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因子2、Notch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蒋海涛 杜胜奇 +1 位作者 李福青 王红 《癌症进展》 2023年第8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因子2(PER2)、Notch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1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因子2(PER2)、Notch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1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BMAL1、PER2、Notch1、GSK-3βmRNA的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腺癌及癌旁组织、30例经内镜切除的结直肠腺瘤组织中BMAL1、PER2、Notch1、GSK-3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BMAL1、PER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otch1、GSK-3β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直肠腺癌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及结直肠腺癌癌旁组织中,BMAL1、PER2的表达呈递增趋势,而Notch1、GSK-3β的表达呈递减趋势。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结直肠腺癌患者结直肠腺癌组织中BMAL1、Notch1蛋白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患者(P﹤0.05);病理类型为黏液腺癌的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ER2蛋白的表达高于管状腺癌(P﹤0.05),GSK-3β的表达低于管状腺癌(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BMAL1的表达与PE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18),PER2的表达与GSK-3β的表达呈负相关(r=-0.291,P=0.040),Notch1的表达与GSK-3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5,P=0.045),其余指标间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BMAL1、Notch信号通路、GSK-3β均可能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GSK-3β可能与BMAL1和Notch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相互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癌 和肌肉arnt蛋白1 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因子2 NOTCH1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BMAL1通过促进ROCK1调控滋养层细胞功能障碍的研究
2
作者 李发敏子 吴淑娟 +3 位作者 韩璐 周梦琪 吴莲芝 杨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34-943,共10页
目的 分析生物钟基因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类似蛋白1(BMAL1)对Ras同源物基因组成员A(RhoA)/Rho相关激酶1(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对滋养层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择滋养层细胞系JEG3细胞,根据转染BMAL1过表达... 目的 分析生物钟基因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类似蛋白1(BMAL1)对Ras同源物基因组成员A(RhoA)/Rho相关激酶1(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对滋养层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择滋养层细胞系JEG3细胞,根据转染BMAL1过表达质粒以及添加1μmol/L、2μmol/L、5μmol/L ROCK1抑制剂Y27632,分为对照组、BMAL1组、BMAL1+1μmol/L Y27632组、BMAL1+2μmol/L Y27632组、BMAL1+5μmol/L Y27632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MAL1、RhoA、ROCK1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记物N-cadherin、Vimentin和转录因子Snail、Slug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周期、凋亡以及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JEG3细胞过表达BMAL1后,与对照组相比,ROCK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RhoA mRNA表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MAL1组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在蛋白水平,BMAL1组ROCK1、RhoA及Snail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Y27632处理可以显著降低Vimentin及Snail蛋白表达(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BMAL1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01),BMAL1+Y27632各浓度组较BMAL1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MAL1组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G2/M期转化,细胞总凋亡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BMAL1组相比,BMAL1+1μmol/L Y27632组和BMAL1+2μmol/L Y27632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BMAL1+1μmol/L Y27632组细胞ROS平均荧光强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AL1+2μmol/L Y27632组细胞ROS平均荧光强度较BMAL1组显著增加(P<0.001)。结论 生物钟基因BMAL1通过促进ROCK1表达参与调控滋养层细胞增殖、DNA合成、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类似蛋白1(bmal1)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 滋养层细胞 复发性流产
下载PDF
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基因调控口腔及全身骨代谢的作用
3
作者 邓诗勇 宫苹 谭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98-204,共7页
近日钟基因调控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基因作为其核心组分之一,与多种生物行为活动密切相关,近年来,其在调控骨代谢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mal1基因可通过下游多种信号通路的介... 近日钟基因调控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基因作为其核心组分之一,与多种生物行为活动密切相关,近年来,其在调控骨代谢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mal1基因可通过下游多种信号通路的介导,分别参与调节骨相关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等细胞的生理活动,进而影响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代谢相关疾病,同时也在颌骨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就Bmal1基因调控骨代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口腔及全身相关骨代谢疾病的诊疗提供可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1基因 骨发育 间充质干细胞 代谢性骨疾病
下载PDF
