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对痉挛性脑性瘫痪儿童青少年心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和动作发展的效益:基于ICF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亮 许秀 罗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6,共9页
目的 系统评价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对痉挛性脑瘫儿童心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和动作发展影响的相关证据。方法 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十... 目的 系统评价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对痉挛性脑瘫儿童心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和动作发展影响的相关证据。方法 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对文献内容进行解析和编码,并进行循证证据研究。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来自丹麦、韩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加纳、印度、日本,发表时间2015年至2022年。干预类型主要涉及运动康复(包括物理治疗)和适应性身体活动。运动康复包括上肢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步态训练、功能性有氧运动、伸展和柔韧性练习、灵活性训练、肌肉放松技术;每次10~50 min,每周2~6次,身体活动强度为低~高,持续6~20周。适应性身体活动主要涉及适应性跑步训练、虚拟游戏;每次60 min,每周2~4次,身体活动强度为中至高强度,持续6~12周。干预场所主要为医疗和康复机构、学校、家庭社区。干预人员主要包括职业物理治疗师、大学研究人员、社区卫生人员和教师。干预结局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心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动作发展、生活质量与福祉。在心理运动功能方面,脑瘫儿童青少年掌握跑步功能和知识,增强平衡反应能力。在运动功能方面,脑瘫儿童青少年肌力增加,肌肉耐力增强,肌张力扩大;步态功能、步行功能、步态对称性改善;行走耐力提高;站立功能改善;动态平衡改善;平衡控制能力改善。在动作发展方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学校以及闲暇时间休闲活动参与水平提高,运动范围扩大。在生活质量与福祉方面,脑瘫儿童青少年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疼痛缓解,社会幸福感和接受度提升。结论 本研究系统评价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对痉挛性脑瘫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和动作发展益处的相关证据。在心理运动功能领域,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痉挛性脑瘫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和运动功能;在运动功能方面,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能改善肌肉相关功能、步态和步行功能,以及平衡与协调能力;在动作发展方面,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显著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休闲身体活动参与水平;在生活质量与福祉方面,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能够增强能量和驱力,缓解疼痛,提高社会幸福感和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运动康复 适应身体活动 心理运动功能 运动功能 动作发展
下载PDF
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金梅 曹杰 +1 位作者 杜娜 邢红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及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MFM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可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中药蜡疗 渐进抗阻训练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对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脑功能网络的研究
3
作者 赵纯风 罗丹 +3 位作者 喻皓月 彭莹 杨艳丽 刘衡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对28例伴PWMI的SCP患儿(患儿组)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行fMRI,应用ICA方法提取2组网络成分... 目的: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对28例伴PWMI的SCP患儿(患儿组)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行fMRI,应用ICA方法提取2组网络成分,并用SPM12及NBS软件比较2组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差异,同时应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验证患儿组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组默认模式网络(DMN)内左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及右侧角回,vAN内右侧中央后回,VNm内双侧舌回功能连接减低。以上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变量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SCP与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异常有关,推测网络功能连接改变可能成为早期识别和诊断SCP的影像学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周围白质损伤 痉挛瘫痪 独立成分分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赵黎阳 袁俊梅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 目的:分析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精细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AC)、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足背屈角较治疗前均减小,且观察组足背屈角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腘窝角、大腿内收肌角较治疗前均增大,且观察组腘窝角、大腿内收肌角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BBS评分较治疗均升高,且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M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3个月后FMF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FAC评分、6MWD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且观察组FAC评分、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减轻肌肉痉挛程度,改善平衡能力,还可调节下肢关节活动度,促进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平衡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全身垂直律动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精细运动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佟海凤 闫洪亮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目的:分析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良六字诀训练。