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溶栓药—葡激酶对实验性脑微血栓溶栓效果的观察
1
作者 郑宏宇 李媛媛 +2 位作者 赵汉青 张叔伦 徐广峰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国产葡激酶对脑微血管富血小板血栓的溶栓效果。方法 :在成功建立了金黄地鼠软脑膜微动脉富血小板血栓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显微—录像图像监视系统动态观察了双龙葡激酶三个剂量组的溶栓效果 ,并与生理盐水及尿激酶作对比 ,记... 目的 :探讨国产葡激酶对脑微血管富血小板血栓的溶栓效果。方法 :在成功建立了金黄地鼠软脑膜微动脉富血小板血栓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显微—录像图像监视系统动态观察了双龙葡激酶三个剂量组的溶栓效果 ,并与生理盐水及尿激酶作对比 ,记录分析溶栓、再栓及出血等情况。结果 :四个用药组均比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显著溶栓效果 ;双龙葡激酶三个剂量组均比尿激酶对照组有显著溶栓效果。结论 :对于富血小板血栓 ,双龙葡激酶具有较好的溶解效果 ,该效果优于尿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治疗 葡激酶 实验性脑微血栓溶栓 药理
下载PDF
海洋双吲哚化合物溶解大鼠脑微血栓的纤溶作用
2
作者 张惠姝 张添 +1 位作者 张林铃 吴文惠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1-47,共7页
目的检测海洋双吲哚生物碱FGFC1对大鼠脑微血栓的纤溶作用。方法静脉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纤维蛋白诱导大鼠脑微血栓形成,低场核磁共振血栓成像和组织切片评价脑微血栓动物模型构建;颈静脉注射给药FGFC1,荧光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浆荧光强度... 目的检测海洋双吲哚生物碱FGFC1对大鼠脑微血栓的纤溶作用。方法静脉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纤维蛋白诱导大鼠脑微血栓形成,低场核磁共振血栓成像和组织切片评价脑微血栓动物模型构建;颈静脉注射给药FGFC1,荧光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浆荧光强度,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纤溶酶原活性。结果低场核磁共振血栓成像和HE染色组织切片显示异硫氰酸荧光素-纤维蛋白诱导大鼠脑部密度增强和脑血管管壁增厚;冷冻组织切片显示脑血管存在荧光亮斑;异硫氰酸荧光素-纤维蛋白诱导大鼠脑微血栓形成时血浆荧光强度显著升高;当FGFC1给药剂量为5 mg/kg时,给药后2 h大鼠血浆FDP、D-D及PLG活性分别为595.24、5.70 ng/mL和86.98 IU/L,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异硫氰酸荧光素-纤维蛋白诱导大鼠形成脑微血栓模型,FGFC1能够增强脑微血栓动物模型的纤溶活性,实现脑微血栓溶解;海洋纤溶化合物FGFC1具有发展为溶解脑微血栓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血栓 FGFC1 血栓成像 组织切片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和特征分析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翠红 荣阳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8期75-7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将422例脑梗死患者按其病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分析HT与合并脑微血栓(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实捡组的13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将422例脑梗死患者按其病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分析HT与合并脑微血栓(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实捡组的13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后出血转化时间及出血转化前病情,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在CMB、血压、溶检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肿型的出血转化时间在2周内的比例、出血转化前血压在160 mm Hg以上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易出现出血转化,此时病情较重,严重威胁生命,因此应该早期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后出血转化 脑微血栓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