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水平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汤金星 魏立 +5 位作者 陈晓 朱晓明 董冠中 杨冬 何苡 王建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47-2350,共4页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77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两组组织...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77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两组组织中BMAL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BMAL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BMAL1表达平均值作为阈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BMAL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BMAL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1.69±0.28、2.42±0.29)明显低于食管癌组织中BMAL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0.87±0.10、1.1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0、28.750,P<0.05)。不同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患者BMAL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患者BMAL1蛋白表达水平(1.87±0.21)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1.4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0,P<0.05)。低分化患者BMAL1蛋白表达水平(1.87±0.21)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1.4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10,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BMAL1蛋白表达水平(1.84±0.24)明显高于未淋巴结转移患者(1.4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2,P<0.05)。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37.84%(14/37)和62.50%(25/40),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率(37.84%)明显低于低表达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0.342,P<0.05)。高表达组患者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阳性率[86.49%(32/37)]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阳性率[42.50%(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9,P<0.05)。BMAL1表达水平、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特征与食管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MAL1高表达水平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1.398,95%可信区间(CI):1.123~1.409,P<0.01]。结论:BMAL1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患者临床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Ki-67表达水平等临床病理特征和标志物呈正相关,BMAL1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肌肉arnt蛋白1 食管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细胞核增殖抗原
原文传递
Bmal1通过肠嗜铬细胞及其TPH1-5-HT信号通路参与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曾玮玮 王彦钧 +10 位作者 邹路 何雨芩 肖世莉 王静 乔丹 赵蓉 王斌 赵媚 陈东风 王帅 杨敏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1-327,共7页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生与生物钟节律紊乱有关,IBS症状常具有昼夜波动等节律紊乱特征。肠嗜铬细胞(EC细胞)及其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参与IBS发生的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目的:探讨生物钟核心基...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生与生物钟节律紊乱有关,IBS症状常具有昼夜波动等节律紊乱特征。肠嗜铬细胞(EC细胞)及其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参与IBS发生的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目的:探讨生物钟核心基因Bmal1是否通过调控EC细胞及其TPH1-5-HT信号通路参与IBS的发生。方法:采用IBS模型和对照Sprague-Dawley大鼠以及Bmal1肠道特异性敲除(Bmal1△IEC)和野生型(WT)C57BL/6小鼠进行研究。以连续单一刺激方法建立IBS模型。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肠Bmal1、EC细胞嗜铬粒蛋白A(Cg A)、TPH1和5-HT表达。结果:大鼠实验:Bmal1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细胞,在EC细胞中亦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授时因子时间点(ZT)ZT8:00和ZT24:00时,IBS模型组结肠Bmal1表达明显增高,且模型组ZT8:00的Bmal1表达明显高于ZT16:00和ZT2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实验:与WT组相比,Bmal1△IEC组结肠EC细胞数量明显减少,TPH1、5-HT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BS模型大鼠结肠生物钟基因Bmal1的表达存在昼夜异常波动,Bmal1表达的昼夜紊乱可通过EC细胞及其TPH1-5-HT信号通路参与IB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1 肠易激综合征 肠嗜铬细胞 色氨酸羟化酶⁃1 5⁃羟色胺
下载PDF
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在大鼠牙周炎诱导肝损伤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笑梦 曹牛奔 +4 位作者 邓愉 侯玉帛 刘歆婵 马浩楠 于维先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8-1056,共9页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 1,BMAL1)在大鼠牙周炎诱导肝损伤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牙周炎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不做处理。牙...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 1,BMAL1)在大鼠牙周炎诱导肝损伤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牙周炎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不做处理。牙周炎组大鼠通过结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颈部建立牙周炎模型。建模8周后检测两组大鼠牙周临床指标并处死。显微CT(micro-CT)扫描大鼠上颌骨并分析牙槽骨吸收情况。HE及油红O染色分析两组大鼠牙周组织和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等肝功能相关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PCR,qRT-PCR)、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BMAL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试剂盒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结果上颌第一磨牙HE染色和micro-CT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大鼠牙槽骨吸收明显。