +5 位作者 谢志强 谢丽娜 易丽贞 刘欣 陈乐乐 朱小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分析电针治疗对脑卒中痉挛状态下SD大鼠大脑神经兴奋因子谷氨酸与神经抑制因子γ-氨基丁酸含量及其相关活性基因表达的影响,来探讨电针缓解SCA(脑卒中痉挛状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每组8只,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分析电针治疗对脑卒中痉挛状态下SD大鼠大脑神经兴奋因子谷氨酸与神经抑制因子γ-氨基丁酸含量及其相关活性基因表达的影响,来探讨电针缓解SCA(脑卒中痉挛状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每组8只,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电针阳陵泉、曲池)、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组。运用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SCA模型,行为学评分确认模型成功后开始与电针治疗,连续3天。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黑质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及其相关受体(GluR、GABAR)的含量,并通过RT-PCR检测黑质中谷氨酸基因mGluR1amRNA与γ-氨基丁酸基因GABABR1mRNA的相应表达。结果 (1)电针治疗前,模型组、电针组同空白组、假手术组进行比较显示,肌张力评分明显升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之后在电针治疗与电针治疗前肌张力评分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1)。(2)电针组同模型组比较谷氨酸及其受体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谷氨酸及其受体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3)电针组同模型组比较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含量均升高(P<0.05);而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含量均降低(P<0.05)。(4)观察谷氨酸mGluR1amRNA表达的变化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相关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观察γ-氨基丁酸GABABR1mRNA表达的变化,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相关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通过电针治疗可以从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基因、受体及其活性因子全面的调节,使大脑黑质内的Glu低表达和GABA的高表达,从而使病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趋于恢复正常,证明了电针对脑卒中痉挛状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状态 电针 黑质纹状体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原文传递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及影响
9
作者 梁逸敏 毕杰 陶叶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128-132,共5页
分析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治疗中使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所发挥的临床影响。方法 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年间(2019~2022)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40例),全程接受康复治疗,包括对照组(西医康复治疗)与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设置不同... 分析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治疗中使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所发挥的临床影响。方法 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年间(2019~2022)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40例),全程接受康复治疗,包括对照组(西医康复治疗)与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设置不同的治疗方案,从而分析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最好的治疗方案。结果 经过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比单纯西医康复治疗获得的疗效更好(100.00%:60.00%),在神经功能表现方面观察组在治疗后其缺损情况得到更显著的改善,并且促进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进一步修复患者的肌力情况,同时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各症状方面也能起到改善的作用,同时帮助提升其生活方面的整体质量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增加治疗效果,修复神经缺损,改善肢体功能,促进肌力恢复,加快症状缓解,调节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结合 康复治疗 偏瘫痉挛状态 临床影响
下载PDF
电针促进加味芍药甘草汤缓解大鼠脑卒中痉挛状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斌 李海龙 +5 位作者 武润博 谢乐 谢瑶 李映辰 伍大华 岳增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3-763,共11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和加味芍药甘草汤对脑卒中痉挛状态(SCA)大鼠神经营养因子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两次随机分组,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药组、加味芍药甘草汤组、电针组、巴氯芬组,遴选合格的SD大鼠入组,每组9... 目的探讨电针联和加味芍药甘草汤对脑卒中痉挛状态(SCA)大鼠神经营养因子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两次随机分组,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药组、加味芍药甘草汤组、电针组、巴氯芬组,遴选合格的SD大鼠入组,每组9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联合内囊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法制备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模型,行为学评分确认模型成功后,分别对电针组(双侧阳陵泉、曲池行电针,1次30 min,1次/d,持续5 d)、加味芍药甘草汤组(加味芍药甘草汤水煎剂1 d/次,1次100 g/kg体质量,持续5 d)、巴氯芬组(巴氯芬片水溶液1 d/次,1次2.7 g/kg体质量,持续5 d)、针药组(加味芍药甘草汤灌服,再行电针治疗,持续5 d)进行干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电针治疗对脑卒中痉挛状态SD大鼠的神经损伤情况,皮质运动区突触超微形态变化以及大脑皮质内神经营养因子(BDNF、Trkb)、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PSD95)表达的影响,干预后行为学检测的神经损伤情况,电镜观察突触神经元的超微结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质中BDNF、Trkb、SYN、PSD95相关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增高(P<0.01);镜下观察突触数量减少明显,囊泡数量减少密度不均,前后膜及间隙发生融合界限模糊,突触后细胞终末胞质变性溶解显著,突触后致密带的密度也下降,BDNF、Trkb、SYN、PSD95 mRNA与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评分降低(P<0.05),各治疗组突触结构明显缓解,BDNF、Trkb、SYN、PSD95 mRNA与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P<0.01)。