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8篇文章
< 1 2 2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进展
1
作者 程锦萍 李红红 唐亚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0-616,共7页
放射治疗在控制头颈部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对周围正常脑组织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放射性脑坏死和认知功能下降,其发生率最高可达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人员近年来在多个层面上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潜在病因进行了探索... 放射治疗在控制头颈部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对周围正常脑组织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放射性脑坏死和认知功能下降,其发生率最高可达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人员近年来在多个层面上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潜在病因进行了探索,通过筛查和鉴定不同干预靶点,为预防和治疗放射性损伤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现有的药物及非药物干预手段,提出了目前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发病机制 治疗策略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么志军 郭振江 +3 位作者 巴楠 郑力豪 孙满满 李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脑损伤的4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发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放射治疗后未发生放...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脑损伤的4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发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放射治疗后未发生放射性脑损伤的61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检验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并发放射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同时依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风险预测模型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双侧颞叶最高照射剂量、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清环氧化酶-2(COX-2)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高水平双侧颞叶最高照射剂量、血清GFAP、血清COX-2及血浆Fib是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OC内部验证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AUC的95%CI为0.851~0.972,特异度0.967,敏感度0.775,约登指数0.742,(P<0.001)。结论双侧颞叶最高照射剂量、血清GFAP、血清COX-2及血浆Fib是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损伤 放射治疗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等容量血液稀释法治疗急性脑损伤灶周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茂德 高立达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80-383,共4页
采用对照试验,对实验性犬脑损伤进行等容量血液稀释(IHD)治疗后,分析研究损伤灶周的病理学改变,以判别IHD疗法对急性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实验选用32只犬,以钟摆式打击器制成脑挫裂伤模型,随机分4组:对照组,常规组,常... 采用对照试验,对实验性犬脑损伤进行等容量血液稀释(IHD)治疗后,分析研究损伤灶周的病理学改变,以判别IHD疗法对急性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实验选用32只犬,以钟摆式打击器制成脑挫裂伤模型,随机分4组:对照组,常规组,常规+低右组及IHD组。实验结束对损伤犬脑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半定量计分。结果显示,IHD组损伤灶周围脑水肿及急性损伤反应明显轻于其他组。研究表明IHD法治疗急性脑损伤能减轻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害,且不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及出血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容量血液稀释 急性 损伤 病理学
下载PDF
不同时机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复苏的影响
4
作者 韦奇 李文 孙留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98-101,共4页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予不同时机和疗程高压氧治疗的价值。方法 100位患者的治疗实践上,这些患者均是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在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这些患者,根据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机,分为了四组,1d内介入组24例、2~5d介入...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予不同时机和疗程高压氧治疗的价值。方法 100位患者的治疗实践上,这些患者均是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在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这些患者,根据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机,分为了四组,1d内介入组24例、2~5d介入组29例、6~10d介入组28例、11~21d介入组19例。结果 所有患者随着疗程的延长,昏迷情况、神经功能标志物、炎症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而1d内介入的效果甚至要优于其他三组,P<0.05。再者,1d内介入组在治疗完成后的苏醒时间也显著短于其他组,P<0.05。结论 开展多个疗程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昏迷症状、恢复神经功能,缩短苏醒时间,且术后1d内开展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昏迷 高压氧 治疗时机 复苏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安春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108-110,14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对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2例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26)和研究组(n=26)。参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对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2例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26)和研究组(n=26)。参照组采用家庭康复训练方式;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方式,两组均保持为期2周的干预。比较两组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社交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及生理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研究组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社交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及生理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ADL评分及FMA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对于患儿护理效果、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损伤 早期康复治疗 家庭康复训练 护理效果 生存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学改变及前列腺素E_1实验性治疗的研究
