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iR-200b、miR-135b表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及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价值
1
作者 吴楠楠 刘笑 付应元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711-71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00b(miR-200b)、miR-135b表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及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53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减影...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00b(miR-200b)、miR-135b表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及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53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侧支循环状态评分将其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n=81)和侧支循环不良组(n=72),观察血清miR-200b、miR-135b表达水平。并参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所有患者认知功能状态,依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非障碍组(n=74)及障碍组(n=79),观察不同认知功能状态患者血清miR-200b、miR-135b水平变化,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200b、miR-135b表达水平与AIS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血清miR-200b、miR-135b表达水平及MoCA评分均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P<0.05)。非障碍组患者血清miR-200b、miR-135b表达水平均高于障碍组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200b、miR-135b表达水平与AIS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呈正相关(r=0.746、0.724,P<0.05);与AIS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呈正相关(r=0.721、0.70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00b预测不良脑侧支循环发生的约登指数(0.685)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0.64,曲线下面积为0.853,预测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5.19%;miR-135b预测不良脑侧支循环发生的约登指数(0.650)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1.16,曲线下面积为0.833,预测敏感度为84.72%,特异度为80.25%。miR-200b预测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约登指数(0.595)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0.71,曲线下面积为0.827,预测敏感度为79.75%,特异度为79.73%;miR-135b预测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约登指数(0.488)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1.18,曲线下面积为0.800,预测敏感度为77.22%,特异度为71.62%结论血清miR-200b、miR-135b在不良脑侧支循环状态及认知功能障碍的AIS患者中表达水平较低,两者与AIS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及认知功能状态呈正相关,对不良脑侧支循环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00b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35b 急性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状态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微循环灌注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关玲 石现 杜元灏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脑梗塞的机理。方法 :采用血管内皮细胞荧光染色及白细胞荧光示踪法 ,结合显微录像系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动态定量地观察了针刺对MCAo后 3、6、2 4hr软脑膜微血管形态、密度、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 :①模型组各...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脑梗塞的机理。方法 :采用血管内皮细胞荧光染色及白细胞荧光示踪法 ,结合显微录像系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动态定量地观察了针刺对MCAo后 3、6、2 4hr软脑膜微血管形态、密度、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 :①模型组各时段微血管内皮细胞着色差 ,组织渗出荧光多 ,针刺组明显好于模型组。②各时段模型组缺血区软脑膜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 ,针刺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③各时段模型组缺血区软脑膜微血管血流速度降低 ,而针刺组流速较模型组明显提高。结论 :针刺能及时有效地改善MCAo后脑微循环灌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急性梗塞 大鼠 循环灌注状态
下载PDF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脑微循环状态评估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天柱 刘枫 刘文军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10期1733-173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对脑胶质瘤分级、脑微循环状态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脑胶质瘤患者74例,术前采用常规磁共振成像,并加扫ASL,测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TBFmax)和对侧白质、灰质、半球的脑血流量(CBF),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对脑胶质瘤分级、脑微循环状态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脑胶质瘤患者74例,术前采用常规磁共振成像,并加扫ASL,测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TBFmax)和对侧白质、灰质、半球的脑血流量(CBF),分析其MRI及ASL图像灌注表现,探究其对脑胶质瘤分级及脑微循环状态的评估价值。结果TBFmax/对侧白质、TBFmax/对侧灰质、TBFmax/对侧半球比值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各组血流量灌注指标判断胶质瘤级别时,TBFmax/对侧白质、TBFmax/对侧灰质、TBFmax/对侧半球的AUC分别为0.848、0.782、0.887(P均>0.05)。结论ASL能够较好的反应脑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水平、血管生成及侵袭情况,有利于胶质瘤术前分级,对制定脑肿瘤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胶质瘤 分级 循环状态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朱锦奎 罗永燕 +4 位作者 朱毅斌 李林青 颜国垚 李莹 徐生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3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施行丁苯肽联合脑循环治疗仪的临床疗效,并对神经功能和脑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共86例患者资料,结合疗法差异分成联合组45例和参照组41例。参照组施行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施行丁苯肽联合脑循环治疗仪的临床疗效,并对神经功能和脑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共86例患者资料,结合疗法差异分成联合组45例和参照组41例。参照组施行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联合组在施行脑循环治疗仪基础上给予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两组于神经缺损得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含量上的差异性,并利用多普勒超声评估治疗前后颈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变化。结果联合组NIHSS量表评分及MMP-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颈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参照组有一定程度上升,脑血管阻力比参照组有一定降低(P<0.05)。结论脑循环治疗仪联合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方面有显著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改善脑循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丁苯酞 循环治疗仪 神经功能 脑循环状态 血液流变学指数 血管阻力
下载PDF
电针华佗夹脊穴联合穴位注射对小儿脑瘫患儿脑血液循环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蕊鹂 关丽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年第2期32-34,41,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华佗夹脊穴联合穴位注射对小儿脑瘫患儿脑血液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沈阳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72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电刺激疗法... 目的探讨电针华佗夹脊穴联合穴位注射对小儿脑瘫患儿脑血液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沈阳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72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电刺激疗法、水疗法以及温热疗法等现代物理康复疗法和常规的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针华佗夹脊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液循环状态。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17%,高于对照组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以及椎动脉(VA)血流速度升高,且试验组MCA、ACA、BA及V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华佗夹脊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配合常规康复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脑血液循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华佗夹脊穴 穴位注射 鼠神经生长因子 小儿 血液循环状态
原文传递
中风1号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魏江磊 王海颖 邵念方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观察中风 1号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1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口服中风 1号颗粒 ,每次 15 g;对照组口服醒脑再造丸 ,每次 9g。均每日 3次 ,14日为 1个疗程 ,连用 2个疗程。同时检测内皮素 (ET 1)、一氧化氮... 目的 :观察中风 1号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1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口服中风 1号颗粒 ,每次 15 g;对照组口服醒脑再造丸 ,每次 9g。均每日 3次 ,14日为 1个疗程 ,连用 2个疗程。同时检测内皮素 (ET 1)、一氧化氮 (NO)、T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 (EFAF)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 (EFAI)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9.2 9%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5 .36 % ) ;治疗组治疗后 ET 1、NO、EFAF、EFAI、T细胞亚群 (OKT3、OKT4、OKT8)及 OKT4/ OKT8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P均 <0 .0 5 ) ,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P均 <0 .0 5 )。结论 :在缺血性卒中时存在内皮素、一氧化氮平衡紊乱及神经免疫调制功能障碍 ,中风 1号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缺血性 脑循环状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