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中耳炎颅中窝脑板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影像术测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南奔宇 陈波蓓 +3 位作者 黄赛瑜 高金健 张初琴 项海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11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颅中窝脑板HRCT测量与慢性中耳炎术中脑膜裸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14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HRCT,测量冠状位上水平半规管壶腹平面与外侧脑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ΔT,上半规管弓中点平面与外侧脑板最低点的垂直... 目的探讨术前颅中窝脑板HRCT测量与慢性中耳炎术中脑膜裸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14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HRCT,测量冠状位上水平半规管壶腹平面与外侧脑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ΔT,上半规管弓中点平面与外侧脑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ΔH_1,上鼓室顶壁平面与外侧脑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ΔH2。根据术中是否造成硬脑膜裸露将141例中耳炎患者分为裸露组和非裸露组,比较两组ΔH_1、ΔH_2、ΔT。结果 141例患者均在全麻下实施乳突根治术治疗,术中出现硬脑膜裸露12例患耳,其中1例予以骨蜡封闭+骨粉填塞,其余电凝止血后骨粉填塞,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14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不同冠状位上脑板由外至内总体呈外低内高。慢性中耳炎术中脑膜裸露组与非裸露组Δ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ΔH_1、ΔH_2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中窝脑板厚度是慢性中耳炎术中硬脑膜裸露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化脓性 颞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颅中窝 脑板
下载PDF
乙状窦和脑板的X线测量及其临床意义——附280例分析
2
作者 张伟俊 徐瑾 叶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0-102,122,共3页
本文对28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的X线平片,进行乙状窦和脑板的X线测量。提出了测量方法及其正常数据,并讨论了乙状窦前位和脑板低位的产生机理、X线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中耳乳突炎 乙状窦 脑板 X线
下载PDF
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杨俊 吴雪松 +1 位作者 梁军飞 吴旋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0期1155-1157,1161,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内镜...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内镜组)、对照组(开颅组)。观察组45例,进行了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对照组45例,进行了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GCS评分、术前血肿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出血率、GOS评分等相关数据。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脑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术中失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术后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5.47,14.10,P<0.05)。结论: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预后方面均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出血 神经内镜 球囊 管状
下载PDF
后颅窝手术中脑压板牵拉力对脑组织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旭琴 考宏盛 +4 位作者 刘业俭 隋全英 熊文德 宋品 孙玉香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80-80,共1页
在后颅窝手术中,为了避免脑干及听神经的损害,提高手术效果,自1995年1月对14例患者我们在后颅窝手术中用颅内压监测仪(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 IPM)测定牵拉小脑的拉力,同时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ia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 在后颅窝手术中,为了避免脑干及听神经的损害,提高手术效果,自1995年1月对14例患者我们在后颅窝手术中用颅内压监测仪(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 IPM)测定牵拉小脑的拉力,同时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ia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监测脑干及听神经功能,从而找出一个对脑干及听神经影响最小的最佳牵拉小脑的拉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手术 牵拉力 组织
下载PDF