比较两组最长声时、最大数数能力、构音语音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最长声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长声时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最大数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数数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构音语音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构音语音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儿的发音能力、数学认知能力和构音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六字诀 痉挛瘫痪 言语障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分析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郭乾乾 李东 马常龙 《大医生》 2024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目的探究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有氧耐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E区(行、跑、跳)GMFM、D区(站立)GMFM、ADL、BBS、上肢运动功能FMA、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患儿10 m往返跑次数均增加,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较好,可改善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及有氧耐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疗法 家庭康复训练 痉挛瘫痪
下载PDF
鞘内注射巴氯酚在治疗脑性瘫痪儿童痉挛中的应用
7
作者 蔡斌 陈博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9期1730-1731,共2页
鞘内注射巴氯酚由于作用持久,全身副作用轻等优点被应用于治疗脑瘫儿童痉挛。介绍了鞘内注射巴氯酚的原理及其实施方法。综述了鞘内注射巴氯酚治疗脑瘫儿童上肢或下肢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含非对照性研究和对照性研究),鞘内注射... 鞘内注射巴氯酚由于作用持久,全身副作用轻等优点被应用于治疗脑瘫儿童痉挛。介绍了鞘内注射巴氯酚的原理及其实施方法。综述了鞘内注射巴氯酚治疗脑瘫儿童上肢或下肢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含非对照性研究和对照性研究),鞘内注射巴氯酚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脑瘫痉挛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注射 巴氯酚 药物治疗 瘫痪 儿童 脑性痉挛
下载PDF
经儿童自主选择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偏瘫儿童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张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24-0127,共4页
探讨经儿童自主选择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偏瘫儿童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我院康复科作业治疗室的痉挛型脑性偏瘫学龄前儿童,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 探讨经儿童自主选择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偏瘫儿童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我院康复科作业治疗室的痉挛型脑性偏瘫学龄前儿童,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用的康复方法,包括运动康复、作业疗法、矫形器、肌内效贴、按摩、物理因子疗法等。探究组在应用常用康复方法的同时,添加经儿童自主选择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使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FMA)中的上肢部分、Carroll手功能试验(UEFT)和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分,对比探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儿童患者FMA评分、UEFT评分和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经过12周持续康复训练后,探究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UEFT评分和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经过12周治疗后,探究组FMA评分、UEFT评分和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对照组疗后提高明显(P<0.05)。结论 经儿童自主选择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偏瘫儿童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对提高儿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偏瘫 任务导向训练 自主选择 上肢运动功能 手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影响巴氯芬缓解脑源性肌痉挛效果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远滨 李广庆 +1 位作者 屈亚平 王茂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4期7634-7635,共2页
目的:分析影响巴氯芬缓解脑源性肌痉挛效果的原因,探讨巴氯芬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03-01/2004-07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30例服用巴氯芬缓解脑源性肌痉挛效果不佳的病例进行分析,服药前后以改良Asworth评分测定肌张力,运用... 目的:分析影响巴氯芬缓解脑源性肌痉挛效果的原因,探讨巴氯芬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03-01/2004-07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30例服用巴氯芬缓解脑源性肌痉挛效果不佳的病例进行分析,服药前后以改良Asworth评分测定肌张力,运用SPSS11.1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同时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治疗前评分(4.33±0.66)分,治疗后评分(4.23±0.77)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服药前后痉挛缓解不明显。分析其原因为:①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②挛缩。③骨折。④脑积水。⑤副反应过强。⑥异位骨化。⑦癫痫。⑧深静脉血栓。结论:巴氯芬对较重的痉挛效果不理想,而轻、中度痉挛效果较好,故痉挛治疗应综合进行,早期合理体位摆放,减少痉挛出现,预防挛缩,防止异位骨化,早筛查发现骨折,尤其对脑损伤患者应及时监测脑室压力变化。另外不要忘记治疗原发病,改善脑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巴氯芬 痉挛 药物治疗 解痉药物
下载PDF
中药蜡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0
作者 介小素 侯玉晋 +1 位作者 单海军 曹彩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蜡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针灸、推拿按摩、Bobath疗法、Vojat运动疗法等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蜡疗,20... 目的观察中药蜡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针灸、推拿按摩、Bobath疗法、Vojat运动疗法等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蜡疗,20 min/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判定两组疗效,计算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粗大运动测试量表(GMFM)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运动能力。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分别为3、10、9、13例及62.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分别为(39.65±9.72)、(83.05±21.39)分,治疗组分别为(36.51±6.84)、(58.62±12.05)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IL-6水平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蜡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瘫痪 痉挛瘫痪 中药蜡疗 功能训练 痉挛指数
下载PDF
针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南玲 张雁 +2 位作者 吴卫红 刘建军 曾凡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9-680,共2页
