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正中神经电刺激及针灸联合多感觉刺激性护理对脑损伤昏迷病人促醒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刘薇 李海燕 +2 位作者 雷志刚 王然 高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52-55,共4页
研究脑损伤昏迷患者联合采用超早正中神经电刺激、针灸及多感觉刺激性护理的促醒作用。方法 按照区组随机法将本院ICU 2021年2月~2023年6月100例脑损伤昏迷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超早正中神经电刺激结合针灸干预,在此基础上,... 研究脑损伤昏迷患者联合采用超早正中神经电刺激、针灸及多感觉刺激性护理的促醒作用。方法 按照区组随机法将本院ICU 2021年2月~2023年6月100例脑损伤昏迷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超早正中神经电刺激结合针灸干预,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多感觉刺激性护理,而对照组则加用常规护理。对两组苏醒情况进行统计、恢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试验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评分更高,有差异性(P<0.05)。结论 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超早正中神经电刺激、针灸配合多感觉刺激性护理能起到良好促醒效果,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昏迷 超早正中神经电刺激 多感觉刺激性护理 针灸
下载PDF
经皮扩张与常规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丁绪元 杨少峰 +3 位作者 邓华 王树林 李粉根 钱中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79-380,386,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中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组和OT组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结果:PDT组的并发症... 目的:通过比较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中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组和OT组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结果: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T组(P<0.05)。PDT组平均操作时间为(7.8±2.9)min,OT组为(21.3±4.2)min。PDT组操作时间明显比OT组短(P<0.01)。结论:PDT操作简单快速,并发症少,可由神经外科医师独立完成,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昏迷 损伤 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活血芳香开窍醒脑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5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建立 张波 +3 位作者 李贞杰 史彦芳 方川 崔增学 《河北中医》 2010年第6期816-817,836,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芳香开窍醒脑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芳香开窍醒脑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3个... 目的观察活血芳香开窍醒脑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芳香开窍醒脑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清醒例数及清醒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77%,对照组总有效率52.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10d中度昏迷、浅昏迷患者苏醒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10d中度昏迷患者苏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转醒例数、转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芳香开窍醒脑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昏迷 损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脑损伤昏迷者应用两种不同肠内营养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婵娟 丁喜珍 《青岛医药卫生》 2011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损伤昏迷者应用两种不同鼻饲方法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将脑损伤昏迷者置入鼻胃管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利用肠内营养泵将营养液持续泵入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用一次性注射... 目的探讨脑损伤昏迷者应用两种不同鼻饲方法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将脑损伤昏迷者置入鼻胃管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利用肠内营养泵将营养液持续泵入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用一次性注射器分次注入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营养后第1周、第2周的营养状况评价及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脑损伤昏迷者应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泵入营养液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能增加营养的吸收,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用方便,较一次性注射器推注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昏迷 肠内营养 鼻饲法
下载PDF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饮食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红伟 沈陵 晋丽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411-412,共2页
关键词 昏迷 损伤后/治疗 插管法 胃肠 肠道营养/护理
下载PDF
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介入良性刺激促醒治疗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滟 王晓成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醒肢体活动、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介入良性刺激促...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醒肢体活动、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介入良性刺激促醒康复治疗,每天刺激两次,每次30 min,持续30 d,治疗组第1次治疗前后行SPEct显像GCS昏迷评分,脑电图,脑干听诱发分析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PEct显像GCS昏迷评分,脑电图,脑干听诱发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良性刺激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水平,提高生活能力,尽量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昏迷 早期介入 良性刺激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介入良性刺激促醒治疗观察
7
作者 陈滟 王晓成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7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醒肢体活动、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介入良性刺激...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醒肢体活动、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介入良性刺激促醒康复治疗,每天刺激2次,每次30min,持续30天,治疗组第1次治疗前后行SPEct显像GCS昏迷评分,脑电图,脑干听诱发分析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PEct显像GCS昏迷评分,脑电图,脑干听诱发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良性刺激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水平,提高生活能力,尽量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昏迷 早期介入 良性刺激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早期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8
作者 高国一 包映晖 +3 位作者 梁玉敏 潘耀华 丁圣豪 江基尧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观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早期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2011年间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昏迷时间〉2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常规治疗(治疗组),治疗时间〉2周。观察患者对... 目的观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早期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2011年间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昏迷时间〉2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常规治疗(治疗组),治疗时间〉2周。观察患者对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的治疗依从性以及伤后6个月意识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465例患者,完成治疗疗程437例,其中治疗组221例,对照组216例,治疗期间无电刺激相关并发症出现。脑血流灌注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测提示治疗组出现明显改善。386例患者获得伤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患者(204例)意识清醒122例,微意识状态46例,植物状态36例;对照组(182例)意识清醒84例,微意识状态40例,植物状态58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意识恢复清醒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植物状态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微意识状态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是适宜在颅脑损伤早期昏迷阶段应用的昏迷促醒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昏迷 损伤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鼻饲营养支持体会