6
作者 王旭 戴伟娟 高继发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 利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学改变及前列腺素E1抗损伤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体重 32 0~ 370 g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模型组、PGE1(12、2 4、4 8μg·kg- 1)组 ,共 5组 ,每... 目的 利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学改变及前列腺素E1抗损伤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体重 32 0~ 370 g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模型组、PGE1(12、2 4、4 8μg·kg- 1)组 ,共 5组 ,每组 8~ 9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临床神经症状缺损程度、脑梗塞体积、脑水肿及神经细胞坏死等病理学改变作为评价指标。应用SPSS(10 .0版 )中相应程序 ,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PGE1组神经症状明显减轻或接近正常 ,其行为评分得分明显低 ;PGE1组脑组织梗塞体积显著缩小 ;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GE1组病变侧脑组织不同部位的神经细胞坏死的程度和脑水肿明显减轻 ,与模型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前列腺素E1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性神经症状、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理学改变 前列腺素E1 实验性治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于组织病理学的大鼠脑干原发性功能损伤程度研究
7
作者 傅倩颖 石菁菁 +4 位作者 王国祥 朱林娜 王讯 杨袖菊 刘盛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941-947,共7页
目的:利用自制改进的Marmarou模型建立不同损伤高度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大鼠模型,探讨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HE)染色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免疫组... 目的:利用自制改进的Marmarou模型建立不同损伤高度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大鼠模型,探讨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HE)染色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免疫组化互相验证结合的方式对大鼠脑干原发性功能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0 m正常组、1.25 m致伤组和2.25 m致伤组,采用改进的经典Marmarou模型制作大鼠脑干部位的DAI模型,正常组不进行打击。在致伤后进行过量麻醉取材制作HE染色切片和β-APP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其中对HE染色切片计算脑干感兴趣区域内出血占比、脑水肿个数和锥体束出血占比;对β-APP免疫组化切片测定脑干感兴趣区域内的阳性细胞面积和累计光密度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将不同损伤程度脑组织切片的HE染色分析与β-APP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致伤高度组的HE染色切片在光镜下可见神经束疏散、紊乱,血管淤滞,出现不同程度的散点状或长条状出血,细胞核显示不清,突触结构模糊不清等经典DAI病理特征;β-APP免疫组化出现轻度轴索损伤变化。测定脑干感兴趣区域内β-APP的阳性细胞面积和IOD值与HE染色的出血面积占比和锥体束出血面积占比呈正相关。结论:采用HE染色计算的大鼠脑干位置出血面积占比和锥体束区域出血面积占比和β-APP免疫组化计算的阳性细胞面积和IOD值可以定量区分大鼠脑干损伤程度,为判断大鼠脑干原发性功能损伤提供新角度,有助于为交通事故和法医检测等脑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病理学 大鼠 原发性损伤 功能损伤程度
下载PDF
慢性脑缺血损伤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良 王慧影 +2 位作者 付海鑫 兰瑞 武继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2期4139-4143,共5页
慢性脑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损伤机制复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并趋于年轻化。查阅近年来中西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慢性脑缺血损伤机制、部分治疗靶点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脑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损伤机制复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并趋于年轻化。查阅近年来中西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慢性脑缺血损伤机制、部分治疗靶点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慢性脑缺血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血 损伤机制 中西医治疗 综述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序性细胞死亡及康复治疗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曾学究 展立芬 +6 位作者 丁强盛 梁柔筠 艾坤 周予婧 唐榕 易细芹 张泓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7期2060-2064,共5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一种脑细胞缺血缺氧性坏死病变,可导致神经发育性残疾,降低儿童生存质量,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元细胞死亡调控机制,参与HIBD的发生发展。康复治疗是改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一种脑细胞缺血缺氧性坏死病变,可导致神经发育性残疾,降低儿童生存质量,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元细胞死亡调控机制,参与HIBD的发生发展。康复治疗是改善HIBD后功能障碍的主要干预方式,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效应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康复治疗可调控PCD,是促进HIBD后功能恢复的关键。因此,深入研究PCD特别是凋亡、自噬、焦亡、铁死亡在HIBD中的作用机制及康复干预机制,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损伤 新生儿 程序性细胞死亡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冰毯的作用
10
作者 李月芳 高琳 陈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3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冰毯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冰袋降温,观察组患者采用冰毯降温,监测两组患者的生命体... 目的探讨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冰毯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冰袋降温,观察组患者采用冰毯降温,监测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心率、颅内压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使用冰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损伤 亚低温治疗 冰毯
下载PDF