目的观察在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显著提高(P<0.0... 目的观察在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提高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更有效提高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针刺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美萍 沈敏 +2 位作者 徐纯鑫 牛秀莲 赵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3-715,752,共4页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将2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对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对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进行徒手肌力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将2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对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对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进行徒手肌力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儿肌力情况,分析原因及疗效差异.两组患者分别在训练前、训练1个月后、训练2个月后和训练3个月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测量指标包括:PT(峰力矩)值、ROM(关节活动范围)值和到达峰力矩时间(Time to PT)值.结果:训练1个月后,试验组在180°/s伸展和屈曲状态下,PT值和ROM值较对照组提高(P<0.05);在30°/s伸展和屈曲状态下,180°/s伸展状态下time to PT值较对照组下降(P<0.05).训练2个月后和训练3个月后,试验组在180°/s和30°/s伸展和屈曲状态下PT值和ROM值均较对照组提高(P<0.05),time to PT值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力及肌肉爆发力,且肌力变化趋势优于传统肌力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等速肌力训练 下肢
下载PDF
抑强扶弱推拿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丙祥 王芳芳 +3 位作者 李瑞星 李华伟 张建奎 谢克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观察抑强扶弱推拿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抑强扶弱推拿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两组均给予基础综合康复训练(运动疗法... 目的:观察抑强扶弱推拿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抑强扶弱推拿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两组均给予基础综合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等)。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运用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MT)、改良Ashworth量表(MAS)、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平均值(RMS Mean)评估患儿上肢功能,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徒手肌力评分、肌张力评分、精细运动发育商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的上肢肌力、肌张力及精细运动能力;抑强扶弱推拿法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抑强扶弱推拿法 上肢 运动功能 痉挛 拮抗肌
下载PDF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学龄前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静 岳玲 +4 位作者 陈智红 孙素真 马贵林 白冰 陈翠英 《中国康复》 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学龄前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肌张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4例学龄前SCP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2例)采用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常规运动训练3个月,观察组(10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采用神...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学龄前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肌张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4例学龄前SCP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2例)采用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常规运动训练3个月,观察组(10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采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3个月。观察训练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智力恢复、社会功能差异。结果:2组训练后88项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Berg平衡量表评分、智力发育量表(CDCC)、盖世尔量表(Gesell)、儿童能力评估量表(PEDI)评分均较训练前增加(P<0.05),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均较训练前降低(P<0.05)。观察组训练后GMFM-88、FMFM、Berg平衡量表、CDCC、Gesell、PE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可更有效地降低学龄前SCP患儿肌张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促使智力恢复,提高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神经肌肉激活 任务导向训练 肌张力
下载PDF
肉毒素A在痉挛性脑性瘫痪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国兰 朱登纳 +1 位作者 孙莉 李湘云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9期2756-2756,共1页
目的观察肉毒素A(BTX-A)在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中肌肉注射矫治肌痉挛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BTX-A4~6u/kg体质量,注射到肌腹部痉挛变硬的部位。开始用中小剂量,六七天疗效不明显,可用足量分一两次,间隔6~8h补充注射。重复注射3~6个月。... 目的观察肉毒素A(BTX-A)在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中肌肉注射矫治肌痉挛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BTX-A4~6u/kg体质量,注射到肌腹部痉挛变硬的部位。开始用中小剂量,六七天疗效不明显,可用足量分一两次,间隔6~8h补充注射。重复注射3~6个月。注射后10~24h观察疗效,随诊观察2~6个月。结果49例患儿,总有效率98%,肌痉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78%患儿得到较好的缓解。无一例出现副作用。结论BTX-A注射,安全、实用、缓解肌痉挛快,不损伤肌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素A 痉挛瘫痪 临床应用 肌肉注射 疗效 副作用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肉毒毒素注射联合蜡疗对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易爱文 常燕群 +4 位作者 梁伟燕 黄双苗 张金桥 黄振波 郭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蜡疗对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性瘫痪下肢痉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BTX-A注射下肢痉挛肌肉群联合蜡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蜡疗对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性瘫痪下肢痉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BTX-A注射下肢痉挛肌肉群联合蜡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儿在不同治疗时间段进行综合痉挛量表(CSS)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CSS评分、GMFM-88评分分别为(8.95±1.28)、(62.19±5.50)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0.30±1.42)、(59.21±6.41)分(P<0.05)。结论超声引导BTX-A注射联合蜡疗能快速缓解脑性瘫痪儿童下肢痉挛状态,改善其运动能力,提高整体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蜡疗 瘫痪下肢痉挛