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牙周炎组肝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肝索结构紊乱且肝细胞中可见大量脂滴形成。大鼠血清生化检测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大鼠血清中GOT[(62.77±2.59)U/L]、GPT[(47.54±1.04)U/L]、TC[(3.19±0.23)mmol/L]和TG[(1.11±0.09)mmol/L]均较对照组GOT[(38.66±2.47)U/L]、GPT[(31.48±1.57)U/L]、TC[(1.60±0.05)mmol/L]和TG[(0.61±0.09)mmol/L]含量显著升高(P=0.003,P=0.001,P=0.002,P=0.038)。qRT-PCR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大鼠肝组织中BMAL1 mRNA的表达[(0.60±0.04)%]较对照组[(1.01±0.07)%]显著下调(t=4.80,P=0.009),NF-κB、TNF-αmRNA的表达[(1.62±0.12)%、(2.69±0.16)%]均较对照组[(1.00±0.03)%、(1.03±0.16)%]显著上调(P=0.008,P=0.00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大鼠肝组织中BMAL1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11.58±2.15)较对照组(22.66±1.67)显著下调(P=0.015),而NF-κB、TNF-α表达(31.77±2.69、24.31±2.32)均较对照组(19.40±1.82、11.92±0.94)显著上调(P=0.019,P=0.008)。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大鼠肝组织中BMAL1蛋白表达[(0.63±0.10)%]较对照组[(1.00±0.06)%]显著下调(t=3.19,P=0.033),NF-κB、TNF-α表达[(1.61±0.12)%、(2.82±0.23)%]均较对照组[(1.00±0.12)%、(1.00±0.11)%]显著上调(P=0.022,P=0.002)。TUNEL染色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大鼠肝组织中凋亡细胞较对照组增多。结论牙周炎可能通过下调大鼠肝组织中BMAL1的表达激活NF-κB信号分子,引起大鼠肝脏组织中炎症水平和凋亡水平升高,最终诱导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子 肝损伤 动物 实验 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1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变化及对KYSE150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7
作者 杨壮壮 姚文健 +2 位作者 王建军 夏天 魏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5期445-450,共6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 1,BMAL1)表达变化,探讨BMAL1对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食管鳞癌患者82例,取手术切除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 1,BMAL1)表达变化,探讨BMAL1对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食管鳞癌患者82例,取手术切除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MAL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MAL1蛋白相对表达量,并进行比较。以癌组织BMAL1 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界,将82例患者分为BMAL1高表达组(BMAL1 mRNA相对表达量≥6.94)37例和BMAL1低表达组(BMAL1 mRNA相对表达量<6.94)45例,比较BMAL1高、低表达组临床病理特征。取对数生长期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载慢病毒)、BMAL1过表达组(转染BMAL1过表达慢病毒)、回复实验组(转染BMAL1过表达慢病毒及BMAL1 shRNA慢病毒),转染7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细胞BMAL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MAL1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的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目,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结果食管鳞癌组织BMAL1 mRNA及蛋白(6.81±0.62、0.65±0.15)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7.74±0.79、0.97±0.13)(P<0.05)。BMAL1低表达组年龄<60岁(80.0%)、T分期T;~T;期(86.7%)、临床分期Ⅱb~Ⅲ期(86.7%)、脉管侵犯(66.7%)、神经侵犯(71.1%)及淋巴结转移(80.0%)比率均高于BMAL1高表达组(48.6%、54.1%、54.1%、43.2%、32.4%、29.7%)(P<0.05),性别、肿瘤直径、病理分级与BMAL1高表达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AL1过表达组细胞BMAL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11.03±0.56、0.83±0.09)均高于对照组(9.27±0.48、0.35±0.09)和回复实验组(10.04±0.45、0.44±0.08)(P<0.05);回复实验组细胞BMAL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细胞转染后培养0 h时细胞增殖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AL1过表达组转染后培养24 h时细胞增殖OD值(0.44±0.03)低于对照组(0.55±0.04)(P<0.05),BMAL1过表达组与回复实验组(0.48±0.12)、回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AL1过表达组转染后培养48、72 h时细胞增殖OD值(0.73±0.04、0.90±0.03)均低于对照组(0.94±0.04、1.23±0.03)和回复实验组(0.86±0.03、1.15±0.05)(P<0.05),回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AL1过表达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322.88±31.37)个]少于对照组[(517.63±10.51)个]和回复实验组[(494.13±9.46)个](P<0.05),细胞迁移率[(11.67±0.88)%]低于对照组[(32.26±1.41)%]和回复实验组[(29.93±0.14)%](P<0.05);回复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细胞迁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BMAL1呈低表达,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上调BMAL1表达可抑制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KYSE150细胞
原文传递
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BMA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郭迎春 王宇 +1 位作者 张志欣 王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手术切除的64例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周水肿组织BMAL1表达;术前进行脑MRI检查,计算水肿指数评估... 目的探讨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手术切除的64例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周水肿组织BMAL1表达;术前进行脑MRI检查,计算水肿指数评估瘤周水肿程度。结果64例均伴有瘤周水肿,其中轻度水肿20例,中度水肿9例,重度水肿35例;瘤周水肿组织BMAL1高表达39例,低表达25例。瘤周水肿组织BMAL1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与水肿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408;95%CI 0.179~0.59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AL1高表达是弥漫性胶质瘤并发重度瘤周水肿的独立影响因素(OR=5.558;95%CI 1.897~8.467;P<0.001)。结论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BMAL1表达水平与瘤周水肿程度呈正相关,提示BMAL1可能参与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的发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胶质瘤 和肌肉arnt蛋白1(bmal1) 瘤周水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靶向BMAL1调控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3T3-L1细胞脂解及棕色化模型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吴涛 曲一玮 +3 位作者 徐圣洁 李晓 王咏 马度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00-1410,共11页