脑压板牵拉作用对局部脑代谢变化影响的微透析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晓斌 杨智勇 +2 位作者 王进昆 丁鹏 饶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脑牵拉作用对局部脑组织生化代谢变化的影响,探讨微透析技术在监测脑牵拉伤局部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中应用潜力.方法根据不同的牵拉压力(20 mmHg、30 mmHg、40 mmHg)、不同的牵拉方式(间断牵拉和持续牵拉)对脑组织进行牵拉,应用... 目的研究脑牵拉作用对局部脑组织生化代谢变化的影响,探讨微透析技术在监测脑牵拉伤局部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中应用潜力.方法根据不同的牵拉压力(20 mmHg、30 mmHg、40 mmHg)、不同的牵拉方式(间断牵拉和持续牵拉)对脑组织进行牵拉,应用微透析技术动态收集细胞外液(ECF)透析液.观察[Glu]d、[Lac]d、[Gly]d、[Gluta]d和L/P比值的变化.结果不同的脑牵拉压力引起了不同程度的ECF中[Glu]d、[Lac]d、[Gly]d、[Gluta]d和L/P比值改变.各牵拉组之间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及损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拉压力越大,变化越显著.持续牵拉脑组织比间断牵拉脑组织产生了更为严重的脑损害.持续牵拉组ECF中[Glu]d、[Lac]d、[Gly]d、[Gluta]d、L/P比值变化更明显,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透析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动态监测脑损伤局部生化改变的方法,可以作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监测牵拉性脑损伤产生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拉 葡萄糖 乳酸 甘油 生化代谢 微透析
下载PDF
后颅窝手术中脑压板牵拉力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李旭琴 考宏盛 +4 位作者 隋全英 熊文德 张宏玲 孙玉香 宋品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3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后颅窝手术 牵拉力 颅内肿瘤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endoport造瘘辅助与脑压板辅助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刘汉军 张猛 颜庆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经endoport辅助手术与常规脑压板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与特点。方法 :总结26例幕上高血压脑性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ndoport组12例,脑压板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中...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经endoport辅助手术与常规脑压板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与特点。方法 :总结26例幕上高血压脑性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ndoport组12例,脑压板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中脑皮层造瘘挫伤数、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等。结果:endoport组术中出血量为(68.45±7.45)m L,术中脑皮层挫伤数为(1.25±0.87),脑压板组分别为(70.16±8.13)m L、(4.29±0.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术中辅助endoport进行皮层造瘘,能减少脑皮层造瘘损伤,术野较干净,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的预后与脑压板手术方法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高血压病 皮质造瘘术
下载PDF
婴儿动脉导管结扎术中使用脑压板作为肺叶拉钩的手术配合体会
8
作者 周弋钿 王保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0期106-107,共2页
目的总结在婴儿动脉导管结扎术中使用脑压板作为肺叶拉钩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患儿进行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递送器械,术中使用脑压板作为可塑性肺叶拉钩显露手术视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结果手术配合顺利,手术野显露良好,... 目的总结在婴儿动脉导管结扎术中使用脑压板作为肺叶拉钩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患儿进行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递送器械,术中使用脑压板作为可塑性肺叶拉钩显露手术视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结果手术配合顺利,手术野显露良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结论脑压板可作为肺叶拉钩,用于切口长度有限的婴儿动脉导管结扎术。个体化的手术器械配合是婴儿动脉导管结扎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动脉导管结扎术 拉钩 护理
下载PDF
开颅术中脑压板压力变化对颅内压影响的初步探讨
9
作者 张岩 关照平 闫宏利 《黑龙江医学》 2000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开颅术 压力 颅内压 神经外科
全文增补中
慢性中耳炎术中脑膜裸露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0
