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7
1
作者 田昭俭 杨新国 +1 位作者 姜法伟 庞闽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CA)的CT和MRI表现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A 1 4例。 1 2例行CT平扫 , 1 0例行CT增强扫描 ; 1 0例行MRI检查 , 6例行Gd DTPA增强扫描 ; ...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CA)的CT和MRI表现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A 1 4例。 1 2例行CT平扫 , 1 0例行CT增强扫描 ; 1 0例行MRI检查 , 6例行Gd DTPA增强扫描 ; 9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 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 ,以单发病灶多见。 1 2例CT平扫发现 1 6个病灶 ,全部病灶均呈高密度或稍高密度 , 7个病灶可见钙化 ; 1 0例CT增强扫描发现病灶 1 4个 , 9个病灶无强化 , 5个病灶呈轻度强化。 1 0例MRI检查发现 1 3个病灶 , 3个在T1 WI上呈等信号 , 1 0个为高信号 ;在T2 WI上全部病灶为高低混杂信号 ,其中 9个病灶周围伴有环形低信号 ,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 ,无占位效应。结论 CA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CT和MRI对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且MRI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CT MRI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颖 谢明祥 陈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3期112-113,共2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种病情的诊断方面的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并且对部分较为难于发现的隐藏性病情发展了诊断技术。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就是典型的隐藏性病情的一种,其潜伏在人脑内部,在发病前不易被发现,虽然现在可以利...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种病情的诊断方面的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并且对部分较为难于发现的隐藏性病情发展了诊断技术。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就是典型的隐藏性病情的一种,其潜伏在人脑内部,在发病前不易被发现,虽然现在可以利用影像学技术对其进行诊断,但是由于诊断技术仍然不够成熟,并且由于这一病情不易被发现和诊断,因此在进行影像诊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所需要注意的方面。本文即是针对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过程中所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如下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诊断 问题分析
下载PDF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胜 龚沈初 +5 位作者 巴奇 丁文彬 田国才 崔磊 姜洪标 李小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2期967-97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CA)的CT、MRI、MRA和DSA表现并比较四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CA的影像学表现 ,其中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5例经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证实。 2 0例进行CT和MRI平扫、MRA ,13例...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CA)的CT、MRI、MRA和DSA表现并比较四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CA的影像学表现 ,其中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5例经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证实。 2 0例进行CT和MRI平扫、MRA ,13例行CT增强扫描 ,15例行MRI增强扫描 ,12例行DSA检查。结果 :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 ,以单发多见 (17/ 2 0 ,占 85 % )。 2 0例CA检出 2 5个病灶。CT和MRI平扫均发现所有病灶。CA的CT平扫均表现为高密度或稍高密度 ;13例CT增强扫描发现 15个病灶 ,其中 10个病灶无强化 ,5个病灶轻度强化。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 12个 ,高信号 8个 ,混杂信号 5个 ;T2 WI全部病灶均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 ,2 3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 ,2个病灶周围有水肿带 ,无占位效应 ;15例MRI增强扫描发现 17个病灶 ,其中 7个病灶出现瘤体血管床轻中度强化 ,2个病灶边缘强化 ,8个病灶无强化。 2 0例CA行 3DTOFMRA均未见异常血管影。 12例行全脑DSA检查未见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 ,4例表现为毛细血管期或静脉窦期富血管性病变。结论 :CA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CT和MRI平扫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且MRI优于CT ;CA的CT和MRI增强扫描无特征性表现 ;MRA和DSA对诊断CA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诊断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兰秀玲 方晓 《当代医学》 2020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诊断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CT诊断,观察组采用MRI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诊断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CT诊断,观察组采用MRI诊断。结果两组所采用的方法均能较好地对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断,但总体上观察组效果更优。结论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MRI的诊断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快速确诊,以便患者尽早进行治疗,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MRI 影像诊断
下载PDF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
5
作者 周立新 陆建常 林大营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年第6期346-348,共3页
目的分析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表现。结果18例共26个病灶,表现为T1WI等信号、高信号、混杂信号或环状高信号,T2WI低信号、均匀高信... 目的分析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表现。结果18例共26个病灶,表现为T1WI等信号、高信号、混杂信号或环状高信号,T2WI低信号、均匀高信号或环状高信号,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大部分病灶无占位效应及周围水肿,所有病灶在梯度回波(GRE)序列上均可见到病灶边缘低信号环;Gd-DTPA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强化。结论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较为特异,MRI检查是诊断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最为敏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海绵状血管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下载PDF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诊断效果
6
作者 彭小芳 沈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70-272,共3页
研究MRI诊断价值,将其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CA)患者诊断过程中运用,研究其实际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选择62例CA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均31例,研究组实施MRI诊断,对照组运用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对比... 研究MRI诊断价值,将其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CA)患者诊断过程中运用,研究其实际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选择62例CA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均31例,研究组实施MRI诊断,对照组运用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准确性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CA患者诊断过程中运用MRI诊断,诊断实际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MRI诊断 诊断效果
下载PDF
桥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7