各治疗组比较,评分无差异(P>0.05),针药组突触细胞囊泡明显成形,界限清晰,间隙规则。针药组与巴氯芬组BDNF、Trkb、SYN、PSD95 mRNA与蛋白的表达升高明显(P<0.05,P<0.01)。结论电针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能下调SCA大鼠神经营养因子(BDNF、Trkb)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PSD95)的表达,从而更大程度上调节脑卒中痉挛状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状态 神经营养因子 突触可塑性蛋白 针药结合 大鼠
原文传递
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及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岳增辉 刘伍立 章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经筋刺法 针刺疗法 治疗 痉挛状态
下载PDF
项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智龙 赵淑华 +5 位作者 吉学群 薛莉 陈国华 杨元庆 陈宏 杨秀娟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评价项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0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目的]评价项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0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风》取肩髑、臂牖、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太冲,观察组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用项腹针,取风府、大椎、风池、天柱、百劳、滑肉门、天枢、外陵、中脘、关元,两组均每日治疗2次,共治疗6周。以改良的Ashworth量表、痉挛指数、Fugl—Meyer评定法、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肌电图等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项腹针不仅能改善患肢Ashworth分级评分和Fugel—Meyer评分,降低痉挛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而且对病理性神经活动有良好的调整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项腹针法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方法,可有效地缓解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或亢进,从而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并能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兴旮眭,对病理性神经活动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偏瘫痉挛状态 针灸疗法 项腹针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取穴规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月 张智龙 +1 位作者 王栩 李鑫举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相关中英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取穴、针法规律。方法:广泛收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Pub 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灸治疗SPAS临床随机对照文献,并采用...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相关中英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取穴、针法规律。方法:广泛收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Pub 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灸治疗SPAS临床随机对照文献,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进一步总结出治疗、取穴及针法规律。结果:共筛选出178个处方,共包含148个腧穴。并进一步总结出腧穴运用频次、腧穴-经络频次、特定穴频次、腧穴配伍关联规则、经络配伍关联规则。结论:针灸治疗SPAS的治则规律多以标本兼顾,注重"通"、"养"为主;取穴规律多以重取阳明、少阳两经腧穴,辅以膀胱经及脾经,具体腧穴当多以特定穴为主,尤其以五腧穴、原穴、下合穴为主,以调理脏腑为先;针法规律多以重取阳经腧穴,平衡跷脉。但需今后纳入高质量临床证据以完善数据挖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偏瘫痉挛状态 针灸 腧穴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针刺对脑卒中痉挛大鼠模型大脑皮质DRD1mRNA、DRD2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岳增辉 陈乐乐 +3 位作者 朱小姗 薛晓 肖硕实 关闯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51-5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脑卒中痉挛状态大鼠大脑皮质多巴胺受体亚型(DRD1、DRD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缓解脑卒中痉挛状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卒中痉挛状态模型,常规手法针刺组(模型+常规手法针刺阳陵泉、曲...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脑卒中痉挛状态大鼠大脑皮质多巴胺受体亚型(DRD1、DRD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缓解脑卒中痉挛状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卒中痉挛状态模型,常规手法针刺组(模型+常规手法针刺阳陵泉、曲池)及电针组(模型+电针阳陵泉、曲池)。以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肌张力评分评价模型和针刺疗效,RT-PCR法观察大鼠大脑皮质DRD1mRNA、DRD2mRNA的表达。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可降低大鼠神经系统损伤评分及痉挛大鼠的肌张力,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常规手法针刺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脑皮质DRD1mRNA、DRD2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常规手法针刺组与电针组表达均明显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常规手法针刺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DRD1mRNA、DRD2mRNA的表达有关;但常规手法针刺与电针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状态 常规手法针刺 电针 多巴胺D1受体信使核糖核酸 多巴胺D2受体信使核糖核酸