目的探索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脂解及棕色化模型的抑制作用及与脑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样蛋白-1(BMAL1)调控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成分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关... 目的探索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脂解及棕色化模型的抑制作用及与脑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样蛋白-1(BMAL1)调控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成分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制备空白及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诱导其分化成熟后分为对照组、空白组、2.5%含药血清组、5%含药血清组、10%含药血清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10 mmol/L ISO以构建脂肪细胞过度脂解及棕色化模型。采用油红O染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内脂滴阳性面积比及其水解后产物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脂肪细胞脂解及棕色化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以筛选出最优体积分数的含药血清进行下一步慢病毒转染实验。取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分别加入BMAL1小干扰RNA、空载体小干扰RNA,构建沉默BMAL1的3T3-L1脂肪细胞。将细胞分为空载体组、含药血清空载体组、BMAL1沉默组和含药血清BMAL1沉默组。各组加入ISO孵育后,油红O染色法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内脂滴阳性面积比;ELISA法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TG)、cAMP及培养基中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KA、CREB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UCP1)和T-box转录因子1(TBX1)的mRNA表达。结果与2.5%及5%含药血清组比较,10%含药血清组细胞内cAMP含量及培养基中FFA含量降低(均P<0.05)、TG含量升高(P<0.05)、PKA蛋白表达降低(P<0.05)、HSL及ATGL mRNA表达降低(均P<0.05)。慢病毒转染3T3-L1脂肪细胞后,与空载体组比较,BMAL1沉默组中BMAL1蛋白表达降低(P<0.05),表明BMAL1沉默的脂肪细胞成功构建。与空载体组比较,BMAL1沉默组细胞内脂滴阳性面积比及TG含量降低(均P<0.05),培养基中FFA含量、细胞内cAMP含量和PKA、CREB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HSL、ATGL、UCP1和TBX1 mRNA表达量升高(均P<0.05)。与BMAL1沉默组比较,含药血清BMAL1沉默组细胞内脂滴阳性面积比及TG含量升高(均P<0.05),培养基中FFA含量、细胞内cAMP含量、PKA和CREB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HSL、ATGL、UCP1及TBX1的mRNA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ISO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脂解及棕色化,其机制可能通过介导BMAL1调控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恶病质 脂肪消耗 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蛋白-1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成分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归脾汤通过Bmal1调控高糖状态下H9c2心肌细胞自噬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一超 陈诗成 +4 位作者 李晓文 陆欣雨 黄颖怡 朱佳佳 李俊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归脾汤在高糖状态对H9c2心肌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及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基因(Bmal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归脾汤2.5、7.5、15μg/mL组,共培养48 h。以Hochest333... 目的:探讨归脾汤在高糖状态对H9c2心肌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及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基因(Bmal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归脾汤2.5、7.5、15μg/mL组,共培养48 h。以Hochest33342/PI染色计算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C3)、Bmal1及自噬相关蛋白(ATG)如ATG3、ATG5、ATG7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等的表达。抑制Bmal1表达后,观察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对照组CC3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同时Bmal1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各给药组CC3蛋白表达下调,归脾汤7.5、15μg/mL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抑制心肌细胞Bmal1的表达后,各给药组CC3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1)。结论:归脾汤可增强在高糖状态下心肌细胞的自噬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mal1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脾汤 糖尿病心肌病 自噬 生物钟基因-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1
原文传递
节律基因Bmal1对结直肠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博汝 魏柏 +1 位作者 石晓雅 谢梦丽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5期2544-2548,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从分子水平探讨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运用RNA干扰技术转染Bmal1 siRNA,构建Bmal1基因敲除的结直肠癌细胞株。将体外培...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从分子水平探讨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运用RNA干扰技术转染Bmal1 siRNA,构建Bmal1基因敲除的结直肠癌细胞株。将体外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Bmal1基因敲除组(敲除组)、放疗组、Bmal1基因敲除联合放疗组(联合组)。CCK-8检测各组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RT-qPCR检测各组细胞Bmal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mal1、HIF-1α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增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对照组、敲除组、放疗组、联合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细胞HIF-1α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在4组细胞中均为最低,分别为对照组的0.40倍和0.38倍,其次为放疗组、敲除组,对照组HIF-1α和VEGF mRNA表达水平最高,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IF-1α和VEGF在联合组细胞中表达水平最低,分别为对照组的0.45倍和0.35倍,其次为放疗组、敲除组,对照组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最高,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除节律基因Bmal1可以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1基因 结直肠癌细胞 放射治疗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昼夜节律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锦锋 杨凡 邓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9-922,共4页