作者 项海杰 凡启军 +4 位作者 南奔宇 高金建 黄赛瑜 陈如如 陈波蓓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6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术中发生硬脑膜裸露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乳突改良手术的273例患者(中耳胆脂瘤14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硬脑膜有无裸露分为脑膜暴露组和未暴露...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术中发生硬脑膜裸露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乳突改良手术的273例患者(中耳胆脂瘤14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硬脑膜有无裸露分为脑膜暴露组和未暴露组,选择性别、病史、侧别、病理类型、颅中窝深径、乙状窦与外耳道后壁距离等6项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麻下行乳突改良根治术的273例患者中,32例患耳术中出现硬脑膜裸露,除7例采用骨蜡封闭外,其余25例均骨粉填塞,术后随访未发现脑脊液漏。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型、颅中窝深径、颅中窝脑板厚度、乙状窦与外耳道后壁距离与硬脑膜裸露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胆脂瘤(OR=5.157)和颅中窝深径(OR=3.154)与硬脑膜裸露相关。结论中耳胆脂瘤、颅中窝深径及乙状窦位置可能是影响中耳炎术中脑膜裸露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耳炎 颞骨 脑板
下载PDF
脑无牵拉技术在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海涛 贺志华 +2 位作者 沈一问 宋惠明 曾刚 《浙江实用医学》 201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比较脑无牵拉技术应用于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手术,按收治患者的时间不同,术中采用不同的脑牵拉方式。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为观察组,术中采用脑无牵拉技术(即全... 目的比较脑无牵拉技术应用于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手术,按收治患者的时间不同,术中采用不同的脑牵拉方式。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为观察组,术中采用脑无牵拉技术(即全程不使用脑压板牵拉的暴露技术);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为对照组,术中采用手持脑压板的牵开方式。出血病因排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肿瘤、卒中。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脑牵拉压(brain retraction pressure,BRP)的大小,脑牵拉伤(brain retraction injury,BRI)的发生率及其预后和残疾程度。结果观察组BRP(0.46±0.13)kpa,BRI发生率6.67%,术后再出血率6.67%;对照组BRP(3.17±0.35)kpa,最高可达8.51kpa,牵拉时间平均32分钟,BRI发生率80.00%。术后3个月死亡观察组6.67%,对照组16.67%。均获得上门或电话随访,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OS)评定预后,GOS分级良好率观察组为63.33%,对照组为33.33%。其余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脑无牵拉技术处理脑深部病灶,可将医源性脑损伤降到最低,能有效降低BRP的大小、BRI的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拉 自发性出血 颅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浅谈如何挑选颅脑外科手术器械
12
作者 马荣娟 唐喜芳 魏爱枝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本人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已20年,又专门进修了神经外科的手术配合,每次配合颅脑手术后有一种感受,手术的成功除了手术大夫的技术高低,麻醉医生及手术护士的密切配合外,手术器械也非常关键,现将颅脑外科手术器械的挑选浅谈如下.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手术器械 手术室护理 骨膜剥离子 咬骨钳
下载PDF
乙状窦后径路桥脑小脑角手术
13
作者 林武延 姜加维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前耳神经外科在国内外进展很快。以往单由脑神经外科进行的桥脑小脑角手术,因为与耳神经外科有密切关系,已为耳鼻喉科所开展。我科自1986~1990年,采用乙状窦后径路桥脑小脑角手术27例,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27例,男性8例... 目前耳神经外科在国内外进展很快。以往单由脑神经外科进行的桥脑小脑角手术,因为与耳神经外科有密切关系,已为耳鼻喉科所开展。我科自1986~1990年,采用乙状窦后径路桥脑小脑角手术27例,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27例,男性8例,女性19例,年龄32~76岁。 术前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者24例。其中,疼痛发生在右侧14例,左侧9例,双侧1例。疼痛范围,仅涉及三叉神经第Ⅲ支者6例,涉及Ⅱ、Ⅲ两支者16例。24例均经过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术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 三叉神经痛 神经外科 耳神经外科 疼痛范围 手术切口 术野
下载PDF
侧脑室内引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9例
14
作者 陈援朝 吕福林 +2 位作者 段作峰 郑鲁 谭林琼 《实用医药杂志》 1994年第6期370-370,共1页