下载PDF
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波 《大医生》 2018年第10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117例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69例)。两组分别给予康复治疗与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观察对比两...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117例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69例)。两组分别给予康复治疗与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抑郁状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用于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负性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康复训练 医按摩 偏瘫痉挛状态
下载PDF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华薇 《中医外治杂志》 2014年第1期45-47,共3页
脑卒中后的痉挛状态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发。近年来,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后痉挛状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疗效确凿且具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对其近10 a来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痉挛状态 针灸疗法 综述
下载PDF
电针拮抗肌腧穴结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谢晶军 孙琦 李金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7-1419,共3页
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肌张力多在卒中后数天到数周后开始增高,并伴有腱反射亢进,动作僵硬,临床上称之为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如痉挛状态未能分离,长时间会影响痉挛肢体血液循环,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近些年,已... 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肌张力多在卒中后数天到数周后开始增高,并伴有腱反射亢进,动作僵硬,临床上称之为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如痉挛状态未能分离,长时间会影响痉挛肢体血液循环,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近些年,已有不少研究者从拮抗肌人手,取得了良好的缓解痉挛的效果,目前研究表明其主要机制为交互抑制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状态 患者 拮抗肌 康复训练 上肢 腧穴 电针 肢体血液循环
下载PDF
中医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疗效
18
作者 耿琳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10期75-77,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医按摩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日常生活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 目的 探讨中医按摩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日常生活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化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按摩治疗。两组患者的观察比较指标包括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WHOQOL-BREF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评分、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按摩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按摩 现代康复训 偏瘫痉挛状态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功能
原文传递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丽 贺涓涓 窦祖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0-563,共4页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具有较好的抗痉挛效果。本文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定义、病理生理、治疗概况和A型肉毒毒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总结,也指出了目前临床应用A型肉毒毒...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具有较好的抗痉挛效果。本文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定义、病理生理、治疗概况和A型肉毒毒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总结,也指出了目前临床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肢体痉挛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肢体痉挛状态 A型肉毒毒素 治疗 临床证据
原文传递
目标达成量表在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状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甄丽君 李放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2-754,共3页
痉挛状态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症状之一,出现在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痉挛状态可能停留于某一阶段,也可能加重或缓解。部分脑卒中后痉挛状态(PSS)对患者功能恢复有利,不需要干预,但如痉挛状态引... 痉挛状态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症状之一,出现在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痉挛状态可能停留于某一阶段,也可能加重或缓解。部分脑卒中后痉挛状态(PSS)对患者功能恢复有利,不需要干预,但如痉挛状态引发其他并发症或阻碍患者康复时,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因此,对PSS进行有效地管理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干预方法和时间的选择是关键点,亦是难点。肉毒毒素(BoNT)作为局灶性痉挛状态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可精准化治疗PSS,采用目标达成量表(GAS)进行疗效评估,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干预方法、时间的抉择,优化对PSS的管理。本综述主要从GAS的应用、BoNT治疗PSS的常用疗效评估量表以及BoNT注射和GAS在PSS管理中的联合应用等方面分析GAS在BoNT治疗PSS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达成量表 痉挛状态 肉毒毒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