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康复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志杰 吴军发 +2 位作者 汤昕未 吴毅 陆蓉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2-1129,1142,共9页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DOC)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影响意识水平恢复的潜在因素,以及脑损伤后治疗策略对意识水平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2022年期间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2例脑损伤后DOC患者的临床资料、意识水平评分...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DOC)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影响意识水平恢复的潜在因素,以及脑损伤后治疗策略对意识水平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2022年期间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2例脑损伤后DOC患者的临床资料、意识水平评分、临床用药情况、康复治疗方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切开拔管困难、脑积水、肌张力异常升高、感染控制不佳、非感染性并发症控制不佳等因素对意识水平改善有显著影响;药物方面,注射肉毒毒素控制肌张力、使用金刚烷胺对意识水平改善有显著影响;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意识水平可能有改善的趋势,但尚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脑损伤后DOC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去除影响意识水平的因素,包括控制感染、控制并发症、如有条件尽早拔除气管切开套管、积极处理脑积水、局部注射肉毒毒素控制异常升高的肌张力,并应用可能改善意识水平的药物,如金刚烷胺、SSRI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意识障碍 影响因素 康复治疗 损伤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婷 许军峰 +1 位作者 秦文秀 王坪霏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8期77-81,共5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恢复血液灌注后的重要病理环节,涉及多种病理过程,如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细胞焦亡及铁死亡等。针刺治疗CIRI疗效较好,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脑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针刺发挥脑保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恢复血液灌注后的重要病理环节,涉及多种病理过程,如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细胞焦亡及铁死亡等。针刺治疗CIRI疗效较好,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脑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针刺发挥脑保护作用在分子及基因层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针刺发挥脑保护作用具有多水平、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可通过干预内质网应激、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炎性反应、调控细胞焦亡、抑制铁死亡、适度激活细胞自噬、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学习记忆等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治疗 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肢体功能、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
13
作者 张建龙 葛晓敏 +1 位作者 赵帅 李合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7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肢体功能、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某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肢体功能、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某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输注注射用阿替普酶后即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对照组于输注注射用阿替普酶24h后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脑血管储备(CVR)、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及血流速度(BFR)]、肢体功能(感觉功能、平衡能力、主动完成活动能力、运动变换能力、关节活动度)、神经损伤因子[过氧化还原酶1(PRDX1)、网膜素-1(omentin-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I低于对照组,CVR和BF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觉功能、平衡能力、主动完成活动能力、运动变换能力、关节活动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RDX1、YKL-40水平低于对照组,omentin-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ACI可有效保护脑血管储备功能,增强肢体功能,改善血清神经损伤因子水平,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早期治疗 急性梗死 血管储备功能 肢体功能 神经损伤因子
下载PDF
肺康复对急性重症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14
作者 孙增新 黄健 +1 位作者 吕伟伟 刘传秀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使用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重症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使用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重症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膈肌移动度、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膈肌移动度(1.68±0.10)cm大于对照组的(1.56±0.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5,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施以肺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可提升膈肌移动度,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损伤 肺康复治疗 机械通气
下载PDF
保守治疗与微创穿刺术在脑出血合并轻度锥体束损伤患者中的对比分析
15
作者 刘备 黄骥 王娜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与微创穿刺手术在脑出血合并轻度锥体束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合并轻度锥体束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与微创穿刺手术在脑出血合并轻度锥体束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合并轻度锥体束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出血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7、2.88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微创穿刺手术在脑出血合并轻度锥体束损伤患者中疗效更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锥体束损伤 微创穿刺手术 保守治疗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对脑损伤新生儿治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书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9-20,共2页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脑损伤新生儿实施早期干预和营养脑细胞治疗后,患儿NBNA评分、胆红素不同形态监测水平、留院观察指标、不良反应控制情况及发育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损伤新生儿共100例,给予早期干...