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颈畸形患者寰齿间隙及脑干脊髓角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庞长河 宋来君 +1 位作者 张志强 龙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通过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探讨颅颈连接畸形的不稳定性因素。方法:选择颅颈连接畸形患者40例(畸形稳定组8例、畸形不稳定组32例)和正常对照20例,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并对各种畸形(寰枕融合、颅底凹陷、C2-3分节不全)发... 目的:通过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探讨颅颈连接畸形的不稳定性因素。方法:选择颅颈连接畸形患者40例(畸形稳定组8例、畸形不稳定组32例)和正常对照20例,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并对各种畸形(寰枕融合、颅底凹陷、C2-3分节不全)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畸形组寰齿间隙测量值大于对照组,脑干脊髓角测量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畸形组不稳定组的寰枕融合、颅底凹陷发生率高于畸形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稳定与不稳定组间C2-3分节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间隙愈大、脑干脊髓角愈小颅颈连接不稳定发生的可能性愈大。寰枕融合、颅底凹陷是导致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且不稳定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颈畸形 寰齿间隙 脑干脊髓角
下载PDF
国人脑干脊髓角正常值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德生 张黎明 +5 位作者 段淑荣 徐晓云 李增会 王柱石 汤立华 于桂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50-51,共2页
本文应用磁共振成象技术,测量了100侧正常人的脑干脊髓角。结果表明,正常人的脑干脊髓角平均为163.9度。脑干脊髓角的变化与性别和年龄无直接关系。大部分枕大孔区发育异常病人脑干脊髓角变小。
关键词 脑干脊髓角 扁平颅底 NMR
下载PDF
脑干脊髓角与枕大孔区畸型3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德生 高晶 +3 位作者 王静 李增会 沈翠茹 江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对符合枕大孔区畸型诊断标准的30例病人进行了临床症状、体征、X线、不同头位诱发电位、核磁共振及脑干脊髓角对照研究。证实:脑干脊髓角减小与锥体束损害程度呈等级正相关。人为造成脑干脊髓角减小,齿突压迫加重时诱发电位异常明... 对符合枕大孔区畸型诊断标准的30例病人进行了临床症状、体征、X线、不同头位诱发电位、核磁共振及脑干脊髓角对照研究。证实:脑干脊髓角减小与锥体束损害程度呈等级正相关。人为造成脑干脊髓角减小,齿突压迫加重时诱发电位异常明显增加。脑干脊髓角是判定齿突压迫及判定环枕畸形锥体束损害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大孔畸形 脑干脊髓角 齿突压迫 诱发电位
下载PDF
国人颈髓角的MRI影像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建邦 杨庆国 张银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2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人颈髓角(CMA)大小,提供其正常值范围,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1例枕颈区正常的国人MRI片,测量CMA,其中99例同时测量脑干脊髓角。结果 301例受检者的CMA为137.7°~180.0°(163.73°±6.88°),95%... 目的观察国人颈髓角(CMA)大小,提供其正常值范围,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1例枕颈区正常的国人MRI片,测量CMA,其中99例同时测量脑干脊髓角。结果 301例受检者的CMA为137.7°~180.0°(163.73°±6.88°),95%可信区间为150.24°~177.22°,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者的CMA相比,P均>0.05。其中99例受检者的脑干脊髓角为147.0°~177.7°(162.53°±6.17°),与CMA相比,P>0.05。结论国人CMA正常值为137.7°~180.0°,与脑干脊髓角相近,CMA超出正常值范围有助于颅底病变的诊断,对脑干、延髓、颈脊髓压迫程度的评价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区 磁共振成像 脊髓 脑干脊髓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