作者 张玉斌 孙广林 +1 位作者 谷守维 杨文武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802-803,共2页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桥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枕下正中经四脑室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桥脑背侧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病灶镜下全切除,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恰...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桥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枕下正中经四脑室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桥脑背侧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病灶镜下全切除,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恰当的选取手术入路、熟练掌握局部神经解剖、熟练的掌握镜下显微操作的前提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异常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曾涵 窦万臣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CCM)合并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CCM合并DV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该患者经左颞叶内侧后部海绵状... 目的 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CCM)合并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CCM合并DV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该患者经左颞叶内侧后部海绵状血管瘤及静脉畸形切除术后癫痫得到控制,术后围手术期症状无复发。结论 CCM合并DVA临床相对少见。其治疗过程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发育性静脉异常 癫痫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妊娠合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5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张慧 吕厚元 +1 位作者 李柏乐 张心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5期154-157,37,共5页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CCM)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探讨妊娠合并CCM患者的围生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15例妊娠合并CCM患者的病理资料。结...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CCM)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探讨妊娠合并CCM患者的围生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15例妊娠合并CCM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共经历16次妊娠,均于孕前发现CCM。初始临床表现癫痫5例,突发头痛4例,因头痛发现脑出血1例,一过性晕厥1例,共济失调1例,无临床症状3例;以癫痫为临床表现的病例中,4例患者孕前手术或放疗后癫痫发作减轻或消失,1例孕前未治疗者孕期癫痫发作频繁,给予药物加量后未再发作;无孕期手术治疗者,无新发脑出血病例;孕足月阴道分娩3例,剖宫产11例,孕18周引产1例;产后突发癫痫持续状态1例,其余母儿健康。结论妊娠合并CCM需要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共同管理,妊娠可能增加癫痫发作风险;孕前应至神经外科行风险评估,孕期适时调整抗癫痫药物,分娩后仍要严密监测。分娩方式的选择需要产科、神经科、麻醉科及母胎医学组成的MDT团队共同讨论评估后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内海绵状血管 出血 癫痫 多学科团队管理
下载PDF
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脑外侧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的体会
10
作者 张钧 宋国智 常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526-527,共2页
目的总结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桥脑外侧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9例桥脑外侧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病灶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出现乙状窦血栓形成,... 目的总结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桥脑外侧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9例桥脑外侧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病灶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出现乙状窦血栓形成,1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术后6个月失访;其他8例随访0.6~6年,平均(2.5±1.7)年;无复发或死亡,mRS评分0~2分。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可以很好地暴露上侧、外侧和腹外侧桥脑,是治疗桥脑外侧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外侧 颞下经小幕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儿童脑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国庆 蒲珂 李庆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3-397,共5页
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血管畸形病变,儿童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自发性脑出血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病变呈单发或多发,多为偶然发现。MRI对脑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是其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但该病的发病机... 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血管畸形病变,儿童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自发性脑出血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病变呈单发或多发,多为偶然发现。MRI对脑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是其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但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且治疗方法仍缺乏总结。本文对儿童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相关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综述,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海绵状 中枢神经系统 出血 癫痫 儿童 综述
下载PDF
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国才 黄胜 +1 位作者 龚沈初 崔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angioma ,CA)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A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5例CA共检出 19个病灶。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 ,单发多见 (13 /15 )。 15例C... 目的 :探讨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angioma ,CA)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A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5例CA共检出 19个病灶。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 ,单发多见 (13 /15 )。 15例CT和MRI平扫均发现所有病灶。CA的CT平扫均表现为高或稍高密度 ;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 9个 ,高信号 7个 ,混杂信号 3个 ;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 ,16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 ,无占位效应 ;CT和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结论 :CA有典型影像表现 ,CT和MRI平扫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I优于CT ,是首选和最佳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CA 实质 平扫 病灶 海绵状血管 信号 高密度 发现
下载PDF
血管成像的隐性海绵状血管瘤并发脑实质出血15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龄 雷霆 +1 位作者 陈劲草 陈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96-199,共4页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15例血管成像隐性海绵状血管瘤引起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经CT/MRI证实。全部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12例只采用病变切除,1例病变在桥脑经第四脑室基底入路并经面神经上三角切除了海绵状血...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15例血管成像隐性海绵状血管瘤引起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经CT/MRI证实。全部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12例只采用病变切除,1例病变在桥脑经第四脑室基底入路并经面神经上三角切除了海绵状血管瘤,2例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有顽固癫痫,做颞叶及病灶切除。所有手术标本均经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 结果 15例全部切除了病变,获得良好的效果,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手术有效而安全,即使在脑功能区也能获得优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隐性海绵状血管 并发症 实质出血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磁共振成像序列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对比
14
作者 周岩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22-423,467,共3页
