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对肌张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华 徐冬梅 +2 位作者 邓小渝 袁建 饶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分析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对肌张力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180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90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予以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4 w后比... 目的分析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对肌张力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180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90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予以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4 w后比较两组肌张力恢复效果、偏瘫侧下肢表面肌电图、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良Ashworth分级(MAS)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偏瘫侧下肢M波最大波幅(Mmax)、H波最大波幅(Hmax)及H波/M波最大波幅(H/Mma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双侧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Fugl-Meyer系统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促进肌张力恢复,改善偏瘫侧下肢表面肌电图、周围神经电生理学,而且还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神经肉电刺激 后偏瘫痉挛 张力 下肢表面电图 周围神经电生理学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针刺穴位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研究
2
作者 杨凤秋 王丹 +4 位作者 刘署鹏 莫秋艳 周玲慧 梁春燕 刘雪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8期48-50,53,共4页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动态评估针刺穴位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及针刺穴位过程中肌张力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脑卒中后单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动态评估针刺穴位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及针刺穴位过程中肌张力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脑卒中后单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据病情需要予以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并对实验组患侧肩髃、尺泽穴行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测量患侧肱二头肌剪切波速度均值(V_(mean))、杨氏模量均值(E_(mean))及MAS分级,动态监测并绘制针刺过程剪切波速度(V)、杨氏模量(E)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治疗前,V_(mean)、E_(mean)与MAS呈正相关(r=0.521,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肱二头肌V_(mean)、E_(mean)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治疗2、4周,实验组V_(mean)、E_(mean)、MAS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过程中,V、E先升高后降低,瞬时V、E较针刺前减低。结论:SWE可动态量化肌肉生物力学信息,针刺肩髃穴和尺泽穴均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SWE可实时提供针刺穴位过程中肌张力变化的客观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痉挛 针刺穴位
下载PDF
基于彩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姚俊芳 张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9期57-58,共2页
目的评价在彩超引导下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34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在彩超引导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的结果,使用改良评分和改良指数评分评价治疗前与治疗后5周患者肌张力及... 目的评价在彩超引导下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34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在彩超引导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的结果,使用改良评分和改良指数评分评价治疗前与治疗后5周患者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经5周的注射治疗,患者改良评分与改良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疗效确切,注射中借助彩超引导定位能够确保定位准确,治疗后患者肌张力与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引导 痉挛 肉毒毒素
下载PDF
筋膜手法治疗脑卒偏瘫肌痉挛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成媛媛 冯秀萍 臧妮 《医师在线》 2023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筋膜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我院2019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43例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加入筋膜手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筋膜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我院2019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43例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加入筋膜手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痉挛指数以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痉挛指数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生理、社会及心理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训练相比,筋膜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降低疼痛程度和痉挛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偏瘫痉挛 筋膜手法 生存质量 疼痛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嵘 陈丽娜 《河南中医》 2016年第4期583-584,共2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本院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运动治疗,治疗组采用运动治疗配合芍药甘草汤药物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本院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运动治疗,治疗组采用运动治疗配合芍药甘草汤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张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肢体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侧屈肌IEMG和RMS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能够改善脑卒中后肌痉挛情况,降低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运动训练 芍药甘草汤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沛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1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中医推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康复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情...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中医推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康复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肢体运功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肢体运功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80.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运动疗法 后偏瘫痉挛 效果探析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效果及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彭廷凤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效果及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125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效果及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125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肌张力、运动功能、疼痛情况、生活自理能力、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肌电图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值、中医证候积分、积分肌电值(AEMG)的协同收缩频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正常生活功能评分(BI)分值、膝关节拮抗肌群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协同收缩频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中药熏蒸的临床疗效佳且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药熏蒸 痉挛 自理能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临床观察
8