9
作者 王惠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3332-3333,共2页
关键词 昏迷 损伤后/治疗 肠道营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评估、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傅圆伟 杨晓明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57-60,共4页
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及重症监护技术的迅速发展,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严重颅脑损伤相关的意识障碍已经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并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伦理和经济问题。如何通过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颅脑... 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及重症监护技术的迅速发展,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严重颅脑损伤相关的意识障碍已经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并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伦理和经济问题。如何通过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颅脑损伤性昏迷患者进行相对客观、准确、可靠的判断,对于临床医师来说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观察评估伴随影像、神经电生理、血液生化检查等相关研究的不断进展,将由此开创出一种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动态、持续、全面、综合的评估策略,从而有效地把握治疗时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昏迷 损伤 预后 评估
原文传递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儿童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促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华江 张双 +4 位作者 刘洛同 刘亮 韩吉中 官明 陈礼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对儿童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促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儿67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其中25例于常规治疗后2周接受MNES(8 h/d...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对儿童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促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儿67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其中25例于常规治疗后2周接受MNES(8 h/d,共2周)。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纳入4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MNES组和非MNES组各20例。比较常规治疗后2、4周两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的差异。所有患儿常规治疗后2、4周行头颅CT灌注成像(CTP)和头颅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比较两组感兴趣区(丘脑)CTP的相关参数,以及MRS检测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值和胆碱复合物(Cho)/Cr值的改变情况。结果常规治疗后2、4周,MNES组的GCS分别为(6.0±1.2)、(10.3±1.7)分,DRS分别为(18.1±2.9)、(6.6±1.8)分;非MNES组的GCS分别为(6.1±1.3)、(9.2±1.6)分,DRS分别为(17.6±2.5)、(8.5±2.2)分。两组的GCS、DRS均改善,MNES组的改善程度优于非MNE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P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后4周两组感兴趣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较常规治疗后2周升高,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均降低,且MNES组的改善程度大于非MNE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S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后4周,两组感兴趣区的NAA/Cr值均较常规治疗后2周升高、Cho/Cr值均降低,且MNES组的改善程度大于非MNE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NES有助于重型颅脑创伤昏迷患儿的促醒和脑功能改善。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和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损伤 儿童 电刺激疗法 正中神经 疗效比较研究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致昏迷18例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米艳红 焦辉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S2期63-64,共2页
一氧化碳(CO)中毒临床较常见,其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较高[1-3],治疗较困难,现将我院2008年2月~2009年1月收治的18例重度CO中毒晚发脑病至昏迷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7~73岁,平均49.1... 一氧化碳(CO)中毒临床较常见,其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较高[1-3],治疗较困难,现将我院2008年2月~2009年1月收治的18例重度CO中毒晚发脑病至昏迷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7~73岁,平均49.1岁,其中【10岁1例,20~29岁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缺氧 昏迷 损伤
下载PDF
促醒开闭散治疗脑出血昏迷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谷占卿 张鹏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558-1558,共1页
目的观察促醒开闭散治疗脑出血昏迷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脑出血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促醒开闭散。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 目的观察促醒开闭散治疗脑出血昏迷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脑出血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促醒开闭散。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促醒开闭散治疗脑出血伴意识障碍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醒开闭散 出血 昏迷 损伤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意 周学辉 程恒波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给予醒脑静联合正中神经电治疗仪治疗对临床疗效、脑电图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给予醒脑静联合正中神经电治疗仪治疗对临床疗效、脑电图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正中神经电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正中神经电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EEG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9%比75.0%,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提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EEG评分提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EEG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比3.1%,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给予醒脑静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EEG情况及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昏迷 损伤 正中神经 电刺激 电描记术 预后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技术在重症昏迷患者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道剑 李哲 +1 位作者 董安琴 刘骞豪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6-62,共7页