侧脑室内引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9例91医院神经外科陈援朝,吕福林,段作峰,郑鲁,谭林琼1990年10月至1993年12月,我科采用侧脑室内引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9例。男4例,女5例。年龄16~42岁,平均28岁。病程7天... 侧脑室内引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9例91医院神经外科陈援朝,吕福林,段作峰,郑鲁,谭林琼1990年10月至1993年12月,我科采用侧脑室内引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9例。男4例,女5例。年龄16~42岁,平均28岁。病程7天至10年,平均6个月。均有不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隔囊肿 内引流术 癫痫发作 前动脉 锥体束征 视神经乳头水肿 室引流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的神经血管保护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窗溪 王曲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84-86,共3页
尽管现代微创神经外科的快速发展使患者有所获益,如微骨孔开颅、显微手术器械不断改进、高清晰度的显微镜的广泛应用、术中神经导航、B超、神经电生理监测、无创功能影像学、术中唤醒麻醉等技术无疑对神经血管的保护、减少并发症很有帮... 尽管现代微创神经外科的快速发展使患者有所获益,如微骨孔开颅、显微手术器械不断改进、高清晰度的显微镜的广泛应用、术中神经导航、B超、神经电生理监测、无创功能影像学、术中唤醒麻醉等技术无疑对神经血管的保护、减少并发症很有帮助,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 神经外科手术 速即纱 双极电凝止血 电灼止血 牵拉伤 额极
下载PDF
脑压板牵拉对脑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肖龙海 尹航(综述) 孟祥靖(审校)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第7期676-677,共2页
脑压板(retractor)可以在术中更好的暴露病灶,因而脑牵拉是不可避免的。对脑过度或不适当的牵拉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脑挫伤、脑梗死、脑出血等脑损害。传统的脑牵拉伤诊断手段为电极记录(EEG)、体表感觉诱发电位(SSEP)、脑... 脑压板(retractor)可以在术中更好的暴露病灶,因而脑牵拉是不可避免的。对脑过度或不适当的牵拉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脑挫伤、脑梗死、脑出血等脑损害。传统的脑牵拉伤诊断手段为电极记录(EEG)、体表感觉诱发电位(SSEP)、脑血流量(rCGF)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微透析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痛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17
作者 吕福林 陈援朝 +1 位作者 段作锋 李剑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106-106,共1页
我们自1982年以来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29例,随访0.5~8年,疗效良好。 一般资料 男92例,女57例;年龄19~80岁;右侧痛68例,左侧58例,双侧3例。Ⅰ支痛10例,Ⅱ支痛19例,Ⅲ支痛14例,Ⅰ~Ⅱ支痛35例,Ⅱ~Ⅲ支痛36例,Ⅰ~Ⅲ支痛1... 我们自1982年以来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29例,随访0.5~8年,疗效良好。 一般资料 男92例,女57例;年龄19~80岁;右侧痛68例,左侧58例,双侧3例。Ⅰ支痛10例,Ⅱ支痛19例,Ⅲ支痛14例,Ⅰ~Ⅱ支痛35例,Ⅱ~Ⅲ支痛36例,Ⅰ~Ⅲ支痛15例,病程0.5~35年,伴有高血压22例。采用过封闭、撕脱及射频治疗9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感觉迟钝 神经感觉 神经束 上动脉 神经根 手术放大镜 血管神经
下载PDF
一九九九年下半年全军医药卫生学术会议(连载一)
18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学术会议 医药卫生 下半年 坦洲 脑板 吸塑 补肥 卫生部 侧翻 蒸化
下载PDF
1例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干梳理手术配合
19
作者 王耀芝 《天津护理》 1997年第3期119-119,共1页
我院于1995年6月开展了1例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干梳理,三叉神经及血管减压术治疗半面痉挛,疗效良好,患者于术后一周症状消失。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1岁,右眼睑痉挛十余年,右侧面部疼痛一年,不能自我控制,说话时加剧。
关键词 乙状窦后进路 面神经干 手术配合 三叉神经 微器械 钩针 后颅凹 血管减压术 骨膜起子
下载PDF
脑压板在PPH术治疗Ⅱ~Ⅳ度非环状混合痔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须海丰 徐琴 +1 位作者 乔俊 马静怡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将脑压板应用于Ⅱ~Ⅳ度非环状混合痔PPH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本科室收治的100例非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脑压板配合PPH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将脑压板应用于Ⅱ~Ⅳ度非环状混合痔PPH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本科室收治的100例非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脑压板配合PPH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术后第3 d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当天及术后第7 d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尿潴留、下腹部牵拉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继发性出血、肛缘水肿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在PPH治疗Ⅱ~Ⅳ度非环状混合痔术中运用脑压板,经济简便,有助于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具有一定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环状混合痔 PPH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