下载PDF
选择性周围神经肌梭传入Ia类纤维切断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实验研究 Ⅱ.家兔胫后神经选择性切断后肌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小林 朱家恺 +1 位作者 程钢 刘均墀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4-56,共3页
选择性周围神经肌梭传入Ia类纤维切断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实验研究△Ⅱ.家兔胫后神经选择性切断后肌力变化的实验研究刘小林朱家恺程钢刘均墀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的成功说明了肌梭传入纤维的选择性切断确可减少肌梭的兴奋性传入... 选择性周围神经肌梭传入Ia类纤维切断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实验研究△Ⅱ.家兔胫后神经选择性切断后肌力变化的实验研究刘小林朱家恺程钢刘均墀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的成功说明了肌梭传入纤维的选择性切断确可减少肌梭的兴奋性传入,从而解除痉挛〔1,2,3〕。同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肌梭传入纤维 选择切断
下载PDF
康复指导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益梅 王跑球 +4 位作者 张惠佳 颜华 阳伟红 龙亚君 周洪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21-822,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进行综合康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116例,能配合家庭康复训练的56例为治疗组,不能配合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运动训练、针刺、低频电治疗、...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进行综合康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116例,能配合家庭康复训练的56例为治疗组,不能配合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运动训练、针刺、低频电治疗、智力训练,治疗组还由治疗师或医师根据患儿病情指导家长进行康复指导;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各项得分和总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GMFM各项得分和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能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康复指导 粗大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踏车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艳 张琦 +2 位作者 胡晓诗 马婷婷 李思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4-1469,共6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康复踏车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痉挛型偏瘫患儿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8)和观察组(n=18)。对照组每天进行2次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康复踏车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痉挛型偏瘫患儿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8)和观察组(n=18)。对照组每天进行2次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1次FES康复踏车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价偏瘫侧腓肠肌、腘绳肌肌张力,10米步行测试评价步行速度的改变,6分钟步行测试评价步行耐力的改变,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的D区和E区评价步行功能,生理消耗指数(PCI)评价能量消耗。结果观察组脱落2例。训练后,两组腓肠肌MAS评分无明显变化(t<1.145,P>0.05);观察组腘绳肌MAS评分显著降低(t=4.869,P<0.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t=1.458,P>0.05)。训练后,两组10 m步行速度、6 min步行距离、GMFM评分和PCI均显著改善(|t|>6.241,P<0.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097,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踏车训练可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的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功能电刺激 康复踏车 下肢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头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脑血流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吴满红 梁利平 +4 位作者 曾静 李容汉 罗鑫刚 梁伟燕 常燕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2-945,共4页
目的研究头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脑血流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11月,将7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头针组(n=39)。常规组采用运动疗法、理疗等常规康复治疗,头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两... 目的研究头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脑血流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11月,将7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头针组(n=39)。常规组采用运动疗法、理疗等常规康复治疗,头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5个月。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大脑前、中、后动脉(ACA、MCA、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血管阻力指数(RI);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共脱落5例,其中常规组3例,头针组2例。治疗前,两组ACA、MCA、PCA的Vs、Vm、RI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CA、MCA、PCA的Vs、Vm均较治疗前增加(t>2.051,P<0.05),常规组各血管RI无明显变化(t<1.1631,P>0.05),头针组各血管RI降低(t>2.659,P<0.05);头针组各血管Vs、Vm均高于常规组(t>2.098,P<0.05),头针组ACA的RI低于常规组(t=2.375,P<0.05),MCA和PCA的RI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异(t<1.637,P>0.05)。头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χ~2=6.887,P<0.05)。结论头针有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脑血流,降低颅内血管阻力,促进粗大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瘫痪 头针 血流 经颅多普勒 粗大运动功能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