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室容积测量及其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赵相胜 罗良平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514-2515,共2页
脑室容积的变化一直是临床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最常用的指标之一,但由于测量方法的精确与方便程度不够,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脑室容积测量常用的方法、脑室容积的正常值,及其测量脑室容积的主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室容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测量方法 颅脑疾病 诊断
下载PDF
侧脑室容积变化线性测量法灵敏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翟国德 齐山美 +1 位作者 庞琦 翟慎晔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寻求一种灵敏的观测侧脑室容积变化的线性测量方法,用以指导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正常成人颅脑CT轴位图像资料建立侧脑室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脑积水发生时侧脑室的扩张过程,观察分析侧脑室各部的扩张特点,提出一种灵敏... 目的寻求一种灵敏的观测侧脑室容积变化的线性测量方法,用以指导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正常成人颅脑CT轴位图像资料建立侧脑室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脑积水发生时侧脑室的扩张过程,观察分析侧脑室各部的扩张特点,提出一种灵敏的观测侧脑室容积变化的线性测量方法。结果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脑积水发生时侧脑室各部的扩张并不均衡,体部向外侧的位移最显著,而侧脑室前、后角及其它部位向外侧的位移均小于体部。结论侧脑室体部脑室-颅腔比是反映侧脑室容积变化的灵敏的线性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容积 线性测量法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围产期脑损伤脑室容积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薇 王伟红 +5 位作者 李志英 刘铁城 米文育 王琨 马聪敏 周鑫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患儿头颅CT脑室容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2--2008年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和Ⅲ度以上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病例。根据有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患儿均于生后3~5天... 目的探讨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患儿头颅CT脑室容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2--2008年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和Ⅲ度以上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病例。根据有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患儿均于生后3~5天、3—4周及3个月分别行头颅CT检查,测量脑室哈氏值、前角指数、脑室指数和第三脑室宽度,比较两组差异及不同时间段的动态变化,分析各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3~5天时观察组哈氏值、脑室指数和第三脑室宽度均小于对照组[(22.4±14.2)mm比(29.2±4.4)mm,(1.5±0.9)比(2.6±0.7),(1.8±0.4)mm比(1.9±0.4)mm,P均〈0.01],前角指数大于对照组[(6.4±2.4)比(5.0±1.3),P〈0.01];3—4周时观察组哈氏值和第三脑室宽度均大于对照组[(37.0±9.0)mm比(33.3±2.0)mm,(3.4±1.O)mm比(2.7±0.5)mm,P均〈0.011.3个月时观察组哈氏值、脑室指数和第三脑室宽度均大于对照组[(47.4±6.8)mm比(34.3±2.3)mm,(2.4±0.6)比(1.7±0.3),(4.1±0.8)mm比(3.1±0.7)mm,P均〈0.01]。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哈氏值、脑室指数和第三脑室指数均逐渐增加,前角指数逐渐降低。结论侧脑室容积测量在评价急性期脑水肿的程度、脑缺氧后遗改变及估测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早期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颅内出血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脑室容积 预后
原文传递
脑室容积CT定量分析在生理性脑萎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4
作者 边宏宇 程尧 张毅军 《人民军医》 2010年第10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容积CT定量分析在生理性脑萎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82名健康人,根据脑萎缩程度将其分为4组。对所有被检者头颅CT进行脑室容积定量分析,分别计算幕上、幕下特定容积内脑脊液总量(V1)和脑实质总量(V2)及两者比... 目的:探讨脑室容积CT定量分析在生理性脑萎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82名健康人,根据脑萎缩程度将其分为4组。对所有被检者头颅CT进行脑室容积定量分析,分别计算幕上、幕下特定容积内脑脊液总量(V1)和脑实质总量(V2)及两者比值(B),以B1、B2分别代表幕上、幕下比值,对B1、B2与传统线性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4组间B1、B2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所有被检者B1、B2分别与一维幕上、幕下径线指标额角指数、脑室指数、第四脑室指数及脑干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Evans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可根据CT容积指标进行生理性脑萎缩的诊断及程度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脑萎缩 脑室容积 定量CT
原文传递
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不良预后患儿头颅CT定量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英 刘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83-1685,共3页
目的通过定量观测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患儿病程前后经头颅CT所测脑室容积的动态变化,以明确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中重度)新生儿病例105例。根据有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分组,A组为有后遗症组,B组为无... 目的通过定量观测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患儿病程前后经头颅CT所测脑室容积的动态变化,以明确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中重度)新生儿病例105例。根据有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分组,A组为有后遗症组,B组为无后遗症组。病例均于住院24h内完成头颅CT检查,根据恢复情况,部分病例于1个月、3个月行头颅CT复查。由专人测量CT指标值(哈氏值、三脑室宽度),取得A、B二组急性期、1个月、3个月时各值范围,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A、B二组各指标前后变化及变化量与预后的相关性作出评价。结果随病程好转,A、B二组哈氏值均渐增大,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A组哈氏值变化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A、B二组三脑室宽度值随病程变化,在二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患儿经头颅CT测量出的脑室容积变化在预后不良与痊愈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头颅CT测量脑室容积变化对预测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不良预后 头颅CT 脑室容积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中脑组织移位的测量与分析
6
作者 涂兰波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脑组织移位 磁共振检查 脑室容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