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脑损伤新生儿实施早期干预和营养脑细胞治疗后,患儿NBNA评分、胆红素不同形态监测水平、留院观察指标、不良反应控制情况及发育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损伤新生儿共100例,给予早期干预和营养脑细胞治疗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0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NBNA评分、胆红素不同形态监测水平、留院观察指标、不良反应控制情况及发育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NBNA评分:干预后,研究组NBNA评分为(39.35±6.88),参照组NBNA评分为(36.44±6.55),研究组NBNA评分显著较优;胆红素不同形态监测水平:研究组直接胆红素水平为(20.14±14.32),间接胆红素水平为(191.26±63.01),总胆红素水平为(225.53±683.22),参照组直接胆红素水平为(30.23±15.74),间接胆红素水平为(247.15±78.02),总胆红素水平为(267.15±93.13),研究组胆红素不同形态监测水平显著较优;留院观察指标:研究组胆红素每天降低的幅度为(58.13±12.42),退黄时间(4.13±0.53),平均留院观察时间(6.53±1.27),参照组胆红素每天降低的幅度为(51.14±10.25),退黄时间(6.63±0.92),平均留院观察时间(8.14±1.77),研究组留院观察指标显著较优;不良反应控制情况:研究组发生率为%,参照组发生率为%,研究组不良反应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发育情况:研究组抬头评分为(3.72±1.13),翻身评分为(4.24±1.39),独坐评分为(4.18±1.15),爬评分为(6.35±1.34),参照组抬头评分为(3.72±1.13),翻身评分为(4.24±1.39),独坐评分为(4.18±1.15),爬评分为(6.35±1.34),研究组发育情况显著较优,(P<0.05)。结论临床对脑损伤新生儿实施早期干预和营养脑细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NBNA评分、胆红素不同形态监测水平、留院观察指标、不良反应控制情况及发育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 损伤新生儿 治疗影响
下载PDF
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研讨
17
作者 颜大钧 张洁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3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9年3月—2023年8月收治的82例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1例,参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9年3月—2023年8月收治的82例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1例,参照组采用保守疗法完成疾病治疗,研究组采用手术疗法完成疾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44%)低于参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可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损伤 大面积梗死 格拉斯哥昏迷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研究
18
作者 曹大海 张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77-0080,共4页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危急重症,在临床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病情复杂,致死率与致残率高,具备较大的治疗难度,目前临床上主要为患者实施综合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得以提升,但仍存在较多的难点和不确定因素,需要在重...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危急重症,在临床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病情复杂,致死率与致残率高,具备较大的治疗难度,目前临床上主要为患者实施综合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得以提升,但仍存在较多的难点和不确定因素,需要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以进一步提升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手术治疗 水肿 颅内高压 高压氧治疗 亚低温治疗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炎症因子及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朱艳芳 李莉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9期76-78,8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6例HIE患儿,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43例。A组在发病6 h内予亚低温治疗,B组发病6 h后予亚低温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6例HIE患儿,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43例。A组在发病6 h内予亚低温治疗,B组发病6 h后予亚低温治疗,两组均随访至出生后1年。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神经行为指标[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BNA)评分]、发育程度指标[发育商(DQ)评分]、炎症因子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功能指标[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结果A组肌张力、原始反射、吮吸能力及意识恢复时间短于B组(P<0.05);出生4周后,A组NBNA、DQ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A组低于B组(P<0.05);两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A组低于B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A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HIE患儿发病6 h内是亚低温治疗的最佳时间窗,不仅能缩短患儿的症状体征时间、提升患儿的神经行为和发育水平,而且可降低血清hs-CRP、TNF-α、NSE和S-100β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 新生儿 亚低温治疗 时间窗 炎症反应 神经损伤 神经系统后遗症
下载PDF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认知功能及脑损伤程度的影响
20
作者 边兴花 许鹏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759-763,共5页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认知功能及脑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行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认知功能及脑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行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时给予丙泊酚注射液,观察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时给予依托咪酯注射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以及术后3、7 d的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后5 min(T_(1))、手术开始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炎症反应及脑损伤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刻,两组患者的MAP、HR、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刻,两组患者的MAP、SBP、DBP与T_(0)时刻比较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iNOS、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TNF-α、IL-6、iNOS、NSE水平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比较,依托咪酯可显著改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以及脑损伤程度,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依托咪酯 丙泊酚 认知功能 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