各种原因导致重症昏迷患者日益增多,而临床中对于此类患者的预后转归更多的依赖于主观性的量表评定,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fMRI、PET静态评估的敏感性低也逐渐体现出来,对重症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目前医疗条件改... 各种原因导致重症昏迷患者日益增多,而临床中对于此类患者的预后转归更多的依赖于主观性的量表评定,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fMRI、PET静态评估的敏感性低也逐渐体现出来,对重症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目前医疗条件改善及医疗水平不断提升,重症昏迷患者能够快速有效的介入治疗,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患者意识和功能的恢复仍然是临床各科医师和患者家属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功能学角度,针对不同致病因素导致昏迷的患者,采用神经电生理的各项指标定期进行综合分析,为判断重症昏迷患者的预后提供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损伤 电生理学 觉醒
下载PDF
昏迷患者行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例手术室护理体会
16
作者 杜泓 聂翠娟 谷秀红 《华北国防医药》 2006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昏迷 损伤 骨折固定术 股骨骨折 手术室护理
下载PDF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干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魏莲 李妮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6期79-84,共6页
背景脑干损伤是导致昏迷的重要原因,而昏迷促醒作为临床康复医学的重要课题备受关注。目前重复经颅磁刺激虽被证实对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作用明显,但关于其用于脑干损伤致昏迷患者最合适频率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不同频率... 背景脑干损伤是导致昏迷的重要原因,而昏迷促醒作为临床康复医学的重要课题备受关注。目前重复经颅磁刺激虽被证实对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作用明显,但关于其用于脑干损伤致昏迷患者最合适频率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干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干损伤致昏迷患者103例,根据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分为低频率组49例和高频率组5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促醒治疗,低频率组患者采用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高频率组患者采用2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分级及脑电图(EEG)分级,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睁眼反应评分、运动反应评分、语言反应评分、GCS总分及治疗后睁眼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率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反应评分、语言反应评分及GCS总分高于低频率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EP分级、EEG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率组患者治疗后BAEP分级、EEG分级优于低频率组(P<0.05)。高频率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低频率组(P<0.05)。结论与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2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更明显改善脑干损伤致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提高促醒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家族史、身体状况等因素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损伤 重复经颅磁刺激 昏迷促醒 安全性
下载PDF
强化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意外后急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毛云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8期2156-2159,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意外后急性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选取102例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意外后急性昏迷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与...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意外后急性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选取102例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意外后急性昏迷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与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结局、护理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治愈率、残疾率、植物生存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感染、应激性溃疡、脑水肿、脑疝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卒中 昏迷 损伤 强化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感知行为干预对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丽娜 贾磊 +1 位作者 徐海侠 李春秋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S1期198-200,共3页
目的研究感知行为干预对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状态、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致重度脑性昏迷患者,采用计算机抽取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 目的研究感知行为干预对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状态、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致重度脑性昏迷患者,采用计算机抽取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感知行为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脑电图评分(EEG),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的苏醒时间、苏醒率、意识恢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GCS、DRS、EE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GCS、DRS、EE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GCS、DRS、EEG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率、意识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患者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脑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感知行为干预,可有效促使患者意识恢复,改善患者的脑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损伤 损伤 护理 感知行为干预
原文传递
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对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昏迷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奕 郑晓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961-964,共4页
目的分析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Caprini模型)对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昏迷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9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 目的分析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Caprini模型)对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昏迷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9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下肢VTE预防策略,观察组根据Caprini模型评估结果采取个体化的下肢VTE预防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研究中途脱落情况及治疗结局;比较两组入住重症医学科期间VTE的发生例数以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研究中途脱落率为10.53%(10/95),观察组为8.42%(8/95),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5,P<0.05);观察组入住重症医学科期间VTE发生率为2.30%(2/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9%(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5,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凝血指标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2.27±0.43)mg/L、(281.62±37.29)×10^(9)/L、(12.93±2.87)s、(34.35±7.19)s,对照组分别为(3.31±0.68)mg/L、(303.28±39.96)×10^(9)/L、(11.24±2.46)s、(31.16±6.82)s,观察组各项凝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3、3.070、-3.463、-2.493,均P<0.05)。结论Caprini模型对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昏迷患者VTE的预防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重症监护 损伤 昏迷 损伤 嘧啶二聚物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