作者 靳向前 杜安民 +2 位作者 梁学艳 李小洁 李珍珠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5期481-482,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二级预防方案以及常规针灸、推拿、运动等中医疗法,观察组加用体外冲击波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肌痉挛严重程度与肢体活动...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二级预防方案以及常规针灸、推拿、运动等中医疗法,观察组加用体外冲击波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肌痉挛严重程度与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肌痉挛缓解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可扩张血管,促进血管新生,减轻疼痛,缓解痉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综合方法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解痉振瘫汤联合穴位刺络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肌痉挛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 研究解痉振瘫汤联合穴位刺络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肌痉挛疗效。方法 本次选择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肢体肌痉挛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治疗和解痉振瘫汤联合穴位刺络治... 目的 研究解痉振瘫汤联合穴位刺络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肌痉挛疗效。方法 本次选择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肢体肌痉挛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治疗和解痉振瘫汤联合穴位刺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偏瘫肢体肌痉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P<0.05);观察组脑卒中偏瘫肢体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为(76.65±1.20)分、Barthel指数(80.64±1.85)分,对照组分别为(43.68±1.06)分、(55.69±1.84)分,两组间相比较,均P<0.05。结论 解痉振瘫汤联合穴位刺络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肌痉挛疗效十分显著,且能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痉振瘫汤 穴位刺络 偏瘫肢体痉挛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肌痉挛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温庆芬 黄艳青 戚华均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56-157,共2页
目的评价温针灸与穴位按摩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方法纳入8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对两组实施营养神经、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巴氯... 目的评价温针灸与穴位按摩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方法纳入8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对两组实施营养神经、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巴氯芬,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温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肌痉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痉挛 温针灸 穴位按摩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联合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浩志 《北方药学》 2016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分析芍药甘草汤联合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运动治疗,观察组在运动治疗的同时给予芍药甘草汤... 目的:分析芍药甘草汤联合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运动治疗,观察组在运动治疗的同时给予芍药甘草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5%(P〈0.05);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运动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运动治疗 痉挛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在44例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子明 陈正明 陈金秀 《中国民康医学》 1994年第4期150-151,共2页
功能性电刺激在44例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张子明,陈正明,陈金秀功能性电刺激(FanctionalElecfricalStimulation,简称下FES)在脑卒中瘫痪的康复医疗中受到广泛的注意,目前在国外FES已成为... 功能性电刺激在44例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张子明,陈正明,陈金秀功能性电刺激(FanctionalElecfricalStimulation,简称下FES)在脑卒中瘫痪的康复医疗中受到广泛的注意,目前在国外FES已成为脑卒中瘫痪病人的标准治疗方法。近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瘫痪 血管病 康复医疗 脑卒中肌痉挛 标准治疗方法 物理医学 驰缓性瘫痪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痉挛肌治疗仪结合Bobath技术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国岩 林志刚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6期160-160,共1页
目的:观察痉挛肌治疗仪结合Bobath技术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相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有效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为30例。2组均给予以... 目的:观察痉挛肌治疗仪结合Bobath技术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相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有效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为30例。2组均给予以神经内外科常规处理及中医针灸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频电疗(痉挛肌治疗仪)和Bobath技术。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2组患者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上肢和下肢痉挛评分发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过临床治疗后,改良Ashworth肌痉挛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后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f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仪结合Bobath技术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减轻急性脑卒中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治疗仪 BOBATH 技术脑卒中肌痉挛
原文传递
康复护理在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中的应用体会
14
作者 刘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17期96-96,共1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针刀方式治疗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的病人,依照其就诊顺序随机划成观察组以及参照组,每组38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疗效。...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针刀方式治疗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的病人,依照其就诊顺序随机划成观察组以及参照组,每组38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优于参照组的78.95%(P<0.05)。结论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进行小针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有利于缓解病人的症状,促进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痉挛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小针刀治疗 后肱二头痉挛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联合电刺激定位技术注射A型肉毒毒素
15
作者 陈雪峰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14期86-86,共1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定位技术引导治疗和电刺激定位引导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以及超声联合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定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定位技术引导治疗和电刺激定位引导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以及超声联合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定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A、B、C三个治疗组,各12例,A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注入肌肉局部,B组在电刺激定位引导下注入BTX—A,C组在超声联合肌电图引导下定位技术下注射BTX—A。结果:治疗第3天,A、B组MAS评分的无明显区别,(p>0.05);C组较A、B两组明显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4周时,A组AROM评分较B组的明显下降(p<0.05);C组的MAS评分及FMA评分明显优于A、B两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联合肌电刺激定位注射BTX—A定位技术与单独方法定位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肌痉挛相比临床疗效更好,定位准确,能有效避开血管神经,减少出血,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上肢痉挛 超声引导 电刺激定位 A型肉毒毒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