研究发现,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可能受到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昼夜更迭和光线刺激可调节昼夜节律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转录-翻译环路,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和中枢钟-子钟基因表达变化共同调节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 研究发现,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可能受到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昼夜更迭和光线刺激可调节昼夜节律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转录-翻译环路,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和中枢钟-子钟基因表达变化共同调节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从而调控心律失常。本文主要综述昼夜节律调控心律失常的分子基础、机制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心律失常 生物钟 和肌肉arnt蛋白1 昼夜运动输出周期蛋白
下载PDF
运动调控昼夜节律在抗肌萎缩中的作用
13
作者 黄杰轮 梁计陵 陈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5-1022,共8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人口剧增,伴随着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体育锻炼减少与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问题愈发严重。这样的结果显著增加了骨骼肌萎缩的发病率,降低了老年和慢性疾病人群机体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与此同时,饮食不均...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人口剧增,伴随着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体育锻炼减少与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问题愈发严重。这样的结果显著增加了骨骼肌萎缩的发病率,降低了老年和慢性疾病人群机体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与此同时,饮食不均衡和运动量降低以及激素水平波动等进一步加剧骨骼肌萎缩的发生,其病理机制主要为慢性炎症加重、线粒体功能障碍、自噬功能状态低下、细胞凋亡增加、肌卫星细胞功能受损以及昼夜节律紊乱等。其中,随着昼夜节律相关研究的深入,骨骼肌作为机体最大的外周生物钟,可通过调控昼夜节律核心基因BMAL 1以及CLOCK基因,对骨骼肌纤维结构、线粒体功能、肌肉质量等产生影响。运动锻炼作为改善骨骼肌质量的重要干预策略,还可激活昼夜节律信号通路,调控其相位,进而改善肌肉再生、提高肌肉力量,发挥延缓肌萎缩作用。为此,本文从昼夜节律的角度去阐述其与肌萎缩发生以及潜在运动干预的分子机制,以期为肌萎缩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提供新的靶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昼夜节律 运动 脑和arnt蛋白1 时钟基因
下载PDF
古方半夏秫米汤对正常小鼠最大给药量及其对失眠模型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玉凤 黄枚 +3 位作者 南丽红 许晓丽 谢玉玲 郑立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8,共7页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对失眠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生物钟基因和神经递质的影响,初步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及安全性,阐释临床使用大剂量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及安全用药。方法:测定半夏秫米汤最大给药量并...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对失眠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生物钟基因和神经递质的影响,初步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及安全性,阐释临床使用大剂量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及安全用药。方法:测定半夏秫米汤最大给药量并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确定其化学成分;采用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大鼠失眠模型,观察半夏秫米汤对失眠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下丘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褪黑色素(MT)含量;Western blot法及qRT-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昼夜运动输出周期(Clock)、脑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样蛋白1(BMAL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半夏秫米汤小鼠最大给药量为810 g/kg。鉴定出999种半夏秫米汤代谢物,主要代谢物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49.81%)、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类(16.6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较少,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同时神经元染色变深,细胞大小不一,形状变长,核皱缩;下丘脑5-HT、MT的含量明显降低,DA含量明显升高,Clock、BMAL1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半夏秫米汤8.1、16.2、32.4 g/kg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较大,睡眠潜伏期缩短和睡眠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神经元损伤改善;半夏秫米汤16.2、32.4 g/kg组MT的含量明显升高,而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半夏秫米汤32.4 g/kg组5-H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半夏秫米汤8.1、16.2、32.4 g/kg组Clock、BMAL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半夏秫米汤安全范围较大,其代谢产生的氨基酸类和核苷酸类代谢产物可能是其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半夏秫米汤具有较好的抗失眠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大鼠下丘脑组织中DA含量,增加5-HT、MT含量,抑制下丘脑ClOCK、BMAL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秫米汤 失眠 最大给药量 褪黑色素 昼夜运动输出周期 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蛋白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