目的对比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与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吉林市中心医2021年12月—2022年1... 目的对比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与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吉林市中心医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5例CC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SWI和MRI检查,对比CCM患者SWI和MRI常规序列(T1WI、T2WI)的差异。结果75例CCM患者SWI阳性率高于MRI-T1WI和MRI-T2WI,存在显著差异(P<0.05);SWI、MRI-T1WI和MRI-T2WI病灶平均直径分别为5.24、4.86、4.98 mm,SWI显示病灶平均直径的精准度高于MRI-T1WI和MRI-T2WI,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WI可反映CCM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提高疾病的诊断效能,更好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 MRI序列 海绵状血管
下载PDF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诊断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凯莉 李克军 +2 位作者 赵跃华 陈大有 朱艳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手术前对患者先行CT检查,然后对患者行MRI检查,分...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手术前对患者先行CT检查,然后对患者行MRI检查,分析CT与MRI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记录并统计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率。结果 :53例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患者中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直径<2cm占66.04%;病灶部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颞叶部位、顶叶及枕叶部位,分别占:22.64%、18.87%和15.09%;53例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顺利完成CT检查,患者中31例呈高密度,20例呈等或稍高密度;1例病灶部位可见斑点状钙化影;1例呈团块状钙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MRI检查,患者中24例TIWI表现为短信号,10例等信号,长信号15例,混杂信号4例;T2WI中23例长信号,等信号11例,短信号14例,混合信号5例;MRI增强下31例明显增强,轻微增强20例,无明显变化2例;CT联合MRI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及检出率,均高于单一CT与MRI检查;MRI检查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及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结论 :CT与MRI用于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均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果,而MRI诊断能作为CT的补充,帮助患者确诊,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响学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效果 影响学依据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善红 王新岭 +1 位作者 韩磊 许兴堂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12期1288-1290,共3页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又称(caver-nous malformation,CM),是脑部先天性血管畸形的一种,属隐性血管畸形,指的是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是一种并非少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只有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明...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又称(caver-nous malformation,CM),是脑部先天性血管畸形的一种,属隐性血管畸形,指的是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是一种并非少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只有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明确显示病灶,随着MRI的普遍应用和新技术的开发,如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应用,有关CA的报告日渐增多.本研究收集33例经手术和临床治疗随诊证实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旨在探讨该病的病理基础与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海绵状血管 磁共振成像诊断 实质 先天性血管畸形 磁敏感加权成像 海绵状血管 MRI表现 隐性血管畸形
下载PDF
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天乐 黄胜 +1 位作者 田国才 龚沈初 《交通医学》 2006年第4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CA)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A的MRI表现。结果:15例CA共检出19个病灶。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多见(13例)。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9个,高信号7个,混... 目的:探讨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CA)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A的MRI表现。结果:15例CA共检出19个病灶。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多见(13例)。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9个,高信号7个,混杂信号3个;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6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无占位效应;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15例CA行3D-TOF MRA均未见异常血管影。结论:CA的MRI表现有特征性,MRI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MRI
下载PDF
合并脑海绵状血管瘤急性脑梗死患者桥接治疗1例
18
作者 幸享凤 张国雄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59岁,女,因“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2 h 45 min”于2021年2月28日到我院急诊就诊。患者2 h 45 min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伴肢体麻木,伴恶心呕吐,为求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急诊行头颅CT(见图1 A、B):... 1 临床资料患者,59岁,女,因“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2 h 45 min”于2021年2月28日到我院急诊就诊。患者2 h 45 min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伴肢体麻木,伴恶心呕吐,为求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急诊行头颅CT(见图1 A、B):提示右侧小脑半球高密度影,追问病史诉有“脑海绵状血管瘤”,具体部位及情况不详,余无其他疾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不清 海绵状血管 疾病病史 急性梗死患者 肢体麻木 头颅CT 临床资料 桥接治疗
下载PDF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成像诊断1例
19
作者 田兆华 李勇 高小平 《当代医学》 2011年第9期62-62,共1页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内血管先天性畸形,占脑血管畸形的5%~16%。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分为脑内型与脑外型两部分,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又称为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常见于中颅窝...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内血管先天性畸形,占脑血管畸形的5%~16%。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分为脑内型与脑外型两部分,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又称为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常见于中颅窝底、鞍旁等部位。由于CA易反复出血,导致病灶进行性增大,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随着MRI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CA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海绵状血管 磁共振成像诊断 内型海绵状血管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先天性畸形 血管畸形 进行性增大 血管
下载PDF
主要表现为癫痫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其华 黄思庆 +5 位作者 王晨 纪卉明 傅西安 吴建东 钱苏荣 游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2009年12月治疗的以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资料35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7例):按照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及换药,且...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2009年12月治疗的以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资料35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7例):按照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及换药,且全部病例疗程都在3年以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18例):严格根据癫痫手术要求进行术前评估及术中监测,切除致痫灶,术后继续使用抗癫药平均1年以上。对两组患者癫痫控制情况及抗癫药使用种类进行对比分析(平均随访2.9年)。结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有16例癫痫得到良好控制,药物治疗组仅6例得到控制(2=8.4777,P<0.05),而且手术联合组较药物治疗组抗癫药使用种类明显减少。结论对于主要表现为癫痫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联合药物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癫痫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